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角色,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 案例教学法在公共关系教学中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中的举例有本质的区别,其最大的特点是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在公共关系教学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1. 案例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案例教学法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有多种形式,既可以进行典型示范引导,又可以进行逼真模拟训练;既可以进行个人练习,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案例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联系起来,有助于理论学习的进一步深化。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避免纸上谈兵。在具体实施中,运用案例时往往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即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来探寻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在规律,从中导出一般的原理、理论,所以比较易懂好记,生动形象,防止割裂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
  3. 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的作用。案例教学法强调将教与学的过程视为一种社会的交往情境,让学生在交往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对所有学科都全身心投入,以达到知识的融合,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真正被摆到“学习主体”的位置上,他们不会被要求强记内容,但必须开动脑筋,苦苦思考。如此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4. 教学评价的民主、科学,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可以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民主、科学的教学方法,因此有助于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业人才。
  
  二、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公共关系运用案例教学法施教,关键在于案例的选编、呈现和案例作用的发挥等几方面工作。
  1. 精选案例。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案例撰写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素材,精选案例。案例要有明确的目标性、深刻的启发性、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一定的代表性、不同的专业性。
  2. 呈现案例。呈现案例也应该讲究一定的技巧,如果只是传统讲故事式的讲解,不够形象与生动。现代教学十分讲究讲究教学方式与手段的运用。呈现方式一般有文本材料、教师描述、多媒体展示、模拟再现、学生表演等。呈现时机一般应在理论知识的讲解前呈现,以免影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讨论结果趋同,使相当一部分同学无话可说。
  3. 分析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将公共关系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公共关系原理联系起来,揭示公共关系案例与公共关系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
  4. 反馈信息。经过讨论得出一些看法或结论,让学生自由讲述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判断、论证过程,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争论的时候,教师不能急于表态,要尽力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即使学生的观点错误荒谬、幼稚偏激,教师也不能轻率地否定,而应尽量寻找其合理之处。否则,会挫伤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情绪,甚至会熄灭创新意识的“火花”。
  5. 总结评价。教师和学生对发言的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点评,它包括本组自评、他组点评、教师评价。恰当的评价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教师的评价应重“过程”,而非“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然后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三、 注意问题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因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较之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进行科学地应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科学合理地运用案例教法,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 教学中应循序渐进。不少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敢大胆采用此法,是担心学生素质差而使得教学中师生难以配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尽可能在高年级才安排公共关系课。如果需要在低年级安排有关专业课程,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进一步训练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渐渐放手。切不可因为对学生的能力缺乏信心,而将案例教学停留在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的层面上,如此,则违背了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
  2. 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案例教学法有案例评析法、情景模拟法、小组辩论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可供选择,具体采用哪种形式,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来确定,切不可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其教学效果。例如,要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就应较多地采用小组辩论等形式,使学生交流更加频繁,让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
  3. 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
  总之,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案例教学法只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一种,要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而应是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安溪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简单地陈述了课前五分钟英语口语训练活动,指出它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前五分钟;英语口语训练;高职英语    一、 课前五分钟英语口语训练的必要性    课前五分钟就是指上课的前五分钟时间。通过从事几年的教学活动,我认为,课前五分钟的活动安排和处理,对于整堂课教学的成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前五分钟,对于整个教学活动而言,是一个短暂的时间。但是
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实现的宽带高增益放大器,本系统创造性地利用两级宽带运放VCA822压控放大,宽带运算放大器OPA690输出,完成了一个通频带50 kHz~40 MHz,增益0~68
摘要:随着音乐基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音乐教师的观念、行为、能力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发展,更不适应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音乐教师应当从音乐教育的教学规律出发,重新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定位及反思,以形成符合音乐教育教学规律和发展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教育观念;教师角色;教师素质;更新;转变;提高    新课程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教育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对
针对高速场景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普勒频谱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eNode B的主动式频偏校正算法。通过仿真分析:该算法通过在基站侧实现主动式的预频偏补偿技术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