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战略

来源 :民族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彝族主要聚居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民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征是较为复杂的,同时也是鲜明立体的。基于当前彝族文化呈边缘化、断代式发展的现状,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展彝族民歌也应从物质、人本、媒介等多个方面予以考察研究。通过比较可见,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推广发展先行,为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四川省文化界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观念十分高远,因此,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可期,大致可分为“点”“线”“面”三个层面的战略规划:推出“明星式”彝人歌手获取“流量”,重视新时代的彝歌基层教学、搜集整理、翻译和学术研究,以及利用现代传播形态体现彝族民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彝族民歌;凉山;楚雄;美学特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J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9)05-0064-09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项目(SC18B75)成果。
  作者简介:宋阿依姆,彝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文艺。四川 成都610064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民间传统音乐的重要分支,大多数民歌都有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悠长历史,它是某地区某族群一定音乐思想特殊本质的集中体现,是音乐思想意识的结晶。尤其是少数民族民歌,它的内容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是当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而创作的。纵观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无论是有文字记载的或没有文字记述的,都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音乐异彩。彝族民歌作为彝族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彝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彝族民歌延续了彝族人民的文化信仰,承载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对彝族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然而,在新时代社会转型期,彝族民歌在社会现代化进程加速、生活方式及观念嬗变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当下的彝族民歌呈现出了边缘化、断代式和区域差异化发展的现状,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一、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资源的彝族民歌
  彝族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曲调悠扬,吟诵性强,记叙性强;主题内容记述了有关宇宙与人类起源的古代神话和传说,以及先民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认识等。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它依托于百姓本身而存在,以文字、聲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授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彝族民歌既是对我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总结和升华,也是对彝族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发展,所以彝族民歌这些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更有强大的民族性。
  (一)彝族民歌的分布与分类
  彝族作为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民歌的发源和演出传播也集中在凉山和楚雄两大区域。除此之外,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份也有极少数的彝族聚居地,例如贵州威宁自治县的板底彝族风情寨,但是其规模和人数都十分有限,彝族民歌的传唱并未形成气候。因此,研究和考察彝族民歌主要以凉山彝族民歌和楚雄彝族民歌为考察和比较对象,通过分析民歌的唱词、曲式、节拍等核心艺术特征和语义、主题等内在特征,以及传播与推广的外部特征,以期扩大其美学范畴,进而形成更为集中、更有影响力的大民族文化遗产,扩大彝族文化的影响力,强调彝族民歌的总体艺术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彝族民歌按照内容来细化,主要有情歌、山歌、儿歌、风俗歌和历史叙事歌等几大主要类别。彝族的情歌很多,情窦初开的男女青年在特定的场合尽情地对唱合唱,旋律委婉动听,歌词质朴自然,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山歌的演唱形式最为多样复杂,有独唱、对唱、重唱、一唱众和,或以上几种交错进行,山歌大都具有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跳荡的特点。在彝族民歌中,儿歌极为丰富。因为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条件所限,过去幼儿并没有条件接受系统教育,只能通过儿歌的内容学习简单的生活生产知识。彝族儿歌的内容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语言生动风趣,曲调活泼简练。演唱者常成群结队地进行,天真自得。风俗歌的范畴最为广阔,既有对民间日常生活的表现,又有重大节日、祭祀或婚丧典仪等内容的表现。历史叙事歌大多关于创世造物、民族历史,由巫师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气氛肃穆。这类民歌都有较强的宣叙性,故一般结构短小,音域不宽、旋律变化也不大。
  对于民歌的分类,西南民族大学张莉教授在论文《四川彝族民歌的唱词研究》中,按照主题和功能将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分为山歌、婚嫁歌、丧事歌、节日歌、喜娱歌、祭祀歌、儿童民歌和爱情歌七大类。张莉教授的这一分类将民俗类内容的彝族民歌划分甚细,从一个侧面也佐证了彝族民歌在民俗民风方面内容的庞杂。
  (二)彝族民歌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征
  就彝族民歌来说,它能够指涉的民族文化资源包括民族文字、民族历史、自然景观、人文地理、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典籍等多方面。这诸多方面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主要有实践性、流动性、历史性、无形性、群体性、濒危性。
  彝族人民对自然、社会、人以及各种关系的知识体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在彝族民歌中表达的民俗风貌和劳动生产也具有相应的实践行为特征。同时,也说明了彝族民歌的历史性和流动性——社会总体是不断发展向前的,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随之有了时代特征和气息,例如《挎起钢枪要出发》(楚雄编p315)《中国志愿军》(楚雄编p426)《计划生育好好搞》(楚雄编p418)等彝族民歌,都具有鲜明的时代发展的历史标签特征。也就是说,彝族民歌虽然是少数民族群落的文艺生活内容,但也在积极地靠拢社会主流文化,从隐匿的内在层面保持着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的要求。彝族民歌因为多数是靠口头传播,所以它的传承与表演也都具有流动性——不同的传播者并不会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曲调,会有细微的差别,表演者也不可能完全复制每一场演出,这与戏剧表演的现场唯一性是极为相似的。   彝族民歌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强调的是抽象的唱腔技艺、曲式乐理、思想观念等无形内容,有形的物质性内容唯有彝族民歌的歌词。彝族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通过彝族文字可知唱词语义与民俗生活相当贴近。当然,彝族民歌的无形性也增加了彝族民歌的传播、维护、保存等可持续发展的难度。
  彝族民歌的群体性是指大多数民歌都不是某一个人独立创造的,而是集体的智慧结晶——包括同一族群不同时代的衍生集体和同一族群同一时代的创作集体。这一特征为发挥民族凝聚功能、强化民族认同意识提供了保障。
  最后一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濒危性。随着各地彝族人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性转变,彝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彝族青年为了追求现代思想和生活方式而纷纷走出大山,走进都市,而慢慢的疏远自己民族传统的东西。现在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传播项目,又大多局限于彝族聚集的山区,而这些区域又相对封闭落后,文化传播效果十分有限,这就给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客观阻力,彝族民歌将面临断代的濒危困境。
  总之,彝族民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征是较为复杂的,同时也是鲜明立体的。为发展彝族民歌,也应从物质、人本、媒介等多个方面予以考察研究。
  二、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发展现状
  彝族民歌的发源和演出传播主要集中在凉山和楚雄两大区域,因此,本文也根据凉山彝族民歌和楚雄彝族民歌的比较而立论。目前来看,对彝族民歌的发展性研究这一课题来说,云南楚雄推进的步伐要快一些,其内在原因和推广效果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云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编著的《云南楚雄民族民间音乐》[1]一书,也对彝族民歌做了十分深入的打捞和分析整理,除此之外,还有《云南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点探析》等研究论文。笔者也在该研究领域探索多年,已有《楚雄彝族火把节民歌音乐形态探析》《彝族民歌文化内涵与韵律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等相关成果。
  (一)楚雄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
  云南楚雄的彝族民歌在美学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标签——首先,立“梅葛”为彝歌的“根谱”;其次,较为集中地运用了“虚词帮腔与实词主唱交替进行”的唱词;再次,楚雄彝歌的曲式和节拍较为规整;最后,民歌语义的文学艺术性非常鲜明。
  首先,“梅葛”来自彝语的音译,其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反映了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的全貌,具有史诗性意义,其内容包括开天辟地,人类起源、造物、生产、婚恋、丧葬及彝族与其它民族的关系等内容,因此被视为彝家的“根谱”和“百科全书”。 流传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大姚﹑盐丰等县的“梅葛”,嵌入了人类原始时期的意识形態,反映了彝族先民在远古时代的世界观和对宇宙万物的丰富想象,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一定的文学价值。云南楚雄的“梅葛”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成为该地区彝歌的独特存在。
  其次,楚雄的彝歌较为集中地运用了“虚词帮腔与实词主唱交替进行”的唱词——即以虚词帮腔开头,再接实词主唱,或实词主唱里夹带虚词帮腔;又或实词主唱开头,再接虚词帮腔,第二句唱词又为虚词帮腔开头,后接实词主唱。这种形式的歌曲唱词结构虽是虚实交替,但也呈现不规则性(见谱例1《挂七妹》)。
  谱例1
  以这首《挂七妹》为例,它以虚词帮腔:“嘿啊哝噻哝噻啊,啊哝呀哎噻噻合尼唠嘿”;正腔加主词:“长得那月亮出来四山照”,又以虚词帮腔:“嘿噻衣噻”;正腔加主词:“初到花场调子少”;实词主唱:“我们爱听阿哥的花七”;虚词帮腔:“嘿啊哝噻哝噻啊,啊哝呀哎噻噻合尼唠嘿”;实词主唱:“唱的月亮出来四山照”;实词主唱内夹带虚词:“哎、尼、啊、哎啊”;虚词帮腔:“顺腔嘿噻哝噻”;实词主唱:“初到花场调子少。”[1]这样错落有致的唱词安排,也反映出楚雄彝族民歌中的韵律特色。大部分民歌歌词句段短小、精炼,属特定句式的规整结构,歌词中还会出现“双双句”,就是所谓的重复每句歌词,加重和重复有特意说明情况的作用,此外,大部分民歌每句歌词字数相同,有汉诗中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的韵味。词曲简单自然,加重和重复明显,演唱起来十分有韵味。
  当然,同为云南楚雄的彝族民歌,各种差异也是存在的。姚安、大姚、永仁的“梅葛”,曲调比较平稳,“主词”多数是五字句的韵文,语言生动感人;禄劝、武定、元谋一带的彝族民歌高亢嘹亮,豪放有力,曲调多样,唱词短小精炼,简单易懂,直白朴素;楚雄、南华记双柏的民歌曲调则稍微复杂,节奏鲜明,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柔和婉转。一言以蔽之,彝族民歌的唱词句式有的短小精炼,只有两三句唱词,也有的复杂有情节性,一首歌曲有七八句唱词,而且每句“主词”字数多于五字,且唱词结构不规整。
  再次,楚雄彝歌的曲式和节拍较为规整,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出现高低起伏、强弱不一的情况。笔者通过对116首楚雄彝族民歌的分析,发现其音乐节奏也是比较规整的节拍,大部分由2/4拍构成,少部分为3/4拍与3/8拍。此外,楚雄彝族民歌音乐结构多为比较简单的重复结构,它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上文所述的“虚词帮腔与实词主唱交替进行”的复杂唱词所带来的传唱难度。
  在民歌语义方面,楚雄彝族民歌与凉山彝族民歌有一定的相似度,都是通过民歌语义展现出彝族人民朴素、崇敬自然的内心世界。唱词反映的民族内容可归纳为如下几种——其一,通过民歌语义展现彝族人民的生活景观,例如大姚县彝族民歌《农事歌》(楚雄p134-135),是彝族“蜜郭”史歌中有关农事一节的片断;再如禄丰县的《送亲调》(楚雄p329),是嫁姑娘宴席散客的时候,主人和客人相继演唱的歌,既表达喜庆,又流露出母家的不舍情。其二,表现社会发展带来的转变,以及在这种转变中彝族人不变的情感,例如如牟定县《建设四化有心肠》(楚雄p72)和双柏县《阿佐分家》(楚雄p235)。其三,反映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这也是最多、最广泛的部分,如大姚县《让哥上楼细细说》、禄丰县的《想搭小郎手牵手》(楚雄p337)、武定县的《不见阿哥在何方》(楚雄p229)等。总的来说,楚雄彝族民歌的语义文学艺术性非常强,不管是唱词押韵还是如诗般的文学性,都显示出了厚重的民族文化力量。通过民间文学修饰过的唱词,语义的表达得到了升华,同时没有影响感情抒发的真实性。   (二)楚雄彝族民歌的推广方式和薄弱环节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云南时作出重要指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瑰宝,要积极加以支持和发展。而后,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精神,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重视弘扬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云南作为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镇,也是国内其他省份学习的楷模和先锋。云南先行,既能夠给其他少数民族集中的省份提供发展经验,也能够通过梳理和积淀为发展绚丽多彩、特色鲜明、一体多元的民族文化提供基础。下文将细致总结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发展经验,从物质性、人文性和传播媒介几个方面探索楚雄民歌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以期四川凉山彝族民歌能够吸取其发展经验并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加强彝族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弘扬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第一,云南努力打造宣传彝族民歌的平台和推广文艺作品。较有代表性的即纪录片《声动云南——云南二十五个世居少数民族(白族)音乐传承与保护》,它作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改革与发展项目库的重点项目的推介作品,旨在抢救、传承、保护、发展、宣传云南的少数民族音乐,其中就包括楚雄彝族民歌,以期通过媒体宣传推介,增强各族群众对云南本土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同时通过传播和共享,加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以人为本。对楚雄会演唱彝族民歌的艺人进行探访普查,对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性别、职业等方面作数据分类,重视寻找民间老艺人。
  第三,拓展思路发展立体形态产业。云南以彝族民歌为基点,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特色优势,重点打造了民族文化旅游园区和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区,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坚持文旅融合发展。
  尽管云南楚雄对彝族民歌的发展作了上述几点努力,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嬗变、外来文化的影响等,楚雄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仍然遭遇着困境,有一些可知的薄弱环节。
  首先,云南的人才危机。人,尤其是高素质人群是学习并推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主体,这当然也属于上文所言的“以人为本”的另一种体现。而云南省的高等教育质量不高,高校数量有限,青少年的辍学率高,所以很难在高校艺术专业或者专业艺术院所中选拔出色的彝族民歌传承人和教学者。
  其次,对楚雄彝族民歌的采音与记音的实地调研工作不够细致准确,这与云南高校的研究人员数量少、研究课题涵盖面窄有很大的关系。
  最后,其推广方式过于宏大,并不容易调度,因此容易造成尾大不掉的后果。鉴于云南楚雄的彝族民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可以举办小规模的、灵活的彝族民歌表演和比赛,通过这些基层文艺活动还能选拔出一部分有潜力的彝族民歌传播者。
  综上,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推广发展已经有成效,可以说,云南省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是有总体规划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客观性薄弱条件是不可忽视的,也是导致其发展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的重要原因。然而无论怎样,云南先行,都为四川凉山的彝族民歌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三、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发展现状与潜力
  “诗言志,歌咏怀”,四川凉山彝族人民以民歌形式进行情感交流、表达心声,多以说唱方式为主,反映了各种场合下的不同心情体会,通过不同唱词旋律还原歌唱者的内心情感。四川凉山彝族民歌记录了当地的民族历史、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表面上与楚雄民歌的分类一致,但是表现策略有明显的不同,民歌中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更具有寓言性。
  总体而言,与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相比,四川凉山彝族民歌无论是在美学风格还是发展动力方面,都有鲜明的独特性,并且能够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条件。
  (一)凉山彝族民歌的特征与现状
  根据《四川省彝族民间音乐全集》[3]所收录的凉山地区彝族民歌来看,大部分彝族民歌的创作年代都已比较久远,新兴彝族民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彝族民歌相对较少,传唱度高、知名度高的新兴彝族民歌更是稀罕之物。目前,有《凉山州彝族民歌的特点以及在声乐演唱中的应用》《马边彝族民歌现状调查及保护传承之思考》《为谁歌唱:彝族原创流行音乐的价值解读》《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社会功能探究》等较为突出的研究成果,对各地区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审美特征以及传承价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比楚雄彝族民歌,凉山彝族民歌的主题和语义价值是十分突出的。有相当多的民歌都是通过日常生活观察衍生出深刻的寓言性,令民歌的表达具有了更深刻的哲理内容。例如四川凉山州邓诗贤搜集整理的《家训歌》,(杨朝晖p146,可以扫描谱例,也可以只用歌词)
  “早起(嘞)出门(哎)把田耕,隔河望(嘞)见杨柳青,莫学杨柳半年绿(哎!哎嗨哎嗨哎!)要学松柏四季青。
  本想(嘞)离家(哎)去谋生,抬头望(嘞)见放风筝,莫学风筝满天飘(哎!哎嗨哎嗨哎!)要学庄稼扎牢根。
  清明(嘞)野外(哎)去踏青,看见竹(嘞)笋破上生,莫学竹笋肚皮空(哎!哎嗨哎嗨哎!)要学芭蕉一条心。
  山歌(嘞)唱给(哎)后人听,为人处(嘞)事学问深,勤劳诚实走正道(哎!哎嗨哎嗨哎!)代代家和万事兴。”
  这首民歌打破了以往一般民歌采用的比兴手法,选用喻体与日常的生活行为顺承,例如出门耕田,自然而然地看到田地、河流、树林;离家谋生充满了迷茫,不禁抬头望天,偶然看见风筝飞在天;外出踏青自然看到竹林;前三段歌词意象选取的自然生动,起承转合也十分符合生活逻辑,最后,第四段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唱给后人听的是忠言劝告,更是美好的愿望。
  除了寓言性,凉山彝歌语义特征较为明显的要属凉山彝族人民直白表达情感的民歌,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例如通过歌唱抒发长期被压迫的心情,表现出不愿受奴役的态度的甘洛县民歌《阿冉妞》:“主子好比大山,但愿这座山倒塌,我们才能在一起/主子好比大坝,但愿坝子翻转压住他,我们才能自由结合。”再如传递爱情的雷波县民歌《古朱合》:“高山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有花朵的装饰/山寨之所以这般靓丽,是因为有姑娘在梳妆打扮/藤叶之所以在飘动,是因为在向阿哥传递爱情/阿哥阿妹之所以牵手,是因为有春风在吹拂。”受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质朴的彝族人民表达自我的质朴情感和直白的方式,更映衬出彝族人民直爽的性格、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对凉山、楚雄彝族民歌音乐特征的搜集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楚雄彝族民歌的曲式和节拍较为规整,而凉山彝族民歌的多变性更明显。因彝族民歌“以曲度词”(即曲调固定,音节相同,需把音节数不同的歌词填入相同的曲调中演唱)的情况较为普遍,所以曲式和节拍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凉山彝族民歌大量使用虚词,在即兴填词的民歌中,虚词为句式的补充起到了帮腔的作用。通过不同虚词帮腔,民歌的情感表达也随之呈现了微妙的变化,既有益于彝歌表达含蓄内蕴的心声,又形象生动地模拟了人与人交流的语辞。例如《小花伞》,这首根据彝歌曲调填词的作品,旋律简朴流畅,富有喜悦之情,其中以虚词“沙”作为象声词来模拟雨声,以高低声跳跃的形式模拟雨中场景,为整首歌营造了雨中的氛围,也衬托住人物恰时的喜悦心情。例如《小花伞》:
  谱例2
  相比之下,凉山彝族民歌的仿声效果更为生动真切,足以模拟和还原生活生产中的很多情景,具有少数民歌最原始的功能特质,并且对内心情绪的呈现也十分真实。
  凉山彝族民歌旋律跳进情况比较明显,装饰音、颤音、滑音较多,跳进通常连续性的出现,在最高音处使用拖腔,经过几次重复后,再回到主音。这些唱腔韵律特色使凉山彝族民歌节奏鲜明,音域宽广,旋律变化频率高、差异大,展现出特有的区域特点。[4]在凉山彝歌的曲式中,以一段体和两段体较为常见[5],曲式结构比较通俗简单,便于即兴创作填词演唱,也符合“以曲度词”的惯常要求。若是演唱中歌词较多,会在旋律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音符,不断重复,总体调式的形式比较单一,也很少转调。笔者通过对127首凉山彝族民歌的分析,发现虽然凉山彝歌的曲式较为简单,但是音乐节拍较为复杂、不规整,大量使用混合拍、复拍子,即兴创作的音乐特色明显。凉山彝族民歌的曲式简单和节拍复杂,彼此形成了艺术特色的互补,使其能够做到不枯燥乏味、又富于精彩乐趣。
  (二)四川彝族文化的优势与凉山彝族民歌的潜力
  四川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鲜明的优势,前景可期,其重点在于四川省文化界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观念十分高远。“既不完全迁就于对现实人生内涵的展示,也不迷醉在封闭的艺术世界里”,“放置于宏大广阔的历史图景中,才能发掘出那曾被遮蔽的复杂与丰富,凸显其饱满与质感。”[5]四川将文艺文化与文学拉通,立足于具有包容性的大民族文艺观,发展统领全局,没有使彝族民歌处于一个孤立和边缘的弱小位置。
  四川省对凉山彝族文化的开发和宣传是极为重视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成绩即是四川凉山申报的“彝族年”入选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四川省的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利好消息,对于宗教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研究皆具有重要价值。彝族年是彝族人民集祭神祭祖、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作、文化传授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重要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彝族年起源于古代彝族先民创制的十月太阳历法和祭祀活动。彝族年是彝族远古文明和祖先崇拜的活态见证,表达了彝族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丁平安、敬老爱幼、欢乐祥和的思想理念,以及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人伦规范、风俗礼制、服装服饰、审美情趣、禁忌事宜等历史文化内容,都在彝族年的欢歌笑语中得以彰显。彝族年的丰富多彩的民俗事项,表达出彝族独特的信仰习俗和审美追求,而这些在古老的彝族民歌中都有涉及,例如《过年》《彝族敬酒歌》等。而当“彝族年”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时,彝族民歌和彝族文化也同时相应进入了大众关注视野,有了更为广阔的价值传播平台。
  总体而言,四川省文艺文化界推广凉山彝族民歌的方式还是较为立体全面的,较为契合四川的文化资源潜力。首先,促进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已成型——目前已有专业人员定期在凉山州内对彝族民歌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例如西昌学院赵发松、付宝信的调研团队。目前已有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民间歌曲竞选》,实地普查搜集了4000多首,精选了200余首彝族民歌以及一部分研究论文,这无疑是十分有分量的基础调研成果。其次,四川凉山彝族民歌早有流行化的先驱,因此在传播推广方面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成立于1996年的“彝人制造”即是中国流行乐坛公认的最成功的中国少数民族演唱组合,后文详述。再次,四川省内高等学府和艺术专业院校的实力雄厚,民乐专业强势优质,在彝族民歌的表演人才资源储备方面十分优越,专业研究团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近年来接连有相关的项目中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艺术基金。最后,四川人的观念超前,思维灵活,对文化发展的政策宏观,并且推广的执行力强,这对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續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优势。
  (三)凉山可借鉴的楚雄先行经验
  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某些方面的优势,并不意味着没有薄弱环节和问题。例如四川彝族旅游文化产业还未立体成型,四川尚未搭建彝族民歌的推广平台,凉山对彝族文化发展还缺少全面而具体的规划等。因此,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发展仍有许多难关需要突破。而恰巧云南楚雄的彝族民歌发展先行,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启迪了后来者,尤其是《声动云南》的纪录片,在抢救、传承、保护、发展、宣传地方民族文化方面的价值极为重要,值得凉山彝族民歌的发展借鉴学习。
  另外,四川凉山地区对彝族民间老艺人的探访普查工作做得还很不足。做好这项工作,不仅是对彝族民歌遗产的完整打捞,更是对民间传统艺人的尊重,还可以通过民间探访普查工作推动彝族民歌的传承和学习。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力求全面化、规范化,使之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规范的原始资料,这对于历史资料的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一工作的研究报告对四川省的文化人类学、人口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音乐学等多个学科都有十分重要的贡献价值。
  云南楚雄地区已经意识到了对彝族民歌记音的重要性,但是做得还远远不够,对传统音乐的采录的一般方式是将传统音乐的唱词、唱调通过录音或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也最寻常的记录方式,然而,这些录音和录像在后人的仿唱和学习中,会因学习者的音准、节奏等练耳能力良莠不齐而出现大量的谬误。若能使用记音的方式,在一般采录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国际音标标注,这样便能够进一步保证对彝族民歌的准确记录,便于保护、调查与研究,更方便存档、流传、借阅、展览以及出版。鉴于此,四川凉山可以在云南楚雄的经验基础上,将这项工作更加细致化、深入化、准确化。   四、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可持续发展的“点线面”联动战略
  综上,鉴于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发展现状和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先行发展经验,未来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可考虑“点线面”联动的策略,具体分为如下“点”“线”“面”三个层面的规划:
  (一)“点”:推出“明星式”彝人歌手获取“流量”
  凉山彝族并不缺少“明星式”歌手——成立于1996年的“彝人制造”是来自四川凉山州的三个彝族小伙子,他们先是在凉山首府西昌发展,后至北京,在世纪之交影响巨大。时任凉山州长的巴莫尔哈关注到了“彝人制造”对彝族民歌的改编和传播,此后力促他们推出了第一张专辑《传说中的英雄》。他们曾为中国流行乐坛公认的最成功的中国少数民族演唱组合,他们的作品包裹着流行音乐的电子元素和诵经式唱腔,既有顺耳的转调,又有高亢的呐喊,歌词语义中暗嵌着许多彝族的谚语和反讽语,演唱个性色彩鲜明,是凉山彝族民歌向世界展示自我的一张最耀眼的名片。可惜的是,随着华语流行乐坛的整体萧条,“彝人制造”近些年来发展后劲不足,影响力和作品均渐少,因此更需要四川和凉山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扶持,重焕其光彩,使凉山彝族民歌有更光辉的、更广阔的发展天地。2012年,歌手吉克隽逸通过首届《中国好声音》进入大众视野,这位生长于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的彝族姑娘,将彝族民歌与现代流行歌曲融合起来,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在流行乐坛获得了一席之位。吉克隽逸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深情演唱的彝族山歌《阿杰鲁》(“阿杰鲁”为彝语,译为中文“不要怕”)悠扬而质朴,而这首彝语民谣最早是由于彝族音乐人莫西子诗创作的,后来被彝族山鹰组合成员瓦其依合收录在专辑《黑鹰之梦》中,另一组合成员奥杰阿格而后又推出了单曲《凉山凉山》……这些凉山彝族音乐人都立志传播彝族民歌的美学观念和风格,同时为民族音乐的流行化和现代化付出努力,在获得“流量”的同时,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眷恋。
  四川凉山应乘胜追击,推出更多的“明星式”歌手以获得社会各界对彝族民歌的关注,形成了阵营效应,就能在华语乐坛引起热潮,令凉山彝族民歌焕发全新的生命力。
  (二)“线”:重视新时代的彝歌基层教学、搜集整理、翻译和学术研究
  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当重视人才,这即是上文所提及的“人为上”,重视学习研究和人才培育,这样才有机会培养彝族民歌传承人。四川省政府可以针对彝族民歌的发展精心选拔艺术人才,投放一定的资金,与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合作,联合定向培养彝族民歌人才,以提高彝族民歌传承发展人的知识水平与专业能力。这样有目的、有针对性并有保障地培养人才,才能长久地开展彝族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这也能避免云南楚雄遭遇的人才危机。教育主管部门还应考虑将彝族民歌纳入凉山州当地中小学教育管理范畴,并组织好音乐专家编写音乐教材,使本地彝族民歌进入讲堂,从小培养彝族学生对彝族民歌的了解与兴趣,并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措施,加强彝族民歌的原生态传承发展。
  同时,政府须投放资金让各级地方文化部门与民间文艺组织、教育部门一同把搜集、整理彝族民歌的工作有效地落到实处。在收集民歌时,不仅要进行书面的记录、整理,还要重视录音、录像工作,并及时存档,以便以后梳理、研究。在人员组织上,除了文化部门之外,还可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爱好者自觉参与到搜集民歌的队伍中来。田野调查、民俗采风和整理出版不可废缺,因此同时要积极出版较为完整的当地彝族民歌音乐集。
  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这其中,翻译正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实际上,四川省有非常深厚的彝语翻译基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凉山的金阳、雷波两县建立了彝语同声传译室,然而近些年的彝语翻译人才日渐匮乏,这与彝族民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需求显然不成比例。因此,应尽力尽快地培养精通彝族语言的专业人员,这样既对翻译有益,又有助于新时代的彝族民歌创作。
  为实现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性发展,更要重视彝族民歌的学术研究。组织相关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开展凉山彝族民歌相关讨论和研究,对彝族民歌传承及其时代变迁进行跟踪性观察与评估,定期举办全国性的彝族民歌传承发展理论研讨会,定期出版相关资料汇编和《彝族民歌研究丛书》等学术著作。还能过通过研究凉山彝族民歌找到凉山彝族千百年精神文化的核心,取其精华创作更符合現代社会需求的彝族民歌,丰富彝族人民的精神生活。
  (三)“面”:利用现代传播形态体现彝族民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随着彝族民歌总体质量以及从事民歌演唱的歌手的减少,加上外来文化影响和传统审美观念的转变等因素,凉山彝族民歌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因此,对于利用现代传播形态体现彝族民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抢救中国彝族民歌并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迫在眉睫了。
  通过电视、电影、戏剧、报刊杂志、小剧场展演、比赛歌会等方式开展彝族民歌的宣传,可以全方位、立体式地加大彝族民歌综合推广力度。要充分利用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美学特征,配合当地政府与民间组织主动出击到全国各地及国外开展展演活动。彝族民歌“走出去”的宣传展演不能只是唱歌跳舞的舞台形式,而必须将彝族民歌与彝族历史文化结合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彝族民歌。
  重视民间小剧场的发展,凉山彝族民歌应积极与舞台剧、民族歌剧合作。进入新世纪后,戏剧舞台上的文、歌、舞三位一体的情势越来越明确,因此,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应拓宽思路,从单纯的少数民族歌唱舞台走进剧场,走上戏剧舞台,以获得更多的演出和传播机会。这一发展策略可借鉴以往经典的少数民族歌舞剧《刘三姐》,以及流传于板底乡倮戛院子的戏剧古彝戏《撮泰吉》。民间小剧场具有创作和演出的灵活性,不仅能够为凉山彝歌创作出合适的剧目,还能够将彝族历史文化作为剧作的主题,
  《中国彝歌会》是凉山广播电视台独立原创的中国首档彝族音乐赛歌真人秀,由四川省文化厅指导,中共凉山州委和凉山州人民政府主办。这档歌唱比赛旨在探索发现民族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展示凉山彝区的新面貌和新形象,它的成功举办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期待未来有更多或民间或官方的彝族民歌比赛和歌会,这样亦能扩大彝族民歌在四川省的群众基础。
  彝族民歌研究者还可以尝试通过建立大型彝族民歌数据库网站和人工智能等新兴科学技术实现对凉山彝族民歌的科学整理及研究,亦包括运营相关内容的自媒体,不断推送凉山彝族民歌的乐谱和演出视频以及关于彝族的历史文化知识。目前新兴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是搭建传播彝族民歌大数据平台的有效技术媒介。将彝族民歌录入大数据平台,集大规模计算机集群计算与自然语言处理、深度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于一体,并整合建设面向彝族民歌与文化的文本、音频、图像、视频及特色区域文化等多类型数据资源,提供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进而推动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上述内容,还有构建强而有力的领导架构、使民族文化转换成为经济产业、重视民族文化的国际化推广等相关发展途径,可以促进四川凉山彝族民歌的良性发展。
  在历史遥远的尘烟中,凉山彝人创造了一种朴实的文化,积聚了关于民歌、神话、古代仪式和爱情格言的文化体系。在社会转型期,凉山彝族文化不可避免地遭受到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面对这样的文化发展困境,凉山彝族民歌必然要迎接属于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模式,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意义。凉山彝族民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一种民俗形式,它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发展。我们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全方位开发凉山彝族民歌资源,才能够实现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局.云南楚雄民族民间音乐[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
  [2]宋阿依姆.彝族民歌文化内涵与韵律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为例[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01).
  [3]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编.四川省彝族民间音乐全集[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1.
  [4]徐福梅,夏郁.凉山彝族民歌艺术特征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36(07).
  [5]毛亚雄.四川彝族民歌音乐风格及传承价值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1).
  [6]杨洋.大文学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J].当代文坛,2018 (03).
其他文献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14Abstract: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s a strategy to penetrate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society in the New Era of China, has a di
期刊
一  大雪慢慢停了下来,摩的司机冯大富深夜还在等客人。此时,他欣喜地发现,一个身材瘦小打扮古怪的行人,步履匆匆地向他这边走来。那人用厚厚的围巾包裹着头部,身上穿着黑色对襟丝绸棉袄棉裤。到了车前,此人将一个半黄不黑的皮包僵硬地甩到车厢里,一双迷离的眼睛瞅了冯大富一眼,沙哑地说:“去南山马家村。”  冯大富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摇了摇头说:“先生,马家村离市区太远了,而且路又不好走,天这么晚了,我……”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09Abstract:The collections of ancient Tibetan Buddhist books took roo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tra translations. It was a long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10 Abstract:Baojuan (or Precious Volumes) were a kind of literary form for disseminating religion which evolved from the bianwen, an ancient vernacular literary f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11Abstract:On July 4, 2015, after the deliberations at the 39th Session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a series of Tusi Heritages Sites consisting of the Tangya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12Abstract:Southwest China is the region with the largest and the most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of ethnic minorities. As a result,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08Abstract:In 2015, General Secretary Xi pointed out that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identity with the “five identities”, namely “identit
期刊
[摘要]生态哲学范式经历了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第一次飞越性转变,但是还是没有摆脱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思维框架,也就无法改变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关系。未来生态哲学的发展还需要实现从生态中心主义到无中心主义的第二次飞越,才能真正建构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模式。西南少数民族生态哲学的“物我同源”本体论、“天人合一”自然观、“我亦物也”价值观和“顺应自然”实践观中所蕴藏的无中心主义思想,为生态哲学的发展
期刊
[摘要]中国节日影像志和中国史诗影像志是我国从国家层面第一次发起的对节日和史诗进行影像摄制的重大研究工程。本文对这两项国家项目的基本情况、理念、方法进行梳理,综合阐释为“承认差异性真实”“注重影像场域”“让文化持有者发声”“以影音研究为导向”四种学术理念,并对其调查、记录、叙事、著录等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藉此提出影视人类学研究可借鉴的理念和方法。随着越来越多节日、史诗新资源、新类型的发现,该系列
期刊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20.04.013Abstract:Housing is the core of the residential system in the urban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t is directly related to people s lives. Satisfying the housing n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