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有一样零食几乎人见人爱,那就是巧克力。巧克力那甜甜、脆脆、入口即化的感觉,真是一种享受。
普通的奶油巧克力中,除了糖和奶油,主要成分是可可油和可可汁。后两种成分提取自可可豆,在巧克力中占到大约50%。其中,可可汁给予巧克力风味,而可可油不仅给予巧克力光泽,而且还给了它入嘴即化的质地。你要是拿掉可可油,得到的巧克力将会是硬邦邦的。
在制作过程中,巧克力的质地取决于可可油结晶的方式。
正像冰晶有好多种晶体结构,可可油也有差不多6种晶体结构。每一种结构的熔点都稍有差异。在巧克力中,可可油的晶体结构是V型(熔点是34℃)时,口感最好,因为其熔点跟人体体温最接近。巧克力在太阳底下化开,又重新凝固之后,为什么口感变差了?就是因为可可油结晶之后,没有重新回到V型结构的缘故。
为了确保巧克力最佳的质地,工业上通常是这么处理的:先把巧克力加热到45℃,在这个温度下,可可油所有类型的晶体都熔化了。接下去,冷却到大约27℃,在这个温度下,可可油大多以IV型和V型的晶体结构凝固。然后,巧克力又被加热到大约31℃,由于IV型的熔点较低(熔点是28℃),在这个温度下就被熔化了,单剩下V型。让最后这一步重复多次,于是巧克力中所有可可油就都以V型结构存在了。
遗憾的是,尽管可可油对于巧克力的质地是如此重要,但它是一种高热量的脂肪。一条典型的奶油巧克力棒中,大约30%是脂肪,这些脂肪除了部分来自奶油,主要来自可可油。食品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在不破坏巧克力原有风味和质地的前提下,降低可可油的含量。但要减少可可油,就需要填进去什么东西作为替代才行。
过去一些年,雀巢等厂家曾尝试用纳米气泡、水泡等来填充,结果都失败了。但2011年,一位“吃货”出身的英国科学家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
他选择用琼脂来替代部分可可油。琼脂采自蓝藻,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在生物实验室,则被用作细菌培养基。可巧的是,琼脂跟可可油V型晶体的熔点几乎相同;所以,你要是把它加热,它跟巧克力在相同的温度凝固。把琼脂悬浊液跟巧克力汁充分混和之后,直径大约30微米的琼脂泡泡就均匀分布在了整个巧克力上,等凝固后,就成了一款“非常巧克力”。就其质感而言,吃到嘴里,你根本辨别不出这是普通巧克力还是琼脂巧克力。而最重要的是,它的脂肪含量只及普通巧克力的一半。
有了這种低脂巧克力,巧克力迷们焉能不额手相庆?
普通的奶油巧克力中,除了糖和奶油,主要成分是可可油和可可汁。后两种成分提取自可可豆,在巧克力中占到大约50%。其中,可可汁给予巧克力风味,而可可油不仅给予巧克力光泽,而且还给了它入嘴即化的质地。你要是拿掉可可油,得到的巧克力将会是硬邦邦的。
在制作过程中,巧克力的质地取决于可可油结晶的方式。
正像冰晶有好多种晶体结构,可可油也有差不多6种晶体结构。每一种结构的熔点都稍有差异。在巧克力中,可可油的晶体结构是V型(熔点是34℃)时,口感最好,因为其熔点跟人体体温最接近。巧克力在太阳底下化开,又重新凝固之后,为什么口感变差了?就是因为可可油结晶之后,没有重新回到V型结构的缘故。
为了确保巧克力最佳的质地,工业上通常是这么处理的:先把巧克力加热到45℃,在这个温度下,可可油所有类型的晶体都熔化了。接下去,冷却到大约27℃,在这个温度下,可可油大多以IV型和V型的晶体结构凝固。然后,巧克力又被加热到大约31℃,由于IV型的熔点较低(熔点是28℃),在这个温度下就被熔化了,单剩下V型。让最后这一步重复多次,于是巧克力中所有可可油就都以V型结构存在了。
遗憾的是,尽管可可油对于巧克力的质地是如此重要,但它是一种高热量的脂肪。一条典型的奶油巧克力棒中,大约30%是脂肪,这些脂肪除了部分来自奶油,主要来自可可油。食品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在不破坏巧克力原有风味和质地的前提下,降低可可油的含量。但要减少可可油,就需要填进去什么东西作为替代才行。
过去一些年,雀巢等厂家曾尝试用纳米气泡、水泡等来填充,结果都失败了。但2011年,一位“吃货”出身的英国科学家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新的工艺。
他选择用琼脂来替代部分可可油。琼脂采自蓝藻,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增稠剂,在生物实验室,则被用作细菌培养基。可巧的是,琼脂跟可可油V型晶体的熔点几乎相同;所以,你要是把它加热,它跟巧克力在相同的温度凝固。把琼脂悬浊液跟巧克力汁充分混和之后,直径大约30微米的琼脂泡泡就均匀分布在了整个巧克力上,等凝固后,就成了一款“非常巧克力”。就其质感而言,吃到嘴里,你根本辨别不出这是普通巧克力还是琼脂巧克力。而最重要的是,它的脂肪含量只及普通巧克力的一半。
有了這种低脂巧克力,巧克力迷们焉能不额手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