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思想,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成绩。结合生本理念,对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新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本理念;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71-03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 Based on 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
WAN Sheng,XIE Xiao-li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Deyang 618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teaching idea of 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and teacher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so 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The paper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guide students how to use its resources advantage,and how to maximize learning achievement. The article carry through state for new teaching model of The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 with this idea.
Key words: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Teaching of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New Teaching Model
1引言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机械零件结构越来越复杂,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对机械产品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航空航天、微电子、信息技术、汽车、造船、建筑、军工和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中,零件形状复杂、结构更新换代频繁、批量小、零件精度高、加工困难、生产效率低等,这些现实问题日益突出,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适应上述发展特点的最重要手段。《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在这样的专业发展背景下,如何造就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索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带动人才培养各层面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文章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课堂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提出生本教育理念的新教学模式,以期对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生本教育
2.1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很低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底子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很多学生对上大学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感到乏味,更有甚者,上课就疲惫、打瞌睡,认为读书无用。这些学生最缺的是动力不是智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做的教育工作不是开发智力而是增强动力,必须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理念,多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当青年离开学校时,他(她)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当主持人、教练员、评判员等多种角色,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激活学生,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2生本教育的核心内容。生本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的起点非零,学生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在生本教育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本体。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克莱恩认为:“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和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教学过程把学生与教育资源互动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自我实现得到满足。
2.3生本教育伦理观。生本教育伦理观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需求的正视,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该充分体现在师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潜力、专业禀赋、个体特征的关注和支持;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是一个具备自我激励功能的完整系统,在学习的进程中假如得到教师的鼓励,则会继续发挥潜能,直至走向更高的学习境界。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诱导学生自身的激励力量,将外部力量逐步转换为内部力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数控车刀”时,其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刀类型、车刀材料、几何参数选择。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提前准备了一张零件图,上课时我提问:“这张零件图选用哪些刀具来加工?”同学们抢着回答,展示他们在上课之前通过提前预习得到的答案。然后,我又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方式?”片刻之后,一位同学回答出了另外一种选择方式,我感到很惊讶,这位同学平时是不爱发言的,今天他说出了正确答案,于是我对他表扬了一番,后来我发现,这位同学越来越爱学习了,期末考试也得到大大提高。
用生本教育伦理观来指导教学,尽可能充分尊重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实际意义。
2.4生本教育行为观。生本教育行为观的中心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过程。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通过依靠学生自身的行为,促使其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顺利地完成内化的过程。同时,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从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的基础上,最有效地使用教育力量,集中到最必要的地方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学习者居于机体活动与意识活动同步的状态中,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检验,学生普遍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实行生本理念教学之前相比,知识面得到极大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力构建提升专业素质和知识素质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以学生作为教学本体,尽快地让学生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一样怒放。这样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即是生本教育体系。
3基于生本理念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新教学模式
3.1生本教育的原则。生本教育的原则是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中引入生本教育理念,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放手让学生发挥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创造潜能,尽可能的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3.2教学实施。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在在机械类专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整体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第一步,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新知识;第二步,教师根据新知识的特点,特定安排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自学,探索方法,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等,比如学习定位基准的选择时,就可以设置问题:定位与夹紧有何区别?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有何联系?什么是基准统一原则?等等。学生通过验证性的学习过程,更加深入的理解新知识;第三步,探索和本节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或已了解的相关知识;第四步,试着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本节新知识,并整理出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便学习中交流。
(2)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习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因此,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价值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深化的程度。教师在提出待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智慧自主学习,自主钻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任他们去自由发挥。例如,学生在预习程序格式时,教师应该针对程序格式的特点提出要求,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就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促使学生对程序格式的特点进行思考。
(3)鼓励和肯定,期待“不教而教”。教师要学会鼓励、肯定学生,积极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多一份爱心和鼓励,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并体验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
郭思乐教授指出:教育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不在于教,而在于鼓励学和帮助学,也就是说,我们在生命的旁边,帮助生命自身,让生命自为之,去发展,去成就自己的可能。那么,他的潜能不可限量,也无需限量。这种发自内心的力量正是学习的动力。
4结束语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在课堂上引入生本理念教学,笔者发现生本理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得到改善,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本文介绍的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课教学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3]杨德广,焦贺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21).
[4]邵晓风,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5]魏衍平,耿学.生本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2)
关键词:生本理念;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新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71-03
The Teaching Research of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 Based on 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
WAN Sheng,XIE Xiao-li
(Sichua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llege,Deyang 618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teaching idea of 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and teacher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so a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The paper analys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guide students how to use its resources advantage,and how to maximize learning achievement. The article carry through state for new teaching model of The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 with this idea.
Key words: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Teaching of CNC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Programming;New Teaching Model
1引言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机械零件结构越来越复杂,加工精度越来越高,对机械产品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航空航天、微电子、信息技术、汽车、造船、建筑、军工和计算机技术等行业中,零件形状复杂、结构更新换代频繁、批量小、零件精度高、加工困难、生产效率低等,这些现实问题日益突出,数控加工工艺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适应上述发展特点的最重要手段。《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在这样的专业发展背景下,如何造就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成为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索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带动人才培养各层面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文章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课堂存在的灌输式教学,提出生本教育理念的新教学模式,以期对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生本教育
2.1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是很低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底子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很多学生对上大学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感到乏味,更有甚者,上课就疲惫、打瞌睡,认为读书无用。这些学生最缺的是动力不是智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做的教育工作不是开发智力而是增强动力,必须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育理念,多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该是当青年离开学校时,他(她)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当主持人、教练员、评判员等多种角色,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要激活学生,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2生本教育的核心内容。生本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出发点“,学生的起点非零,学生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造的本能,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在生本教育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教育的本体。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与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克莱恩认为:“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和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教学过程把学生与教育资源互动起来,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自我实现得到满足。
2.3生本教育伦理观。生本教育伦理观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和对学生需求的正视,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体现了生本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应该充分体现在师生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潜力、专业禀赋、个体特征的关注和支持;应该充分意识到,学生是一个具备自我激励功能的完整系统,在学习的进程中假如得到教师的鼓励,则会继续发挥潜能,直至走向更高的学习境界。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诱导学生自身的激励力量,将外部力量逐步转换为内部力量,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教学“数控车刀”时,其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数控车刀类型、车刀材料、几何参数选择。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提前准备了一张零件图,上课时我提问:“这张零件图选用哪些刀具来加工?”同学们抢着回答,展示他们在上课之前通过提前预习得到的答案。然后,我又问道:“还有没有其他的选择方式?”片刻之后,一位同学回答出了另外一种选择方式,我感到很惊讶,这位同学平时是不爱发言的,今天他说出了正确答案,于是我对他表扬了一番,后来我发现,这位同学越来越爱学习了,期末考试也得到大大提高。
用生本教育伦理观来指导教学,尽可能充分尊重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尤其是那些后进生,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只有这样教学才有实际意义。
2.4生本教育行为观。生本教育行为观的中心是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内化过程。因此,在教学进程中,应该通过依靠学生自身的行为,促使其在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下顺利地完成内化的过程。同时,生本教育体系的重要思想就是借力,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从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的基础上,最有效地使用教育力量,集中到最必要的地方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在生本教育模式下,学习者居于机体活动与意识活动同步的状态中,起到更好的效果。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中,通过实践检验,学生普遍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实行生本理念教学之前相比,知识面得到极大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力构建提升专业素质和知识素质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以学生作为教学本体,尽快地让学生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激发,他的天性得到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一样怒放。这样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即是生本教育体系。
3基于生本理念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新教学模式
3.1生本教育的原则。生本教育的原则是以学生为基本出发点,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在《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中引入生本教育理念,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放手让学生发挥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期创造潜能,尽可能的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3.2教学实施。生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在在机械类专业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整体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第一步,引导学生主动预习新知识;第二步,教师根据新知识的特点,特定安排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主动自学,探索方法,查阅相关参考资料等,比如学习定位基准的选择时,就可以设置问题:定位与夹紧有何区别?设计基准和定位基准有何联系?什么是基准统一原则?等等。学生通过验证性的学习过程,更加深入的理解新知识;第三步,探索和本节内容有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或已了解的相关知识;第四步,试着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本节新知识,并整理出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以便学习中交流。
(2)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培养学习能力。学生的理解能力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的,因此,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其价值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知识深化的程度。教师在提出待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自己的智慧自主学习,自主钻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任他们去自由发挥。例如,学生在预习程序格式时,教师应该针对程序格式的特点提出要求,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在预习时就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促使学生对程序格式的特点进行思考。
(3)鼓励和肯定,期待“不教而教”。教师要学会鼓励、肯定学生,积极的情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教师要多一份爱心和鼓励,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变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态度,正确认识并体验专业知识的实用价值。
郭思乐教授指出:教育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不在于教,而在于鼓励学和帮助学,也就是说,我们在生命的旁边,帮助生命自身,让生命自为之,去发展,去成就自己的可能。那么,他的潜能不可限量,也无需限量。这种发自内心的力量正是学习的动力。
4结束语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作为机械类专业一门必修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在课堂上引入生本理念教学,笔者发现生本理念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也得到改善,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本文介绍的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其他专业课教学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
[3]杨德广,焦贺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9,(21).
[4]邵晓风,廖其发.“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6,(3).
[5]魏衍平,耿学.生本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