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细要求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 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开始打上社会影响的烙印。而且从小便习得的、已定型的态度仍具有持续性。正因如此,作为老师更要抓住这个契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但对学生的习惯要求绝不能太空洞、笼统,要细、要实、要求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如学校开展“交通安全”“防止校园欺凌事件”“防溺水安全”等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安全意识。老师就要扎扎实实组织学生学习,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通过观看视频、实例分析、案例讲解、召开班级活动课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比如说:上学放学路上应该怎样做,在学校时哪些事情一定不能做等等。每一个要求都要细化。又如进行“孝亲敬老”“做个文明好学生”等方面的教育时,可以召开班级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谈谈自己的见解,老师再点评每人做法。或者地进行小组讨论、模仿秀、访谈节目、编演情景剧等,让行为要求有实在感、能深入人心。最后,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在家要做个好孩子,听从长辈教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事多跟父母商量等;在社会个好公民,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在学校做个好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尊师守纪、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上课认听讲,作业按时完成,积极参加学校组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文明目信康活泼、举止文雅、乐观向上,成为有理有道德、有知识的一代新人。
二、强训练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重视受教细微行为的发现。然后对其行为施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重視受教育者细微行为的发现。然后对其行为施以承认与否定,表扬与批评,发展与杜绝等教育行为。使受教育者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语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努力营造“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心志决定命运,现在决定将来”的教育精细化管理氛围。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人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就要从学点滴细微的养成教育抓起。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靠我们老师进行强化训练。如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扔纸屑杂物,保持教室清洁,不要高声喧哗,不要追赶打闹,要穿整齐,迟到要报告,遇上老师或长辈要主动问声好等。这些看似以平常的小事,光靠其嘴上说说,效果是不明显的,必须反复强调,强化训练。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几十人的班级,每个人的思想、性格、智力、习惯等都各不相同,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在一个良好的学习中学习、生活,班级公约是少不了的。既然是班级公约,就得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制订出一套完整的、公平的约定。班级公约保护着每一个学生的权利,也规定了每一个学生的义务。如果我们注意到了学生某种行为的出现、肯定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利益性、长社会性,就会诱发出学生认识的升华和飞乱跃,他就会不断地履行这种行为,从而养些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看到学生出现了某种不良行为,就要及时制止,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明白这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及严重后果。教师还要督查促检查,反复强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要养成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学生的反复性强,可能花的时间会比较多,但这样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就能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养成良好习惯后,学生的自我教育也随之形成。
三、常评价
每个学生都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那我们就可以开展一些评比活动,如“我是文明小天使”“我是清洁小卫士”“勤奋好学之星”“团结友爱之星”等。班主任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参与者,平时细心观察,表现好的、有进步的及时表扬,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还可以是一句由衷的赞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设立德育评分表,根据班级公约进行评分,有加分也有扣分,有专人负责记录、统计。每周或每月进行小结,期中和期末再进行评比,由高分到低分,再结合其他方面,评选出数名先进之星,进行表扬或上送学校进行表彰。另一方面,我们老师还必须否定、批评、杜绝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细微行为。如乱扔果皮纸屑、乱涂乱画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批评、杜绝这些细微行为,才会有利于弘扬那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才会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优秀品质,才会有利于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要把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当成学生的首要任务,在关注学生的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
四、勤引导
中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由于还不成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甚至容易固执和偏激。这就要班主任老师的指引和教育为了让学生熟悉牢记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要充分利用班会的时间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及其他要求,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目标近一点、范围小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必要时我们还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教育,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用真实案例教育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催化剂”,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露。所以,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热爱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开展教育引导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点滴、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强化、规范学生的行为训练就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规范化班级,建平安型校园”的奋斗目标。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 性格开始朝着稳定与成熟的方向发展,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开始打上社会影响的烙印。而且从小便习得的、已定型的态度仍具有持续性。正因如此,作为老师更要抓住这个契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养成更好的行为习惯。但对学生的习惯要求绝不能太空洞、笼统,要细、要实、要求学生明白应该怎么做。如学校开展“交通安全”“防止校园欺凌事件”“防溺水安全”等主题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安全意识。老师就要扎扎实实组织学生学习,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通过观看视频、实例分析、案例讲解、召开班级活动课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安全的重要性,同时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比如说:上学放学路上应该怎样做,在学校时哪些事情一定不能做等等。每一个要求都要细化。又如进行“孝亲敬老”“做个文明好学生”等方面的教育时,可以召开班级活动,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谈谈自己的见解,老师再点评每人做法。或者地进行小组讨论、模仿秀、访谈节目、编演情景剧等,让行为要求有实在感、能深入人心。最后,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在家要做个好孩子,听从长辈教导,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事多跟父母商量等;在社会个好公民,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在学校做个好学生,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等,尊师守纪、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上课认听讲,作业按时完成,积极参加学校组的各种活动,使我们的学生文明目信康活泼、举止文雅、乐观向上,成为有理有道德、有知识的一代新人。
二、强训练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重视受教细微行为的发现。然后对其行为施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重視受教育者细微行为的发现。然后对其行为施以承认与否定,表扬与批评,发展与杜绝等教育行为。使受教育者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语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努力营造“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心志决定命运,现在决定将来”的教育精细化管理氛围。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人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就要从学点滴细微的养成教育抓起。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靠我们老师进行强化训练。如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扔纸屑杂物,保持教室清洁,不要高声喧哗,不要追赶打闹,要穿整齐,迟到要报告,遇上老师或长辈要主动问声好等。这些看似以平常的小事,光靠其嘴上说说,效果是不明显的,必须反复强调,强化训练。古人云“无规矩不成方圆。”几十人的班级,每个人的思想、性格、智力、习惯等都各不相同,要保证每个人都能在一个良好的学习中学习、生活,班级公约是少不了的。既然是班级公约,就得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制订出一套完整的、公平的约定。班级公约保护着每一个学生的权利,也规定了每一个学生的义务。如果我们注意到了学生某种行为的出现、肯定这种行为所具有的利益性、长社会性,就会诱发出学生认识的升华和飞乱跃,他就会不断地履行这种行为,从而养些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果我们看到学生出现了某种不良行为,就要及时制止,进行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他明白这行为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及严重后果。教师还要督查促检查,反复强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要养成见善就学、知错就改的美好品德。学生的反复性强,可能花的时间会比较多,但这样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就能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养成良好习惯后,学生的自我教育也随之形成。
三、常评价
每个学生都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那我们就可以开展一些评比活动,如“我是文明小天使”“我是清洁小卫士”“勤奋好学之星”“团结友爱之星”等。班主任作为教育的主要实施参与者,平时细心观察,表现好的、有进步的及时表扬,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还可以是一句由衷的赞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设立德育评分表,根据班级公约进行评分,有加分也有扣分,有专人负责记录、统计。每周或每月进行小结,期中和期末再进行评比,由高分到低分,再结合其他方面,评选出数名先进之星,进行表扬或上送学校进行表彰。另一方面,我们老师还必须否定、批评、杜绝那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细微行为。如乱扔果皮纸屑、乱涂乱画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等。批评、杜绝这些细微行为,才会有利于弘扬那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才会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优秀品质,才会有利于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们要把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当成学生的首要任务,在关注学生的的学习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
四、勤引导
中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但由于还不成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甚至容易固执和偏激。这就要班主任老师的指引和教育为了让学生熟悉牢记学校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要充分利用班会的时间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公约》及其他要求,让他们在内心深处明白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目标近一点、范围小一点、内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必要时我们还可以结合班级学生实际,结合具体事例进行教育,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学生,用真实案例教育学生。爱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催化剂”,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露。所以,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热爱关心学生,信任学生,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开展教育引导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
总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种点滴入微的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要从点滴、从细微之处做起,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重视强化、规范学生的行为训练就能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创规范化班级,建平安型校园”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