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宁夏“红色名片”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5日,宁夏“红色名片”枸杞走进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小枸杞,大健康”为主题的中宁枸杞专场推介会在云南昆明成功举行。
  在推介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说:近年来,宁夏中宁县从顶层设计、政策扶持、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加工转化、品牌保护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枸杞已成为中宁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红色名片”和“金字招牌”。在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下,开放的宁夏中宁将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春天,中宁枸杞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一定会成为最富前景的养生产业。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李锐说:枸杞是宁夏的“红色名片”,也是宁夏最具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农产品。作为枸杞的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宁夏枸杞种植历史超过600年,是唯一载入《中国药典》的药食同源保健佳品,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享有“宁夏枸杞甲天下”之美誉。
  经过多年发展,宁夏枸杞种植面积达90万亩,产值100亿元,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干果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一半以上。中宁县是宁夏乃至中国枸杞的核心产区,现已成为中国枸杞发展的“领军者”、交易的“集散地”、市场的“风向标”、价格的“晴雨表”。
  中卫市委书记张柱介绍,近年来,该市围绕宁夏“再造枸杞产业发展新优势”战略部署,通过建基地扩规模,抓质量树品牌,活流通提效益,兴加工促转化,初步实现了枸杞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现代化经营、国际化销售的目标,枸杞产业已成为中卫乃至宁夏最具特色的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养生产业。目前,全市枸杞总面积发展到32万亩,产业综合产值达35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5000万美元以上,“中宁枸杞”品牌价值达23.4亿元,位居2014年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第五位,荣膺“2015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
  中宁县委书记赵建新说,枸杞是中宁的地域符号、主导产业、文化象征,也是中宁对外开放最有特色的一张“红色名片”。千年中宁枸杞之所以深受消费者认可,关键取决于中宁独特的土壤、气候等地理环境资源优势和长期的农耕文化传承。中宁县先后获得“全国枸杞生产基地县”、“中国枸杞之乡”、“中国枸杞文化之乡”等称号。2015年,中宁枸杞种植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榜单。
  近年来,中宁推动枸杞产业向着规模化种植、科技化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巩固提升中宁枸杞核心产区、核心品牌地位,促进中宁枸杞及其系列产品向中高端市场领域进军。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枸杞干果销售价格稳定,平均价格50元/公斤;枸杞鲜果备受消费者青睐,平均价格达到300元/公斤,冬春季更是卖到了800元/公斤的高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3%来自枸杞产业。
  同时,中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陕西瑞碧集团、江苏御萃坊、长沙福玛特、湖北尔康药业等多家企业在中宁投资建设枸杞深加工项目,投资13亿元建成中国枸杞加工城、中宁县新水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枸杞加工园区,启动建设枸杞科技园,延伸产业链,提升枸杞附加值。目前,全县枸杞深加工企业发展到5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3家,出口企业17家,上市企业2家,研发生产枸杞酒、芽茶、花蜜、籽油、饮料等七大类4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年产值近10亿元,枸杞加工转化率达15%以上。
  赵建新表示,此次能携中宁枸杞亮相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这一国际综合性农业盛会,是中宁之幸、更是枸杞之幸,必将对促进枸杞贸易、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宁县将以此为契机,切实担当起提升中宁枸杞核心产区、核心品牌地位的光荣使命,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之路,在种植、加工、科研、文化、旅游等各方面与区内外加强交流、加深合作,着力打造面向市场和消费者的产业升级版,不断提升中宁枸杞核心品牌竞争力。
  中东欧16国农业部部长及国外采购商、农业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及中卫市、中宁县相关领导、枸杞研究专家、文化产业专家、枸杞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推介会。
  推介会现场,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周东宁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农业合作促进联合会执行董事Vasil Gelev先生签署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宁县政府负责人与4家招商引资企业代表签订合作协议。
其他文献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素有“西山药库”美誉,得天独厚的气候与优渥的地理条件孕育出了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名贵药材,这里也是我国灵芝的原产地。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便坐落于此。  很久以来,当地农民就以种植加工灵芝为业。金寨所辖沙河乡更是全国著名的灵芝种植交易集散地。但由于种植销售零散化,产业无法形成规模,很多农户仍处在贫困线下。康美来依靠资源优势、依托产学研结合,同时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共同投资合建
期刊
一位与茶叶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国家级高级评茶师,因机缘巧合熟识了珍贵药用菌——桑黄,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障碍,在国内较为空白的桑黄培育领域取得了技术性的突破。一位茶人是怎么在药用菌领域特别是鲜有人了解的桑黄领域取得成功的?他成功的背后是一段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故事。  自幼结茶,成为资深茶人  陆本坤,1961年出生在金寨县青山镇余店村一个普通的茶农之家,从出生起便与茶叶结上不解之缘。197
期刊
灵芝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久负盛名。可以治疗心神不宁、失眠、惊悸、咳喘痰多和虚劳症等。对普通人来说,灵芝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灵芝作为一种珍稀药材,对人大有益处。陌生的是由于其珍稀、贵重,一般人少有机会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江庆伍,这位来自“中国灵芝第一乡”金寨县沙河乡的农家汉子,靠着坚韧的品质、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从开始的灵芝种植、销售到现在的加工、研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业路。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刘月姣)11月5日,由农业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联合主办,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保交所承办,中国农村杂志社协办的第五届风险管理与农业发展论坛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论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风险管理”为主题,探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的作用,有效管理农业市场风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今年刚过53岁的张家泽,精神矍铄,粗硬的头发虽然有些泛白,发型却一丝不苟。在金寨,这是个远近闻名的能人,他不仅开创了树上栽培石斛的先河,他的故事也常常被人提及。  结缘:匠人与仙草  上世纪80年代,张家泽已经小有成就,并建起一家小型砖厂。寒冬来临之际,因为无法解决砖坯低温下的保存问题,周围的砖厂纷纷选择歇业。张家泽没有随波逐流,而是着手实验解决问题。在当时极度缺乏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他用秸秆
期刊
“我们金寨有‘西山药库’的美誉,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谈起自己的家乡,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菌药开发科科长陈恩合喜不自胜。“今天带你看一样好东西。”他神秘地说道。随着他的指引,记者来到金寨县光伏产业园。据了解,金寨县为实现光伏扶贫,建设了730亩光伏现代产业园。  一株株纤细、高挑、翠绿的植物闯进了记者的视野,它们挺拔地长在产业园的温室内。“这是黄精,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的功能。”陈
期刊
全国名特优果品品鉴推介会于11月4日在云南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出席会议。  据悉,推介会以“展示、推介、品鉴、对接”为活动主要内容,旨在展示我国果业发展成就,促进产销对接,推进品牌培育,引导产业发展。推介会是本届农交会的重点活动之一,也是首场活动。  推介会在展示介绍2016年100个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精心准备了云南、陕西、山西等23个省
期刊
初到安徽汇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办公楼,走进董事长陈昌会的办公室,他正伏案忙着什么,办公室的墙上是“海纳百川”几个大字。“实在不好意思,几位请稍等。”陈昌会一脸歉意,公司的副总经理说他总是这样忙碌。  回乡创业,挖掘“西山药库”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海纳百川”不仅是陈昌会为人气度的写照,也是他生活工作经历的写照。1988年,不到20岁的陈昌会离开金寨大山外出打工,经营过汽车租赁、装饰工程、建筑工
期刊
“南橘北枳”,是农产品的明显特点,不同的水土培育出的产品具有不同品质、不同口味。品种、产地,再加上传统的农耕文化成就了农产品天然的地理标志。现今,随着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地理标志也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  11月5日,第二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昆明举办,作为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的重大活动之一,本次推介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会上,农业部农产品
期刊
当下,生态化、价值化、标准化、产业化、资本化的品牌农业异军突起,打开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扇大门,改变了农业发展的思路和理念,正引领着现代农业迈向多元化、市场化、国际化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满足吃好、吃得安全的主导方向,更要大力开发优质农产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也说到,品牌就是信誉、信用与信任,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创造更多更好的品牌。通过对品牌农业的深入探讨,交流品牌农业发展的经验和体会,必将对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