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城市发展中为了保证园林景观观赏性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通常进行科学的植物配置,本文就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应用意义及原则,而后就其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园林绿化;应用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65
  园林绿化工作中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影响较大,在具体规划的过程中要综合分析当地的历史人文特色,因地制宜进行植物配置,但是部分绿植配置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应根据各季节特点选择合理的植物,并进行动态化绿化景观设计。
  1、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效果
  1.1 创造多重效益
  现代城市规划中,园林绿化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想要园林绿化达到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需要对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进行科学的配置。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能够让景色更加和谐,更容易将符合地区文化的风貌展示出来。科学合理的配置能够让城市更加具有魅力,让身处其中的居民能够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变换。园林绿化的景色特点不仅能够装点城市,而且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意义,更能让身处其中的居民感到舒适和惬意。
  1.2 改善城市环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带给自然生态环境和有限的资源以更多的压力。汽车,空调等众多家用电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致使城市的热岛效应逐年升高,城市的空气质量每况愈下。这对城市中的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多的负面影响,使得城市的生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因为采用了大量的绿色植物,一方面能够调整控制空气质量,也能够有效地将环保效应的产生抑制作用。
  2、园林配置的原则性
  2.1 因地制宜原则
  城市中园林景观设置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一般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通常会依照城市中的不同地势来进行规划设计,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一方面能够降低项目投入,如果对城市地势进行改造设计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其中难免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初衷。所以,依照自然的地势进行园林景观布置,依照园林景观项目的目的地的地势开发园林景观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融入一定的现代高科技园林绿化技术,在原有基础上依照当地的气候环境增加新的植物种类,以此来防止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出现不符合气候特征的配置组合。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城市各方面建设的核心思想,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也同样应当遵循这种原理。要通过在园林景观中添加园林植物,使得城市园林绿化的水平得到了提高,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植物在城市可持续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中,设计人员不仅要考虑到该地区的环境因素,还要考虑到该地区的发展趋势,当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实现了科学化,合理化,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执行力度。
  2.3 历史人文原则
  每个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历史人文特征,因此对于园林景观的历史人文原则,应当遵循以下的设计思路。首先,园林中植物的种类是否能够符合当地的园林风格。不同的植物拥有不同的特性,如生长环境和外观特点都有所不同,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该植物是否符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还要考虑到植物是否能够和城市的人文特色有所关联。其次,每一种植物都具备不同的特征内涵,比如松树就是一种常绿植物,其文化特征就是松树的品性,假设城市中的某个园林特征是偏向艺术型的,那么松树的气质就很难符合该城市或者地区的整体特征,就要排除在栽种清单中。
  3、园林绿植植物配置常见的缺陷问题
  3.1 植物自身的特点被忽视
  在对不同城市的不同景观进行跟踪观察后发现,不少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对于美观性的重视超出了其他的所有元素的重视程度,例如对于植物自身特征的忽视致使某些生命周期较长观赏性较弱的植物没有应用到景观植物中。例如果实类植物就是生长周期长,但是容易生长为较为健硕的粗大植物,因为对于植物的配置不科学,致使周期的植物无法吸收阳光而枯萎。因此设计人员应当将观赏性较强的与艺术性较强的植物融合起来,要突出植物本身的特征美感,这更容易吸引身处其中的观赏者的目光。在园林景观中将盆栽与草坪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而且能够使得植物互相之间得到优势互补,辅助不同植物的生长能力。
  3.2 新奇植物的应用频次
  某些园林设计人员为了突出自身的设计水平,有时候会在某些实验性的园林设计中添加一些较少应用的罕见植株。更有甚者有些设计人员会引进一些非本土的额国外植株。这种应用方法的弊端是新物种新特征首先会破坏我们数千年来延伸下来的具备较强民族特色的植株失去了存在价值,并且外来物种很难与我国本土的植株进行融洽的结合,无论从生长特性还是从观赏性来讲都无法进行统一,并且因为外来植物的特殊性,导致在后期的维護保养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对于这种较为冒进的设计方案,设计人员应当有所警惕,并进行及时的整改,园林设计仍然需要沿袭我国的民族文化特征以及当地的人文气息为主要设计思路。
  4、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4.1 保证配置的协调感
  城市景观中的园林设计思路通常就是为了降低不同因素之间的不和谐不统一的特性。最好的园林景观设计思路应当是将植物的特质有机的组合起来形成自然的,不突兀的景物交融。所以,当园林景观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当找到看上去突兀不属于该城市文化特征或者和其他植物无法和谐搭配的植物,并将其剔除。整体园林设计应当保证植物选择范围中的每一种植物都能体现出自身的特质,并且要保证植物之间的特质不能互相干扰,这样才能保证园林绿化的整体协调性。   4.2 保证色彩的鲜明感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配置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对植物色彩的搭配进行考量,要充分的将植物的外观状态,颜色加以利用和配置,在此过程中还应当考虑植物在不同的季节所产生的颜色变化。除了外观颜色之外,还应当对植物的生长习性进行考量,要使得园林景观能在不同的季节中产生不同的表现,产生不同的视觉体验。因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不同,因此非地区原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也略有不同,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应当依照植物的生长特征进行植物配置,防止因为配置不科学导致在未来的维护过程中增加维护保养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4.3 保证植物的多样性
  通常在对植物进行景观配置的过程也是对植物进行重新认识的过程,因为想要减少错误的配置,就要对植物的生态原理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的而植物将会给景观带来不同的感受。因此,在植物的配置过程中不仅仅要保证配置植物的多樣性,并通过这种多样性来对园林景观的植物生态进行平衡。植物与植物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相反植物之间对彼此产生着不同的作用,要达到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的最优解的同时还应当将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
  4.4 保证主体的适格
  在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过程中,也是一种对植物习性和外部特征的统一协调过程。所以,除了要实现植物自身特性,园林设计人员也应当考虑不同植物与整体设计风格是否统一。应当根据不同的植物特征,搭配不同的景观模式,这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大局观的体现。
  5、园林绿化中各季节植物配置的实践分析
  5.1春季的园林植物配置绿化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中,春季的植物配置绿化应用应当结合植物的花期进行相关植物的栽种,把不同的花期在栽种时按照不同的时间进行,最终保证花期的同步协调和错落有致可以使得园林景观的观赏性更加充分。设计人员应当对植株的绿叶颜色进行科学配置,使得不同的花朵色彩进行排列和强调,将绿植组合配置发挥出植物之间最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5.2 夏季的园林植物配置绿化应用
  夏季的园林景观设计背景相比较其他季节更加复杂,因为夏季通常为高温季节,而南北之间的降雨量又有较大的区别,北方可能面临着降水量较少的干旱情况,因此在北方的园林景观夏季设计中应当尽量的增加遮阴性较强的植物,为进入园林景观的游览者提供一个较为凉爽的环境,这种设计的主要思想便不再是观赏性为主,而使结合实用性以及部分的公共设置便捷性的功能,此举能够增加城市居民在夏季的舒适性,也将园林景观的社会价值体现了出来。
  5.3秋季的园林植物配置绿化应用
  秋季对于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主要应该体现在植物的生长条件方面,不仅要将植物的绿化环境展示出来,而且应该考虑到植物在进入冬季前凋敝时产生的落叶问题,以此来减轻落叶枯枝对城市环境的影响问题。
  5.4冬季的园林植物配置绿化应用
  冬季园林景观植物搭配主要考虑的问题是植物的冻伤和落叶问题以及植物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的把控问题,如何在冬季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是重要的内容,将园林景观的生态型效果增强,为城市居民提供季节变化带来的不同美感。
  结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居住环境越来越成为市民的一项重要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园林景观在进行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当全力民众对园林绿化的需求,引进,提高更加科学的植物配置手段,增强园林景观对城市生态的美化和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农家参谋,2020(22):129+131.
  [2]李彦民.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4):130-131.
  [3]张钰舒.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9,50(21):286-287.
  [4]毛国玉.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9,39(16):161-162.
  [5]李雪,刘翔如.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9(05):145-146.
其他文献
【摘要】城市整体面貌的改善,需要风景园林设计工程师制定相关的施工计划,城市居民提出相关的居住需求,最终采用正确的风景园林施工方式来实现。例如,需要分析风景园林施工中大树移植与养护的相关问题,改善大树移植与养护的工作技术,转变大树移植与养护的施工方式,以改善风景园林的整体外观为目的进行施工,最终使大树能稳定持久存活在城市的风景园林规划中,并推进我国风景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大
【摘要】随着交通运输业地位的日益凸显,我国公路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公路工程设计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建筑信息模型(BIM)是优化公路工程设计的新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BIM技术在公路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本文首先论述了BIM技术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公路工程设计中的BIM技术应用现状,最后提出公路工程中的BIM技术应用要点,以期提高我国公路工程质量,保
【摘要】相比一般的建筑项目,我国在城市工程项目上的质量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和要求,市政项目需要更加完善的控制体系,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是共为一体的,质量管理给控制体系提供了便利。所以为了能达到更高的建筑质量要求,需要在施工时严格遵守二者的执行标准,并互相监督管理。建筑业是我国发展的基石产业,也是我国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助力,为了能让我国快速发展,本文阐述了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之间的关系,并具体分
【摘要】道路桥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公共设施,道桥施工质量与公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有直接的关系,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故在道桥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处理要加强控制,保证质量。本文针对软土地基条件下进行道路桥梁施工,应当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道路桥梁;土木工程;软土地基;施工处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
【摘要】建筑工程的审核制度贯穿每一项工程中,因为一方面有法律的相关规定,另一方面,还有具体施工项目的差异。虽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耗费大量的精力,加重企业的负担,但是最终都有利于提高效率。为了保障提高工程效率和工程造价核算的合理性,本文笔者总结了几种审核过程中常用方法,并结合工作实践精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结算;审核;控制措施  【DOI】10.12334/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建设中市政园林景观的重要性,如调整城市建设,优化环境结构;满足发展需求,提升城市形象等,然后浅述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市政园林景观作用的注意要点,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城市建设中重视打造市政园林景观,提升建设效果。  【关键词】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市政园林景观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71  在我国城市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阻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摘要】植物作为风景园林中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有生命、有变化的要素,在整个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植物景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植物景观,如何营造出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成为当今讨论的热点。植物对于园林景观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利用植物自身的特性出发,对风景园林中植物的景观规划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植物造景;规划设计  【DOI】
【摘要】在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为整体保障园林绿化施工的质量,也为了更好地提升它的整体建设效益,应该积极采用高效且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整体保障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途径;控制思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19.173  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