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戊菊酯对鲤科鱼类致突变效应的研究

来源 :淡水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dh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统计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外周血红细胞的微核率和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胚胎致畸率,研究了氰戊菊酯对鱼类的致突变效应。结果显示:氰戊菊酯对1龄草鱼的96h半致死浓度(LC50)为60.62μg/L;1.2μg/L以L的氰戊菊酯能旺著提高草鱼的微核率、核异常率以及总核异常率,三者的变化趋势均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达到峰值后再缓慢下降;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表明氰戊菊酯对草鱼染色体畸变有明显影响。在2~32μg/L的氰戊菊酯中,随着
其他文献
将鲤(Cyprinus carpio)分别暴露于0.16、0.31、0.63、1.26mg/L Cd^2+溶液中,研究Cd^2+对鲤外周血红细胞微核率、核异常率、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探讨Cd^2+对鲤遗传毒性和外周血细胞
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登记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ns)生长激素(bcGH)基因序列(AF389238)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扩增青鱼生长激素cDNA编码区,并通过定向插入含强启动子A
幸福概念缺乏严谨定义是社会和谐理论研究的主要瓶颈,本文基于生命科学所构建的"幸福微观机制理论"为幸福提供了统一解释。"基因表达"假说使幸福概念获得了生物学起源:幸福感是诸
本文探讨了经济学在营销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早期的营销学是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出现的,并形成了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在制度经济学的影响下形成的宏观视角的营销研究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判断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第二阶段(或中级阶段),根据国际经验,这一阶段的R&D投入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企业与政府双主导型的模式,而我国目前企业的R&D投人占全
作者在国内首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沪深两市中的118农业上市公司两类代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测度,并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实证分析两类代理问题严重程度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