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天2万字4段视频480件档案,将78年前燕赵烽火的历史画面重新还原在人们面前。这是河北省档案局馆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河北博物院精心推出的以“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为主题的河北档案文献展。展览场地为600平方米,2张大幅晋察冀边区、晋冀鲁豫边区行政图在展厅居中亮相,4段抗战史料视频循环播放,展墙档案复制件有文字、图表、图、照片等,展柜中陈列的档案原件及实物均是首次向社会公开展示,整个展览说明文字约2万字。自9月1日至11月底展览结束,河北新闻网、河北电视台、河北新浪网、凤凰网、中国西藏网、网易、长城网、河北共产党员网、河北广播网、河北省青年报、燕赵都市报等诸多省内外媒体相继对展览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展览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参观人数达到10万多人。
一、多家媒体聚焦展览
“档案部门就是要力图从档案工作者的视觉,以档案这种最真实的历史记录为素材,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展览中有文字、有图表、有照片、有实物、有视频、有图有真相,以铁的事实揭露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随着河北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耿树伟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北档案文献展”媒体见面会上向记者们的介绍,河北档案文献展于8月28日拉开了序幕。来自省会的新华社河北分社、河北新闻网、河北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到会采访和观展。耿树伟副局馆长说,“这次展览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以第一手档案文献,见证河北军民众志成城、英勇奋战的抗战史,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见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希望通过档案文献展这种形式,警醒国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走进展览厅,序厅前矗立的纪念墙显得格外庄严神圣,令人们不由得肃严起敬。负责具体筹办这次展览的张新朋处长向记者介绍,“这次展览是省档案局馆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从今年6月份开始,省档案局馆精心筹划,省档案局馆魏四海局馆长亲自挂帅主抓,耿树伟副局馆长具体指导,抽调精干人员,积极备战三个月时间,从数十万件册馆藏抗战档案中精选出480件抗战档案资料,设计制作展览导视牌、门楣、宣传海报等13幅、发放宣传单、宣传册2400多份,完成了收材、选材、设计、布展、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参展的档案文献反复筛选了20多次,展览大纲撰写了8万余字,前后修改了10多次,来自省社科院、省党史办、河北收藏家协会等多家部门、社团的数十位专家参与了展览大纲的起草和论证工作,召开专家论证、研讨会15次。这次展出的《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平原游击战的几点经验》、《129师师政命令集》、《减租减息单行条例》、《1945年大生产运动总结参考材料》、日军强制接管长芦盐务机构等大量珍贵档案属首次公布。展览分8个单元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建、日军暴行和抗战损失、胜利与贡献等方面系统展示抗战史料。在展示大量的图片、图表、实物、历史纪录片的同时,最大的亮点就是展出的480件档案全部是以原件形式与公众见面,同时还吸收了许多民间珍藏,为展览增色不少。”
面对一张张真实清晰的照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一件件陈旧的实物,一段段播放的视频,记者手中的闪光灯不断在展厅闪亮。河北电视台的记者指着第七单元日军暴行中的一份档案说:“以前看过许多抗战展览,大多是图片、资料,今天能亲眼看到日军在河北制造的各类惨案、抗战损失统计表等原始档案,还是头一次。”
当河北共产党员网记者看完第六单元《核心力量中流砥柱》的档案时,兴奋地说,“想不到档案馆保存了这么丰富的党建文献档案,每个党员都应该来看看这些档案,对加深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历史贡献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燕赵都市报的记者一边观看,一边与工作人员交流,并不时地按下手中的相机快门,看完全部展览后对工作人员说道,“你们的展览形式丰富多样,亮点纷呈,独具特色,定会吸引广大的社会公众前来参观,值得追踪报道。”
二、专家点评史料价值
9月1日正式开展的当天,担任此次展览顾问的原河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院院长谢忠厚老同志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认真细致地观看了展览的每一个单元,他对工作人员说,“抗战期间,河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在敌后山岳地带和平原地带坚持抗战的先例,成为坚持敌后华北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河北军民消灭了数十万计的日伪军,粉碎了日伪军数十次较大规模的扫荡与围攻,牵制和抗击了三分之一的华北日寇,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馆保管的这些抗战档案资料,对研究抗战时期我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展厅内人头攒动,临近中午,据工作人员了解到,参观人数已突破千人。下午,原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河北省贸促会巡视员张清华同志赶到展览现场。他十分关心此次展览,在档案文献搜材阶段张主任对文献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开展前,多次到档案文献展工作现场指导工作。今天,张主任又一次来到展厅观看档案文献展。他讲到,“每件档案都是党的宝贵财产,是党史乃至整个抗战史的重要组成。办成这个展览是省档案馆的优势,这个展览太成功了!”
在开展的第十二天,展柜中静静摆放的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吸引住了一位老人的目光。这位81岁的老人就是河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退休老教授祝伟坡,当他得知省档案馆在河北博物院举办抗战展览的消息后,便在老伴及儿子的陪同下专程参观展览。他兴奋地指着一本名叫《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小册子向参观者介绍道,“你们可别小看这本泛黄的小册子,这是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同志1939年写的,真实记述了晋察冀边区创立发展一年的历史,毛泽东、朱德为该书作了序。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称为华北敌后的抗战堡垒。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鼓舞和发动之下,全省130个县就有120个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阜平县,被称为“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工厂,户户是粮仓,人人是战士”的模范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与八路军一起创造性地掀起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等各种游击战术,为其它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积累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可以说是夺取全国抗战胜利的一项重要法宝。”当他看到吕正操亲笔撰写的《平原游击战的几点经验》、129师《师政命令集》、日军侵占芦盐机构等档案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说:“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太丰富珍贵了,令我目不暇给,不管是党史档案还是日军暴行类等档案,既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又有说服力,一个字:好!” 10月23日,原国家博物馆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河北博物院副书记周芸一行来到展厅参观。罗会长、周副书记对见到如此珍贵、丰富、系统的抗战档案文献感到非常震撼,对档案馆利用展览形式向社会公开档案文献表示非常赞同。参观结束后罗伯健会长留言:“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三、来自群众的爱国之声
9月5日,省档案局馆长魏四海从外地回石的第一时间赶到展览现场,观看展览时指出,“我馆独立举办的这次大规模档案文献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次用馆藏抗战档案真品布展,既真实再现河北以及全国抗战历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时也向公众宣传展示了档案工作的作用,普及了档案知识,是档案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实践。”自开展以来,参观者来了一批又一批,留言薄换了一本又一本。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石家庄市供水公司、河北师大、43中学、石家庄市裕东小学等多家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院校、大中小院校等陆续来到展厅,把参观展览作为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9月18日是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个特殊沉重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全体教员50多人利用党团教育活动日专程来到展厅参观。“1938年1月10日-15日,晋察冀边区在阜平召开军政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边区政府,也就是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教员们围在晋察冀边区行政地图前,在一副看似熟悉的版图上,寻找着燕赵烽火的历史印记。“河北的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讲解员讲到《燕赵英名录》、《狼牙山五壮士》等档案时说:“抗战时期河北英雄辈出,勇猛善战,涌现出平山团、阜平营、马本斋回民支队等著名抗日队伍,狼牙山五壮士、节振国、刘耀梅等抗日英雄,戎冠秀、李杏阁等拥军模范。河北留下姓名的抗日烈士就达10万多人。”听着讲解员的讲述,教员们对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河北军民的伟大抗战精神感到无比震撼和崇敬。参观结束后信息工程系主任代表师生们写下了“勿忘国耻,矢志强军”的铿锵之言。
展览过去了一个月,但人们观展的热情丝毫不减。在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展览现场迎来了小学生参观的高潮。作为老师留给学生的假期第二课堂作业,就是写一篇观看抗战纪念活动的感想。“同学们,请看这件鸡毛信档案……”讲解员从小学生们感兴趣的事件开始了她的讲解,孩子们时而观看,时而拍照,时而记录。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胸前挂着亮闪闪奖章的老人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经工作人员询问,老人叫金永盛,是河北常山纺织厂退休工人,他胸前佩戴着今年“9·3”抗战纪念日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纪念章。当孩子们听说他是一位经历了抗战年代的91岁的老人时,立刻围了上来。老人动情地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营救飞虎队队员的经历……老人说,解放后被他救过的飞虎队队员威廉·克里奇还专程来石家庄看望了他,并为他佩戴了飞虎队的纪念章。老人对孩子们说,“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你们要珍惜幸福生活,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努力学习。”裕东小学学生陈静茹现场写下了观后感:“10月1日我和妈妈参观了“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河北档案文献展,还亲耳听到一位老爷爷讲述营救飞虎队队员的经历。通过观看展览,了解到了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反人道,反人类,反文明的滔天罪行,给河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其中有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梅花镇惨案,北瞳惨案、平阳惨案等在档案中均有记载。文献还记录了河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抗日的英雄壮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河北的抗日小英雄王璞、王二小、温三郁的英雄事迹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深深感动了我。还有白求恩大夫,柯隶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以及舍己为人,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珍爱和平,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河北师大的同学们在参观展览结束后感慨地说:“参观历史档案展后,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被欺辱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大学生很久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要铭记历史,不忘耻辱,发奋学习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智慧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石家庄日报社退休编辑、著名红色邮政史专家许锡良老先生观看展览时说:“展品把一段段珍藏的历史,把一个个历史片段集中起来,反映出了一段完整的抗战历史,给观看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并为展览题词:“岁月留痕,档案为证,抗战精神万岁”。
“档案文献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河北武邑中学78岁的退休教师马丙义从新闻中得知展览消息后专程从武邑赶来观看展览,他说道,“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和平,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看完展览后,老人兴奋地作诗一首:“七十年前遭国难,日寇侵占我河山,中华儿女驱虎豹,英勇不屈感动天。我党抗日救中国,艰苦卓绝十四年,抗战精神传后代,英烈不朽垂人间。落后挨打铭历史,强我中华要当先,民族复兴中国梦,太平盛世万万年。”
一位来自山东的参观者看完地道战、地雷战的视频后,写下了“地道战和地雷战响彻中外,河北人民聪明才智和斗争勇气可歌可泣!”的赞许之言。
69岁的石家庄市民刘宝通两次来到展厅观看展览,他的父亲抗战时期是一名游击队员,他主动为参观者唱起了从父亲那学到的破袭歌:“一更月儿挂树梢,扛起了锄头背起了大铁镐,洋洋出村去把铁道刨,免得那鬼子运兵来烧杀……”
参观者满怀激情、奋发向上的留言充满了对这次档案文献展的充分肯定,展览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和决心。
一、多家媒体聚焦展览
“档案部门就是要力图从档案工作者的视觉,以档案这种最真实的历史记录为素材,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展览中有文字、有图表、有照片、有实物、有视频、有图有真相,以铁的事实揭露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随着河北省档案局馆副局馆长耿树伟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河北档案文献展”媒体见面会上向记者们的介绍,河北档案文献展于8月28日拉开了序幕。来自省会的新华社河北分社、河北新闻网、河北电视台等20余家媒体到会采访和观展。耿树伟副局馆长说,“这次展览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指示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以第一手档案文献,见证河北军民众志成城、英勇奋战的抗战史,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见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希望通过档案文献展这种形式,警醒国人,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走进展览厅,序厅前矗立的纪念墙显得格外庄严神圣,令人们不由得肃严起敬。负责具体筹办这次展览的张新朋处长向记者介绍,“这次展览是省档案局馆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从今年6月份开始,省档案局馆精心筹划,省档案局馆魏四海局馆长亲自挂帅主抓,耿树伟副局馆长具体指导,抽调精干人员,积极备战三个月时间,从数十万件册馆藏抗战档案中精选出480件抗战档案资料,设计制作展览导视牌、门楣、宣传海报等13幅、发放宣传单、宣传册2400多份,完成了收材、选材、设计、布展、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参展的档案文献反复筛选了20多次,展览大纲撰写了8万余字,前后修改了10多次,来自省社科院、省党史办、河北收藏家协会等多家部门、社团的数十位专家参与了展览大纲的起草和论证工作,召开专家论证、研讨会15次。这次展出的《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平原游击战的几点经验》、《129师师政命令集》、《减租减息单行条例》、《1945年大生产运动总结参考材料》、日军强制接管长芦盐务机构等大量珍贵档案属首次公布。展览分8个单元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建、日军暴行和抗战损失、胜利与贡献等方面系统展示抗战史料。在展示大量的图片、图表、实物、历史纪录片的同时,最大的亮点就是展出的480件档案全部是以原件形式与公众见面,同时还吸收了许多民间珍藏,为展览增色不少。”
面对一张张真实清晰的照片,一页页泛黄的纸张,一件件陈旧的实物,一段段播放的视频,记者手中的闪光灯不断在展厅闪亮。河北电视台的记者指着第七单元日军暴行中的一份档案说:“以前看过许多抗战展览,大多是图片、资料,今天能亲眼看到日军在河北制造的各类惨案、抗战损失统计表等原始档案,还是头一次。”
当河北共产党员网记者看完第六单元《核心力量中流砥柱》的档案时,兴奋地说,“想不到档案馆保存了这么丰富的党建文献档案,每个党员都应该来看看这些档案,对加深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的发展和壮大以及历史贡献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燕赵都市报的记者一边观看,一边与工作人员交流,并不时地按下手中的相机快门,看完全部展览后对工作人员说道,“你们的展览形式丰富多样,亮点纷呈,独具特色,定会吸引广大的社会公众前来参观,值得追踪报道。”
二、专家点评史料价值
9月1日正式开展的当天,担任此次展览顾问的原河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院院长谢忠厚老同志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认真细致地观看了展览的每一个单元,他对工作人员说,“抗战期间,河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开创了在敌后山岳地带和平原地带坚持抗战的先例,成为坚持敌后华北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的坚强堡垒。河北军民消灭了数十万计的日伪军,粉碎了日伪军数十次较大规模的扫荡与围攻,牵制和抗击了三分之一的华北日寇,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档案馆保管的这些抗战档案资料,对研究抗战时期我党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展厅内人头攒动,临近中午,据工作人员了解到,参观人数已突破千人。下午,原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河北省贸促会巡视员张清华同志赶到展览现场。他十分关心此次展览,在档案文献搜材阶段张主任对文献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开展前,多次到档案文献展工作现场指导工作。今天,张主任又一次来到展厅观看档案文献展。他讲到,“每件档案都是党的宝贵财产,是党史乃至整个抗战史的重要组成。办成这个展览是省档案馆的优势,这个展览太成功了!”
在开展的第十二天,展柜中静静摆放的一本泛黄的小册子,吸引住了一位老人的目光。这位81岁的老人就是河北师范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退休老教授祝伟坡,当他得知省档案馆在河北博物院举办抗战展览的消息后,便在老伴及儿子的陪同下专程参观展览。他兴奋地指着一本名叫《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的小册子向参观者介绍道,“你们可别小看这本泛黄的小册子,这是时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同志1939年写的,真实记述了晋察冀边区创立发展一年的历史,毛泽东、朱德为该书作了序。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时期共产党和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被毛泽东称为华北敌后的抗战堡垒。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鼓舞和发动之下,全省130个县就有120个县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阜平县,被称为“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工厂,户户是粮仓,人人是战士”的模范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广大人民与八路军一起创造性地掀起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围困战等各种游击战术,为其它抗日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积累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本书可以说是夺取全国抗战胜利的一项重要法宝。”当他看到吕正操亲笔撰写的《平原游击战的几点经验》、129师《师政命令集》、日军侵占芦盐机构等档案时,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他说:“省档案馆馆藏档案太丰富珍贵了,令我目不暇给,不管是党史档案还是日军暴行类等档案,既具有学术研究价值,又有说服力,一个字:好!” 10月23日,原国家博物馆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河北博物院副书记周芸一行来到展厅参观。罗会长、周副书记对见到如此珍贵、丰富、系统的抗战档案文献感到非常震撼,对档案馆利用展览形式向社会公开档案文献表示非常赞同。参观结束后罗伯健会长留言:“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三、来自群众的爱国之声
9月5日,省档案局馆长魏四海从外地回石的第一时间赶到展览现场,观看展览时指出,“我馆独立举办的这次大规模档案文献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次用馆藏抗战档案真品布展,既真实再现河北以及全国抗战历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时也向公众宣传展示了档案工作的作用,普及了档案知识,是档案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实践。”自开展以来,参观者来了一批又一批,留言薄换了一本又一本。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石家庄市供水公司、河北师大、43中学、石家庄市裕东小学等多家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院校、大中小院校等陆续来到展厅,把参观展览作为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9月18日是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个特殊沉重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系全体教员50多人利用党团教育活动日专程来到展厅参观。“1938年1月10日-15日,晋察冀边区在阜平召开军政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了边区政府,也就是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教员们围在晋察冀边区行政地图前,在一副看似熟悉的版图上,寻找着燕赵烽火的历史印记。“河北的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讲解员讲到《燕赵英名录》、《狼牙山五壮士》等档案时说:“抗战时期河北英雄辈出,勇猛善战,涌现出平山团、阜平营、马本斋回民支队等著名抗日队伍,狼牙山五壮士、节振国、刘耀梅等抗日英雄,戎冠秀、李杏阁等拥军模范。河北留下姓名的抗日烈士就达10万多人。”听着讲解员的讲述,教员们对在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河北军民的伟大抗战精神感到无比震撼和崇敬。参观结束后信息工程系主任代表师生们写下了“勿忘国耻,矢志强军”的铿锵之言。
展览过去了一个月,但人们观展的热情丝毫不减。在国庆假期的第一天,展览现场迎来了小学生参观的高潮。作为老师留给学生的假期第二课堂作业,就是写一篇观看抗战纪念活动的感想。“同学们,请看这件鸡毛信档案……”讲解员从小学生们感兴趣的事件开始了她的讲解,孩子们时而观看,时而拍照,时而记录。这时站在旁边的一位胸前挂着亮闪闪奖章的老人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经工作人员询问,老人叫金永盛,是河北常山纺织厂退休工人,他胸前佩戴着今年“9·3”抗战纪念日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纪念章。当孩子们听说他是一位经历了抗战年代的91岁的老人时,立刻围了上来。老人动情地向孩子们讲述了自己营救飞虎队队员的经历……老人说,解放后被他救过的飞虎队队员威廉·克里奇还专程来石家庄看望了他,并为他佩戴了飞虎队的纪念章。老人对孩子们说,“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你们要珍惜幸福生活,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世界强国努力学习。”裕东小学学生陈静茹现场写下了观后感:“10月1日我和妈妈参观了“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河北档案文献展,还亲耳听到一位老爷爷讲述营救飞虎队队员的经历。通过观看展览,了解到了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对中国人民犯下了反人道,反人类,反文明的滔天罪行,给河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其中有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梅花镇惨案,北瞳惨案、平阳惨案等在档案中均有记载。文献还记录了河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抗日的英雄壮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河北的抗日小英雄王璞、王二小、温三郁的英雄事迹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壮举,深深感动了我。还有白求恩大夫,柯隶华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以及舍己为人,忘我工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珍爱和平,牢记历史,不忘过去,开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河北师大的同学们在参观展览结束后感慨地说:“参观历史档案展后,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无数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被欺辱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大学生很久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要铭记历史,不忘耻辱,发奋学习科学知识,用我们的智慧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
石家庄日报社退休编辑、著名红色邮政史专家许锡良老先生观看展览时说:“展品把一段段珍藏的历史,把一个个历史片段集中起来,反映出了一段完整的抗战历史,给观看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并为展览题词:“岁月留痕,档案为证,抗战精神万岁”。
“档案文献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河北武邑中学78岁的退休教师马丙义从新闻中得知展览消息后专程从武邑赶来观看展览,他说道,“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珍惜和平,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看完展览后,老人兴奋地作诗一首:“七十年前遭国难,日寇侵占我河山,中华儿女驱虎豹,英勇不屈感动天。我党抗日救中国,艰苦卓绝十四年,抗战精神传后代,英烈不朽垂人间。落后挨打铭历史,强我中华要当先,民族复兴中国梦,太平盛世万万年。”
一位来自山东的参观者看完地道战、地雷战的视频后,写下了“地道战和地雷战响彻中外,河北人民聪明才智和斗争勇气可歌可泣!”的赞许之言。
69岁的石家庄市民刘宝通两次来到展厅观看展览,他的父亲抗战时期是一名游击队员,他主动为参观者唱起了从父亲那学到的破袭歌:“一更月儿挂树梢,扛起了锄头背起了大铁镐,洋洋出村去把铁道刨,免得那鬼子运兵来烧杀……”
参观者满怀激情、奋发向上的留言充满了对这次档案文献展的充分肯定,展览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群众的爱党、爱国热情,坚定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