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h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以手机为载体的“拇指文化”给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探索“拇指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工作途径。
  关键词:拇指文化;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拇指文化”是随着手机媒体的诞生和普及而来的,它已经开始改变并且会越来越影响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方式。怎样正确认识“拇指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及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当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高校大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拇指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大学生过分依赖“拇指文化”,思想政治不要求进步。手机在给高校大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认识和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由此许多大学生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作风。一方面,在课堂上,用手机发消息聊天、看电子书、玩游戏等打发时间的现象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也日渐严重,很多大学生可以说是“机不离身”,这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2.“拇指文化”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随着“拇指文化”的发展,大学生在很多时候会比教育者更早、更快、更深地了解前沿信息,这就使得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知识依赖程度大幅下降,使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及工作的权威性受到巨大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了“权威危机”。
  3.“拇指文化”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复杂性。虽然大学生能利用手机获取有益、进步的信息,但大量愚昧、有害甚至是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和思想也充斥在手机媒体中并泛滥蔓延。高校大学生还未正式进入社会,大多数思想单纯,有害信息必然会对他们的鉴别能力和筛选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受到手机媒体上有害信息的影响,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他们难免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
  二、“拇指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
  1.“拇指文化“的使用主体大众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更加广泛。由于手机媒体具有便携的特点,给大学生及时获取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拇指文化”这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契合大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一特点,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只要有手机,受教育者就可以接收到有关教育内容,这无疑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更加广泛。
  2.“拇指文化”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在“拇指文化”环境下,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电子书的形式,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资料加以整合,学生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随时随地查阅相关信息。可以说,这些方式都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会只局限于“书本模式”和“课堂模式”中了。
  3.“拇指文化”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层层传递中难免会有信息滞后和失真的现象,同时信息扩散的范围和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在“拇指文化”环境中,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在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资讯。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手机将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如手机短信、手机微信等形式将教育内容传达给受教育者,使教育内容更加全面、准确。从“拇指文化”的传播学意义上来看,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率和针对性。
  三、如何运用“拇指文化”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高校要积极搭建“拇指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传播平台,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手机QQ等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也应作出相应的努力,如对专职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熟悉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教学中。
  2.大学生需要加强自我教育意识,养成良好的手机媒介使用习惯。手机媒体要真正成为能够帮助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工具,关键还要依靠大学生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大学生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手机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坚决抵制不良的手机文化,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
  总之,“拇指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为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难得的机遇,但也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既要抓住时机,了解其特点,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扬长避短;同时也要从中找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新途径、新方法,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2]戴静.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3.
  [3]陈永福.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杨思冰(1991- ),陕西西安人,西安科技大学法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简述了玉米的施肥技术,以便对今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课标实施以来,广大教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也注重了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的训练与养成,使历史与社会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但下课后问学生学了些什么,学生却不知所云;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得很好、表现得很棒,却总是考不出高分。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现实的课堂教学淡化了知识的传授,以致学生“缺钙”。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注重以下“结合”。  一、知识传授与基本观点的提
摘 要:高职院校的主题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围绕某系列主题或者某一主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2016年为例进行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  一、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广大青年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而怎样培养素质过硬、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摆在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大
临近春节,双鸭山农场蕴岭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意十分火旺,哈尔滨市200多家超市纷纷下订单催货,公司每天只能以定额配送的方式将3万多枚虫鸡蛋投放市场。在红兴隆管理局像双鸭
摘 要:本文对小学课堂纪律管理进行研究,梳理了小学课堂常见的纪律问题,从教师的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方面分析课堂违纪的原因,最后对学生违纪行为的管控和纠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课堂纪律;问题;对策  在素质教育时代,新课程教学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一些课堂违纪行为层出不穷。为了让课堂活而不乱,教师必须处理好课堂纪律问题。课堂纪律违纪行为将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