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志愿服务参与对外传播的分析与思考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ea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对外援助与合作交流并重的基本框架,在對外传播进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以对外援助为主要内容,塑造积极国家形象,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合作交流为发展趋势,创新对外传播手段,开辟了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以青年群体为实施主体,拓展民间交往空间,提供了青年外交的新平台;以志愿精神为组织愿景,顺应国际社会理念,消弭了国家地区间的差异;以个体实践为具体形式,赋予传播情感向度,实现了影响力的深度扩散。未来,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应从统筹规划、项目设计、人员能力、组织动员等方面不断提升,进一步发挥其在对外传播中的延展效用。
  【关键词】海外志愿服务 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一、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现状
  1.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兴起。西方国家的海外志愿服务在上世纪就发展起来,其中较有影响的组织及项目有美国和平队、英国海外服务社、澳大利亚海外服务局、欧盟青年海外志愿服务行动等,亚洲国家的代表性组织亦有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韩国国际协力队等。这些海外志愿服务的项目及组织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积极参与到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灾害救助、人道主义帮扶等多个领域。和发达国家的蓬勃发展相比,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总体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援助活动,正式的海外志愿服务项目则始于2002年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该项目以老挝为对象国进行了首次派遣,数据显示,依托这一项目已累计近700名青年志愿者到亚非拉的2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志愿服务。
  2.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总体上经历了从以对外援助为主向对外援助与合作交流并重的阶段过渡。在以对外援助为主的第一阶段,中国海外志愿服务以资源输出为主要特征,代表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及组织有“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志愿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救援、技术帮扶、教育援助等,如2004年组织医疗队伍进行印度洋海啸国际救援等。当前,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基本进入了对外援助与合作交流并重的第二阶段,呈现出协同发展的取向,集中表现为在既有国家对外援助总体框架之外,还产生了一些新兴的志愿服务形式,如企业志愿服务、旅游志愿服务、中文教学志愿服务等,这些项目及组织主要依托所在行业或企业的海外发展战略发展起来,呈现出行业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特征,为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一扇重要窗口。
  其中,企业志愿服务主要伴随着跨国企业的海外布点发展起来,以中国中铁、中国电建、中信建设等央企为代表,通过参与当地的志愿服务,践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服务企业本土化发展战略,不过相较于西方跨国企业的规模化运作,中国企业的海外志愿服务还在发展初期,呈现低端化、碎片化、分散化等特点。①旅游志愿服务,主要是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公益旅游的发展形成起来,是指志愿者在海外旅游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志愿服务活动,诸如保护环境、救助当地贫困者等,作为一种新兴的个性化旅游形式,旅游志愿服务受到青年旅行者的追捧,不过,现阶段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中国旅游者数量还较少,也比较分散。中文教学志愿服务,主要是指以中文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以2004年启动实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现更名为“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计划”)为实施载体,和前两类志愿服务不同,伴随着海外中文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中文教学志愿服务逐渐呈现规模化效应,成为当前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之一。
  二、海外志愿服务在中国对外传播中的作用
  1.海外志愿服务以对外援助为主要内容,塑造积极国家形象,提升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海外志愿服务作为各国对外传播的战略手段,具有广泛的国际经验和实践基础,志愿服务在很多国家也被视为“公共政策的工具”。以美国为例,在1961年发起的“和平队”仍在持续,至今已经累计向140个国家派遣了22万名志愿者。冷战之后这些志愿者对传播美国文化价值观、改善美国国家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和平队也被称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美国形象工程”。②中国政府借鉴了发达国家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经验,在“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之外,以不同形式的项目对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人道主义帮扶,如2006年中非北京峰会中国政府承诺援助非洲国家建设100所小学、2009年中非合作论坛达成“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等。③这些海外援助项目对于中国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正面影响。
  2.海外志愿服务以合作交流为发展趋势,创新对外传播手段,开辟了文化走出去的路径。企业志愿服务、旅游志愿服务、中文教学志愿服务等,这些多元化的志愿服务形式为中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中文教学志愿服务为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项文化传播活动。志愿者在中文教学的课堂上,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让更多人接触到中国的青年群体。青春健康、积极阳光、有责任感的志愿者形象无疑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无形塑造。我们一直强调对外传播要讲好中国故事,事实上,这些中文教师志愿者就是一个个立体化的中国故事。
  3.海外志愿服务以青年群体为实施主体,拓展民间交往空间,提供了青年外交的新平台。学者丁元竹早在2005年就提出,海外志愿服务是一种民间外交,海外志愿服务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吸引力的重要体现。此次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将进一步加剧国际形势的“逆全球化”和传播的“去中心化”,原有国家间的公共外交难度将会进一步加大,个体间人际传播的功能将进一步凸显。青年群体目前是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主力军,志愿者青年以民间外交官的角色登上世界舞台,讲述中国故事,打造中国名片,成为我国对外传播中的一股新生力量。疫情期间,一些西方舆论恶意抹黑中国,中国海外志愿者用实际行动进行了话语表达。据爱尔兰科克大学孔子学院一名志愿者表述:“有时候他们会提及一些国外媒体的不实报道,我们就耐心地去告诉他们真实情况。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个中学校长问我中国10天建了一个医院是不是假新闻,我尽我所能地去证明这就是特殊时刻实实在在的中国速度。”④   4.海外志愿服务以志愿精神为组织愿景,顺应国际社会理念,消弭了国家地区间的差异。海外志愿服務是一项文化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消弭民族国家间的差异,增进海外民众对中国的理解。《中国海外志愿者》一书中记录了16名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志愿者的亲身经历:“在这些志愿者的耐心辅导下,孩子们已经能够用中文流利地对话;在他们的精心治疗下,患者脸上绽放出多年未见的笑容;在悉心栽培下,农作物的新品种一茬又一茬地结出硕果累累……”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声的国际语言,可以跨越国家、地区、种族、文化的界限。志愿服务起源于西方,志愿精神更是深深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内核,在西方社会,志愿服务作为公民自我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形式,得到公众的广泛认同和参与。⑤中国在海外推行志愿服务,是对国际志愿服务精神的践行,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开展对外传播活动也更容易获得所在国家或地区人民的好感。
  5.海外志愿服务以个体实践为具体形式,赋予传播情感向度,实现了影响力的深度扩散。实践性是现代志愿服务区别慈善行为的重要特征,志愿服务不再是福利意义上的经济捐赠,而是通过志愿者个体亲身实践进行的服务行为。许多派遣至第三世界国家的志愿者生活环境都十分恶劣,但在回忆志愿服务经历时,志愿者大多是使用“感动”“快乐”等词汇描述这段经历。乔纳森·特纳提出,情感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人类活动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在形成社会纽带和建构复杂社会结构时对情感的依赖。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情感是人类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国志愿者深入所在国家或地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服务双方创造了共同的集体记忆,建立了情感共同体。相较于公共外交的宏大叙事和政治维度,海外志愿服务赋予了对外传播活动更多情感性的力量,而这种情感性的力量将成为增进文化理解、促进文化共鸣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域。但仍存在许多不足,面临问题诸如:缺乏将志愿服务和国家对外传播战略相结合的顶层框架,在发展路径、管理模式、项目开发等方面和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国内社会对海外志愿服务的认知十分有限等等。全球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中国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海外志愿服务在中国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合理发挥志愿服务民间外交的功能,有效挖掘海外志愿服务的延展效用,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1.统筹规划。和国内的志愿服务项目不同,海外志愿服务是系统性工程,存在周期性长、环境复杂、面临语言障碍及跨文化适应等诸多现实问题,需要国家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资金支持、保障激励等方面给予系统性支撑。事实上,但凡成规模、成建制的海外志愿服务项目,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同时,要结合国家战略,吸纳企业、媒体、非营利组织等多重社会资源,完善海外志愿服务的支持网络,形成海外志愿服务的联动效用,如“‘一带一路’国际志愿服务同盟”从倡议到落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项目设计。海外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在契合传播规律、迎合当地需求的同时,形成中国的本土特色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可以学习发达国家的普遍性经验,如日本在进行教育援助的同时也会提供日式武术和日本式经营管理哲学,美国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会传播美国的教育理念。⑥这些都为我们的项目开发提供了思路。和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形成对比,中国的海外志愿服务项目还有很大拓展空间,要鼓励专家学者参与项目的论证与框架设计,打造并形成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品牌项目。
  3.人员能力。美国和平队之所以保持多年的发展还一直向前,有研究认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平队为志愿者提供了扎实的语言技能、当地知识,以及跨文化适应方面的培训。陌生的文化环境、复杂的国际形势给志愿者的海外实践不断带来挑战。志愿者是海外志愿服务最直接的参与者,在海外面对质疑的声音,中国志愿者该如何应对,这是对志愿者跨文化传播能力的考量。因此在海外志愿者的培训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志愿者的信息素养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4.组织动员。青年群体在当前和未来都是中国海外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但国内的实际情况是社会大众对海外志愿服务的认知并不充分,也没有形成畅通的派出渠道。应当加强媒体宣传,发挥平台作用,鼓励大学生、研究生等青年群体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到海外志愿服务实践中去。同时也要为青年群体参与海外志愿服务开辟更多途径,除了上述由中国自主发起志愿服务项目,还有一些国际成熟的志愿服务项目,如“联合国青年志愿者”项目等。
  (本文系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教育2018年度课题重大项目资助“孔子学院建设与全球语言文化公共产品供给”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8CI04A)
  作者: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王哲:《以海外志愿服务促进“走出去”中资企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19年第4期。
  ②廖宏斌:《文化、利益与美国公共外交》,外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③陈明昆、李俊丽、章剑坡:《中国对非教育援助与合作的发展阶段、成效和意义》,《非洲研究》2016年第1期。
  ④《孔子学院赴外志愿者:四海同心、九州同愿,共抗疫情》,北京语言大学新闻网站,http://news.blcu.edu.cn/info/1011/18882.htm,2020年2月9日。
  ⑤王向南:《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制度设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⑥黄立志:《被遮掩的中国名片——中国青年志愿者在海外》,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7年,第176页。
  责编:谭震
其他文献
光电子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文章以实际社会需求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并建议从理论授课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实践环
在“文科高职的教育教学与理论建构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和震认为: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往往用办理工科高职的标准、模式去衡量发展文科高职。(《中
2011年9月15日,山西霍州职业中专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暨感恩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学校主要领导班子和近400名学生、家长参加了会议。作为“职业院校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文章结合环境生态学的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环境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环境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教学的实习基地建设、实习模式和教学方法,并
我国的股票市场自1991年开始运作以来,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需要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学习借鉴国外证券市场制度化管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少走弯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探讨日本证
为了适应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教师的职教能力结构需要进一步充实并完善,其中,企业实战能力、课程整合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职教能力的核心与关键,教师职教能力再造成为课程
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东亚货币.金融危机,首是从泰国开始的,后波及香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主要表现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大幅贬值,股市下跌,由于金融机制
公司制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设计的恰当与否,关系到公司制企业能否有效运转,就世界范围来说,现代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有多种形式
战后日本经济从1955年到1973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可以说,独特的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为这奇迹的出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高速增长的结束,传统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