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从而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项目管理;体系内容;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137-0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项目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
任何管理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管理也不例外。工程项目管理内容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它具有如下特点:
1.1 管理层次更广阔。从工程项目的构想、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报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就开始介入,直至工程竣工、办理决算等管理工作。
1.2 管理要素控制更严格。包括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成本管理;为达到耐久性、节能环保性统一要求并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的质量管理;按照事先编制的项目总体开发计划要求进行的进度管理;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并配合营销推广的安全管理;为项目降低成本、缩短建设周期而进行的技术管理等等。
1.3 管理内容更丰富。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求对设计细化,展现人文关怀,使消费者感受到尊贵与关怀。
1.4 管理跨度更大。涉及到与政府相关部门、与项目各施工单位、项目组织内部人员的协调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的体系内容
按照项目总目标和总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组织机构,建立高效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与业主或公司、项目管理部),对项目相关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与决策。
2.1 组织架构:通过界定组织的资源和信息流动的程序,明确组织内部成员个人相互之间关系的性质,使每个成员在这个组织中,具有什么地位、拥有什么权力、承担什么责任、发挥什么作用,提供一个共同约定的框架。其作用和目的,是通过这种共同约定的框架,保证资源和信息流通的有序性。并通过这种有序性,稳定和提升公司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在实现公司发展目标上的效率。
①公司层面:公司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必须有特定的组织架构,为其资源、信息的流动提供程序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把贯彻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分解,落实到部门及具体人,以保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项项有人承担,事事有人去做。
②项目部层面: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项目结构状况确定项目组织架构模式。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组织形式,使决策快速、简便,并使项目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到人,使各方面有效沟通、责权利关系明确、能进行有效的项目控制。
2.2 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约束及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各项管理制度。除了制度的约束与监管,还需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公司(或业主)与项目部(或项目管理者)签订管理合同或责任书,明确项目实现的目标,如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目标以及利润,实行过程监控、阶段考核与项目最终考评。
3、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该说十多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组织关系复杂,协调工作大。②投入资金的管理问题。③各自资任不明,分工不确切。④重进度,轻质量,计划工作不落实。⑤材料供应、设备落实问。⑥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制不健全。⑦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范围有待扩展。⑧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4、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国进入WTO的竞争态势和国际大承包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面对现实,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研讨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措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新的挑战。
4.1 必须组建项目管理公司。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这是我国项目管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设项目需要通过一批掌握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公司去实现。这种公司有资质、有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最优秀的项目管理服务,是专营工程承包业务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我国应大力培育专营项目管理和承包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今后应把一批骨干设计院改造成为国际的工程公司,以其自身的专业技术,工程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代业主组织和管理整个建设项目,开展“交钥匙”方式的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业务。
4.2 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正是由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的项目管理在这一方面与国外差距巨大,因此,今后应努力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建立项目信息平台提供基于互联上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真正实行网上办一切事。这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4.3 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项目是否合理可行,在实施前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及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由此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监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等。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投资项目都很少做这方面的工作,盲目上马,学学了事,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也埋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真正把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期的“大管理,二大控制”同时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以期各投资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 大力发展我国的工程咨询业。
国外的咨询工程师的任务既包括为业主进行工程设计,又可受委托监督施工过程。我国传统体制下的设计院通常只负责工程设计,较少参与施工过程。与国际通行体制对照,我国以前的体制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机制,建设监理制度的建立满足了这种需要。参照前述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我国监理公司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现行设计院与监理公司分立的情况下,监理主要从事施工旁站监理工作;另一种是参照PCM模式的职责和发展历程,走独立发展道路,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发展。现有的监理公司必须拓展专业业务范围和专业深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担当更多的责任,真正参与到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监理全过程,为业主提供全过程服务。目前,国际上的大型项目,正在发展一些新的模式,使得国际工程包括的咨询和承包两大行业并为一体。咨询设计和施工、设备采购安装一并发包,形成了项目管理总承包类型的模式。研究把国际通行的新模式引入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也是目前国内的一个热点课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将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及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制定纠正偏差的方案,并采取赶工措施,才能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 袁家豪.我國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广东建材.2005.(9).
[2] 王泓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6-15.
[3] 程岩,刘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筑设计与管理.2003(6).
[关键词]项目管理;体系内容;存在问题;加强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137-0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项目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一旦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就会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做好工程项目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
任何管理都是一项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管理也不例外。工程项目管理内容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相比于一般意义上的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它具有如下特点:
1.1 管理层次更广阔。从工程项目的构想、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报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就开始介入,直至工程竣工、办理决算等管理工作。
1.2 管理要素控制更严格。包括工程项目各阶段的成本管理;为达到耐久性、节能环保性统一要求并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的质量管理;按照事先编制的项目总体开发计划要求进行的进度管理;保证现场施工安全并配合营销推广的安全管理;为项目降低成本、缩短建设周期而进行的技术管理等等。
1.3 管理内容更丰富。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要求对设计细化,展现人文关怀,使消费者感受到尊贵与关怀。
1.4 管理跨度更大。涉及到与政府相关部门、与项目各施工单位、项目组织内部人员的协调管理。
2、工程项目管理的体系内容
按照项目总目标和总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组织机构,建立高效的、畅通的沟通机制(与业主或公司、项目管理部),对项目相关信息,及时进行反馈与决策。
2.1 组织架构:通过界定组织的资源和信息流动的程序,明确组织内部成员个人相互之间关系的性质,使每个成员在这个组织中,具有什么地位、拥有什么权力、承担什么责任、发挥什么作用,提供一个共同约定的框架。其作用和目的,是通过这种共同约定的框架,保证资源和信息流通的有序性。并通过这种有序性,稳定和提升公司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在实现公司发展目标上的效率。
①公司层面:公司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组织,必须有特定的组织架构,为其资源、信息的流动提供程序约束,并在此基础上,把贯彻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分解,落实到部门及具体人,以保证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事务工作项项有人承担,事事有人去做。
②项目部层面:根据项目的规模大小、复杂程度、项目结构状况确定项目组织架构模式。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的组织形式,使决策快速、简便,并使项目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到人,使各方面有效沟通、责权利关系明确、能进行有效的项目控制。
2.2 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管、约束及激励机制。建立健全项目各项管理制度。除了制度的约束与监管,还需要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公司(或业主)与项目部(或项目管理者)签订管理合同或责任书,明确项目实现的目标,如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目标以及利润,实行过程监控、阶段考核与项目最终考评。
3、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应该说十多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组织关系复杂,协调工作大。②投入资金的管理问题。③各自资任不明,分工不确切。④重进度,轻质量,计划工作不落实。⑤材料供应、设备落实问。⑥工程项目管理的观念淡薄,法制不健全。⑦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范围有待扩展。⑧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4、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国进入WTO的竞争态势和国际大承包商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必须着眼于长远发展,积极面对现实,坚持以创新为主线,认真研讨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措施,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迎接新的挑战。
4.1 必须组建项目管理公司。
到目前为止,我国仍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这是我国项目管理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设项目需要通过一批掌握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公司去实现。这种公司有资质、有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最优秀的项目管理服务,是专营工程承包业务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我国应大力培育专营项目管理和承包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今后应把一批骨干设计院改造成为国际的工程公司,以其自身的专业技术,工程经验和项目管理能力代业主组织和管理整个建设项目,开展“交钥匙”方式的工程建设项目总承包业务。
4.2 加快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正是由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的项目管理在这一方面与国外差距巨大,因此,今后应努力做好项目管理信息化、网络化方面的工作,建立项目信息平台提供基于互联上的项目管理和信息交流,真正实行网上办一切事。这既是向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
4.3 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可行性研究是研究项目是否合理可行,在实施前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及全面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由此考察项目经济上的合理性、监利性,技术上的先进性、适用性、实施上的可能性、风险性等。然而,目前我国许多投资项目都很少做这方面的工作,盲目上马,学学了事,这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也埋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评价,真正把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期的“大管理,二大控制”同时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以期各投资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4 大力发展我国的工程咨询业。
国外的咨询工程师的任务既包括为业主进行工程设计,又可受委托监督施工过程。我国传统体制下的设计院通常只负责工程设计,较少参与施工过程。与国际通行体制对照,我国以前的体制缺乏对施工过程的监督机制,建设监理制度的建立满足了这种需要。参照前述工程管理模式的研究,我国监理公司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现行设计院与监理公司分立的情况下,监理主要从事施工旁站监理工作;另一种是参照PCM模式的职责和发展历程,走独立发展道路,向工程项目管理公司发展。现有的监理公司必须拓展专业业务范围和专业深度,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担当更多的责任,真正参与到工程咨询,设计与施工监理全过程,为业主提供全过程服务。目前,国际上的大型项目,正在发展一些新的模式,使得国际工程包括的咨询和承包两大行业并为一体。咨询设计和施工、设备采购安装一并发包,形成了项目管理总承包类型的模式。研究把国际通行的新模式引入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中,也是目前国内的一个热点课题。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将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认真分析各种因素对工程进度目标的影响程度,及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制定纠正偏差的方案,并采取赶工措施,才能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 袁家豪.我國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广东建材.2005.(9).
[2] 王泓领.中国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0-06-15.
[3] 程岩,刘丹.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筑设计与管理.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