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传三种何焯《文选》评点本辨

来源 :兰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j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焯《文选》评点本今天共存三种:乾隆三十四年蒋维钧辑《义门读书记》、乾隆三十七年叶树藩海录轩朱墨套印何评《文选》、乾隆四十三年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于本是今天较为常见的本子,但于光华重订时增入的所谓何焯初次评本内容,其实是何焯同时学者俞砀的评语;何氏多次评点《文选》,于本于何氏评语往往早、晚皆录,故较以己意去取的叶本、蒋本为详;叶本、蒋本亦有不同。研究何焯的《文选》评点.于本是较为详悉的本子,但要剔除重订时增入的“专论文法”之语。
其他文献
钟嵘《诗品》推溯诗歌源流,论潘岳源出于王粲,今人大多或以为牵强,或以为该论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诗歌皆文辞华美。文章对钟嵘《诗品》晋黄门郎潘岳条作出疏证,认为潘岳与王粲的渊
随着英国社会由日暮途穷的农耕文化走向欣欣向荣的城市文化,新型大众文化的健康问题首先得到了文学界的关注。华滋华斯与柯勒律治合著的《抒情歌谣集》在文坛引爆了一场诗界革
为挽救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困局,康有为主张向资本主义学习,推进中国由农业国变革为工业国,并提出了具体的纲领目标和实施方案,具有历史的进步性,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有益探索;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