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学一经提出就备受青睐。小说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情境教学,有效地运用情境教学,可以驱动学生走进小说场景、品味小说语言、感知人物形象、提高阅读质量。在本文中,本人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展现场景、品味语言、体验情感、体味形象这四方面入手,就如何实现小说情境教学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说阅读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92-02
小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具体场景,品味语言,体味人物形象,帮助小说建立对小说故事的深刻理解,同时提高阅读质量。实现小说阅读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有效地应用情境教学。因为,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将小说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辅助学生理解。一般情况下,我会这样应用情境教学法组织小说阅读教学活动。如此,可让初中生在特定情境中思考小说主人公的行为目的、思想意识,使其准确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与精神品质,无形中便可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及时启发学生、熏陶学生,切实丰富学生的生命体会,不断突出小说资源的人文教育作用,全面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设境展境
小说具有三要素,其中,场景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根据文本内容,采取语言描述的方式,为学生展现故事场景。殊不知,晦涩的语言描述非但无法将故事场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理解负担。而且,大部分学生在机械倾听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真正地走进场景,严重地影响后续阅读教学的实施。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尝试利用音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走进具体的场景中,为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创设直观情境的方式很多,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围绕小说主题与学生闲聊,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会述说自己的成长点滴,以便让学生再次回到相应的生活场景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会;或者,初中语文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创设直观情境,因为多媒体资源存在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且形式多元、多变性很强,可以直观在现小说所描绘的文学场景,有效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全面内化小说内容,使其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分析小说主旨,分析人物性格。
以《社戏》为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使用了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孩子们行驶着小船在茫茫的夜色中飘荡的场景。对于我们的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很难建立对这样场景的深刻认知,同时也阻碍着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尝试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悦耳的《月光曲》,利用乐曲点燃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脑海中自主描绘相关的画面。在学生想象的同时,我会发挥语言作用,描述文本内容,从而使他们进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体验到江南水乡的月夜景色的美好,获取欢乐,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做好准备。如此,初中生则可更加准确地了解《祝福》这篇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作用,也能对文本产生思想共鸣,客观分析在相应社会背景下的主人公行为,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品味词句
语言是小说的基本因素,也是作者描绘场景、抒发情感的工具。学生在体验情境进入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后,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带领学生深入地体会文本语言,感知作者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堆砌文本重难点语言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受文字解析能力的影响,大部分在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是难以深入地理解文本语言的。就算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了某一词汇或某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理解是流于表层的,根本没有实现深入理解,由此影响小说阅读。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影响,本人在组织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继续创设情境,驱动学生细细品味。当然,阅读本身就是充满个性化思维的特殊活动,初中生的人生境遇、成长阅历、性格品行等个人因素都会使其从不同方面去解读小说中的语言信息,所以他们所产生的阅读结论是多元的、丰富的。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乐见其成,尽量保证情境的直观性与启思价值,以便让学生及时阐述自己的想法、心得,使其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以《慈母情深》为例,通过分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深”字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关键词汇。受现有生活经历的影响,大部分初中生所形成的情感还不是太丰富的,在理解关键词汇的时候出现诸多的问题。对此,我立足文本内容,尝试以“嚎啕大哭”这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人才会嚎啕大哭?嚎啕大哭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丢了三十几本小人书,在日常生活中,丢东西是常見的,为什么作者会因此嚎啕大哭呢?在自主进入生活情境之后,学生会展开对问题的思考,联想到自己在失去了心爱的东西之后,会伤心欲绝,从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理解这三十几本小人书是作者的精神财富,作者在失去了精神支柱之后,异常地绝望。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降低了文本理解难度,还使学生在经历情境中分析语言,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
三、体验情感
在品味字词之后,学生可以从整体上建立对小说的认知,做好了深度理解小说内涵的准备。众所周知,小说的书写是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展现,旨在痛斥社会现象,揭露社会本质,寄予自身的情感。理解社会本质,体验作者情感是学生阅读小说的根本任务之一。但是,小说刻画的时代场景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不少学生在阅读文字语言的时候,是难以对特定的时代建立深刻认知的,甚至无法理解作者所刻画的具体场景,难以与作者碰撞情感,由此限制阅读水平的提升。情境作为沟通文本场景和学生的桥梁,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创设情境,可以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对作者描绘的场景展开分析,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感知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因此,在组织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会根据文本场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以《孔乙己》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播放了微视频,将他们带入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引导他们通过那个时代的人,感受人情冷暖,把握社会基调。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体验作者寄予在这个人物身上的情感。为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孔乙己形象,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扮演角色,将故事内容直观地演绎出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建立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同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在如此体验角色的過程中,学生可以实现边演边思,透过人物感受时代特征,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感知到作者寄予在人物身上的情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我还专门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突出了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如此,本班学生则会陷入沉默,不敢轻易作答,但是一旦他们能够表达阅读情感,则这些言论便是有效的、精确的。因此,我会在阅读课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及时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使其能够全面积累有效的小说阅读经验。如此,也可无形中唤起学生的积极阅读情感,使其渐渐爱上阅读,自觉参与小说阅读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四、对比感受
就初中生而言,尽管他们正处于抽象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发达。如此思维发展导致他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无法对文本背后的内容进行深度探究,如此不仅限制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学生受思维发展的影响,无法探寻到其中的矛盾点,导致难以深度理解文本。为了解决此问题,本人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挖掘文本,找出矛盾点,并以此创设教学情境,驱动学生在对比中,进行深入的理解。但是,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不足又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境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对比小说中的经典情节,围绕同一个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让学生产生深刻的阅读理解,使其自主探寻导致主人公性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如此,也可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使其能够全面内化小说内容,获得成长启示。
以《故乡》为例,这篇文章是闰土与“我”成长发展过程的继续描述。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了《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建立了聪明、可爱的闰土形象。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闰土的形象发生了变化。据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了《少年闰土》的动画片段,使学生在视觉的作用下,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建立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感性认知。在《故乡》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中年闰土形象进行了刻画。于是,我指导学生自读文本,找出刻画中年闰土形象的语句,并概括出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在学生概括出了文本人物形象之后,我指导他们进行对比,分析为什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走进文本,结合少年闰土的形象,对中年闰土进行深度分析,把握闰土身上发生的变化,探寻变化原因,进而对“吃人”的社会本质进行探寻。其中,有不少学生承诺,自己会坚守初心,不会轻易被社会环境所影响,以免变得“面目全非”。
总之,在组织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小说特点,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感知场景、品味语言、体味人物形象,体验情感,建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晶.浅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8(22):94-95.
[2]温瑞芳.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77-78.
【关键词】初中语文 小说阅读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092-02
小说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具体场景,品味语言,体味人物形象,帮助小说建立对小说故事的深刻理解,同时提高阅读质量。实现小说阅读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有效地应用情境教学。因为,情境教学的应用,可以将小说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辅助学生理解。一般情况下,我会这样应用情境教学法组织小说阅读教学活动。如此,可让初中生在特定情境中思考小说主人公的行为目的、思想意识,使其准确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与精神品质,无形中便可促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及时启发学生、熏陶学生,切实丰富学生的生命体会,不断突出小说资源的人文教育作用,全面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设境展境
小说具有三要素,其中,场景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小说阅读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会根据文本内容,采取语言描述的方式,为学生展现故事场景。殊不知,晦涩的语言描述非但无法将故事场景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理解负担。而且,大部分学生在机械倾听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真正地走进场景,严重地影响后续阅读教学的实施。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尝试利用音频资料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在体验情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走进具体的场景中,为深刻地理解文本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创设直观情境的方式很多,比如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围绕小说主题与学生闲聊,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也会述说自己的成长点滴,以便让学生再次回到相应的生活场景之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会;或者,初中语文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创设直观情境,因为多媒体资源存在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特点,且形式多元、多变性很强,可以直观在现小说所描绘的文学场景,有效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全面内化小说内容,使其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分析小说主旨,分析人物性格。
以《社戏》为例,在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使用了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刻画了孩子们行驶着小船在茫茫的夜色中飘荡的场景。对于我们的大部分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类似的经历,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很难建立对这样场景的深刻认知,同时也阻碍着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为了解决此问题,我尝试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悦耳的《月光曲》,利用乐曲点燃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脑海中自主描绘相关的画面。在学生想象的同时,我会发挥语言作用,描述文本内容,从而使他们进入到具体的场景中,体验到江南水乡的月夜景色的美好,获取欢乐,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做好准备。如此,初中生则可更加准确地了解《祝福》这篇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作用,也能对文本产生思想共鸣,客观分析在相应社会背景下的主人公行为,真正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品味词句
语言是小说的基本因素,也是作者描绘场景、抒发情感的工具。学生在体验情境进入小说中所描绘的场景后,教师需要把握时机,带领学生深入地体会文本语言,感知作者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取堆砌文本重难点语言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受文字解析能力的影响,大部分在被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时候,是难以深入地理解文本语言的。就算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了某一词汇或某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理解是流于表层的,根本没有实现深入理解,由此影响小说阅读。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影响,本人在组织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继续创设情境,驱动学生细细品味。当然,阅读本身就是充满个性化思维的特殊活动,初中生的人生境遇、成长阅历、性格品行等个人因素都会使其从不同方面去解读小说中的语言信息,所以他们所产生的阅读结论是多元的、丰富的。对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乐见其成,尽量保证情境的直观性与启思价值,以便让学生及时阐述自己的想法、心得,使其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
以《慈母情深》为例,通过分析这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深”字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的关键词汇。受现有生活经历的影响,大部分初中生所形成的情感还不是太丰富的,在理解关键词汇的时候出现诸多的问题。对此,我立足文本内容,尝试以“嚎啕大哭”这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人才会嚎啕大哭?嚎啕大哭是什么样子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写道丢了三十几本小人书,在日常生活中,丢东西是常見的,为什么作者会因此嚎啕大哭呢?在自主进入生活情境之后,学生会展开对问题的思考,联想到自己在失去了心爱的东西之后,会伤心欲绝,从而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理解这三十几本小人书是作者的精神财富,作者在失去了精神支柱之后,异常地绝望。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降低了文本理解难度,还使学生在经历情境中分析语言,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提高阅读质量。
三、体验情感
在品味字词之后,学生可以从整体上建立对小说的认知,做好了深度理解小说内涵的准备。众所周知,小说的书写是作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展现,旨在痛斥社会现象,揭露社会本质,寄予自身的情感。理解社会本质,体验作者情感是学生阅读小说的根本任务之一。但是,小说刻画的时代场景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距甚远,不少学生在阅读文字语言的时候,是难以对特定的时代建立深刻认知的,甚至无法理解作者所刻画的具体场景,难以与作者碰撞情感,由此限制阅读水平的提升。情境作为沟通文本场景和学生的桥梁,在小说阅读教学中的创设情境,可以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回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对作者描绘的场景展开分析,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等,感知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实现对文本内涵的深刻理解。因此,在组织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本人会根据文本场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以《孔乙己》为例,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地播放了微视频,将他们带入到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引导他们通过那个时代的人,感受人情冷暖,把握社会基调。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体验作者寄予在这个人物身上的情感。为了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孔乙己形象,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扮演角色,将故事内容直观地演绎出来,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建立对人物形象的认知,同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在如此体验角色的過程中,学生可以实现边演边思,透过人物感受时代特征,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感知到作者寄予在人物身上的情感,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我还专门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突出了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让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如此,本班学生则会陷入沉默,不敢轻易作答,但是一旦他们能够表达阅读情感,则这些言论便是有效的、精确的。因此,我会在阅读课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及时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使其能够全面积累有效的小说阅读经验。如此,也可无形中唤起学生的积极阅读情感,使其渐渐爱上阅读,自觉参与小说阅读活动,切实优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四、对比感受
就初中生而言,尽管他们正处于抽象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发达。如此思维发展导致他们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无法对文本背后的内容进行深度探究,如此不仅限制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还影响着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学生受思维发展的影响,无法探寻到其中的矛盾点,导致难以深度理解文本。为了解决此问题,本人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尝试挖掘文本,找出矛盾点,并以此创设教学情境,驱动学生在对比中,进行深入的理解。但是,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不足又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阅读情境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对比小说中的经典情节,围绕同一个主人公进行对比分析,以便让学生产生深刻的阅读理解,使其自主探寻导致主人公性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如此,也可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使其能够全面内化小说内容,获得成长启示。
以《故乡》为例,这篇文章是闰土与“我”成长发展过程的继续描述。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了《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在阅读过程中,建立了聪明、可爱的闰土形象。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闰土的形象发生了变化。据此,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了《少年闰土》的动画片段,使学生在视觉的作用下,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建立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感性认知。在《故乡》这篇文章中,作者对中年闰土形象进行了刻画。于是,我指导学生自读文本,找出刻画中年闰土形象的语句,并概括出中年闰土的形象特点。在学生概括出了文本人物形象之后,我指导他们进行对比,分析为什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会有如此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走进文本,结合少年闰土的形象,对中年闰土进行深度分析,把握闰土身上发生的变化,探寻变化原因,进而对“吃人”的社会本质进行探寻。其中,有不少学生承诺,自己会坚守初心,不会轻易被社会环境所影响,以免变得“面目全非”。
总之,在组织初中小说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小说特点,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为学生创设多样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过程中,感知场景、品味语言、体味人物形象,体验情感,建立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刘晶.浅析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8(22):94-95.
[2]温瑞芳.初中语文小说阅读情境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