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企业文化建设进展明显,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与现代企业建设的需要相比,还存在着企业文化建设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特色不鲜明等诸多问题。在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性、针对性、有效性,打造企业跨越式发展的新优势,显得十分迫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本原则
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既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制度保证。其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既客观全面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又科学准确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为企业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规范指导和制度保证。其基本原则:
坚持体系的科学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系统,科学选取指标,合理配置权重,严密内在逻辑,能准确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效果与趋势。
坚持指标的导向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指引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帮助企业发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完善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规范,从而促进和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好的效果。
坚持评价的可行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表述设计充分体现简明、直接、准确、便捷的特点,适合实际分析对照和操作执行,以便企业能够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坚持实际的普适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不同所有制、行业、地区、规模、类型的企业,既包含共性,也考虑个性,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中受益;既强调规范,又不整齐划一,为有关部门和各类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评价留有余地。
内容架构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企业文化理念构成、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实施和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评价三个部分,其中,理念构成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灵魂,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实施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状况;效果评价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检验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劣。这三部分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需要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全面把握。
理念构成
——企业文化理念的价值主导性。能否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引导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能否个性化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企业文化理念的完整性。从员工层面,看企业文化理念在个人工作、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各方面,是否对全体成员提出全面清晰的指导,是否对员工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引导员工全面发展。从组织层面,看企业文化体系中是否有明确的系统规范处理各方面关系,促进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和谐共赢的劳资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从社会层面,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否指引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塑造企业品牌和诚信形象。从自然层面,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否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具体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看主要领导是否亲自抓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党组织是否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是否有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广大员工是否积极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在企业文化设计上,能否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建议,充分借鉴其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提炼企业独特的文化精神,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推进配套措施完善。在企业文化培育上,能否广泛开展反映企业文化设计内容的培训教育活动,选择有效方式和渠道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各级管理者能否率先践行符合企业理念的工作方法、流程和规范。在企业文化完善上,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经常总结经验并提交企业文化创新方案,促进企业文化良性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上,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专项经费获得可靠保障,注重人才培养,拥有传播阵地。
效果评价
——内部效果。一是员工认同度。企业中多数员工能否较完整地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二是企业成长性。企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等是否对企业的发展给予较高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收入是否持续同步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是否均有提高,企业文化在企业遇到重大改革、战略转型或遭遇危机时能否积极支撑应对。
——外部效果。首先,用户满意度。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和美誉度是否较高,企业的文化理念在客户中是否有较好的评价和认同,客户群是否持续扩大。其次,同业影响度。企业竞争力排名是否不断上升,在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引领力,主动支持或者推动行业发展,自觉履行行业健康发展责任。再次,社会贡献度。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受到社会推广传播,热衷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质量事故,没有出现重大污染事故和群体性劳资矛盾冲突等。
工作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不仅看它的产值和利润,更重要的要看这个企业的发展观,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企业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把塑造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企之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企业生产、教育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员工、凝聚员工。要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企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把增强人文关怀作为基本理念。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注重人文关怀的企业,就不会赢得员工的心,这个企业的根基就不会牢固,未来的发展也就不会长久。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把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看企业是否把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惠及员工作为管理准则,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是否真正做到了:培养人→注重员工发展、尊重人→倾听员工意见、关心人→解决员工困难,给每一位员工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把企业形象建设作为最终目标。形象就是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生命。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公众的信誉度。因此,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注重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懈追求。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决定未来,创新才能发展,守旧没有出路。要大力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激发企业员工创新热情,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持续学习、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引导创新的功能,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壮大的动力。
把节能减排作为紧迫任务。节能减排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本身转型升级、降低成本的需要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积极落实节能减排的工作责任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和技术研发,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实现路径
组织保障。企业文化本身也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组织者、推广者和领导者。因此,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务必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中坚力量,同时组建领导机构,成立专职部门,既要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紧密配合、群策群力、全方位推进,实实在在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制度规范。引导企业根据行业和自身特点,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员工认同、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把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经营思想、管理方式和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物资投入。一方面要强化硬件建设,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硬件投入,完善企业文化展室、职工培训中心、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阵地建设,健全以企业标识、厂容厂貌、厂歌厂报和厂服为主要内容的CIS形象识别体系。同时,还要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人才支撑。营造人才优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重点构筑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库,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本课题为2011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立项课题,执笔人:李海英、胡胜斌、刘微鹏)
(责任编辑:李万全)
基本原则
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既是一种导向,也是一种制度保证。其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既客观全面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又科学准确评价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为企业文化建设更好更快发展提供规范指导和制度保证。其基本原则:
坚持体系的科学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系统,科学选取指标,合理配置权重,严密内在逻辑,能准确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效果与趋势。
坚持指标的导向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能有效指引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帮助企业发现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完善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规范,从而促进和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取得好的效果。
坚持评价的可行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内容的表述设计充分体现简明、直接、准确、便捷的特点,适合实际分析对照和操作执行,以便企业能够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价纳入日常管理之中。
坚持实际的普适性。力求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不同所有制、行业、地区、规模、类型的企业,既包含共性,也考虑个性,使更多的企业能够从中受益;既强调规范,又不整齐划一,为有关部门和各类企业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评价留有余地。
内容架构
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企业文化理念构成、企业文化建设具体实施和企业文化建设效果评价三个部分,其中,理念构成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灵魂,决定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具体实施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反映企业文化建设的状况;效果评价是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检验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劣。这三部分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缺一不可,需要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全面把握。
理念构成
——企业文化理念的价值主导性。能否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引导和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能否个性化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企业文化理念的完整性。从员工层面,看企业文化理念在个人工作、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各方面,是否对全体成员提出全面清晰的指导,是否对员工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提出明确要求,积极引导员工全面发展。从组织层面,看企业文化体系中是否有明确的系统规范处理各方面关系,促进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管理环境、和谐共赢的劳资关系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从社会层面,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否指引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塑造企业品牌和诚信形象。从自然层面,看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是否有明确的制度规范,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具体实施
——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看主要领导是否亲自抓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日常管理工作;党组织是否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密结合;是否有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负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广大员工是否积极共同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在企业文化设计上,能否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和有效建议,充分借鉴其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提炼企业独特的文化精神,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明确目标任务,推进配套措施完善。在企业文化培育上,能否广泛开展反映企业文化设计内容的培训教育活动,选择有效方式和渠道传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各级管理者能否率先践行符合企业理念的工作方法、流程和规范。在企业文化完善上,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文化建设机制,经常总结经验并提交企业文化创新方案,促进企业文化良性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组织上,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专项经费获得可靠保障,注重人才培养,拥有传播阵地。
效果评价
——内部效果。一是员工认同度。企业中多数员工能否较完整地理解企业的文化理念,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自觉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二是企业成长性。企业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等是否对企业的发展给予较高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员工收入是否持续同步增长,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是否均有提高,企业文化在企业遇到重大改革、战略转型或遭遇危机时能否积极支撑应对。
——外部效果。首先,用户满意度。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和美誉度是否较高,企业的文化理念在客户中是否有较好的评价和认同,客户群是否持续扩大。其次,同业影响度。企业竞争力排名是否不断上升,在同业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引领力,主动支持或者推动行业发展,自觉履行行业健康发展责任。再次,社会贡献度。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受到社会推广传播,热衷公益事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质量事故,没有出现重大污染事故和群体性劳资矛盾冲突等。
工作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一个企业的生命力不仅看它的产值和利润,更重要的要看这个企业的发展观,因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于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企业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必须紧紧围绕服务企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为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把塑造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核心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企之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所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企业生产、教育的全过程和各领域,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员工、凝聚员工。要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企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引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把增强人文关怀作为基本理念。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注重人文关怀的企业,就不会赢得员工的心,这个企业的根基就不会牢固,未来的发展也就不会长久。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中,必须把对职工的人文关怀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看企业是否把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惠及员工作为管理准则,纳入企业管理体系,是否真正做到了:培养人→注重员工发展、尊重人→倾听员工意见、关心人→解决员工困难,给每一位员工应有的尊重和关怀。
把企业形象建设作为最终目标。形象就是品牌、就是效益、就是生命。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外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和公众的信誉度。因此,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注重引导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把改革创新作为不懈追求。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决定未来,创新才能发展,守旧没有出路。要大力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激发企业员工创新热情,营造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建立持续学习、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文化引导创新的功能,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企业健康成长和发展壮大的动力。
把节能减排作为紧迫任务。节能减排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企业本身转型升级、降低成本的需要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鼓励企业认真落实党和国家有关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积极落实节能减排的工作责任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和技术研发,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实现路径
组织保障。企业文化本身也是企业家文化。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策划者、组织者、推广者和领导者。因此,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务必充分发挥企业领导者的中坚力量,同时组建领导机构,成立专职部门,既要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紧密配合、群策群力、全方位推进,实实在在地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制度规范。引导企业根据行业和自身特点,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合理、员工认同、便于操作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把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形成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经营思想、管理方式和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物资投入。一方面要强化硬件建设,根据企业文化建设发展需要,适时、适度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硬件投入,完善企业文化展室、职工培训中心、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强有力的设施保障。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阵地建设,健全以企业标识、厂容厂貌、厂歌厂报和厂服为主要内容的CIS形象识别体系。同时,还要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人才支撑。营造人才优势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要重点构筑经营、管理、文化、科技等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库,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本课题为2011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立项课题,执笔人:李海英、胡胜斌、刘微鹏)
(责任编辑:李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