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课程目标,灵活运用教材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对语文教学,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诟病很多。每每听到,颇感脸红,却无力反驳:目前,语文教学的效率的确不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语文教师没有分清课程目标和教材目标,或者简单地把教材内容当成了课程内容。
  我们是在教语文,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内容”是指传递“课程内容”的凭借。简单地说,是指用什么来教。教材内容是不穩定的,是可以替代的。语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用一篇课文来教某些语文知识、方法,也可以换一篇课文来教这些语文知识、方法。
  比如,如果用《太阳》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关系,这是教教材。课上完后,学生脑中留下的是教材内容的痕迹,收获的是课文的知识内容。
  如果用《太阳》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目标是指向阅读的方法、策略。课上完后,学生脑中留下的是语文课程的痕迹,收获的是语文文体的辨析能力、阅读能力的提高。
  目标清楚地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逐渐改变和提升的,是思想品德课;而目标主要或者说直接指向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的,是语文课。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看,竭尽渲染煽情之能事,如每遇大喜大悲之人事时,令学生热泪盈眶,甚或“让其感情的潮水放纵奔流”,这是思想品德课;而语文课,则应当始终关注表达这种人事的字、词、句、文、气、势、态,即使不能不动情,也只应热泪盈眶,而不必点破使之失控而如江河之直泄。
  消耗大量宝贵时间去理解一些内容和浅显的直观的知识。这些都不是语文课。
  语文教学重点主要关注的应是形式问题,而对形式的关注、学习和掌握,又不能不通过对内容的学习、体会、揣摩来实现。
  总而言之,语文课程内容要紧扣语言知识、语言方法的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该如何让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真正梳理课程的观念,活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教教材呢?
  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内容。
  每拿到一篇课文,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这篇课文究竟要教什么?汉语拼音?标点符号?常用汉字?查字典的方法?查找资料的方法?阅读文章时圈点批注的方法?记叙描写的方法?简单的文章结构方法?以及为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而展开的听说读写技能训练?
  很遗憾,新课程标准也没能这么细致地告诉我们具体哪一篇课文必须要从哪几个方面确定课程内容。根据授课教师个人情况、对教材解读水平以及学生学情等具体情况不同,每个教师所确定的课程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究竟要教什么(也就是课程内容)完全凭教师的个人经验和认识去选择,去琢磨。结果导致语文课程内容的随意、零散、无序以及经验化。甚至有相当部分的教师依旧把“教材内容”当成语文课的主要目标,结果又走回了纠缠内容的老路。
  1. 感性的东西,理性处理
  绝大多数的文本是非常感性的,面对这些感性的文本,教师需要做出理性的选择。
  先从教学目标的设定说起,而一个与此相关的普遍问题和核心障碍,是语文教师往往不清楚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一堂课下来,老师教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说不清楚,又谈何“得”呢?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出在我们所教的一篇篇课文本身并不是教学内容。这需要教师深入研读,发现并提炼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经常进行“同课异构”,切入点不同,教学效果自然不一样。但这需要较好的教学功底,否则课堂将陷入贪多求全、师生一无所得的境地。
  比如对于低年级的一篇识字课文,要让学生真正习得识字方法,只是简单地教音、形、义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一幅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要渗透文化层面的内容,如汉字的演变等。再比如朗读教学,一至六年级,若只是把句子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一次次泛泛地读,学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朗读技能。教师只有设身处地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再加上一定的朗读方法指导,学生才能真正读有所得。
  还是薛法根老师说的好,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一课一得,人人有得”。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积跬步,致千里。
  另外,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语文课程内容众多,不可能全都纳入课堂,我们该如何选择?
  2. 复杂的问题简单处理
  我们可以做的是:根据课文合理开发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特点合理地选择课程内容。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赵志祥老师说过:“教学设计,就是一个舍弃的过程。”这要求我们按照实际情况有所取舍。语文课能简单?是的。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教语文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的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在于老师看来,教语文很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读、写。说得稍微具体一点就是四个字:多读多写。
  对“简单”二字,赵志祥老师亦有精辟的观点:
  (1)环节简单一点儿。力求简单,能一个绝不两个,能三个绝不四个,一般情况下,教学环节以3~4个为宜,不要超过五个。教学设计,就是一个舍弃的过程。
  (2)课件简明一点儿。语文教学中的媒体作用仅仅是辅助,帮助还原而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3)教材简化一点儿。淡化(放弃)课文内容分析,搬开“问答式”教学这座大山。
  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文字训练课,把单调的、枯燥的训练变得有趣,不乏味,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3. 课外的问题课内解决
  语文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性学科,它的许多能力不是仅靠直接传播和简单模仿就能获得,而是要在长年累月的语文实践中,慢慢领悟,逐渐积累而成的。从课程的角度来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提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多读、多写、多积累。
  因此,学习语文若仅靠课文已远远不能满足学习求知的需要,学生不读课外书籍,阅读面太窄,就会“营养不良”,语文素质肯定难以提高。
  显然,仅靠教材中的几篇文章,是完成不了这个任务的,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补充。课外阅读,不要真指望学生都在课外来完成,有些可以在课内来解决。
  教师应该少在内容分析的窠臼里纠结,要让学生课内有读课外书的时间。固定课外阅读的时间,是保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找时间、挤时间读课外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证有阅读的时间,提高阅读的质量,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
  每周,振能小学有两个时间是固定给学生阅读的:一是周三、周五中午2 ∶ 00~2 ∶ 20,这是学校坚持了十年的做法;二是阅读课,从语文课中调出一节课来,上课地点也从教室改在学校大书房或绘本馆。
  小学生毕竟年龄偏小,读课外书的自觉性相对较弱,这就需要教师施加一定的压力来督促完成。学生在家里必须有读书时间,学会挤时间阅读课外书,提高独立阅读的自觉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师不可能一一检查学生每天阅读情况尤其是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采用各种形式争取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让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再配以教师适时适当的评价、评比措施,学生在家课外阅读的时间才会得以保障,学生在家进行课外阅读的习惯才会落到实处。
  在阅读指导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选择高质量的读物。现在市场上的图书良莠不齐,有些课外读物质量低下,没有品位,内容荒诞,有害学生身心健康。教师应及时指导家长、学生,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同内容读物,定期向家长、学生推荐优秀儿童读物,提倡读好书,读有益身心发展健康的书。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餐饮文化观念的变化,高校食堂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自2009年9月起,江苏理工学院在学生食堂推行“6T”实务管理模式.就高校食堂推行“6T”实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对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新时期高校学生公寓如何不断创新发展,适应新时代高校后勤
目的:通过对临床常用的两种镍铬合金在短暂的酸性及酸性加氟的人工唾液中处理的镍离子析出,以及处理前后在正常pH的人工唾液中镍离子析出和表面理化状态的改变进行检测和观察,对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现代社会需要一个人既要有高尚的品质和社会应变能力,又要有自信、上进的心态。 这些都离不开教育。小学是打基础的教育阶段,“基础”的核心在于为获取更多学问而进行的先行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能力的储备——培养兴趣,养成习惯。如同建造高楼大厦必先夯实地基一样,培养兴趣和养成习惯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往往被高度
期刊
目的:通过动物骨内植入实验,研究不同类型的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膜层钛种植体形成骨整合界面的生物力学、生物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性;为进一步探讨钛种植体表面微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