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对大自然都常怀一颗敬畏之心,或吟诗作赋、或挥毫泼墨,以此寄情于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现代书画家们亦如此,将无限思绪寄托于笔墨,抒写着别样的翰墨人生。新疆书画家杨文博擅长大写意山水、牡丹等中国画,尤以写意山水画见长。他的山水画中透着清新自然、灵动隽永的传统脉络。
出生于江苏连云港的杨文博,自幼便对书画情有独钟,13岁开始学画,在后来的30多年里,绘画一直是杨文博最钟爱的事情。杨文博坦言道:自己是幸运的,有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军旅生涯磨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他人生的宝贵财富。
2012年,转业到地方后的杨文博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了更多的时间专业、系统地学习国画。在一次机缘之下拜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翁长龙先生为师,学习牡丹绘画技法。在学习绘画牡丹的过程中,杨文博也逐渐领悟到了翁长龙先生画牡丹的精髓所在:用大写意画牡丹,而且是立板绘画,不调墨直接画。杨文博说,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现在他一笔能画出三种颜色,浓淡干湿相得益彰,能将牡丹或奔放、或抒情、或柔和,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大写意的手法画出工笔画的韵味来,足可见其所下工夫之深。
大写意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恰,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的序幕。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更倾向于以水墨画法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继承的是宋元的文人墨戏传统。
杨文博作画时先用粗笔淡墨,勾出自己心中要阐述的境界。他把山石、树木、屋宇、桥梁布置约定了,然后用墨沾笔,先分树木和山石,最后安置屋宇人物,并在勾勒中与皴擦结合,形成质感与力度,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杨文博中国山水画《山林情深》宁静缜密,笔厚墨沉,浑厚华滋,率真自由,注重抒写心灵的意象,折射出画家的精神思考与文化立场。观之如云霞之灿烂,若山林之清风,粗粝中不乏灵秀。此幅作品为青绿设色山水,画面在动静统一的状态下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而山川、流水、云烟与屋舍等在“高远”“深远”“平远”中得到适当的配置,加上山体的实在性与云烟虚幻性的结合,使画面产生了空灵感与飘逸感,以笔线的节奏、韵律进行了书写性的运行,使线与墨色融为一体,以表现自然、空气、山林的原生态美感和清新气息。
水墨大写意是画家特有的人生经历、性格气度和文化修养的总和,画家必须时刻在中国画传统中追本溯源。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现代潘天寿进一步说:“古之画人,好养清高旷达之气,为求静远澄澈,精神之自由独立,而拒绝权势利禄之累,啸傲空山野水之间,以全其人格也。”作为现代中国画家,其思想观察方式应当是开拓型的,既要有坚定的中国立场,也要有宽阔的世界视野。
出生于江苏连云港的杨文博,自幼便对书画情有独钟,13岁开始学画,在后来的30多年里,绘画一直是杨文博最钟爱的事情。杨文博坦言道:自己是幸运的,有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军旅生涯磨砺,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他人生的宝贵财富。
2012年,转业到地方后的杨文博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了更多的时间专业、系统地学习国画。在一次机缘之下拜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翁长龙先生为师,学习牡丹绘画技法。在学习绘画牡丹的过程中,杨文博也逐渐领悟到了翁长龙先生画牡丹的精髓所在:用大写意画牡丹,而且是立板绘画,不调墨直接画。杨文博说,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现在他一笔能画出三种颜色,浓淡干湿相得益彰,能将牡丹或奔放、或抒情、或柔和,展现得淋漓尽致,以大写意的手法画出工笔画的韵味来,足可见其所下工夫之深。
大写意早在唐代就有以泼墨著称的画家王恰,到了南宋出现了写意画大家梁楷,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画的先河,北宋山水画出现了富有诗情画意和文人情趣的米氏云山米芾、米友仁的山水小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笔墨,揭开了写意山水的序幕。大写意画以草书入画,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更倾向于以水墨画法表现画家的主观感情,继承的是宋元的文人墨戏传统。
杨文博作画时先用粗笔淡墨,勾出自己心中要阐述的境界。他把山石、树木、屋宇、桥梁布置约定了,然后用墨沾笔,先分树木和山石,最后安置屋宇人物,并在勾勒中与皴擦结合,形成质感与力度,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杨文博中国山水画《山林情深》宁静缜密,笔厚墨沉,浑厚华滋,率真自由,注重抒写心灵的意象,折射出画家的精神思考与文化立场。观之如云霞之灿烂,若山林之清风,粗粝中不乏灵秀。此幅作品为青绿设色山水,画面在动静统一的状态下形成了稳定的结构,而山川、流水、云烟与屋舍等在“高远”“深远”“平远”中得到适当的配置,加上山体的实在性与云烟虚幻性的结合,使画面产生了空灵感与飘逸感,以笔线的节奏、韵律进行了书写性的运行,使线与墨色融为一体,以表现自然、空气、山林的原生态美感和清新气息。
水墨大写意是画家特有的人生经历、性格气度和文化修养的总和,画家必须时刻在中国画传统中追本溯源。明代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现代潘天寿进一步说:“古之画人,好养清高旷达之气,为求静远澄澈,精神之自由独立,而拒绝权势利禄之累,啸傲空山野水之间,以全其人格也。”作为现代中国画家,其思想观察方式应当是开拓型的,既要有坚定的中国立场,也要有宽阔的世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