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视角下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实践及指导能力评估分析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60798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职业院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的规模和招生数量蔚为壮观,因此,对承担教学工作的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进行评估与分析,从职业教育视角出发,探讨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以及增强教师职业竞争力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实践及指导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0-0072-03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增长速度迅猛。2014年对外贸易总额达26.43万亿人民币,货物贸易总额稳居世界第一,对外贸易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人才的需要,各大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竞相开设国际商务专业。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国际商务专业作为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离不开师资力量的保证。国际商务专业教师是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和教学研究实施的主体,其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双语能力、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综合竞争力要素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关系着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因此,全面科学合理评估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更高效地发挥教师的主观性和创新性,更好地为教学研究服务,从而培养出更多适应地区发展的新型技能型人才,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其中,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国际商务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需要专业教师具备相应的实践及指导能力,本文将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进行探讨。
  二、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的基本要求
  国际商务专业是国家为适应二十一世纪国际贸易发展需要,增强国家竞争力而设立的学科,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和管理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随着2004年7月1日我国新外贸法的出台,外贸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每年所需的职业院校输送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他们在国营进出口企业、中小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涉外企事业单位从事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国际货代业务员、外贸业务员和涉外文秘人员等工作,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
  职业教育视角下的“双师型”教师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类似文化课教师那样,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类似工程技术人员那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其发展理念正可以适应和满足职业教育“双证书”(即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的期限内获取学历证书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教师的诉求。
  因此,国际商务的学科交叉性以及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事实上对从事该专业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挑剔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光要掌握必备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及指导能力。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语言应用方面,能够熟练进行双语教学。国际商务专业是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英语听说写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英语课的设置上,而由于本学科的较强专业性更应贯穿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因此,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尤其应熟悉商务英语。
  第二,在实践教学方面,能够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讲授实操课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之一,PPT课件及专业软件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形象快捷地感知教学内容;而国际商务类实验实训室等先进实操平台的引入,需要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及时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操技能。
  第三,在企业调研方面,能够经常下企业了解行业动态。国际商务活动日新月异,作为专业教师,不仅应该在理论上及时更新专业商贸知识,而且应该将理论联系实际,主动以适当的方式真正进入企业获取第一手资料,积累实践经验,了解实际的业务程序、工作流程,促进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融合。
  职业教育视角下国际商务专业教师实践及指导能力评估分析
  第四,在考证培训方面,能够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指导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目前职业教育推行的“双证书”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应至少考取一门职业资格证书,适合国际商务专业学生报考且社会需求较大的资格证书有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和国际货代业务员等,专业教师首先自身要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以满足“双师型”教师的条件,然后还要培训学生参加资格考试。
  第五,在专业实习方面,能够带班下企业实习或指导顶岗实习。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比,学生将更快地直接接触社会、走上专业岗位,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行要求专业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离校的专业实习环节,有条件的情况下能亲自带班下企业,不能离开学校工作岗位的情况下要制定具体实习计划并定期指导走访。
  第六,在就业指导方面,能够提供专业岗位的相关就业信息。首先在学校层面应该与相关企业取得联系,组织大型的招聘会,其次在专业教师层面也应该对经济趋势、行业发展、学生实际情况有所分析判断,提供更新的行业需求与就业信息,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和建议,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三、 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现状分析
  当前,职业院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数量庞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重规定、轻描写”的滞后传统教材模式以及“喜照本宣科、厌企业调研”的封闭式研究模式仍然成为国际商务专业发展的桎梏。从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角度来分析,虽然职业院校基本上每年均引入一定数量的师资人才,在学历及职称上也有所提升,但是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着实践经验少、实操能力弱的问题,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   (一)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数量所占比重较大
  很多职业院校中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职称结构未形成合理梯队,呈现出少数几个高级职称教师带领一大批年轻教师支撑教学的局面,而大多数年轻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的毕业生,具有经济理论知识水平高、新教学技术掌握快、新专业知识更新快、教学热情高等一系列显而易见的优点,但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国际商务业务实际应用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硬伤,这将直接影响国际商务实践教学的开展与质量提升。
  (二)职业院校课程任务较重难以保证实践时间
  由于近年来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量明显加重,很多教师身兼数门课程,多年级、超课时授课,工作超负荷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中职学校中专业教师还需要承担班主任工作,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更多,因此对于专业实践实在是“有心无力”,很难挤出时间下企业实践,客观上制约了其实践及指导能力的提高。
  (三)部分教师不够重视自身职业竞争力导致“双师型”教师人才稀缺
  职业院校很多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特别是非科班出身的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不了解职业教育的新动态,缺乏对自身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实践指导能力等要素的总体认知,而且还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对自身的职业资格技能不够重视提升,达不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实践及指导能力有所欠缺。
  四、 提高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的途径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视角下“双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国际商务的专业教学和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要求,必须建设一支能够胜任专业理论教学和专业技能教学的“双师型”高质量师资队伍。其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
  (一)发挥国际商务专业教师自身优势
  1.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师为了更好地进入相关行业调研实践和开展实践教学,应该在完成工作任务之余,取得至少一项与国际商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国际商务单证员、外贸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师等,进入“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自身的职业竞争力。
  2.积极参与社会业务实践,积累实践经验。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作为专业教师应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主动到企业或相关单位进行业务实践,了解国际商务专业在实际中的新趋势、新理念、新技术,有条件的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工作流程中,在教学中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操水平。
  3.重视继续教育,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与技能。专业教师不应由于工作任务繁重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相反更应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充实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学习新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可以利用校内校外交流培训的平台、提高在职学历等方式来实现。
  (二)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搭建平台
  1.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操能力。一是从本校或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自主组织校内的相关培训,如邀请相关企事业单位拥有业务经验丰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到校以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强化“做中学,做中教”的新教学理念,使之掌握相关业务技能;二是安排专业教师到校外参加专业培训,如派出骨干专业教师参加国培,到企业进行短期业务实践或课题调研,到兄弟院校交流学习取经,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习深造等。
  2.重视实践教学,建设综合实训平台。一是建立集实践教学、培训考证、生产经营“三位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安装相关商务软件,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为专业教师提高实践及指导能力提供高仿真的商务环境及演练场所,通过实际商务情境的模拟,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二是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由相关企事业单位吸纳专业教师到一线业务岗位实践,摒弃以往光谈理论的“高空教学”,提高专业教师的操作能力,并能在学生进行专业实习时及时提供专业指导。
  3.加强校企合作,引入业务行家担任兼职教师。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外贸行业的联系,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骨干及管理人员走进校园课堂担任兼职教师,并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合作开发教材和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最大限度地利用校外资源;而校内的专业教师通过与业务人员的交流,也能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有利于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无形中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及指导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视角下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的实践及指导能力是专业教师职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关系着职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密切相关。作为国际商务专业教师,科学合理地评估分析自身的实践及指导能力,发挥优势、不断完善,找出差距、迅速弥补,方能逐步提升综合素质,消除社会对专业教师是“重理论、轻实践”教书匠的误解,从而为外向型服务经济的发展培养更多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能力的德才兼备的国际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欣,康海波.高校商务英语教师专业素质概观及师资建设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4).
  [2]万连增,李海川.“双证书”模式下高职商务英语教师的发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10).
  [3]光莉莉.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4]李淑艳,曾艳英,曾立雄.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分析——基于广东省外贸企业实证调查[J].职业时空,2012(9).
  [5]黄敏华.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6]龚发辉.校企多元合作——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J].海峡科学,2011(8).
  [7]吕玉花,孟素芬.国际商务专业“3 1”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
  [8]杨磊,黄春元.基于“双向对接”功能的校企一体化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2014(2).
  责任编辑赖俊辰
  信息荟萃
  我省第二批中高职衔接标准研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召开
  为推进我省第二批中高职衔接标准研制项目,9月21日,省教育研究院在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组织召开第二批中高职衔接标准研制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对商务英语等11个项目的标准研制工作进行中期检查。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王魏锋出席会议,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曾用强致辞。检查组成员由省教育研究院和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组成。
   会上,11个项目组首先围绕已开展的标准研制工作,从研究进展、工作设想、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方面作了汇报,同时提供中期检查报告、专业建设调研报告、职业能力分析报告及其它过程性材料。
   在听取项目负责人汇报的基础上,专家组对项目的进展、成效、资金使用等认真检查,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研制工作提问、评定,一致认为:11个项目总体上都能按照工作部署,较好完成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两个阶段的工作,形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丰富,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研制工作。同时,专家组也就如何扩大调研样本数量、明晰专业对应行业等方面提出建议,并对部分未达到要求的项目给出整改要求。
其他文献
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性质决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性,文化传播的流程是选择的流程,而选择是编辑实践的重要特征。为大众传播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目标,因此编辑主体履行社会职责,选择、加工最
作者简介:郭晓花(1985-),女,广东省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广东 增城/511300)摘要:本文在分析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现状和KOMET理论的的基础上,以平面广告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运用KOMET理论对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KOMET理论;平面广告;学习任务;职业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1.花形互变型。即花型大的变小,小的变大,改变传统的花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兴趣倍增。比如:用木瓜嫁接的海棠花,直径可达5~12厘米,比普通品种的海棠花大1倍还多,
科技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利用内蒙古自治区2001—2012年度的相关数据,通过Eviews软件建立VAR模型,就内蒙古自治区
紫鹊界梯田有着悠久的垦殖历史,是苗、瑶、侗、汉等民族共同创造的稻作梯田景观,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以特色饮食、传统习俗和其他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
采用改进后的区县客货运质量和高速公路路网距离拟合重庆区县客货运关联网络。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网络格局分析。研究表明,直辖后重庆区域经济整合效果明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