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标本为我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人,共90例,年龄22-45岁(平均33±8.07)岁,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 溶血组ALT、AST、GGT水平明显高于非溶血组ALT、AST、GGT水平。结论 溶血影响肝功能的准确性。
【关键词】溶血;肝功能;准确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75-02
肝功能检测在临床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对其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研究发现溶血标本会影响肝功能的准确性[1-2]。而溶血后对肝功能影响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溶血是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溶血后将导致血清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溶血和非溶血两组标本中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他们的差异,以期进一步研究溶血对生化指标中肝功能准确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2年9月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共9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22-45岁(平均33±8.07)岁,抽血前排除病毒性肝炎、曾经或正在使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等影响肝功能的因素。分为非溶血组和溶血组。
1.2 研究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90例健康人静脉血6ml,分别分装于两个试管中各3ml,并标记为a管、b管,a管于离心机中分离出血清,并检测肝功能,b管置于-40℃冰箱,30min后取出解冻并采用同样的方法离心,并检测肝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非溶血组和溶血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并记录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别对90例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肝功能进行检测,溶血标本中ALT、AST、GGT水平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中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3.1 谷丙转氨酶(ALT) 多种因素导致多个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入血,使得检测时ALT高于正常值。另外有研究发现,红细胞中ALT的含量是血浆中的7倍,溶血时,红细胞膜被破坏,使得红细胞内的ALT释放入血,导致其升高,而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进而影响临床结果的判断。有研究发现,轻微的溶血对ALT的影响较小,严重溶血将明显影响其检测结果。
3.2 谷草转氨酶(AST) 已有不少研究发现,人类红细胞中AST浓度时血清中的37倍,当发生溶血时,即可导致大量的AST释放入血,从而导致溶血标本中ALT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由此可见,轻微的溶血即可导致AST的升高,而造成临床中假阳性结果,因此,轻微的溶血可能对ALT的影响较小,而对AST的影响较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遇到溶血标本,应在报告中注明,并建议重新抽血检测。
3.3 谷氨酰转肽酶(GGT) 本研究发现溶血标本中GGT浓度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而有研究得到了相反的结果[3]。由于GGT于红细胞内的含量非常低,轻度的溶血对其影响较小,另外有人认为为试剂校正的结果。但我们仍要避免溶血,更应避免重度溶血而影响GGT的检测结果。
结合文献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溶血影响生化指标尤其是肝功能检测的准确性。原因主要是红细胞破裂导致红细胞内多种酶类释放入血,从而影响正常血清中多种物质的检测结果。红细胞内外浓度差较大,在体外坏境中更容易发生溶血,即使是轻微的溶血,也會影响肝功能检测的结果,而出现假阳性。另外不少研究发现,溶血程度越严重,一方面由于大量细胞内物质释放,导致结果的升高,另一方可能会对血清进行了稀释,反而使结果降低,而此二者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从而影响临床工作者的误判。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寻找造成溶血的一切可能原因,并坚决避免发生。
3.4 溶血的原因及处理 多种原因可导致溶血,常见的原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药物反应等。而在实际操作中:止血带用力过大、压迫时间过长,抽血时不畅、反复穿刺,试管使用不恰当、或使用被污染的容器,离心时离心力过大、转速过快或离心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导致溶血的发生,进而影响肝功能检测的准确性。
体外溶血可由于机械性破坏、低温等物理因素,血标本接触带有表面活性物质的药物等化学物质,及由于遗传所致的血细胞脆性增加等多种原因引起。而体内溶血可由于心脏瓣膜植入术、大血管手术后,恶性疟疾及药物的毒性反应等所致。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对溶血标本进行分析,以排除体内外溶血对检测的干扰。而一旦发现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重新抽取标本重新检验并进行对比校正。另外,应多寻找减少溶血干扰的方法,采用双波长比色法或倒数分光光度法等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检测不可避免的溶血标本。
综上所述,溶血可直接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标本的采集、收集、运送、分离和检测过程中均应尽量避免溶血的发生,而发现溶血标本,一方面可重新取样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应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校正功能,以取得校正后的结果,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服务。
参考文献
[1]Guder WG.Hemolysis as an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factor in clinical chemistry[J].Clinchem Clin Biochem,2003,24:125.
[2]唐翠连,李小民.肝功能检测分析前的质量保证[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93-894.
[3]蒋晓仪.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09-1110.
【关键词】溶血;肝功能;准确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75-02
肝功能检测在临床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对其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研究发现溶血标本会影响肝功能的准确性[1-2]。而溶血后对肝功能影响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有学者认为溶血是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溶血后将导致血清成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生化指标检测的准确性。本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溶血和非溶血两组标本中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并分析他们的差异,以期进一步研究溶血对生化指标中肝功能准确性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2年5月——2012年9月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人,共9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年龄22-45岁(平均33±8.07)岁,抽血前排除病毒性肝炎、曾经或正在使用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等影响肝功能的因素。分为非溶血组和溶血组。
1.2 研究方法 清晨空腹抽取90例健康人静脉血6ml,分别分装于两个试管中各3ml,并标记为a管、b管,a管于离心机中分离出血清,并检测肝功能,b管置于-40℃冰箱,30min后取出解冻并采用同样的方法离心,并检测肝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非溶血组和溶血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并记录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做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组间差异采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别对90例非溶血标本和溶血标本肝功能进行检测,溶血标本中ALT、AST、GGT水平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中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3.1 谷丙转氨酶(ALT) 多种因素导致多个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入血,使得检测时ALT高于正常值。另外有研究发现,红细胞中ALT的含量是血浆中的7倍,溶血时,红细胞膜被破坏,使得红细胞内的ALT释放入血,导致其升高,而并非肝细胞损伤所致,进而影响临床结果的判断。有研究发现,轻微的溶血对ALT的影响较小,严重溶血将明显影响其检测结果。
3.2 谷草转氨酶(AST) 已有不少研究发现,人类红细胞中AST浓度时血清中的37倍,当发生溶血时,即可导致大量的AST释放入血,从而导致溶血标本中ALT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由此可见,轻微的溶血即可导致AST的升高,而造成临床中假阳性结果,因此,轻微的溶血可能对ALT的影响较小,而对AST的影响较大,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遇到溶血标本,应在报告中注明,并建议重新抽血检测。
3.3 谷氨酰转肽酶(GGT) 本研究发现溶血标本中GGT浓度明显高于非溶血标本,而有研究得到了相反的结果[3]。由于GGT于红细胞内的含量非常低,轻度的溶血对其影响较小,另外有人认为为试剂校正的结果。但我们仍要避免溶血,更应避免重度溶血而影响GGT的检测结果。
结合文献报道,我们不难发现,溶血影响生化指标尤其是肝功能检测的准确性。原因主要是红细胞破裂导致红细胞内多种酶类释放入血,从而影响正常血清中多种物质的检测结果。红细胞内外浓度差较大,在体外坏境中更容易发生溶血,即使是轻微的溶血,也會影响肝功能检测的结果,而出现假阳性。另外不少研究发现,溶血程度越严重,一方面由于大量细胞内物质释放,导致结果的升高,另一方可能会对血清进行了稀释,反而使结果降低,而此二者都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从而影响临床工作者的误判。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寻找造成溶血的一切可能原因,并坚决避免发生。
3.4 溶血的原因及处理 多种原因可导致溶血,常见的原因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药物反应等。而在实际操作中:止血带用力过大、压迫时间过长,抽血时不畅、反复穿刺,试管使用不恰当、或使用被污染的容器,离心时离心力过大、转速过快或离心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导致溶血的发生,进而影响肝功能检测的准确性。
体外溶血可由于机械性破坏、低温等物理因素,血标本接触带有表面活性物质的药物等化学物质,及由于遗传所致的血细胞脆性增加等多种原因引起。而体内溶血可由于心脏瓣膜植入术、大血管手术后,恶性疟疾及药物的毒性反应等所致。因此,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对溶血标本进行分析,以排除体内外溶血对检测的干扰。而一旦发现溶血,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重新抽取标本重新检验并进行对比校正。另外,应多寻找减少溶血干扰的方法,采用双波长比色法或倒数分光光度法等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检测不可避免的溶血标本。
综上所述,溶血可直接影响肝功能检测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标本的采集、收集、运送、分离和检测过程中均应尽量避免溶血的发生,而发现溶血标本,一方面可重新取样进行对比,另一方面应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校正功能,以取得校正后的结果,减少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更好地为临床医生服务。
参考文献
[1]Guder WG.Hemolysis as an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factor in clinical chemistry[J].Clinchem Clin Biochem,2003,24:125.
[2]唐翠连,李小民.肝功能检测分析前的质量保证[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93-894.
[3]蒋晓仪.溶血标本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10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