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碳关税是各国高度关注的贸易问题,因涉及各国经贸利益,南北国家在碳关税问题上分歧很大。任何有关碳关税的政策措施,都会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因此,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另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角色定位的动态分析与谈判策略研究”(16AGJ011),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项经费项目(2018,2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关税是各国高度关注的贸易问题,因涉及各国经贸利益,南北国家在碳关税问题上分歧很大。任何有关碳关税的政策措施,都会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因此,部分发达国家试图另辟蹊径,在国际贸易中通过增加生产标准、碳标签等技术要求,以比较隐蔽的方式实现执行碳关税的目的。文中将这些隐蔽的但能起到碳关税执行效果的政策措施归纳为隐形碳关税,并定义隐形碳关税是指那些虽然没有在边境环节征收碳关税,但与征收碳关税起到相同贸易壁垒作用的,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和服务构成限制的政策和措施。隐形碳关税比较典型的表现形式包括生产标准、碳标
                            
                        
                        
                        
                            其他文献
        
 
                            
                                
                                
                                    研究了应用基质固相分散(MSPD)-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中痕量呋喃丹残留物的新方法,并讨论了应用MSPD技术进行前处理与传统残留分析的区别.本实验将MSPD技术用于小麦中呋喃                                
                                
                             
							 
                            
                                
                                
                                    IPCC《气候变化中的海洋和冰冻圈特别报告》评估了气候变化对全球、区域海平面变化和极端海面(极值水位)升高的贡献,以及海平面上升对低海拔(<10 m)岛屿、沿海地区和社会的影                                
                                
                             
							 
                            
                                
                                
                                    利用6 h一次、水平分辨率为0.25°×0.25°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1979-2016年生成于四川盆地的西南涡的发生和发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低涡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