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买意愿、心理距离与调节性匹配的互动关系

来源 :商业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n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特定呈现方式下,不同特性的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评价并不一致.因此,只有当呈现方式与消费者特性相匹配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消费者购买意愿.然而,大多网络零售商并未考虑过从不同角度呈现商品,因而难以最大程度地吸引不同特性的消费者.因此,本文就调节性匹配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旨在促进网络零售商从调节性匹配角度出发优化商品呈现方式,进而促进消费者消费.研究结果表明:调节性匹配显著影响消费者心理距离,当促进型呈现方式与促进式聚焦相互作用并生成调节性匹配时,消费者心理距离较近;当防范型呈现方式与防范式聚焦相互作用并生成调节性匹配时,消费者心理距离较近.品牌影响力显著影响消费者心理距离.特质性调整聚焦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特质性促进式聚焦显著促进消费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降低,特质性防范式聚焦显著促进消费者自我管理能力的降低且影响程度大于促进式聚焦.消费者心理距离的降低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消费者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的降低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且心理距离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跨境电商不仅能够带动和优化我国内循环,还能扩大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与外循环有效衔接,增强互利共赢经贸合作,对于促进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趋势与特征进行详细阐释的基础上,从激发国内市场消费潜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四个维度对双循环下跨境电商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解析,并立足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从政策环境、平台建设、企业竞争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提高我国跨境电商产业国际竞争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本文采用2000-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化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显著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相较于乡村居民,数字化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赋能作用更显著;分区域来看,数字化对居民消费结构变迁的赋能作用,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均呈现为东部地区较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在城乡收入差距存在鸿沟、居民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大力推进数字化建设,有助于释放城乡消费潜力,进而优化城乡消费结构.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商业空间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集约高效、功能多元且协同统一等优势.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城市商业综合体趋于饱和的趋势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低级别城市传导,存量竞争日益加剧.而线上消费的兴起及深化发展,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方式,也重新定义了线下“人-货-场”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实体商业综合体的经营根基被动摇.尽管下沉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扩展空间,但线上消费同样也在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因此实体商业综合体必须及时调整开发和经营模式.本文首先阐述了消费线上化发展对实体消费和商业活动的影响,并总结
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格局,以及相互竞合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规模日益增加,同时贸易逆差趋势也在加大.从贸易结构来看,畜禽和水产品类、蔬果类和加工类农产品是我国出口的主要方向,而谷物籽油类农产品则是我国最主要的进口农产品.从竞合关系来看,一方面双边贸易的竞争关系一直较强,但我国的贸易竞争力表现出一定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双边贸易的互补性也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