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其发展既依赖又作用于资源与环境。文章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模型计算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4-0001-03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升温,20世纪90年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0年海洋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2008年海洋产业总值已达2.96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8.68%上升到2008年的9.87%。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战略影响。
山东半岛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汇地带,是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协作带的核心区域,港口条件优越,在我国区位格局和发展沿海经济对外贸易中占有极大优势。大陆海岸线3121km,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约15万km2,与陆地面积相当。海岛326个,岛屿面积136km2。沿海海洋自然资源类型繁多,储藏量丰富。全省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基本良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山东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能够率先得到发展,实际是借海洋之力,靠海洋之优势。如今山东省海洋经济战略的确立,将是其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全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新起点。
1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1.1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
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将海洋经济定义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所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海洋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化的经济发展系统,它的发展既依赖于资源的储备量和空间环境的优劣,又影响着资源与环境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能力。一方面,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已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之自身所具有的海洋优势,为该系统的完善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一系列资源环境的恶化趋势势必制约海洋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以及新兴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缓解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然而,海洋开发利用程度愈高,用海矛盾愈突出,沿岸海域各种破坏性开发利用活动也对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
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源与环境具有高度依赖性,其发展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获取经济效益,还应兼顾生态效益。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只有相互协调,齊头并进,才能有利于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1.2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模型
设正数x1,x2,…,xm为描述经济特征的m个指标,正数y1,y2,…,yn为描述资源环境特征的n个指标,设xi'、yj'为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值,当指标xi越大越好时,则xi'=xi/λ;当指标xi越小越好时,则xi'=λ/xi,yj'同理。为经济综合评价函数;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其中:λ为相应指标xi或yj的理想值;ai,bj分别为待定权数,即所选取的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的计算公式为:
设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综合协调发展系数为:
T=αf(x)+βg(y) (2)
式中,C∈[0,1]为协调度,C值越大,说明二者之间越协调。(1)式反映了为使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复合效益(即f(x)·g(y))最大,当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即f(x)+g(y))一定时,二者之间相互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T∈(0,1)反映经济与资源环境的整体效益水平,α、β为待定权数。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3)
2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计算
2.1指标体系的建立
结合山东省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等具体情况,依据构建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数据可得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等原则,筛选出衡量海洋经济的8个指标和资源与环境的10个指标,见表1。其中,由于数据缺失,海洋产业中海洋盐油业与部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无法在指标体系中得以体现,沿海主要港口(包括烟台、青岛、日照)货物吞吐量。选取资源与环境指标时,既考虑到能间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陆地运输资源,又考虑到直接影响环境包括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以及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2.2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本文中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其特点是对于变化或差别越大的指标数据越敏感,所赋权重越大。获得的海洋经济指标、资源与环境指标权重见表1:
2.3数据来源及具体数值的确定
本文中所采用的相关数据来源于2005~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
计算过程中,λ为理想值,即同期所能达到的最佳值,对正向指标取各年度中的最大值,负向指标取最小值作为评价标准。由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同等重要,所以在计算综合协调发展系数T时α与β均取0.5。
2.4计算结果及类型判别
依据上述方法计算得,2004年和2005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在0.8~0.9之间,属于良性协调发展,2006~2008年D值在0.9至1.0之间,属于优质协调发展。2004~2007年f(x)>g(y),属于资源环境相对滞后、海洋经济相对超前型。2008年f(x)≈g(y)(在这里,将小数点后两位相等、第三位之后不相等的函数值定义为“约等于”),属于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同步型。计算结果见表2:
综上所述,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变化过程为:2004年、2005年良性协调发展类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型;2006年、2007年优质协调发展类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型;2008年优质协调发展类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同步型。判别标准见表3:
3评判分析及对策建议
3.1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判分析
从海洋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比较来看,2004~2007年均为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型,说明这期间山东省在发展海洋经济,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未能很好的兼顾生态效益,致使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沿海城市工业迅猛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其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河口海域受到污染污染。陆源污染仍是全省海域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次,除日照市外,全省沿海地区都是缺水区,制约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再次,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开发的短期行为,加剧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只注重扩大生产不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忽视了保持生态平衡和资源的保护。山东省2007年召开的工作会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数据上来看,2008年发展为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同步型。2007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山东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海域经济强省。资源与环境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其保护与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008年基本达到与海洋经济同步。
从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来看,2004年、2005年属于良性协调发展,2006~2008年则进入优质协调发展的行列。
3.2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山东省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基础和推动力的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实现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
3.2.1完善法律制度,维护海洋秩序,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體系,建立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求的协调机制,维护海洋经济领域的开发秩序和市场秩序。规范海洋开发体制,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以控制,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
3.2.2拓展投资融资渠道,提高海洋经济质量与生态效益要努力拓展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修复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渠道,在提高海洋经济质量,提高相关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应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将保护建设资源环境放在首位,力求经济与资源环境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3.2.3实施科教兴海,科学兼顾资源环境的发展将科教兴海提到战略的高度,加大海洋科技建设能力的投入,建设一批海洋高科技园区,推动海洋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在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发展海洋事业的同时,必须科学兼顾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将科学技术应用到资源环境方面,积极推动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友华.蓝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组.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报告[R].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3] 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
[4] 李其林,王奇.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9,28(2).
[5] 孙群力.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4).
[6] 郑贵斌.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三个重要问题[J].理论学刊,2010,(191).
[7] 方景清,孟伟庆,郝翠,张龙军.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2009,28(6).
作者简介:周雪(1986-),女,山东胶州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聂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关键词: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24-0001-03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升温,20世纪90年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0年海洋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2008年海洋产业总值已达2.96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8.68%上升到2008年的9.87%。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并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海洋经济对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战略影响。
山东半岛处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交汇地带,是环渤海经济圈和沿黄经济协作带的核心区域,港口条件优越,在我国区位格局和发展沿海经济对外贸易中占有极大优势。大陆海岸线3121km,占全国的1/6,海域面积约15万km2,与陆地面积相当。海岛326个,岛屿面积136km2。沿海海洋自然资源类型繁多,储藏量丰富。全省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基本良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资源与环境条件。山东沿海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能够率先得到发展,实际是借海洋之力,靠海洋之优势。如今山东省海洋经济战略的确立,将是其扩大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全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新起点。
1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方法
1.1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
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将海洋经济定义为,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所形成的各种海洋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
海洋经济系统是一个多层次复杂化的经济发展系统,它的发展既依赖于资源的储备量和空间环境的优劣,又影响着资源与环境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能力。一方面,我国发展海洋经济已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加之自身所具有的海洋优势,为该系统的完善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灾害频发,海洋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一系列资源环境的恶化趋势势必制约海洋经济的发展。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以及新兴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可以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缓解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然而,海洋开发利用程度愈高,用海矛盾愈突出,沿岸海域各种破坏性开发利用活动也对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刻的负面影响。
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源与环境具有高度依赖性,其发展的目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在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获取经济效益,还应兼顾生态效益。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只有相互协调,齊头并进,才能有利于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共赢。
1.2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模型
设正数x1,x2,…,xm为描述经济特征的m个指标,正数y1,y2,…,yn为描述资源环境特征的n个指标,设xi'、yj'为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值,当指标xi越大越好时,则xi'=xi/λ;当指标xi越小越好时,则xi'=λ/xi,yj'同理。为经济综合评价函数;为资源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其中:λ为相应指标xi或yj的理想值;ai,bj分别为待定权数,即所选取的各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重。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的计算公式为:
设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综合协调发展系数为:
T=αf(x)+βg(y) (2)
式中,C∈[0,1]为协调度,C值越大,说明二者之间越协调。(1)式反映了为使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复合效益(即f(x)·g(y))最大,当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即f(x)+g(y))一定时,二者之间相互组合协调的数量程度。T∈(0,1)反映经济与资源环境的整体效益水平,α、β为待定权数。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的计算公式为:
(3)
2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计算
2.1指标体系的建立
结合山东省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等具体情况,依据构建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数据可得性、稳定性与动态性等原则,筛选出衡量海洋经济的8个指标和资源与环境的10个指标,见表1。其中,由于数据缺失,海洋产业中海洋盐油业与部分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情况无法在指标体系中得以体现,沿海主要港口(包括烟台、青岛、日照)货物吞吐量。选取资源与环境指标时,既考虑到能间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陆地运输资源,又考虑到直接影响环境包括海洋环境的污染状况以及环境污染治理能力。
2.2指标权重的确定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本文中采用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其特点是对于变化或差别越大的指标数据越敏感,所赋权重越大。获得的海洋经济指标、资源与环境指标权重见表1:
2.3数据来源及具体数值的确定
本文中所采用的相关数据来源于2005~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
计算过程中,λ为理想值,即同期所能达到的最佳值,对正向指标取各年度中的最大值,负向指标取最小值作为评价标准。由于海洋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同等重要,所以在计算综合协调发展系数T时α与β均取0.5。
2.4计算结果及类型判别
依据上述方法计算得,2004年和2005年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度在0.8~0.9之间,属于良性协调发展,2006~2008年D值在0.9至1.0之间,属于优质协调发展。2004~2007年f(x)>g(y),属于资源环境相对滞后、海洋经济相对超前型。2008年f(x)≈g(y)(在这里,将小数点后两位相等、第三位之后不相等的函数值定义为“约等于”),属于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同步型。计算结果见表2:
综上所述,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类型变化过程为:2004年、2005年良性协调发展类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型;2006年、2007年优质协调发展类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型;2008年优质协调发展类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同步型。判别标准见表3:
3评判分析及对策建议
3.1山东省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度评判分析
从海洋经济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比较来看,2004~2007年均为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型,说明这期间山东省在发展海洋经济,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未能很好的兼顾生态效益,致使资源环境相对滞后。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沿海城市工业迅猛发展,产生的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其直接排入海洋,导致河口海域受到污染污染。陆源污染仍是全省海域污染的重要原因;其次,除日照市外,全省沿海地区都是缺水区,制约了沿海地区海洋经济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再次,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盲目开发的短期行为,加剧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化。只注重扩大生产不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忽视了保持生态平衡和资源的保护。山东省2007年召开的工作会议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数据上来看,2008年发展为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同步型。2007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山东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海域经济强省。资源与环境在相关政策指导下,其保护与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2008年基本达到与海洋经济同步。
从二者的协调发展度来看,2004年、2005年属于良性协调发展,2006~2008年则进入优质协调发展的行列。
3.2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山东省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资源环境作为经济发展基础和推动力的作用,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实现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
3.2.1完善法律制度,维护海洋秩序,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體系,建立适应海洋经济发展要求的协调机制,维护海洋经济领域的开发秩序和市场秩序。规范海洋开发体制,使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的趋势得以控制,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
3.2.2拓展投资融资渠道,提高海洋经济质量与生态效益要努力拓展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环境的保护修复设施建设的投资融资渠道,在提高海洋经济质量,提高相关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应注重生态效益的提高,将保护建设资源环境放在首位,力求经济与资源环境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3.2.3实施科教兴海,科学兼顾资源环境的发展将科教兴海提到战略的高度,加大海洋科技建设能力的投入,建设一批海洋高科技园区,推动海洋高新技术快速发展。在依靠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发展海洋事业的同时,必须科学兼顾资源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将科学技术应用到资源环境方面,积极推动海洋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友华.蓝色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组.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报告[R].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3] 崔峰.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
[4] 李其林,王奇.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上海环境科学,2009,28(2).
[5] 孙群力.山东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7,(4).
[6] 郑贵斌.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水平三个重要问题[J].理论学刊,2010,(191).
[7] 方景清,孟伟庆,郝翠,张龙军.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2009,28(6).
作者简介:周雪(1986-),女,山东胶州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聂华,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