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510075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含街口支线)K14+370~K14+600段工程实例中滑坡的治理,从施工前准备、方案的确定到工艺流程的控制,简单阐述了复杂地形段抗滑桩的施工方法与技术。
关键词:滑坡;抗滑桩;施工;方法;技术
1 工程概况
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含街口支线)K14+370~K14+600边坡按原设计已经完成边坡坡面防护施工,高速公路尚未通车。
地形地貌:K14+370~K14+600滑坡地貌单元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原施工前自然坡度一般10~45°,施工边坡45°左右,地形复杂。
项目区内不良地质主要有地震液化、岩溶区、滑坡、崩塌、危岩。
该段边坡需增设抗滑桩,滑坡近似呈扇形,坡面凹凸不平,滑坡体有粉质黏土、角砾土、碎石土。该地形地貌以低中山构造侵蚀地貌为主。地形起伏较大,为低中山陡坡型。长年高温高湿度,雨季主要集中在6-8月,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4 mm。根据计算增设48根抗滑桩,桩长12 m,桩径Φ1.2m,桩身为C30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先施作抗滑桩,开挖土体,再安装混凝土拱板。
2 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搭设操作台-桩身开挖及锁扣、护壁施工-桩身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拱板-验收。
施工前先平整场地,放样定出抗滑桩的位置,对结果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进行控制桩加密,然后设置十字架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孔口周围挖排水沟,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对抗滑桩以上的山体进行削坡,按照设计要求的平台位置及坡向大致削坡处理,以减轻山体重量。再结合现场实际用机械推出大于6 m宽的施工通道,作为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人员及施工材料在发生不利因素时,撤离现场的安全通道。山体削坡出现的土方,必须用装载机铲运到山体坡脚前,分层碾压密实,以加强坡脚的支撑,对山体的滑坡起到阻挡作用。桩身开挖及锁扣、护壁的施工采用人工开挖,由于相邻桩边缘距离较近,为减少临桩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跳1挖1的施工方法进行。利用 φ16钢筋加工爬梯(每根桩1根爬梯,其高度从桩底至桩顶,步距30 cm,每隔1.2 m爬梯两边的纵向筋与桩壁连接牢固),使用手动葫芦、吊笼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解决施工人员上下井问题,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桩身挖至1.5 m(含锁扣)后开始锁扣及护壁的施工,桩身第一节完成后每进尺一模做护壁一次,及每挖深1.5 m为一个施工段。护壁浇筑前,先安装护壁钢模板,支撑牢靠,验收合格后,混凝土通过卷扬吊运至浇筑部位搭设的平台,人工振捣密实,严格按照设计图、规范进行上下节间搭接。施工中,遇到涌水、流沙等地质不良地层,用水泵将水抽出孔外,先处理不良地质地层再护壁,防止桩井坍塌。开挖不良地质段后仍按正常施工方法施工。每节护壁做好以后,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吊,吊线向井底投设,检查护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调整。护壁混凝土的灌注,上下必须连成整体,保证孔壁的稳固程度。钢筋混凝土护壁应当连续设置,护壁钢筋应当连续,下送混凝土时做到对称和四周均匀捣固,防止模板偏移。护壁混凝土浇筑12 h后拆除护壁模板,发现护壁有蜂窝、渗漏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坍塌。为确保安全,开挖时利用10 cm×10 cm方木临时支护在护壁上。若出现块石或孤石取出后,桩孔壁出现大洞的现象采用C30混凝土进行浇筑。
图1 抗滑桩井孔护壁图
依次按方法挖孔、护壁,桩基成孔后,复测孔径、孔位,检查桩基嵌岩深度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钻取桩基岩做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孔底必须进行清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无污泥等软层。对桩端情况,包括桩的孔底尺寸、标高、垂直偏差、地层岩性及孔径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立即采用同强度混凝土垫层封底,以防止钢筋锈蚀和保持井内清洁,利于桩身钢筋就位精确。
抗滑桩桩身钢筋笼就地加工,在现场搭设一个钢筋操作平台。钢筋加工安装完成以后,应对钢筋笼安装质量进行检测,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钢筋笼误差必须在表1以内。
钢筋笼在现场统一加工制作完成检测合格后下放钢筋笼。垂直下放不倾斜,以免碰到护壁,引起塌孔。钢筋笼就位时,需要满足设计标高(允许误差5 cm),钢筋笼中心和孔位中心重合允许误差2 cm)。钢筋笼顶端固定在护筒上或其他稳定可靠的结构上,安放合格后,及时进行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使用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以规范为标准。当导管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应对准孔中心,混凝土在导管内自由下落。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1 m左右时,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 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 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混凝土经泵送至桩口后由“S”型导管送人孔底,增加混凝土的下行阻力,降低混凝土的下降速度,混凝土导管出口离混凝土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 m,以减轻对已浇筑混凝土的冲击振荡,并且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抗滑桩身混凝土要一次性全部浇筑完成,如果因停电、下雨等特殊原因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可在混凝土面周围间距300 mm加插2 m长Φ32的螺纹钢筋,在浇筑新的混凝土前,封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混凝土振捣采用导管插入式振捣器,严格按照振捣的相关技术要求操作,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面不得有超过50c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积水抽出孔外才能继续浇筑。如果存在地下水渗入,并且渗水量过大,应按照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操作。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后,对其进行小应变检测。
图2 抗滑桩图
挡板施工,在桩身开挖过程即可安排混凝土拱板预制,在预制过程中要对拱板进行编号堆放,待桩施工后且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安装拱板。挡土板安装时开挖一级用临时挡板和钢管利用桩翼挡住桩间土,再开挖下一级,到位后从底部安装挡土板并拆除相应的临时支挡,回填并夯实卵石。施工时先清理山体坡面,再施工桩并加强观测。为了保证基坑开挖和施工安全,防止山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桩的施工应间隔进行,桩施工完后再开挖山前土体,安装拱板,必要时增加支撑措施。为了保证钢筋骨架加工质量,应预先将钢筋按设计尺寸截断,然后放人基坑内焊接成钢筋骨架。拌好的混凝土连续灌注,以免形成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及时处理。混凝土初凝后,模板不得震动。振捣器插人混凝土或拔出时要慢,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的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入深度一般为50~100 mm。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安排专人洒水养护,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同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处理。
3 结语
抗滑桩是该段路基边坡的施工重点。合理组织、科学施工是工程顺利按计划完成的关键。虽然该地段地形复杂,当抗滑桩按上述施工方法施工治理后,现场未出现任何不良的情况,并有效地克制了滑坡体变形失稳,保证了道路安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1 交通部公路司.JTG BO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北京市市政工程局.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9-20.
[3] 中交第-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JTG/T F50-200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2-18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含街口支线)K14+370~K14+600段工程实例中滑坡的治理,从施工前准备、方案的确定到工艺流程的控制,简单阐述了复杂地形段抗滑桩的施工方法与技术。
关键词:滑坡;抗滑桩;施工;方法;技术
1 工程概况
广州增城至从化高速公路(含街口支线)K14+370~K14+600边坡按原设计已经完成边坡坡面防护施工,高速公路尚未通车。
地形地貌:K14+370~K14+600滑坡地貌单元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原施工前自然坡度一般10~45°,施工边坡45°左右,地形复杂。
项目区内不良地质主要有地震液化、岩溶区、滑坡、崩塌、危岩。
该段边坡需增设抗滑桩,滑坡近似呈扇形,坡面凹凸不平,滑坡体有粉质黏土、角砾土、碎石土。该地形地貌以低中山构造侵蚀地貌为主。地形起伏较大,为低中山陡坡型。长年高温高湿度,雨季主要集中在6-8月,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004 mm。根据计算增设48根抗滑桩,桩长12 m,桩径Φ1.2m,桩身为C30钢筋混凝土现浇,挡土板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施工时先施作抗滑桩,开挖土体,再安装混凝土拱板。
2 施工方案
施工顺序:测量放线-搭设操作台-桩身开挖及锁扣、护壁施工-桩身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拱板-验收。
施工前先平整场地,放样定出抗滑桩的位置,对结果进行复测,确认无误后进行控制桩加密,然后设置十字架护桩,并经常检查校核,孔口周围挖排水沟,做好临时排水工作,及时排除地表水,搭好孔口雨棚,安装提升设备;布置好出渣道路;合理堆放材料和机具,使其不增加孔壁压力,不影响施工。对抗滑桩以上的山体进行削坡,按照设计要求的平台位置及坡向大致削坡处理,以减轻山体重量。再结合现场实际用机械推出大于6 m宽的施工通道,作为现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人员及施工材料在发生不利因素时,撤离现场的安全通道。山体削坡出现的土方,必须用装载机铲运到山体坡脚前,分层碾压密实,以加强坡脚的支撑,对山体的滑坡起到阻挡作用。桩身开挖及锁扣、护壁的施工采用人工开挖,由于相邻桩边缘距离较近,为减少临桩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跳1挖1的施工方法进行。利用 φ16钢筋加工爬梯(每根桩1根爬梯,其高度从桩底至桩顶,步距30 cm,每隔1.2 m爬梯两边的纵向筋与桩壁连接牢固),使用手动葫芦、吊笼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解决施工人员上下井问题,使用前必须检验其安全。桩身挖至1.5 m(含锁扣)后开始锁扣及护壁的施工,桩身第一节完成后每进尺一模做护壁一次,及每挖深1.5 m为一个施工段。护壁浇筑前,先安装护壁钢模板,支撑牢靠,验收合格后,混凝土通过卷扬吊运至浇筑部位搭设的平台,人工振捣密实,严格按照设计图、规范进行上下节间搭接。施工中,遇到涌水、流沙等地质不良地层,用水泵将水抽出孔外,先处理不良地质地层再护壁,防止桩井坍塌。开挖不良地质段后仍按正常施工方法施工。每节护壁做好以后,将桩位十字轴线和标高测设在护壁上口,然后用十字线对吊,吊线向井底投设,检查护壁的垂直平整度,随之进行调整。护壁混凝土的灌注,上下必须连成整体,保证孔壁的稳固程度。钢筋混凝土护壁应当连续设置,护壁钢筋应当连续,下送混凝土时做到对称和四周均匀捣固,防止模板偏移。护壁混凝土浇筑12 h后拆除护壁模板,发现护壁有蜂窝、渗漏现象时,应及时补强,以防坍塌。为确保安全,开挖时利用10 cm×10 cm方木临时支护在护壁上。若出现块石或孤石取出后,桩孔壁出现大洞的现象采用C30混凝土进行浇筑。
图1 抗滑桩井孔护壁图
依次按方法挖孔、护壁,桩基成孔后,复测孔径、孔位,检查桩基嵌岩深度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同时钻取桩基岩做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孔底必须进行清理,做到平整、无松渣、无污泥等软层。对桩端情况,包括桩的孔底尺寸、标高、垂直偏差、地层岩性及孔径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立即采用同强度混凝土垫层封底,以防止钢筋锈蚀和保持井内清洁,利于桩身钢筋就位精确。
抗滑桩桩身钢筋笼就地加工,在现场搭设一个钢筋操作平台。钢筋加工安装完成以后,应对钢筋笼安装质量进行检测,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钢筋笼误差必须在表1以内。
钢筋笼在现场统一加工制作完成检测合格后下放钢筋笼。垂直下放不倾斜,以免碰到护壁,引起塌孔。钢筋笼就位时,需要满足设计标高(允许误差5 cm),钢筋笼中心和孔位中心重合允许误差2 cm)。钢筋笼顶端固定在护筒上或其他稳定可靠的结构上,安放合格后,及时进行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使用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以规范为标准。当导管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应对准孔中心,混凝土在导管内自由下落。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笼底1 m左右时,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上升到骨架底口4 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 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混凝土经泵送至桩口后由“S”型导管送人孔底,增加混凝土的下行阻力,降低混凝土的下降速度,混凝土导管出口离混凝土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 m,以减轻对已浇筑混凝土的冲击振荡,并且防止混凝土的离析现象。抗滑桩身混凝土要一次性全部浇筑完成,如果因停电、下雨等特殊原因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可在混凝土面周围间距300 mm加插2 m长Φ32的螺纹钢筋,在浇筑新的混凝土前,封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混凝土振捣采用导管插入式振捣器,严格按照振捣的相关技术要求操作,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面不得有超过50c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积水抽出孔外才能继续浇筑。如果存在地下水渗入,并且渗水量过大,应按照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操作。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以后,对其进行小应变检测。
图2 抗滑桩图
挡板施工,在桩身开挖过程即可安排混凝土拱板预制,在预制过程中要对拱板进行编号堆放,待桩施工后且桩身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可安装拱板。挡土板安装时开挖一级用临时挡板和钢管利用桩翼挡住桩间土,再开挖下一级,到位后从底部安装挡土板并拆除相应的临时支挡,回填并夯实卵石。施工时先清理山体坡面,再施工桩并加强观测。为了保证基坑开挖和施工安全,防止山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桩的施工应间隔进行,桩施工完后再开挖山前土体,安装拱板,必要时增加支撑措施。为了保证钢筋骨架加工质量,应预先将钢筋按设计尺寸截断,然后放人基坑内焊接成钢筋骨架。拌好的混凝土连续灌注,以免形成施工缝。混凝土浇筑时,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位移时,及时处理。混凝土初凝后,模板不得震动。振捣器插人混凝土或拔出时要慢,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要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的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入深度一般为50~100 mm。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安排专人洒水养护,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同时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处理。
3 结语
抗滑桩是该段路基边坡的施工重点。合理组织、科学施工是工程顺利按计划完成的关键。虽然该地段地形复杂,当抗滑桩按上述施工方法施工治理后,现场未出现任何不良的情况,并有效地克制了滑坡体变形失稳,保证了道路安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1 交通部公路司.JTG BO1-200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2] 北京市市政工程局.JTG F80-1-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9-20.
[3] 中交第-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JTG/T F50-2001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