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化学教学评价现状,构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教师评价体系细则的原则,并以中学化学选修5第三章第二节乙醛为例,制定有机化学的评价细则。
【关键词】中学有机化学 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能否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学过程,不仅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现代化教育手段多样、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全力实施的今天,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科学、可操作的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评价教师的角度对中学化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一、中学化学教学评价的现状
1.评价单一
目前,教师评价一般以一个学期为单位,主要通过学生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标准,评价单一。
2.形式主观
评价形式往往是领导对教师、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师生评价等形式,凭印象和主观评价,缺乏准确性,且给老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在听课评课中往往口述课堂评价,主观印象太多,难以量化,也难以留下记录。
在新课改环境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教师评价要求更具体。要取得课改的成功,必须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教师教学过程,量化教学过程评价指标,科学评价老师。
二、构建教学评价的原则
教学评价要体现教学的客观规律,从对教师的要求来讲,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评价要建立在教学基础上全面反映课堂,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公平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评价。
2.完整性原则
影响教育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分课型、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策略手段、教学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分配,并赋值量化,既要有认知目标的评价,也要求其他多元化的评价,并记录。
3.可行性原则
构建的评价体系的指标要切合化学教学实际,评价标准既要定量又要有定性,要明确具体;评价方法要科学简便,易操作;评价要点要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
4.操作的现代化
从学思行等角度制定不同课型的评价细则,开发系统,让评委或听课老师在手机或pad上操作评价并留下记录,让被评价的老师可以多次反复查看,反思教学,扬长避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乙醛教学案例和评价细则
【素养目标】
1.了解醛的结构特点,宏微观结合,建立结构预测性质的一般思路。
2.从乙醛的性质迁移到醛类的性质,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强化结构决定性质,体现模型和证据在有机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条件,创新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和反思】
本课从酒量大小分析酒精在人体转化过程,引出乙醛。然后设置3个阶梯问题:乙醛可能有什么性质;如何快速检验乙醛的还原性;如何检验乙醛还原性的强弱。这种梯度问题,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课堂中对比进行了三个分组实验: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配制银氨溶液,银镜反应。针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应碱过量的问题,设计实验对比,改变用量,让学生实验感知。针对银氨溶液配制中顺序问题,让学生主动改变顺序,相互滴加,让学生对“滴加溶液顺序不能颠倒”掌握更深刻。多次实验对比教学,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与主动建构,突出重点,分化难点,课堂效果更好。
最后学生讨论归纳总结乙醛,一节课圆满完成。
【评价细则】
1.课前准备:可以从教师准备:教具、仪容仪表等和学生准备:学具、纪律等进行制定。
2.课堂导入:从导入方式、导入效果、导入评价如启发性、相关性、趣味性、创新性等进行制定。
3.结构分析:从讲解结构、电脑动态展示结构、实物展示模型和官能团等进行制定。
4.性质分析:从结构决定性质和实验反馈性质两个角度。
结构决定性质方面:
①官能团分析性质:分析官能团性质,原子和原子团的相互影响,有机物断键机理,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建构有机物知识网络。
②类比迁移法:基团的相互影响,构建有机物知识网络,形成合成方法和思想。
③基团拼接法:提取知识和迁移运用、整合运用。
实验反馈性质方面:
①实验原则:导向性、有效性、全面性、开放性、创新性。
②实验过程:导入、实施、整理反思。
③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师生演示实验、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实验。
5. 升华运用
①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生产、工业 、时代背景。
②有机物分析能力:学生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否能活学活用。
③学生解题能力:学生解题技巧、解题速度、解题正确率、是否能举一反三。
6. 课堂小结:教师讲解、问答、讨论等形式。
7. 作业布置:作业类别,作业设计、数量和水平。
8. 综合评价:整体从课堂调节、班级氛围、教育策略、教学用语、教学机智等方面制定细则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科学的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激励教师改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科学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我们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从而构建更科学合理可行的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玉斌.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高考(综合版), 2013(4).
[2]刘玉荣,王后雄.高考化学学科能力考查的演变及趋势[J].中国考试,2012(5).
(作者單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中学有机化学 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能否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学过程,不仅直接决定教学效果的高低,还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现代化教育手段多样、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全力实施的今天,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科学、可操作的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评价教师的角度对中学化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一、中学化学教学评价的现状
1.评价单一
目前,教师评价一般以一个学期为单位,主要通过学生成绩作为评价老师的标准,评价单一。
2.形式主观
评价形式往往是领导对教师、教师互评、教师自评、师生评价等形式,凭印象和主观评价,缺乏准确性,且给老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在听课评课中往往口述课堂评价,主观印象太多,难以量化,也难以留下记录。
在新课改环境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对教师评价要求更具体。要取得课改的成功,必须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完善评价教师教学过程,量化教学过程评价指标,科学评价老师。
二、构建教学评价的原则
教学评价要体现教学的客观规律,从对教师的要求来讲,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客观性原则
评价要建立在教学基础上全面反映课堂,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地公平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评价。
2.完整性原则
影响教育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分课型、从教学内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策略手段、教学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分配,并赋值量化,既要有认知目标的评价,也要求其他多元化的评价,并记录。
3.可行性原则
构建的评价体系的指标要切合化学教学实际,评价标准既要定量又要有定性,要明确具体;评价方法要科学简便,易操作;评价要点要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
4.操作的现代化
从学思行等角度制定不同课型的评价细则,开发系统,让评委或听课老师在手机或pad上操作评价并留下记录,让被评价的老师可以多次反复查看,反思教学,扬长避短,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乙醛教学案例和评价细则
【素养目标】
1.了解醛的结构特点,宏微观结合,建立结构预测性质的一般思路。
2.从乙醛的性质迁移到醛类的性质,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强化结构决定性质,体现模型和证据在有机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分组实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条件,创新实验方案,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和反思】
本课从酒量大小分析酒精在人体转化过程,引出乙醛。然后设置3个阶梯问题:乙醛可能有什么性质;如何快速检验乙醛的还原性;如何检验乙醛还原性的强弱。这种梯度问题,变“教学”为“导学”,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课堂中对比进行了三个分组实验: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配制银氨溶液,银镜反应。针对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反应应碱过量的问题,设计实验对比,改变用量,让学生实验感知。针对银氨溶液配制中顺序问题,让学生主动改变顺序,相互滴加,让学生对“滴加溶液顺序不能颠倒”掌握更深刻。多次实验对比教学,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与主动建构,突出重点,分化难点,课堂效果更好。
最后学生讨论归纳总结乙醛,一节课圆满完成。
【评价细则】
1.课前准备:可以从教师准备:教具、仪容仪表等和学生准备:学具、纪律等进行制定。
2.课堂导入:从导入方式、导入效果、导入评价如启发性、相关性、趣味性、创新性等进行制定。
3.结构分析:从讲解结构、电脑动态展示结构、实物展示模型和官能团等进行制定。
4.性质分析:从结构决定性质和实验反馈性质两个角度。
结构决定性质方面:
①官能团分析性质:分析官能团性质,原子和原子团的相互影响,有机物断键机理,有机物间的相互转化,建构有机物知识网络。
②类比迁移法:基团的相互影响,构建有机物知识网络,形成合成方法和思想。
③基团拼接法:提取知识和迁移运用、整合运用。
实验反馈性质方面:
①实验原则:导向性、有效性、全面性、开放性、创新性。
②实验过程:导入、实施、整理反思。
③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师生演示实验、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实验。
5. 升华运用
①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生产、工业 、时代背景。
②有机物分析能力:学生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是否能活学活用。
③学生解题能力:学生解题技巧、解题速度、解题正确率、是否能举一反三。
6. 课堂小结:教师讲解、问答、讨论等形式。
7. 作业布置:作业类别,作业设计、数量和水平。
8. 综合评价:整体从课堂调节、班级氛围、教育策略、教学用语、教学机智等方面制定细则进行综合评价。
总之,科学的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全面发展、激励教师改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科学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我们在化学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从而构建更科学合理可行的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玉斌.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高考(综合版), 2013(4).
[2]刘玉荣,王后雄.高考化学学科能力考查的演变及趋势[J].中国考试,2012(5).
(作者單位:南昌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