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尝试、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最能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这种地位能否充分体现出来,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科学地、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学习。下面就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
一、尝试引入竞争机制,导出和谐学习小组
1.尝试自由组合,合理分配资源
在组建学习小组之初先让学生尝试自由组合,然后教师才按学生的住所、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把学生编成4-6人小组。而智力因素按1:2:1进行分配,这样使每个学习小组既有和谐的学习气氛又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学困生的“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使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的编排可以利用组内成员的差异性、互补性促进学生互助合作,又可以利用组间水平的大体平衡展开公平竞争。
2.尝试引入竞争机制,培养优秀小组长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迟疑不动,或盲目行动,不能较好的合作。况且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好动、贪玩,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散漫,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因此,选拔和培养一个优秀组长至关重要。当然,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要做到细致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等。
3.尝试引入优秀小组评选机制,促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因为交流合作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前进,共同进步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也变成侧重于对小组集体评价和奖励,定期评选出学校的优秀学习小组,逐步形成一个人人争当“优秀小组”的大氛围。
二、尝试引入新型师生关系,导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上理念进行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启疑、激趣中尝试合作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中尝试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们都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争取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的情境中,从而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根据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欢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物、经历过的事情、故事、童话设计成问题情境,设计成学习游戏。来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行合作交流,认识新知。
2.营造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尝试合作交流
(1)优化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美国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上,参与实验的教师积极推行民主化教学,努力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将过去学生对老师既敬又怕,高高在上的观念转变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值得交往的知心朋友关系。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合作交流。
(2)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體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开设了平等互助的学习场所,创设了人人都能表现自我的条件,使学生个体和小组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学习和解决新的问题。只有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才能将学习的时间、思维的空间真正交回给学生,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尝试引入约束机制,导出良好合作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合作学习既要发挥个人的作用,更要发挥集体的作用。要使这两种作用相辅相成,实验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1.积极尝试的习惯
积极尝试的习惯能使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为尝试合作学习取得较好的目标而努力。
2.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更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在教学中,尽管是小组的尝试性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吵闹。对学生纪律的约束不是将学生管死,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活而不乱。
主动尝试、交流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我将继续在小组构建、引导时机、合作交流、合作习惯等方面探索、实践,争取早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进行自主学习。
一、尝试引入竞争机制,导出和谐学习小组
1.尝试自由组合,合理分配资源
在组建学习小组之初先让学生尝试自由组合,然后教师才按学生的住所、个性、能力、心理、性别等因素把学生编成4-6人小组。而智力因素按1:2:1进行分配,这样使每个学习小组既有和谐的学习气氛又有利于优等生带动中等生的“拔高”学习,又能帮助学困生的“达标”学习,同时对优等生又是一个能力的锻炼,使小组中形成互帮互促的学习氛围。这样就达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样的编排可以利用组内成员的差异性、互补性促进学生互助合作,又可以利用组间水平的大体平衡展开公平竞争。
2.尝试引入竞争机制,培养优秀小组长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组长的组织和指挥,学习小组只是徒有其名,学生或迟疑不动,或盲目行动,不能较好的合作。况且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好动、贪玩,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就会导致课堂纪律散漫,教学效率事倍功半。因此,选拔和培养一个优秀组长至关重要。当然,小组的其他成员也要做到细致分工,如记录员、汇报员等。
3.尝试引入优秀小组评选机制,促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小组集体评价。其中“小组合作表现”为主要标志之一。改变过去以个人成绩为评价标准,以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因为交流合作是依靠学生之间的互学、互帮、互补、互促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共同前进,共同进步的。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也变成侧重于对小组集体评价和奖励,定期评选出学校的优秀学习小组,逐步形成一个人人争当“优秀小组”的大氛围。
二、尝试引入新型师生关系,导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以上理念进行教学。
1.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启疑、激趣中尝试合作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中尝试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们都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争取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的情境中,从而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兴趣。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主动参与学习
在教学中根据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学生喜欢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学生身边发生的事物、经历过的事情、故事、童话设计成问题情境,设计成学习游戏。来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进行合作交流,认识新知。
2.营造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尝试合作交流
(1)优化师生关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美国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上,参与实验的教师积极推行民主化教学,努力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逐步将过去学生对老师既敬又怕,高高在上的观念转变成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值得交往的知心朋友关系。使学生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合作交流。
(2)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體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为学生开设了平等互助的学习场所,创设了人人都能表现自我的条件,使学生个体和小组之间可以更好地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学习和解决新的问题。只有强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才能将学习的时间、思维的空间真正交回给学生,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尝试引入约束机制,导出良好合作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合作学习既要发挥个人的作用,更要发挥集体的作用。要使这两种作用相辅相成,实验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1.积极尝试的习惯
积极尝试的习惯能使学生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为尝试合作学习取得较好的目标而努力。
2.认真倾听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更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3.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在教学中,尽管是小组的尝试性学习,人数不多,但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吵闹。对学生纪律的约束不是将学生管死,而是通过一定的纪律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活而不乱。
主动尝试、交流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我将继续在小组构建、引导时机、合作交流、合作习惯等方面探索、实践,争取早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进行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