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表演专业生源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ysyysy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艺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京剧艺术产生了巨大冲击,京剧艺术如何保护、传承、发展与创新值得深思.发展繁荣京剧艺术,必须有优质的生源,这样优质教学资源的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生源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间生源竞争越来越激烈,京剧表演专业的生源竞争尤为突出,提高生源质量是招生院校不断努力的目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为京剧人才选拔与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在中国戏剧舞台数不尽的女性角色中,曹禺经典话剧《雷雨》中的蘩漪始终是谜一样的存在.她美丽而文弱,高贵而纯粹,狂热而明慧,阴鸷而苦涩;她充满矛盾,又敢爱敢恨,少女般守候着单纯的梦想,又梦魇般喷发着仇恨的火焰.20世纪30年代至今,她穿越世纪长河,却仍保持永不褪色的魅力.多少人爱她,恨她,迷她,畏她;多少人钻研她,解读她,重构她;多少热爱舞台的人,走近她,演绎她,塑造她.
期刊
一、曲剧唱腔音乐的概述rn河南曲剧是河南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起源于河南汝州,经过多年的演变与发展,目前成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rn曲剧的唱腔结构多为长、短句曲牌联套体制.在曲剧的演唱中,不论男女,都用真声演唱.曲剧唱腔音域相对平缓,基础调多用1=C,或1=#C.因音区不高,男女声演唱均以本嗓为主.旦行是曲剧各行当之首.旦角演唱音色朴素自然,唱腔甜美,声情并茂,曲调起伏多变,节奏形式多样.平缓的节奏处理,让人产生轻快、明朗、悠扬和愉悦、兑的心情;强劲的节奏处理,让人产生热烈、激动、抒发和宣泄的心情.旋律多有级
期刊
黄梅戏与京剧的行当有所区别.在黄梅戏的形成过程中,先有“两小戏”(“小丑”和“小旦”),再有“三小戏” (“小丑”“小生”和“小旦”),最后才有本戏、连本戏的出现.到了本戏的时候,才形成了“生、旦、净、丑”这些完整的行当.rn纵观黄梅戏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丑”行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黄梅戏早期的小戏是以“小丑”为主,少量为“小旦”或“小生”.本戏时期,虽然舞台中心让位于“小生”和“花旦”,但“丑角”依然存在于舞台上,对整台戏的呈现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有的甚至是关键性作用.譬如,黄
期刊
在歌剧创作中,角色塑造始终是一个核心问题,它既关系到歌剧作品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又对人物形象的舞台表现起到引领和基础作用.1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一创作定理决定了歌剧角色塑造所需要坚守的两个基本原则,即真实性和独创性.其中,真实性体现的是角色塑造的现实生活来源,而独创性则体现的是创作者不同于他人的艺术表达思维.如何从角色塑造真实性和独创性的角度去观照当代歌剧作品的创作,抑或从歌剧作品中去挖掘角色塑造的创作手法,对于当代歌剧艺术发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即是从这一视角出发,以歌剧《在希望的田野上》
期刊
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安采茶戏是江西艺苑中一枝古老而娇艳的山茶花,与其他地区的采茶戏相比,它有着自身的特色,尤以“对子戏”(小旦、小丑)的表演最具个性.高安采茶戏的旦角表演多以舞蹈形式出现,在表演的过程中旦角头戴簪花,妆容淡雅.在舞台上轻轻踮起脚尖,踩着小碎步,一只手拿着彩帕翩翩起舞,给人以无限遐想及美的享受.本文主要从高安采茶戏旦角舞蹈的基功、服化道、形态展现等几个方面展开剖析,一方面是为了从舞蹈角度来进一步拓展高安采茶戏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摸索我国采茶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
期刊
叮叮腔与柳琴戏形成于康熙、乾隆年间,流行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两剧种的形成时间和流传地点相近,早期主要乐器均为月琴,唱腔均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本文从唱腔的分类与比较入手,试找出两者在音乐上的异同,总结两剧种的唱腔特色和规律,比较两剧种唱腔旋法的异同,分析两剧种乐队与伴奏手法的差异,梳理各自的艺术特征,为叮叮腔与柳琴戏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考.
期刊
静——这是周婧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京剧程(砚秋)派艺术最容易被忽视的气质.rn1932年,程砚秋赴欧考察戏剧之前发表《更名启事》,易“玉”霜字为“御”霜,改“艳”秋名为“砚”秋.如果说“御霜”尚是委婉地托物言志的话,那么富有书卷气的“砚”字,则更明确地抒发了他胸臆间对于文学之美、沉静之美的坚守.rn周婧从小学程派戏、唱程派腔,长大后专工程派表演、仰慕程砚秋大师的为人,生活中自然也深受程派艺术风格的影响,低调平和,沉稳内敛.她说,这样的性格和自己的艺术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期刊
2019年,在上海举行的第12届中国艺术节闭幕式上,由河南豫剧院三团打造的豫剧《重渡沟》荣获第16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这是继2016年《焦裕禄》获文华大奖后,连续为河南文化艺术大繁荣、大发展,为河南省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再添荣誉,再立新功.rn豫剧《重渡沟》是根据河南省洛阳市豫西伏牛山、熊耳两山腹地的栾川县潭头镇副镇长马海明的真实事迹创作而成,该剧讲述主人公马海明在担任重渡沟驻村干部期间,为了改变重渡沟贫穷落后的面貌,一心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带领干部群众成功开发了重渡沟、伊河漂流等景区,使1
期刊
目连戏是我国戏剧史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有“戏祖”之美誉,因其主要演出“目连救母”的宗教故事而得名.江西是一个盛演目连戏的地方,如江西弋阳腔、青阳腔、东河戏、木偶戏等剧种都会演目连戏.与此同时,当地也相继诞生了一些专业的民间目连剧团,其中,于清咸丰年间便已成立的鄱阳夏家目连班是历史最为悠久、知名度最高的一个.如今,在历经160余年的沧桑巨变之后,夏家班的经历、现状及前景如何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展开了探索调查.
期刊
由河南豫剧院三团倾情打造、以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闻名全国的剧作家姚金成担纲编剧的豫剧现代戏《故乡记忆》,在刚刚结束的第15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上惊艳亮相,场内场外热议纷呈.rn《故乡记忆》以当代青年大学生周三铁对早年故乡求学生涯的深情回忆为线索,讲述了乡村教师李蓉与女儿晓雪和留守儿童周三铁之间一段令人感叹唏嘘的命运故事,折射出变革年代中国乡村社会沉重跨越的步履,讴歌了乡村教师李蓉的大爱情怀和朴素坚韧的职业使命感.该剧以现实主义文学的手法,对改革开放大背景下乡村教育和留守儿童问题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思考,旨在“为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