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非遗资源创新创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不离乡土,不花一分钱成本,仅凭一双手就可以实现月入千元甚至万元。”几年前,这样的好事是汶川数千名村民想都不敢想的。
村民们从事的是一种手工活,叫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族刺绣”的合称。二者均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不仅与藏族、羌族群众生活密切,还更能代表藏羌文化与世界对话。
如今,不止汶川县,阿坝州其他地区、甘孜州、成都市等地,都活跃着数千名绣娘。通过“传承人+协会+农村合作社”的模式,掌握藏羌织绣技艺的广大民众尤其是藏羌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在家致富”,同时,藏羌织绣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群众物质与精神的“双富有”,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绣娘杨梅与村民的致富路
记者见到杨华珍时,她刚从北京参展回来。忍着病痛,腰间还绑着药包的杨华珍总是忙得停不下来。杨华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资助项目”公益活动选取了20位传承人,杨华珍和她的藏羌织绣以惊艳的姿态第一个亮相北京。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帮助灾区群众增加收入,杨华珍深入灾区先后向3000余人传授、提升刺绣技艺。当时,杨华珍的想法很简单,“希望她们能把原来生活中的消遣变成今后谋生的手段。”
整整九年过去了,当地老百姓可以凭此手艺谋生了吗?
“3000个手工包,要在3个月内完成并运到北京去哟……”国庆前夕,汶川县绵虒镇高店村绣娘杨梅接到杨华珍的电话后,正忙着召集当地的绣娘,把这笔大订单分配下去,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
“师傅看到我家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便主动收我为徒,不收分文教摄影、织绣。”18岁起就跟师傅学艺的杨梅回忆往事淌下了眼泪,“当时,师傅收了6个徒弟,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杨梅的家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遇房屋垮塌,好不容易修建了新房,又被2011年“7·10”特大山洪泥石流重创。屡遭打击的杨梅一度消沉,“好在有这门手艺,政府也动员我拿起绣针,重拾信心。”
“我平时就是免费教大家刺绣,要他们学会真正的技术。然后把接到的订单分给合作社社员,等产品做好,再收上来发到公司。”承担汶川片区藏羌织绣的传承和业务发展任务的杨梅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经她教授的村民大概有400来人。
记者了解到,由于做刺绣不需要太多劳力,当地很多妇女甚至一些身有残疾的男性村民都参与了进来。有些中年妇女在家带孙子,空闲时间做刺绣,收入高时能达到每月3000元以上。
?吐故纳新 :不让藏羌传统文化断代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如今,在大力推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期待和文化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过去,有些村民爱打麻将,把打工挣来的辛苦钱输得一干二净,弄得家不成家。”不少绣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拿起针和线就可以把钱挣了,夫妻感情好了,家庭更和睦了,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其实,我真正要传承的不光是师傅的精湛技艺,更有她的理想与抱负。”随着交谈的深入,杨梅吐露了心声:原来,杨华珍对学生的要求不只是教百姓学会刺绣、完成订单,而是要帮助弱势群体,尽力扶持贫困家庭。“师傅常说,我们绝不能让传统藏羌织绣断代,要在重拾老一辈传统的基础上吐故纳新,以此带动家乡发展。”
从最开始担忧没有年轻人传承到如今徒弟涵盖大学老师、研究生、非遗传承人等等,杨华珍藏羌织绣团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艺术家们前往各个村寨写生,拜访老艺人,带给村寨新风的同时也拓展村民的人生观、世界观,给他们打开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如今的汶川县,当地百姓对做刺绣的兴趣越来越浓,许多村民还主动劝说自己家人学习刺绣。
“既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轻轻松松挣钱,比在外面打工幸福多了。”许多绣娘这样说。
?“织金绣银”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9年时间一晃而过,一度被人淡忘的藏羌织绣文化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走出了一条传承藏羌传统文化的独特路径,更有力地带动了广大老百姓增收致富。据了解,在汶川一带,技术好的绣娘一个月最高可以收入7000元—1万多元,一般比较勤快的,收入都可以达到三四千元。“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人成为藏羌织绣的熟手,脱贫解困就大有希望。”杨华珍说。
不仅如此,作为传承人的杨华珍成立了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创建了专属织绣品牌“墨尔朵”,还与星巴克、欧莱雅、植村秀等国际品牌成功跨界合作。与此同时,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她开设课程,在甘孜州、阿坝州等地免费培训各类人群,仅一年时间就培训1200余人。她教授的徒弟,回到当地继续传授技艺,影响巨大,辐射范围甚广。
今日的成功得益于杨华珍多年的坚守,更离不开众多和她同样热爱藏羌传统文化的人共同努力。“师傅把每一个徒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们这个团队就像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非常有凝聚力。”杨梅说。
如今,已到耳顺之年的杨华珍把培养藏羌织绣传承人当成了自己的头等大事,团队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经由他们创意设计的各类时尚单品也有了藏羌织绣的印记,销量日益可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拘泥于藏羌织绣的局限,还经常远赴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学习。“今年我在杭州美术学院学习了3个月,接下来又将赴清华大学进修1年。”杨梅一脸喜色。
“我还要陆续安排一批热爱藏羌织绣的年轻人,分赴不同地方参加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杨华珍直言,“只有让年轻一代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走向世界的舞台,藏羌织绣才有美好的未来。” (责编:刘艳梅)
“不离乡土,不花一分钱成本,仅凭一双手就可以实现月入千元甚至万元。”几年前,这样的好事是汶川数千名村民想都不敢想的。
村民们从事的是一种手工活,叫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族刺绣”的合称。二者均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不仅与藏族、羌族群众生活密切,还更能代表藏羌文化与世界对话。
如今,不止汶川县,阿坝州其他地区、甘孜州、成都市等地,都活跃着数千名绣娘。通过“传承人+协会+农村合作社”的模式,掌握藏羌织绣技艺的广大民众尤其是藏羌妇女实现了“居家就业、在家致富”,同时,藏羌织绣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群众物质与精神的“双富有”,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了良性互动。
?绣娘杨梅与村民的致富路
记者见到杨华珍时,她刚从北京参展回来。忍着病痛,腰间还绑着药包的杨华珍总是忙得停不下来。杨华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主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资助项目”公益活动选取了20位传承人,杨华珍和她的藏羌织绣以惊艳的姿态第一个亮相北京。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帮助灾区群众增加收入,杨华珍深入灾区先后向3000余人传授、提升刺绣技艺。当时,杨华珍的想法很简单,“希望她们能把原来生活中的消遣变成今后谋生的手段。”
整整九年过去了,当地老百姓可以凭此手艺谋生了吗?
“3000个手工包,要在3个月内完成并运到北京去哟……”国庆前夕,汶川县绵虒镇高店村绣娘杨梅接到杨华珍的电话后,正忙着召集当地的绣娘,把这笔大订单分配下去,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
“师傅看到我家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便主动收我为徒,不收分文教摄影、织绣。”18岁起就跟师傅学艺的杨梅回忆往事淌下了眼泪,“当时,师傅收了6个徒弟,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
杨梅的家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遇房屋垮塌,好不容易修建了新房,又被2011年“7·10”特大山洪泥石流重创。屡遭打击的杨梅一度消沉,“好在有这门手艺,政府也动员我拿起绣针,重拾信心。”
“我平时就是免费教大家刺绣,要他们学会真正的技术。然后把接到的订单分给合作社社员,等产品做好,再收上来发到公司。”承担汶川片区藏羌织绣的传承和业务发展任务的杨梅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经她教授的村民大概有400来人。
记者了解到,由于做刺绣不需要太多劳力,当地很多妇女甚至一些身有残疾的男性村民都参与了进来。有些中年妇女在家带孙子,空闲时间做刺绣,收入高时能达到每月3000元以上。
?吐故纳新 :不让藏羌传统文化断代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如今,在大力推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期待和文化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过去,有些村民爱打麻将,把打工挣来的辛苦钱输得一干二净,弄得家不成家。”不少绣娘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拿起针和线就可以把钱挣了,夫妻感情好了,家庭更和睦了,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其实,我真正要传承的不光是师傅的精湛技艺,更有她的理想与抱负。”随着交谈的深入,杨梅吐露了心声:原来,杨华珍对学生的要求不只是教百姓学会刺绣、完成订单,而是要帮助弱势群体,尽力扶持贫困家庭。“师傅常说,我们绝不能让传统藏羌织绣断代,要在重拾老一辈传统的基础上吐故纳新,以此带动家乡发展。”
从最开始担忧没有年轻人传承到如今徒弟涵盖大学老师、研究生、非遗传承人等等,杨华珍藏羌织绣团队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艺术家们前往各个村寨写生,拜访老艺人,带给村寨新风的同时也拓展村民的人生观、世界观,给他们打开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如今的汶川县,当地百姓对做刺绣的兴趣越来越浓,许多村民还主动劝说自己家人学习刺绣。
“既能在家照顾老人孩子,又能轻轻松松挣钱,比在外面打工幸福多了。”许多绣娘这样说。
?“织金绣银”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传承之路,任重道远。
9年时间一晃而过,一度被人淡忘的藏羌织绣文化又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走出了一条传承藏羌传统文化的独特路径,更有力地带动了广大老百姓增收致富。据了解,在汶川一带,技术好的绣娘一个月最高可以收入7000元—1万多元,一般比较勤快的,收入都可以达到三四千元。“一个贫困家庭只要有人成为藏羌织绣的熟手,脱贫解困就大有希望。”杨华珍说。
不仅如此,作为传承人的杨华珍成立了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创建了专属织绣品牌“墨尔朵”,还与星巴克、欧莱雅、植村秀等国际品牌成功跨界合作。与此同时,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她开设课程,在甘孜州、阿坝州等地免费培训各类人群,仅一年时间就培训1200余人。她教授的徒弟,回到当地继续传授技艺,影响巨大,辐射范围甚广。
今日的成功得益于杨华珍多年的坚守,更离不开众多和她同样热爱藏羌传统文化的人共同努力。“师傅把每一个徒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我们这个团队就像一个充满亲情的大家庭,非常有凝聚力。”杨梅说。
如今,已到耳顺之年的杨华珍把培养藏羌织绣传承人当成了自己的头等大事,团队中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经由他们创意设计的各类时尚单品也有了藏羌织绣的印记,销量日益可观。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不拘泥于藏羌织绣的局限,还经常远赴国内知名院校深造学习。“今年我在杭州美术学院学习了3个月,接下来又将赴清华大学进修1年。”杨梅一脸喜色。
“我还要陆续安排一批热爱藏羌织绣的年轻人,分赴不同地方参加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杨华珍直言,“只有让年轻一代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并走向世界的舞台,藏羌织绣才有美好的未来。” (责编:刘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