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诞生,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而传播技术的发展则对新闻文体演变和转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社交媒體的崛起,新闻信息的传播理念和媒体传播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作为一种新闻信息符号的文本,在这个过程中形态也有了演化:各种新的文字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同时,受新媒体影响,新闻文体在标题、引言、主要语句和背景五个方面,由于新媒体影响,也衍生了一些新媒体时期的新闻文体,其中包括了属于新媒介时代的新特点和创造性变革。
【关键词】新闻文体;新媒体;文体变革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3.028
新媒体,是在泛指现在的一种世界万物皆媒体的新环境。新媒体技术是一个商业环境,它可以涵盖所有的商业数字化电子媒体,包括所有传统的商业数字电子文化、网络数字文体、手机端和移动交互媒体、数字电视和其他数字电子报纸等。而对新闻文体,目前在国内学界尚无统一定义。从狭义上讲,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风格相等,是新闻事实在报道新闻中所呈现的信息内容,表达特点和结构的整体形式。
新媒体诞生是由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造成的,而传播技术的发展则对新闻文体演变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报发明催生了消息导语和倒金字塔的结构,这标志着新闻文体脱离了文学,从事了新闻领域的独立工作,自成一体。而广播的出现使倒金字塔的结构变得更加精巧,对文本的前端更加重视和精彩。电视以其本身强烈的现场感来催生现场新闻,视觉新闻等文件的参与更多地促使了访谈、调查报道等文件的发展,使其更加成熟、繁荣。依附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上的新媒体,更是带来了一场历史性的变化,它不但在催生自身的新闻文体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特点,而且它的特点也猛烈冲击了传统新闻文体,并使其深刻地发生了变革。
1.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文体体式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新闻信息符号化的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其形态也发生了演变:各种新式新闻文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1 深度调查体式
近几年来,当国家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媒体人总是在第一时间投身一线,深入调查,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深度调查性报道。这种报道有四大特征:表现手法上的文学性,观察视角上的探幽入微,报道品质上的真情实感,目的诉求上的直取真相。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财新周刊》派出了由37位记者组成的强大阵容,深入武汉、北京、香港、纽约等地全线调查,推出了系列封面报道,总计4万多字。新媒体时代下的深度调查依靠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在反映客观事实上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如今的深度调查体式也是对新闻消费变化的一种适应。
1.2 短视频体式
短视频是网络媒体平台中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同时它又展示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本形态。短视频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传播内容文本的特殊性。其呈现内容文本的特点是生动、形象、逼真。
1.3 日记体式
新闻记者用写日记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早已存在,但这种新闻文体被使用的次数很少,没有形成什么影响。然而近年来,日记新闻体却被频频使用,尤其是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很多媒体都开办了日记报道栏目,其中不仅有很多机关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网,一些自媒体也纷纷采用日记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记录这一特殊时刻的点点滴滴。
1.4 数据图表体式
数据图表式是近几年产生在媒介新闻实践中的一种新闻文本形式,业界将其称为数据新闻。“数据新闻以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可视性的形式在新闻叙述中使用数据来呈现原来仅靠文字就很难表达的内容;或者是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问题,然后再挖掘新闻故事"。数据图式是大数据时代产生的。这种新闻形式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内容的可视性。观众看了数据表,就能了解到新闻的事实内容。第二,形式的简洁性。复杂数据常常令人眼花缭乱,而数据图表中的文本有几个或多条曲线,简洁的大数据就能显示出来。三是有科学意义。文字或音像文本的新闻,都不会自觉地带有产品的主观情感色彩,而数据图表的文本则比较理性,只用数据来说话。
1.5 只言片语体式
所谓只言片语体新闻,指媒体上一句话只是一个由头,接下来有可能发酵成一个新闻事件,再接下来是相应的社会事件,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形成一条动态式的事实和意见信息链。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这样的语言“蝴蝶效应”时有发生。
1.6 交流体式
在新媒体中,一种信息+意见的文本形态正在广泛使用。如微博中的“主帖+跟帖、点赞”“微信消息+留言、点赞”等。这种体式的特点是主、次两部分互相依存,又互相独立;主部分表述客观信息,次部分表述主要信息,两者相结合,完成对信息的通知和舆情显示。有时甚至会出现喧宾夺主现象,次部分效果的价值远超主部,成为舆情影响的重要内容。这种交流体式看似只言片语,不成章法,而整体观之,主次信息形成了一种阵势,它们既是舆情的重要内容,也对催生舆情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上述新式新闻文体,是目前新媒体中较为突出的几种。除此以外,还有书信体式、锐评体式、表情包体式等等。
2.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文体的新特征
受新媒体的影响,新闻文体在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这五个层面,也衍生出一些属于新媒体时代新闻文体的新特征。
2.1 更吸睛的新闻标题 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和浅阅读成为了新闻的主要特点。而在此特点下,标题就成为了一篇文章的门面,成为了读者能否被吸引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天的新闻标题越来愈受到吸引和趣味的关注。这种注意力体现在标题上多倾向于使用最近的热门话题或者是热门词汇上,而且许多标题都会直接以影响结果的一部分为主题。新媒体时代,“标题党”逐渐盛行,但是其存在并非一无是处,“标题党”用更吸睛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增加新闻的点击量,在合理运用“标题党”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但是,它所带来的危险也不容小觑。例如,标题党仅顾吸引观众的眼球,并没有把新闻真实的内容反映出来。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用于“标题党”,有些情况下会损害新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2 故事化写作的导语
虽然对读者来说,故事性的导语写作能够适当地减少新闻的严肃性,从而提高新闻可读度。但过度故事性的写作,也会导致报道偏颇、引用失误,导致原语丧失。同时,故事性的导语书写虽然能使新闻内容更加全面、详细,但也会使导语的长度增大,容易产生模糊性、缺乏精确度等问题。新媒体的新闻报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深度、专业性方面都略有欠缺,因此新媒体在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应该学习传统媒体的写作专业和深刻的特点。但在很多情况下,新闻引言却无法摆脱固有弊端,忽视了主次,写作拖沓等问题,导致引言缺乏内涵和重点。
2.3 可视听化的新闻主体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能够通过各种媒介的表现方式呈现,新闻报道能够有机地结合文字、音像和影响,能够全面地呈现出新闻事件的多角度。除此之外,不同于以前的严肃严谨的硬新闻写作方式,现今的新闻内容用日常化的语言进行表达,使得受众更容易理解。因為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下,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同时更大程度地吸引读者,新闻的写作方式渐渐趋于日常化和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在客观记录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新闻内容的写作,更容易被受众所理解。
2.4 互动性强的精简结尾
在新闻结尾的处理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则更多地选择了缩减报道总结的探讨,减少了倾向性观点的倾向,而是采用能引发观众思维的方法进行新闻的结束语。很多例如“两微一端”在内的新媒体平台上的报道,经常会在结尾处进行反问,使读者在看完报道之后,能有一个思索的空间。或者附加一些网友对新闻报道的评论,从而吸引更多读者讨论,同时展示了新闻反映的社会舆论导向性。
2.5 夹叙夹议的新闻背景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背景,往往是选择穿插报道内容的行文,打破以往比较僵化的报道模式,使行文风格更加活泼。因为如今的新闻日趋复杂,某些新闻事件的背景就更加复杂繁琐,需要在报道中交代多方面多角度的背景情况。并且,由于新媒体的时效性加强,新闻事件往往在短期内也会不断有所推进,只有把相关新闻的背景与报道进行融合,才能让整个新闻的报道更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来。但是在展现的过程中,如何既做到简明扼要,又做到概括全面,是非常考验如今的新媒体同业人员的。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对于背景的介绍要在把它交代得清楚的基础上,既力图做到简洁、避免冗余信息,又要把笔墨注重到新闻的本身上。
在当今新媒体当道的媒介环境中,信息传播方式处于转型关键的阶段,新闻报道方式发生了变化,新闻形式在创新中发生了变化,新闻形式也在探索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文体随着受众的需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改变,新闻的原则一直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虽然整体新闻文体发展形势利大于弊,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中所显示的弊端,在迎接读者时,更要关注新闻自身的含义和需求,切不能因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丢掉新闻报道质量。
参考文献:
[1]易振.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决策探索(下),2018(12):67-69.
[2]李军.新媒体引起的新闻文体变革分析[J].华中传播研究,2017(01):125-137.
[3]吴小坤.数据新闻:理论承递、概念适用与界定维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10):120-126.
[4]孙少山,孙发友.不拘一格的“新新闻文体”及其意蕴[J].青年记者,2020(13):15-17.
[5]王立君,尚靖枚,张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文体的新特征[J].青年记者,2018(36):55-56.
【关键词】新闻文体;新媒体;文体变革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3.028
新媒体,是在泛指现在的一种世界万物皆媒体的新环境。新媒体技术是一个商业环境,它可以涵盖所有的商业数字化电子媒体,包括所有传统的商业数字电子文化、网络数字文体、手机端和移动交互媒体、数字电视和其他数字电子报纸等。而对新闻文体,目前在国内学界尚无统一定义。从狭义上讲,新闻文体与新闻体裁、风格相等,是新闻事实在报道新闻中所呈现的信息内容,表达特点和结构的整体形式。
新媒体诞生是由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造成的,而传播技术的发展则对新闻文体演变和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电报发明催生了消息导语和倒金字塔的结构,这标志着新闻文体脱离了文学,从事了新闻领域的独立工作,自成一体。而广播的出现使倒金字塔的结构变得更加精巧,对文本的前端更加重视和精彩。电视以其本身强烈的现场感来催生现场新闻,视觉新闻等文件的参与更多地促使了访谈、调查报道等文件的发展,使其更加成熟、繁荣。依附在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上的新媒体,更是带来了一场历史性的变化,它不但在催生自身的新闻文体上表现出了强烈的特点,而且它的特点也猛烈冲击了传统新闻文体,并使其深刻地发生了变革。
1.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文体体式
随着传播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体的新闻信息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新闻信息符号化的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其形态也发生了演变:各种新式新闻文本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1.1 深度调查体式
近几年来,当国家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媒体人总是在第一时间投身一线,深入调查,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深度调查性报道。这种报道有四大特征:表现手法上的文学性,观察视角上的探幽入微,报道品质上的真情实感,目的诉求上的直取真相。如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财新周刊》派出了由37位记者组成的强大阵容,深入武汉、北京、香港、纽约等地全线调查,推出了系列封面报道,总计4万多字。新媒体时代下的深度调查依靠多媒体的技术手段,在反映客观事实上更加生动形象,同时如今的深度调查体式也是对新闻消费变化的一种适应。
1.2 短视频体式
短视频是网络媒体平台中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同时它又展示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文本形态。短视频这种传播方式,决定了传播内容文本的特殊性。其呈现内容文本的特点是生动、形象、逼真。
1.3 日记体式
新闻记者用写日记的方式报道新闻事实早已存在,但这种新闻文体被使用的次数很少,没有形成什么影响。然而近年来,日记新闻体却被频频使用,尤其是最近的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很多媒体都开办了日记报道栏目,其中不仅有很多机关媒体如人民日报、新华网,一些自媒体也纷纷采用日记体在新媒体平台上记录这一特殊时刻的点点滴滴。
1.4 数据图表体式
数据图表式是近几年产生在媒介新闻实践中的一种新闻文本形式,业界将其称为数据新闻。“数据新闻以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可视性的形式在新闻叙述中使用数据来呈现原来仅靠文字就很难表达的内容;或者是通过数据分析来发现问题,然后再挖掘新闻故事"。数据图式是大数据时代产生的。这种新闻形式具有下列特点:一是对内容的可视性。观众看了数据表,就能了解到新闻的事实内容。第二,形式的简洁性。复杂数据常常令人眼花缭乱,而数据图表中的文本有几个或多条曲线,简洁的大数据就能显示出来。三是有科学意义。文字或音像文本的新闻,都不会自觉地带有产品的主观情感色彩,而数据图表的文本则比较理性,只用数据来说话。
1.5 只言片语体式
所谓只言片语体新闻,指媒体上一句话只是一个由头,接下来有可能发酵成一个新闻事件,再接下来是相应的社会事件,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形成一条动态式的事实和意见信息链。在媒介高度发达的当下,这样的语言“蝴蝶效应”时有发生。
1.6 交流体式
在新媒体中,一种信息+意见的文本形态正在广泛使用。如微博中的“主帖+跟帖、点赞”“微信消息+留言、点赞”等。这种体式的特点是主、次两部分互相依存,又互相独立;主部分表述客观信息,次部分表述主要信息,两者相结合,完成对信息的通知和舆情显示。有时甚至会出现喧宾夺主现象,次部分效果的价值远超主部,成为舆情影响的重要内容。这种交流体式看似只言片语,不成章法,而整体观之,主次信息形成了一种阵势,它们既是舆情的重要内容,也对催生舆情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上述新式新闻文体,是目前新媒体中较为突出的几种。除此以外,还有书信体式、锐评体式、表情包体式等等。
2. 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文体的新特征
受新媒体的影响,新闻文体在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这五个层面,也衍生出一些属于新媒体时代新闻文体的新特征。
2.1 更吸睛的新闻标题 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和浅阅读成为了新闻的主要特点。而在此特点下,标题就成为了一篇文章的门面,成为了读者能否被吸引的主要原因。因此,今天的新闻标题越来愈受到吸引和趣味的关注。这种注意力体现在标题上多倾向于使用最近的热门话题或者是热门词汇上,而且许多标题都会直接以影响结果的一部分为主题。新媒体时代,“标题党”逐渐盛行,但是其存在并非一无是处,“标题党”用更吸睛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增加新闻的点击量,在合理运用“标题党”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更广泛的传播效果。但是,它所带来的危险也不容小觑。例如,标题党仅顾吸引观众的眼球,并没有把新闻真实的内容反映出来。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用于“标题党”,有些情况下会损害新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2.2 故事化写作的导语
虽然对读者来说,故事性的导语写作能够适当地减少新闻的严肃性,从而提高新闻可读度。但过度故事性的写作,也会导致报道偏颇、引用失误,导致原语丧失。同时,故事性的导语书写虽然能使新闻内容更加全面、详细,但也会使导语的长度增大,容易产生模糊性、缺乏精确度等问题。新媒体的新闻报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深度、专业性方面都略有欠缺,因此新媒体在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应该学习传统媒体的写作专业和深刻的特点。但在很多情况下,新闻引言却无法摆脱固有弊端,忽视了主次,写作拖沓等问题,导致引言缺乏内涵和重点。
2.3 可视听化的新闻主体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能够通过各种媒介的表现方式呈现,新闻报道能够有机地结合文字、音像和影响,能够全面地呈现出新闻事件的多角度。除此之外,不同于以前的严肃严谨的硬新闻写作方式,现今的新闻内容用日常化的语言进行表达,使得受众更容易理解。因為在如今的媒体环境下,为了增加新闻的可读性,同时更大程度地吸引读者,新闻的写作方式渐渐趋于日常化和通俗化的表达方式,在客观记录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来进行新闻内容的写作,更容易被受众所理解。
2.4 互动性强的精简结尾
在新闻结尾的处理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则更多地选择了缩减报道总结的探讨,减少了倾向性观点的倾向,而是采用能引发观众思维的方法进行新闻的结束语。很多例如“两微一端”在内的新媒体平台上的报道,经常会在结尾处进行反问,使读者在看完报道之后,能有一个思索的空间。或者附加一些网友对新闻报道的评论,从而吸引更多读者讨论,同时展示了新闻反映的社会舆论导向性。
2.5 夹叙夹议的新闻背景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背景,往往是选择穿插报道内容的行文,打破以往比较僵化的报道模式,使行文风格更加活泼。因为如今的新闻日趋复杂,某些新闻事件的背景就更加复杂繁琐,需要在报道中交代多方面多角度的背景情况。并且,由于新媒体的时效性加强,新闻事件往往在短期内也会不断有所推进,只有把相关新闻的背景与报道进行融合,才能让整个新闻的报道更全面、立体地呈现出来。但是在展现的过程中,如何既做到简明扼要,又做到概括全面,是非常考验如今的新媒体同业人员的。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报道对于背景的介绍要在把它交代得清楚的基础上,既力图做到简洁、避免冗余信息,又要把笔墨注重到新闻的本身上。
在当今新媒体当道的媒介环境中,信息传播方式处于转型关键的阶段,新闻报道方式发生了变化,新闻形式在创新中发生了变化,新闻形式也在探索中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新闻文体随着受众的需要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无论如何改变,新闻的原则一直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虽然整体新闻文体发展形势利大于弊,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中所显示的弊端,在迎接读者时,更要关注新闻自身的含义和需求,切不能因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丢掉新闻报道质量。
参考文献:
[1]易振.浅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决策探索(下),2018(12):67-69.
[2]李军.新媒体引起的新闻文体变革分析[J].华中传播研究,2017(01):125-137.
[3]吴小坤.数据新闻:理论承递、概念适用与界定维度[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24(10):120-126.
[4]孙少山,孙发友.不拘一格的“新新闻文体”及其意蕴[J].青年记者,2020(13):15-17.
[5]王立君,尚靖枚,张铎.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文体的新特征[J].青年记者,2018(36):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