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视角下的《五灯会元》词语训诂举隅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jin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五灯会元》中的“知有”有人释为“知晓、知道”,我们认为当训释为“知道圆成实性(妙有)”;“不惜眉毛”有人释为“不惜花费心思”,我们认为当释为“不惜承受恶报”;“惜取眉毛”有人释为“省点精神”、“少费点口舌”,我们认为当释为“不敢造恶”;“眉须堕落”有人释为“思考错误、言行未当”,笔者认为当释为“承受恶报”;“出队”有人释为“出行列”或“出队列”,我们认为当释为“住持有事远出”。
  关键词:佛学;《五灯会元》;词语;训释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5)05014005
  《五灯会元》是我国一部著名的佛教著作,记录了两千多位来自国内各地的禅师的言语,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宋白话的面貌,是唐宋白话的重要语料。但是我们对其词语的研究,却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没有从佛学角度训释词语是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略举三例,试图说明从佛学角度释读禅宗语录的必要性,不当之处,敬祁专家教正。本文所举《五灯会元》例证,均出自中华书局1992年苏渊雷先生点校版。
  一、例一:知有
  “知有”在《五灯会元》中用例甚多,如:
  1.须知各各当人分上事,作么生是诸上座分上事?知有底,对众吐露个消息,以表平生行脚,参善知识,具烁迦罗目,不被人谩,岂不快哉!还有么?(卷十五《庐山护国和尚》)
  2.上堂:“天宽地大,风清月白。此是海宇清平底时节。衲僧家等闲问著,十个有五双知有。只如夜半华严池吞却杨子江,开明桥撞倒平山塔,是汝诸人还知么?若也知去,试向非非想天道将一句来。”(卷二十《保安可封禅师》)
  3.汝须知有此事。若不知有,啼哭有日在。(卷六《涌泉景欣禅师》)
  4.上堂:“满口道得底,为甚么不知有?十分知有底,为甚么满口道不得?且道誵讹在甚么处?若也知得,许你照用同时,明得俱了。其或未然,道得道不得,知有不知有。南山石大虫,解作师子吼。”(卷十六《国清妙印禅师》)
  《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失收“知有”。有人认为,“知有”是“知晓、知道”的意思[1]133。然而,如果我们多看些出自佛典的例子,就可能会产生疑惑。
  5.諸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具足正信心不放逸,勤修精進即得正念,用是念智知有、知無。(《大正藏》第 7 冊《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6.是故王者,常當憂民如念赤子,不離於心。當知國內人民苦樂,以時安行,知水、知旱,知風、知雨,知熟、不熟,知豐、知儉,知有、知無,知憂、知喜,知老、知少,知病、不病,知諸獄訟,知有罪、知無罪、知輕、知重,於諸王子大臣諸官知有功者、知無功者,如是知者名不離心。(《大正藏》第9 冊《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7.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明。何等為十?所謂:出生知一切眾生業報方便智明;出生知一切眾生境界、解脫、寂滅、淨心方便智明……知一切眾生生,亦知無生,知一切眾生滅,亦知無滅,知因、知緣,知事,知境界,知行,知生、知滅,知眾生說,知愚癡、知離愚癡,知顛倒、知非顛倒,知垢濁、知清淨,知生死、知涅槃,知有、知無,知著、知不著,知堅固、知離,知轉、知不轉,知起、知不起,知壞,知道,知成就,知根,知眾生受化隨器應故;教化眾生,未曾忘失菩薩所行。(《大正藏》第9 冊《大方廣佛華嚴經》)
  8.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大正藏》第 19 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以上诸例,“知有”“知无”相对为文,如果“知有”是“知晓、知道”,那么“知无”又是什么呢?可见,“知有”不可简单地训释为“知晓、知道”。
  何谓“有”?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所释甚详:“【有】(术语)(一)对于无或空而言。此有实有假有妙有等之别。如三世实有者,实有也。因缘依他之法者,假有也。圆成实性者,妙有也。(二)十二因缘之一。为造可牵当来果之业之位,即业能有当果之意。是因之名也。又曰有支。若约于分位之十二因缘,则当于壮年以后。(三)果之名。因果不亡之义。如三有,二十五有,及四有等。(四)色界无色界之定及依身也。外道执之,以为解脱,故遮遣之而特谓之有。有者生死相续之义,显非真灭之意也。上二界之贪,谓之有贪,上二界之漏,谓之有漏(三漏之一)者,即由此意。”[2]505
  朱芾煌《法相辞典》所释最详:“【有】瑜伽九十七卷十一页云:又住于此,若生,若长,能生后际所有众苦;说名为有。二解。大毗婆沙论六十卷六页云:问:何故名有?答:有增有减,故名为有。……三解。大毗婆沙论一百九十二卷七页云:然有声目多义。此中说属众同分有情数五蕴名有。……”[3]
  可见,“有”是个佛学专有名词。至于“知有”,前人亦有论说。《金光明經》:“知有非有,本性清淨,希有希有,如來功德……”(《大正藏》第 16 冊《金光明經》)[隋]吉藏撰《金光明經疏》:“知有者知世谛也。”[4]丁福保《佛学大辞典》:“【世谛】(术语)对真谛之称。世者世间,世俗。谛者事实,又道理。世间之事实,又世俗人所知之道理,谓之世谛。又曰俗谛,世俗谛,覆俗谛等。涅槃经曰:‘如出世人所知者,第一义谛。世间人所知,名为世谛。’仁王经上曰:‘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2]423又《楞嚴經》云:“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無或有,豈彼聞性為汝有無?聞實云無,誰知無者?”(《大正藏》第 19 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明]真鑑述云:“言知有知無者。謂所知之有及與所知之無也。”[5]吉藏与真鑑的解说都表明“知有”是动宾结构。
  据丁福保佛学词典的解释,“有”有四个义项,则“知有”亦当有四个义项,但在禅宗语录中,一般可训释为“知道圆成实性(妙有)”或“明了自己的佛性”,例(1)至(4)中的“知有”均为此义。   二、例二:不惜眉毛,惜取眉毛,眉须堕落
  “不惜眉毛”在《五灯会元》中共见6例,如:
  1.小参,举:“陆亘大夫问南泉:‘弟子家中有一片石,也曾坐,也曾卧,拟镌作佛,得么?’云:‘得。’陆曰:‘莫不得么?’云:‘不得。’大众,夫为善知识,须明决择。为甚么他人道得也道得,他人道不得也道不得?还知南泉落处么?白云不惜眉毛,与汝注破。‘得’又是谁道来,‘不得’又是谁道来?汝若更不会,老僧今夜为汝作个样子。”(卷十九《五祖法演禅师》)
  2.山曰:“大众还会么?”众无对。山曰:“若无人道得,山僧不惜两茎眉毛道去也!”乃曰:“石霜虽有杀人刀,且无活人剑。岩头亦有杀人刀,亦有活人剑。”(卷七《岩头全奯禅师》)
  3.上堂:“山僧是杨岐四世孙,这老汉有个三脚驴子弄蹄行公案。虽人人举得,只是不知落处。山僧不惜眉毛,为诸人下个注脚。”(卷十九《天宁梵思禅师》)
  《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失收“不惜眉毛”。有人认为,以上例句中的“不惜眉毛”含有不惜花费心思的意思[1]132。
  《五灯会元》共见7例“惜取眉毛”,如:
  4.问:“法身无为,不堕诸数,是否?”师曰:“惜取眉毛好!”(卷六《洛浦元安禅师》)
  5.山(首山禅师)曰:“或有人教汝现三十二相时如何?”师曰:“某甲不是野狐精。”山曰:“惜取眉毛。”(卷十一《三交智嵩禅师》)
  6.问:“古人云:如红炉上一点雪。意旨如何?”师曰:“惜取眉毛好!”(卷十三《曹山光慧禅师》)
  《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失收“惜取眉毛”。有人认为,“惜取眉毛”与“不惜眉毛”语义相对,含有“省点精神”的意思[1]132。也有人把“惜取眉毛”释为“少费点口舌”[6]779。
  《五灯会元》共见6例“眉须堕落”,如:
  7.上堂:“若说佛法供养大众,未免眉须堕落。若说世法供养大众,入地狱如箭射。去此二途,且道保宁今日当说甚么?三寸舌头无用处,一双空手不成拳。”(卷十九《保宁仁勇禅师》)
  8.初参西院,便问:“拟问不问时如何?”院便打。师良久,院曰:“若唤作棒,眉须堕落。”师于言下大悟。(卷十一《兴阳归静禅师》)
  9.岭曰:“汝归与疏山道,若将三钱与匠人,和尚此生决定不得塔。若将两钱与匠人,和尚与匠人共出一只手。若将一钱与匠人,累他匠人眉须堕落。”(卷十三《疏山匡仁禅师》)
  《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失收“眉须堕落”。有人认为,“眉须堕落”含有“思考错误、言行未当”的意思[1]132。
  我们认为,要正确释译这三个词语,必须了解几个佛教故事:据《大正藏》第 53 冊[唐] 釋道世撰《法苑珠林》646页、《大正藏》第 50 冊[唐]釋道宣撰《續高僧傳》649页、《大正藏》第 51 冊《釋門自鏡錄》815页记载:釋僧遠“為性疎誕不修細行。好追隨流蕩歡醼為任”导致“眉毛一時隨手落盡”;《大正藏》第 53 冊《法苑珠林》989页记载,行軍倉曹參軍因“於精舍剝佛面取金”而致“旬日之間眉毛總落”;《大正藏》第 51 冊《弘贊法華傳》记载,縣錄事企图玷污持颂法華經的尼姑而导致“眉毛鬢鬚。一時俱墮”;《大正藏》第 51 冊《法華傳記》92页记载,沙彌雲藏“得法華經五六卷。綴為紙衣”导致“眉毛皆落”;《大正藏》第 51 冊《華嚴經傳記》167页记载,釋法念因不持戒律导致“眉毛墮落”;《大正藏》第 51 冊《古清涼傳》1097页记载,釋普明因犯淫戒导致“眉毛鬚髮。一時俱墮”。
  以上六个载于唐代文献的因果报应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遭受恶报时,眉毛都会落下。因此,眉毛的落下在唐以后的文献中就成了“恶报”的代名词。可见,“不惜眉毛”应是“不惜承受恶报”之意,“惜取眉毛”则是“不敢造恶”之意,而“眉须堕落”则为“承受恶报”之意。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从上面的例子看,禅师“不惜眉毛”都是为了给后学说法,难道说法也是造恶吗?从禅宗的角度看,回答是肯定的。在阅读禅籍时,我们发现,禅师遇到有关“佛性”的问题时,一般不肯回答,因为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可能成为障道因缘。
  另外,《祖堂集》里也有一个类似的例子:
  10.後於惠林寺,遇天寒,焚木佛以禦次,主人或譏,师曰:“吾茶毗,觅舍利。”主人曰:“木头有何也?”师曰:“若然者,何责我乎?”主人亦向前,眉毛一时堕落。有人问真觉大师:“丹霞烧木佛,上座有何过?”大师云:“上座只见佛。”进曰:“丹霞又如何?”大师云:“丹霞烧木头。”(《祖堂集》卷第四“丹霞和尚”)
  有人认为,“眉毛堕落”语含双关,既是说“主人”(上座)向前烤火,眉毛被火烧掉,也含有此人思考错误、言行不当的意思,故下文有人问“上座有何过”[1]133。
  把“眉毛一时堕落”释成“眉毛被火烧掉”值得商榷,“被火”没有依据。我们再看上面举的六个佛教故事,都跟火没有关系,第一则故事釋僧遠的眉毛是自然落下的,第二则故事行軍倉曹參軍的眉毛是“旬日之間”自然慢慢落下的,第三则縣錄事的眉毛、第四则沙彌雲藏的眉毛、第五则釋法念的眉毛均是突然莫名其妙落下的。可见,这里说的只是一个因果报应故事,眉毛是自然掉的,因为丹霞心中只有木头,所以没有报应;因为“上座只见佛”,所以有恶报,眉毛便会自然落下。
  那么,恶报为何与眉毛落下有关呢?这是因为,“眉者面首之媚。表所說勝大乘完媚”(《大正藏》第 34 冊《妙法蓮華經玄贊》),“眉者面之首。一面之上。最勝莫於眉。眉者媚也。面上頭上。事須得眉。眉與頭面。為媚好也”。(《卍续藏》第 34 冊《法華經玄贊要集》)。
  因果报应在世俗看来不可思议,究竟真实性如何,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我们要明确的是,因果报应理论是佛教的根本理论,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皆不实,唯有因果不爽,明确了这一点,上面关于“眉毛”的用例,就都迎刃而解了。   三、例三:出队
  “出队”在《五灯会元》仅见2次,如:
  1.僧問:“東牙烏牙皆出隊,和尚爲甚麽不出隊?”師曰:“住持各不同,闍黎争得怪。”(卷六《鳳翔府招福禪師》)
  《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失收“出队”。有人把“出队”训释为“出行列”或“出队列”[6]308。
  我们认为,要正确释读以上语录,关键是释读“出队”一词。我们可以从宋代的禅宗语录中找到一些“出队”的用例。
  2.出队归。上堂举五祖师翁出队归。示众云。出队半个月。眼不见鼻孔。失却祖师禅。拾得个骨董。且道。向甚处着。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径山法孙出队八十余日。鼻孔常与眼睛相见。(《大正藏》第47册,[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一)
  3.出队归上堂。透过铁壁银山。红尘闹市。全彰古佛家风。……(《卍续藏》第68册,[宋]师明集《续古尊宿语要》)
  4.出队归。云。……(《卍续藏》第68册,[宋]师明集《续古尊宿语要》)
  5.出队归。云冒暑入鄽。如亲八热之狱。……(《卍续藏》第68册,[宋]师明集《续古尊宿语要》)
  6.后天童觉和尚出队至上虞。夜宿其庵。连榻与语。大奇之。(《卍续藏》第 86 册,[宋]道融撰《丛林盛事》)
  例(2)至(5),“出队”的施事均是说法的老师,后均接“归”,然后接下来便“上堂”,可见“出队”不能释读为“出行列”“出队列”,老师不可能站在队列里,更不可能从队列里走出来,然后又回到队列里,接下来又上堂说法。例(2)还有“出队半个月”“径山法孙出队八十余日”的说法,例(6)说“出队至上虞”,这些例证更证明“出队”不能释读为“出行列”“出队列”,排队不可能排这么长的时间,“出行列”也不可能出到某个地点去。
  其实,“出队”在佛典中是我国佛教禅宗的专有名词,《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有详细记载:“凡住持有事远出。客堂先一日挂牌。(牌云)明日某时。方丈和尚公出。往某处。大众师。闻鼓声。齐集恭送。住持预日。午饭。在斋堂白众告假。即晚。方丈设两序茶。嘱托院事。监院与衣钵。备住持出门应用之物。次日时至。知客鸣鼓四下。即上方丈。合掌白云。(大众师送和尚)。住持到祖堂礼祖。次至大殿礼佛毕。即鸣钟鼓。维那云。展具。顶礼和尚。礼毕。随送出山门而回。凡住持在外。朔望等节。不挂免礼牌。至回山信到。侍者先报客堂。客堂挂牌。(牌云)即日某时。方丈和尚回山。大众师闻皷声。齐集迎接。候住持至山门。维那云。(大众师顶礼和尚)。住持说免礼。即回堂。然此乃远出半月一月之礼。若早出晚归。或三五日之期。但告知衣钵库房客堂而行。大众不迎送。又凡遇住持回山。大众不及迎接。即于晚课毕上方丈。顶礼慰安。并请开示。仪与晚参同。”[7]
  在古代,当家和尚离开所住持的寺庙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清·仪润曰:“此之住持出入。即古之公事出队。及出队归也。古之住持。领众办道。非常住公事。未尝敢出于寺。今则身为住持。不知领众办道。逐日夤缘奔走。以求名闻利养者。其失可胜道哉。”[7]可见当家和尚不敢轻易离开所住持的寺庙,是为了专心修行。
  从上可知,“出队”就是“住持有事远出”之意。“对”的本义为“坠落”,假借为集体的编制单位。“出队”之“对”为“集体”之意,“出队”字面义即“离开僧团集体”。“出队”又作“出乡”,但《五灯会元》未见用例。其他佛典用例如:
  7.出乡归上堂……(《大正藏》第 47 册,[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二)
  8.上堂。山僧未出乡。……(《大正藏》第 47 册,[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第三)
  9.出乡上堂。……(《大正藏》第 47 册,[宋]崇岳、了悟等编《密庵禅师语录》)
  《汉语大词典》等词典失收“出乡”。“出乡”之“乡”是“同辈、同类”之意。《礼记·缁衣》:“故君子之朋友有乡,其恶有方。”郑玄注:“乡、方,喻辈类也。”孔颖达疏:“言君子所亲朋友及所恶之人皆有辈类,言君子善者则为朋友也。”[8]这里的“辈类”即“同辈、同类”之意。因此“出乡”即是“离开佛门同学”之意,与“出队”义同。
  学界对于以上三则训释,或因不明世谛理论,或因不明因果报应理论,或因不明禅宗丛林清规理论,出现了一定的失误。限于篇幅,我们仅举三则,其实,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有人将“啐啄”释为“推究、考问”,将“说得”释为“口中诵说者”,将“心心法”释为“以心为心之玄法”,将“言下”释为“言语之下”,将“本来心”释为“本来之心”,等等,都是不明佛理所致。可见,训释禅宗典籍,熟悉一般的佛教理论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袁宾.《五灯会元》词语续释[J].语言研究,1987(2).
  [2]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朱芾煌.法相辞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534.
  [4]吉藏.金光明經疏[M]//大正藏:第 39 冊.台北:新文丰出版有限公司,1983:174.
  [5]真鑑.楞嚴經正脈疏[M]//日本京都藏经书院.卍续藏经:第壹輯第十八套第三冊.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 1923:320.
  [6]普济.《五灯会元》白话全译[M]. 蒋宗福,李海霞,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仪润.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M]//日本京都藏经书院.卍续藏:第 63 册.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 1923:434.
  [8]礼记[M]//郑玄,注;孔颖达,疏;龚抗云,整理.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769.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导医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护理工种之一。我们在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体检中心从事导医工作多年,每年接待2万-3万体检人次,实际的工作体会是:导医必
为了探索结构陶瓷材料在摩擦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摩擦特性影响,分析了摩擦过程中材料的接触过程及力学关系,并对旋转超声磨削加工的Si3N4陶瓷试样开展了摩擦表面
早在1980年日本就发现强酸性电解水有显著杀菌效果,并应用于医药领域。5年前,日本有关部门就批准了将其用于医疗设备消毒,主要用于内窥镜和手的消毒,他们称之为电解机能水。酸化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体重指数与多代谢异常关系。方法对459名高血压患者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超重组236例(BMI≥25kg/m^3)和非超重组223例(BMI〈25kg/m^3)两组,进行多代谢异常情况的对照
随着《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和我国监督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人民群众对食品以及食品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意识不断
目的探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城镇职工、居民参保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影响,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管理水平。方法分别从我院门诊治疗、住院治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概述规范使
北京市烟草专卖局组建于1986年初,专卖管理处是局行政执法、管理监督的主要职能部门。全处现有人员26名,其中党员18名,团员8名,26人中有复员军人11名。该处担负着全市卷烟批
1病例报告患者,女,52岁,因右眼胀痛、结膜充血自用润洁滴眼液3d,症状无缓解;4h前突然出现右眼剧烈胀痛、头痛、视物模糊、虹视并伴恶心、呕吐急诊入院。眼部检查,视力右:1m指数,左:4.8,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锥体外系为特征的老年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此外患者还可以出现吞咽困难、尿频,常伴
期刊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纳食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胀病人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胀病人作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