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在成都宽窄巷子偶然遇到了霍晓的新书——《园林清供》的发布会。《园林清供》讲诉了霍晓造园、说园、写园、玩园的一系列的心路历程,以及霍晓的朋友、成都文化界人士于园中作诗、赏画、品茗的故事。当代附庸风雅的大有人在,建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真的能做到说园、写园、玩园的确实少见,当时便对这座私家园林产生了兴趣,心想在喧嚣的城市中真的存在着一个清静的世外桃源吗?
后来约了霍晓在园中做采访。御翠草堂位于成都武侯区的永康森林公园内。冬季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穿过喧闹的市中心,来到了御翠草堂,周围的空气一下子变得闲适安静起来。一进园子,中庭假山堆叠,道路从假山左右两边迂回进园子,向右行,穿过清幽的小道、曲折的回廊,来到湖边,远远看见霍晓正与几位朋友谈天品茗,随后霍晓领我参观他的园子。
童年的院落情结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霍晓从小就生活在成都市内的老院坝里,粉墙黛瓦的民居内,有着一个小天井,生活在这种公共与私密空间间隔又结合的院子里,闲适的生活方式从小就渗透进了他的骨子里。后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和变迁,高楼林立和城市喧嚣,传统而古朴的院落文化渐渐没落。小时候那种安逸闲适的生活只能存留在记忆中。长大后的他,常常约朋友到杜甫草堂、望江公园喝茶,试图从中寻找儿时对于院落文化的那种情感,但这些地方大多是公共的,人多嘈杂。工作多年后,有了一些积蓄,便与几个也有相同院落情结、热爱园林的朋友一起合计自己动手建一个园林供自己和朋友玩耍。2004年春,他们终于把园址选定在成都西南郊外江安河边的永康森林公园内。
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李白有一首诗《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当汪伦问及李白为何如此喜欢栖居碧山时,李白如此回答他。霍晓觉得这首诗恰恰能够将他的心境表达清楚。他和投资伙伴是为了建造一个心灵家园,而御翠草堂正是让他们离尘忘忧的人间乐土——“碧山”。建造园林的五年里,他们每天都在享受建造过程中各种细微美好的东西。霍晓认为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就算有一天建筑和园林也会颓毁,但文化的精神是不朽的。
说到颓毁,霍晓无意间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到底现在的土地政策不同于古代,不能私有,只能租用。投资建园的周期长,回报率很低,因此没有人愿意投资建造园林,尤其是中式古典园林。况且御翠草堂所占土地租期30年,在城市建设很快的今天,也许不到30年就会面临拆毁。
突然想起了前些年比较火热的一部电视剧《奋斗》,那群刚毕业的大学生,青春洋溢,用废弃的工厂建立了一个属于他们的“乌托邦”。尽管年龄和处境不同,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及毕生想要追求的精神境界,我们常常会为这些看似虚无的东西,投入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只为追求过程中的幸福。
“以小见大”的造园宗旨
御翠草堂从格调上来看,属于仿古园林。相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面积偏小,因此“以小见大”便成为了它们的核心。在有限的空间里,运用曲折、含蓄等手法创造无限的意境,扩大空间的感知度,尽可能地制造环境、画面以外的延生感。跟建造现代花园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是有诸多条件要求的,要有亭、台、楼、阁、轩、榭、泉、石等物质建构元素,更得有楹、联、匾、额、题、对等文化精神特质,小小的空间内要融入这么多的元素,对手法上的要求就极高了,所谓“虽由人造,宛若天工”便是私家园林的最高境界。御翠草堂的建造,是在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古代园林的临摹、学习,加上自己的设计与改动,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古人的境界,但造园要素齐全,以小见大的造园精神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跟那些无主的、作为园林标本供人们观摩和凭吊的江南私家园林相比,御翠草堂是鲜活的,有源源不断的文化精神正在注入其中。御翠草堂实实在在地占据着霍晓和他的朋友们的生活和身心,因为他们的热爱,古代文人的清雅旧梦在御翠草堂一样得到演绎。他们将园林的诗意变成了日常生活,每天都在清供着亭台楼阁、琴棋书画。正如霍晓的好友赞御翠草堂:“春雨春晴又立春,池柳贴绿忽忽新。谁道园林江南好,笑看此间客纷纷。”只是“客纷纷”一词,已经足够表达御翠草堂是当下许多成都文化界人士精神家园的鲜活形象了。
一天的园林生活
园林生活是霍晓现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天清晨到园中的画室里,研习小楷和国画,抄写古代园林著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个时间段,他享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喜欢自己独处,有事中断的时候反而会觉得不舒服。如今,园中已经挂满了他的小楷和画作,并集结成《半庭藓迹》,他说这些字画像是清幽的苔藓,渐渐覆盖了半个园子。
但这样的独处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外界有联系的。他自己设计的透明屋顶能够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阴晴雨雪,就像现在,冬日的阳光穿过透明的屋顶,洒满画室。坐在画室门外的小院里,透过一道道的门窗,可以看见远处湖边喝茶休闲的人们。
宋朝有一个“城市山林”的概念,指的是虽然置身城市,但让人有离城忘忧的感觉。总的来说,园林中的私人空间是一个独立、安全、隐私、不被打扰的空间,但又与外界相连,正好体现了“城市山林”这一感觉。
“荷花二十四品”画展 霍晓一直认为“玩园”是让一座园子保持生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他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邀请一些作家、画家、书法家朋友到园内小聚。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8月份举办的一次画展,主题是“荷花二十四品”,主要展出成都国画家陈滞东、秦天柱的荷花作品。当时一批成都本土文化界人士齐聚草堂,八月的残荷与画境相互辉映,他们赏画、作诗、抚琴、品茗,情景相融。后来,霍晓的好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先生还撰文《画中三昧邀胜友,菡萏暗香集群贤》纪念那次活动。
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使得御翠草堂渐渐地成为了本土文化艺术界人士的一个精神栖息地和聚集地。霍晓把园子分为了几个空间,有些空间是属于个人空间,有些空间对外开放,可灵活调整,收放自如。
当代园林主人
有一种说法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霍晓的经历使人感觉他是一位喧嚣尘世中的隐士,用诗文画作与古人沟通,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却不同。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当代的园林主人,他认为御翠草堂是有主之园,有主之园要有四个标准:造园、说园、写园、玩园。造园,也就是说不仅要建造园子,而且要熟悉园子的每一个角落,能说清楚它的来历,大到整体的空间布局,小到一花一草、一方砚台、一幅字画、一个摆设。写园,园林不仅要有物质的元素,还要有精神的元素,每一个空间的命名,每一块匾额都是它的典故。最后是玩园,玩园是让园子保持文化气息和生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没有注入文化,就没有东西可以沉淀,那么园子就是沉默的。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做好一个园林的主人而已。
而且他认为艺术必须有当代性,完全去模仿古人也是不行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离他们太远了,只有精神上或许还是一致的,并且他也不像古人,隐居后就与世隔绝,人始终是有社会属性的,他经常应邀去做一些关于园林的讲座。并且半年前,霍晓还开通了微信,把半年以来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分享出来,还预备把微信上的生活记录成一本书。
他原来一直没有想过自己会写作、研习书画,园林建完后,闲暇时间多了,就觉得应该提起笔来写点东西,画点东西。他写着写着,就出书了。他说也许自己的下半生就是为了小楷和著书而活着吧。
霍晓的精神世界是属于古代的,我觉得他好像是一位穿越到现代的古人,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当代社会和生活。
后来约了霍晓在园中做采访。御翠草堂位于成都武侯区的永康森林公园内。冬季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穿过喧闹的市中心,来到了御翠草堂,周围的空气一下子变得闲适安静起来。一进园子,中庭假山堆叠,道路从假山左右两边迂回进园子,向右行,穿过清幽的小道、曲折的回廊,来到湖边,远远看见霍晓正与几位朋友谈天品茗,随后霍晓领我参观他的园子。
童年的院落情结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成都人,霍晓从小就生活在成都市内的老院坝里,粉墙黛瓦的民居内,有着一个小天井,生活在这种公共与私密空间间隔又结合的院子里,闲适的生活方式从小就渗透进了他的骨子里。后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和变迁,高楼林立和城市喧嚣,传统而古朴的院落文化渐渐没落。小时候那种安逸闲适的生活只能存留在记忆中。长大后的他,常常约朋友到杜甫草堂、望江公园喝茶,试图从中寻找儿时对于院落文化的那种情感,但这些地方大多是公共的,人多嘈杂。工作多年后,有了一些积蓄,便与几个也有相同院落情结、热爱园林的朋友一起合计自己动手建一个园林供自己和朋友玩耍。2004年春,他们终于把园址选定在成都西南郊外江安河边的永康森林公园内。
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李白有一首诗《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当汪伦问及李白为何如此喜欢栖居碧山时,李白如此回答他。霍晓觉得这首诗恰恰能够将他的心境表达清楚。他和投资伙伴是为了建造一个心灵家园,而御翠草堂正是让他们离尘忘忧的人间乐土——“碧山”。建造园林的五年里,他们每天都在享受建造过程中各种细微美好的东西。霍晓认为追求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就算有一天建筑和园林也会颓毁,但文化的精神是不朽的。
说到颓毁,霍晓无意间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到底现在的土地政策不同于古代,不能私有,只能租用。投资建园的周期长,回报率很低,因此没有人愿意投资建造园林,尤其是中式古典园林。况且御翠草堂所占土地租期30年,在城市建设很快的今天,也许不到30年就会面临拆毁。
突然想起了前些年比较火热的一部电视剧《奋斗》,那群刚毕业的大学生,青春洋溢,用废弃的工厂建立了一个属于他们的“乌托邦”。尽管年龄和处境不同,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及毕生想要追求的精神境界,我们常常会为这些看似虚无的东西,投入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只为追求过程中的幸福。
“以小见大”的造园宗旨
御翠草堂从格调上来看,属于仿古园林。相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面积偏小,因此“以小见大”便成为了它们的核心。在有限的空间里,运用曲折、含蓄等手法创造无限的意境,扩大空间的感知度,尽可能地制造环境、画面以外的延生感。跟建造现代花园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是有诸多条件要求的,要有亭、台、楼、阁、轩、榭、泉、石等物质建构元素,更得有楹、联、匾、额、题、对等文化精神特质,小小的空间内要融入这么多的元素,对手法上的要求就极高了,所谓“虽由人造,宛若天工”便是私家园林的最高境界。御翠草堂的建造,是在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古代园林的临摹、学习,加上自己的设计与改动,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古人的境界,但造园要素齐全,以小见大的造园精神随处可见。
不仅如此,跟那些无主的、作为园林标本供人们观摩和凭吊的江南私家园林相比,御翠草堂是鲜活的,有源源不断的文化精神正在注入其中。御翠草堂实实在在地占据着霍晓和他的朋友们的生活和身心,因为他们的热爱,古代文人的清雅旧梦在御翠草堂一样得到演绎。他们将园林的诗意变成了日常生活,每天都在清供着亭台楼阁、琴棋书画。正如霍晓的好友赞御翠草堂:“春雨春晴又立春,池柳贴绿忽忽新。谁道园林江南好,笑看此间客纷纷。”只是“客纷纷”一词,已经足够表达御翠草堂是当下许多成都文化界人士精神家园的鲜活形象了。
一天的园林生活
园林生活是霍晓现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天清晨到园中的画室里,研习小楷和国画,抄写古代园林著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个时间段,他享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喜欢自己独处,有事中断的时候反而会觉得不舒服。如今,园中已经挂满了他的小楷和画作,并集结成《半庭藓迹》,他说这些字画像是清幽的苔藓,渐渐覆盖了半个园子。
但这样的独处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外界有联系的。他自己设计的透明屋顶能够直接感受到大自然的阴晴雨雪,就像现在,冬日的阳光穿过透明的屋顶,洒满画室。坐在画室门外的小院里,透过一道道的门窗,可以看见远处湖边喝茶休闲的人们。
宋朝有一个“城市山林”的概念,指的是虽然置身城市,但让人有离城忘忧的感觉。总的来说,园林中的私人空间是一个独立、安全、隐私、不被打扰的空间,但又与外界相连,正好体现了“城市山林”这一感觉。
“荷花二十四品”画展 霍晓一直认为“玩园”是让一座园子保持生命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他经常组织一些活动,邀请一些作家、画家、书法家朋友到园内小聚。印象最深刻的是2012年8月份举办的一次画展,主题是“荷花二十四品”,主要展出成都国画家陈滞东、秦天柱的荷花作品。当时一批成都本土文化界人士齐聚草堂,八月的残荷与画境相互辉映,他们赏画、作诗、抚琴、品茗,情景相融。后来,霍晓的好友、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吴永强先生还撰文《画中三昧邀胜友,菡萏暗香集群贤》纪念那次活动。
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使得御翠草堂渐渐地成为了本土文化艺术界人士的一个精神栖息地和聚集地。霍晓把园子分为了几个空间,有些空间是属于个人空间,有些空间对外开放,可灵活调整,收放自如。
当代园林主人
有一种说法叫做“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霍晓的经历使人感觉他是一位喧嚣尘世中的隐士,用诗文画作与古人沟通,但是他对自己的定位却不同。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当代的园林主人,他认为御翠草堂是有主之园,有主之园要有四个标准:造园、说园、写园、玩园。造园,也就是说不仅要建造园子,而且要熟悉园子的每一个角落,能说清楚它的来历,大到整体的空间布局,小到一花一草、一方砚台、一幅字画、一个摆设。写园,园林不仅要有物质的元素,还要有精神的元素,每一个空间的命名,每一块匾额都是它的典故。最后是玩园,玩园是让园子保持文化气息和生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没有注入文化,就没有东西可以沉淀,那么园子就是沉默的。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做好一个园林的主人而已。
而且他认为艺术必须有当代性,完全去模仿古人也是不行的,因为现实生活中我们离他们太远了,只有精神上或许还是一致的,并且他也不像古人,隐居后就与世隔绝,人始终是有社会属性的,他经常应邀去做一些关于园林的讲座。并且半年前,霍晓还开通了微信,把半年以来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分享出来,还预备把微信上的生活记录成一本书。
他原来一直没有想过自己会写作、研习书画,园林建完后,闲暇时间多了,就觉得应该提起笔来写点东西,画点东西。他写着写着,就出书了。他说也许自己的下半生就是为了小楷和著书而活着吧。
霍晓的精神世界是属于古代的,我觉得他好像是一位穿越到现代的古人,已经很好地融入了当代社会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