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2组24个钢筋与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试件中心拔出黏结试验,探讨塑钢纤维掺量和冻融循环次数对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黏结-滑移曲线定义黏结刚度和黏
【机 构】
:
内蒙古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1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2组24个钢筋与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试件中心拔出黏结试验,探讨塑钢纤维掺量和冻融循环次数对轻骨料混凝土与钢筋黏结性能的影响规律.根据黏结-滑移曲线定义黏结刚度和黏结韧性,并根据黏结应力与锚固位置关系定义黏结应力分布不均匀系数,以此来量化冻融环境下混凝土黏结性能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冻融环境下,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均发生拔出破坏,而素轻骨料混凝土均发生劈裂破坏;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黏结刚度和黏结韧性均高于素轻骨料混凝土,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黏结刚度和黏结韧性均呈下降趋势,冻融前期塑钢纤维轻骨料的黏结刚度高于素轻骨料混凝土,冻融后期两者黏结刚度几乎相近;塑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黏结韧性Au和A80与极限黏结强度之间的关系基本呈线性变化;两组拉拔试件钢筋黏结应力-锚固位置关系均呈先增后降趋势;根据系数ζ变化规律判断,冻融前期加载端为主要受力区段,冻融后期主要受力区段向自由端迁移.
其他文献
通过对不同混凝土强度的钢筋珊瑚混凝土(CAC)梁进行正截面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钢筋CAC梁的变形性能及承载能力,建立了弯矩-跨中挠度、相对弯矩-最大裂缝宽度(ws)等关系,提出
为研究大直径泥水盾构穿越复杂环境地表垂直变形规律,考虑盾构推力、盾体间隙及其填充、壁后间隙及其填充3个影响因素,提出了施工全过程地表垂直变形理论公式.结合武汉地铁盾
为研究混凝土剪力墙的非弹性刚度,根据悬臂剪力墙试件拟静力试验资料,建立了其侧移分析的简化力学模型,推导了考虑弯曲变形和剪切变形的剪力墙抗侧刚度计算公式;基于15组混凝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涉及因素多,且具有随机模糊不确定性.文章基于集对论和云模型,探讨了泥石流危险性的多维联系正态云评价模型,即将传统一维正态云模型拓展至多维云模型,以克
土质边坡降雨入渗的过程中伴随着地下水渗流的推进、孔隙气体迁移和边坡土体变形,因而涉及非饱和土体固-液-气三相耦合的作用.首先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基本理论、土-水特征曲线
为了研究内置预应力组合斜撑型钢混凝土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DIANA通过与试验实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预应力施加后混凝土主应变分布及峰值荷载时裂缝分布进
以山东省寿光市清水泊农场农田及7个不同复垦年限废弃盐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方法对不同土层(0~20、20~40、40~60、60~80、80~100cm)土壤理化性状与微生物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复垦后土壤含盐量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增加,各养分含量在复垦8a时达到最大值,基本达到农田水平;(2)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随着复垦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2008年汶川地震中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制作了缩尺比为1∶4的模型并实施振动台试验.将汶川地震中卧龙台获得的地震波
土壤分离能力是反映土壤侵蚀强弱的重要参数,但目前研究中多采用基于实验数据建立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在反映水流作用下土壤分离过程的物理机制时存在不少困难.本文基于泥沙运
多次透射边界是近场波动数值模拟的一种重要人工边界条件,但其数值稳定性问题一直是致力于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亦是研究难点.本文提出了透射边界时域稳定条件的概念,从透射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