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凤翔峰位于江西省南丰县东部边界,东西两侧较为陡峭,东连黎川,西通南丰县城,南经康都可达广昌与福建建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红军反“围剿”战争中,只要控制了凤翔峰,我军也就掌握了破坏国民党军构筑黎川樟村至南丰沧浪堡垒封锁线的主动权。
1933年9月开始,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约100万人的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担任主攻任务的是第三路军总指挥陈诚,他带领第五、第七、第八三个纵队共18个师及1个加强旅为前锋,集结于南城、南丰、临川、宜黄等地。南丰凤翔峰阻击战是第五次反“围剿”五大阻击战之一,惨烈的战争给国共双方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双方阵亡将士超过4000人。
1934年2月12日,红一军团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受命从福建建宁西北向南丰乾昌桥西侧的凤翔峰开进。2月13日,红一军团第四师首先抵达凤翔峰西端的杨家排等地,占领了凤翔峰,并在农历大年三十的爆竹声中进攻乾昌桥敌军先锋,掐断了沧浪与宜古坳两地国民党军之间的联络。国民党军总指挥陈诚闻讯,气急败坏地大肆向乾昌桥增加兵力。我军以不变应万变,于2月14日,先头部队的7个团兼程开往乾昌桥,从第十一、十四、八十四、九十八等12个师抽调的后续增援部队也源源不断地向乾昌桥挺进。
15日,红军指战员全部到位。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由田东移驻凤翔峰西北山脚,用电话直接指挥红一军团的第一、二师及红三军团的第四师作战。当时,黎川闽赣苏区已被国民党军占领,凤翔峰毗邻黎川一带已成为赤白交界区,但当地群众深受苏区红军革命运动的影响,积极供应红军粮食,踊跃为红军做向导,全力支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上午9时,乾昌桥国民党军在税警团重迫击炮的掩护下,第七十九师的469、470、473三个团排成品字形,由东北面的缓坡向凤翔峰红军阵地发起进攻。一时间炮火连天,硝烟滚滾。担负凤翔峰山顶驻守任务的红六军团依山势奋力抗击。10时许,国民党驻南城空军出动3架飞机助战,向凤翔峰接二连三投放重磅炸弹,大有将凤翔峰炸平之势。面对国民党军空地配合、步炮协同的猖狂进攻,红军沉着应战。待国民党军攻山先头营行进至距峰顶不远处时,隐蔽在左侧山后的红二师两个团和隐蔽在右侧山后的红一师一个团,分别从左右两侧同时猛烈杀出,驻守山顶的红六团一个营,突然跃出战壕,端起刺刀,与国民党军展开肉搏格斗。因为双方白刃格斗呈胶着状,国民党军的飞机、火炮等重杀伤力武器失去作用。在红军战士舍生忘死的冲杀下,国民党军全线崩溃,退缩至乾昌桥碉堡内。
击溃国民党军第一次进攻后,林彪、聂荣臻对防守部队迅速进行了调整。红六团全部集中固守凤翔峰顶,令第二团二营在凤翔峰左侧的良嵊坑高地后面的阵地实行反突击。第一团防守凤翔峰东南高地,保护右翼,第三、四、五团在凤翔峰西南端的山腹隐蔽。
此时,国民党北路军第三路军指挥官兼第七十九师师长樊崧甫赶到了凤翔峰。与此同时,乾昌桥南端的林家湾国民党第六十七师出动兵力,数次向已被红四师占据的司令岩一线高地发起冲锋,以牵制凤翔峰阵地右侧,配合国民党第七十九师对凤翔峰的正面攻势。红四师在师长洪超率领下,凭险固守,一次次组织反冲锋,以保障凤翔峰的侧翼安全。下午4时,国民党军第八师赶到乾昌桥增援,与第七十九师拼凑成三路队伍,再次向凤翔峰发动攻击,在火炮狂轰和飞机滥炸下,红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仍顽强地坚守峰顶古寨,控制着制高点。
下午5时半,红一军团指挥部考虑到国民党大军压境,红军伤亡太大,且发现乾昌桥与封家湾之间的宜古坳一带6个团的国民党军,正向凤翔峰侧后集结,欲断红军退路,于是果断按作战方案全面撤离凤翔峰地区。当晚8时,红军主力移师凤翔峰西南的杨家排、饶坊、前坊、大车、田东等地。固守司令岩一带掩护凤翔峰参战主力转移的红军指战员,在国民党军第六十七师4个团及税警团重迫击炮的正、左两面轮番攻击下,浴血奋战,一直坚持到16日上午国民党3架飞机第三次临空轰炸,才迅速撤离战斗。国民党军段朗如团占领古寨后,未能撤出的200多名红军战士继续在山间顽强战斗,直至全部牺牲。
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不仅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反动派有生力量,而且给国民党以巨大的精神打击,有力挫伤了国民党的士气,造成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患下了长期不可消除的“恐红军症”。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陈诚哀叹道,同红军作战是一种“无期徒刑”。还有的国民党将领说同红军作战“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在凤翔峰阻击战中大出风头的国民党第七十九师师长樊崧甫在一再被蒋介石提升后,反过来劝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1933年9月开始,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调集约100万人的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担任主攻任务的是第三路军总指挥陈诚,他带领第五、第七、第八三个纵队共18个师及1个加强旅为前锋,集结于南城、南丰、临川、宜黄等地。南丰凤翔峰阻击战是第五次反“围剿”五大阻击战之一,惨烈的战争给国共双方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双方阵亡将士超过4000人。
1934年2月12日,红一军团在林彪、聂荣臻的率领下,受命从福建建宁西北向南丰乾昌桥西侧的凤翔峰开进。2月13日,红一军团第四师首先抵达凤翔峰西端的杨家排等地,占领了凤翔峰,并在农历大年三十的爆竹声中进攻乾昌桥敌军先锋,掐断了沧浪与宜古坳两地国民党军之间的联络。国民党军总指挥陈诚闻讯,气急败坏地大肆向乾昌桥增加兵力。我军以不变应万变,于2月14日,先头部队的7个团兼程开往乾昌桥,从第十一、十四、八十四、九十八等12个师抽调的后续增援部队也源源不断地向乾昌桥挺进。
15日,红军指战员全部到位。林彪、聂荣臻率领的红一军团由田东移驻凤翔峰西北山脚,用电话直接指挥红一军团的第一、二师及红三军团的第四师作战。当时,黎川闽赣苏区已被国民党军占领,凤翔峰毗邻黎川一带已成为赤白交界区,但当地群众深受苏区红军革命运动的影响,积极供应红军粮食,踊跃为红军做向导,全力支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上午9时,乾昌桥国民党军在税警团重迫击炮的掩护下,第七十九师的469、470、473三个团排成品字形,由东北面的缓坡向凤翔峰红军阵地发起进攻。一时间炮火连天,硝烟滚滾。担负凤翔峰山顶驻守任务的红六军团依山势奋力抗击。10时许,国民党驻南城空军出动3架飞机助战,向凤翔峰接二连三投放重磅炸弹,大有将凤翔峰炸平之势。面对国民党军空地配合、步炮协同的猖狂进攻,红军沉着应战。待国民党军攻山先头营行进至距峰顶不远处时,隐蔽在左侧山后的红二师两个团和隐蔽在右侧山后的红一师一个团,分别从左右两侧同时猛烈杀出,驻守山顶的红六团一个营,突然跃出战壕,端起刺刀,与国民党军展开肉搏格斗。因为双方白刃格斗呈胶着状,国民党军的飞机、火炮等重杀伤力武器失去作用。在红军战士舍生忘死的冲杀下,国民党军全线崩溃,退缩至乾昌桥碉堡内。
击溃国民党军第一次进攻后,林彪、聂荣臻对防守部队迅速进行了调整。红六团全部集中固守凤翔峰顶,令第二团二营在凤翔峰左侧的良嵊坑高地后面的阵地实行反突击。第一团防守凤翔峰东南高地,保护右翼,第三、四、五团在凤翔峰西南端的山腹隐蔽。
此时,国民党北路军第三路军指挥官兼第七十九师师长樊崧甫赶到了凤翔峰。与此同时,乾昌桥南端的林家湾国民党第六十七师出动兵力,数次向已被红四师占据的司令岩一线高地发起冲锋,以牵制凤翔峰阵地右侧,配合国民党第七十九师对凤翔峰的正面攻势。红四师在师长洪超率领下,凭险固守,一次次组织反冲锋,以保障凤翔峰的侧翼安全。下午4时,国民党军第八师赶到乾昌桥增援,与第七十九师拼凑成三路队伍,再次向凤翔峰发动攻击,在火炮狂轰和飞机滥炸下,红军虽然伤亡惨重,但仍顽强地坚守峰顶古寨,控制着制高点。
下午5时半,红一军团指挥部考虑到国民党大军压境,红军伤亡太大,且发现乾昌桥与封家湾之间的宜古坳一带6个团的国民党军,正向凤翔峰侧后集结,欲断红军退路,于是果断按作战方案全面撤离凤翔峰地区。当晚8时,红军主力移师凤翔峰西南的杨家排、饶坊、前坊、大车、田东等地。固守司令岩一带掩护凤翔峰参战主力转移的红军指战员,在国民党军第六十七师4个团及税警团重迫击炮的正、左两面轮番攻击下,浴血奋战,一直坚持到16日上午国民党3架飞机第三次临空轰炸,才迅速撤离战斗。国民党军段朗如团占领古寨后,未能撤出的200多名红军战士继续在山间顽强战斗,直至全部牺牲。
红军在反“围剿”战争中,不仅歼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反动派有生力量,而且给国民党以巨大的精神打击,有力挫伤了国民党的士气,造成国民党许多高级将领患下了长期不可消除的“恐红军症”。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陈诚哀叹道,同红军作战是一种“无期徒刑”。还有的国民党将领说同红军作战“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在凤翔峰阻击战中大出风头的国民党第七十九师师长樊崧甫在一再被蒋介石提升后,反过来劝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