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是民族地区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等内容,以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依托,在新时代下发扬民族内涵的生命力,实现民族村全面提升的综合发展模式。为发掘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深层内涵,补足当前发展短板,本文基于当前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对其建议意义、典型案例、当前问题先后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最后结合当前脱贫攻坚要求与乡村振兴规划目标,针对目前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小康示范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强调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民居、特色产业、人居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全面保护与发展。而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是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综合体现,其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多样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结合不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对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现实意义。
一、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意义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即将实现,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代表,具有大量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典型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在各级政府与国家民委的倾力帮扶之下,各乡各县均成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之路,如脐橙种植、黑猪养殖、高山桑蚕、特色旅游等,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村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此,以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依托,进一步开展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有利于深化特色产品竞争力,保持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可以作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基础。建设文明乡风,积极探索出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促进农村优秀文化传承、互鉴与发展,通过政策导向为乡风文明建设设立规矩。同时,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以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为基础,通过发挥民族地区特有资源禀赋,有利于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三)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保护中的重中之重。我国聚居在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有地方特点的民族文化,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生产生活条件迅速改变,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出现缺失,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内民族工作重要内容。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手段转化为经济资源,并进一步形成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高度融合的联动关系是可持续的民族文化发展方式[1],因此,可以说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有利于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四)促进民族地區的社会认同。目前,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各地区已出现程度不一的社会认同危机,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这一问题尤其具有特殊性。为此,通过建设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使每个村民都能参与到特色产业的发展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全体村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村内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使每个村民个体能在集体产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发挥村集体重要作用,并形成村落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加强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
二、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典型模式
根据不同民族地区发展形势与资源分布特点,结合当前政策与发展成果,本文选取以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模式:以湖北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为例
目前,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国贫困地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成果喜人。然而,一些地区出现了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损害了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为促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石桥村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杨梅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合作社+企业”合作模式,发展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积极采用“退耕还林工程”和“天保工程”优良树种[2],保障现有耕地数量与质量的稳定;其次,石桥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自身优势为周边城市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促进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同时积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景区管理制度,保障原生态的旅游体验,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促成了发展特色旅游业的优越条件,为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开了好头。
(二)产业形态与当前市场相结合模式:以广西德保县窑庄屯为例
创新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以满足当前市场需要是保持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3]。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农村电商获得“井喷式”发展,在帮助农户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动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解决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农村脱贫、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德保县窑庄屯为例,该屯早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大力实施“水果强村、科技兴村”战略,积极发展以脐橙、柑橘为主的水果种植产业,推进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商下乡浪潮的兴起,窑庄屯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抓紧升级产业形态,大力发展电商水果业务,2016年7月,德保县首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都安乡都安村成立并正式运营。窑庄屯将电子商务与德保脐橙等特色农业相结合,扩大脐橙等特色产业的辐射范围。2017年,全屯30%脐橙通过农村电商售出,亩均收入高达3-4万元,新时代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更为殷实。 (三)突出少数民族群众主体地位模式:以湖北咸丰县蛇盘溪村为例
研究指出,在民族村落的保护开发中应当充分发挥本民族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有序和谐的村落秩序促进民族群众传承和创造本民族文化[4],为此,只有在本民族群众高度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与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咸丰县蛇盘溪村为例,该村位于群山环绕之中,生态环境优越,村内土家寨院等古民居保存完好,民风民俗极其浓郁。近年来,该村在“千年古寨”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修缮土家风雨桥,并建设民俗文化广场,供村民开办“蛇盘溪村节晚会”,同时蛇盘溪村村民自发成立土家方言调子戏表演队,为传承土家文化,致力于民歌民谣发掘活动。由此,蛇盘溪村全体村民凭借依山傍水的优越生态环境与热情浓厚的民族风情,积极开展休闲生态旅游乡村建设,为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创造更优条件。
(四)合理利用政策优势模式:以湖北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为例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政府通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大量对民族特色形成资金倾斜、人才倾斜、产业倾斜的各种优惠政策,合理利用政策优势是加快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发展的关键[5]。以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为例,由于处于腾龙洞风景区和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节点上,交通条件相对便利。2017年,野猫水村凭借当地极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目录,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获得湖北大美土家生态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2000多万元投资以实施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工程,直接解决当地百名农民就业问题。同时,该村还被列入全省最美乡村建设试点,基于多种政策支撑,野猫水村凭借优美俊秀的湖光山色、塔影民居,自身知名度迅速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是民族地区合理利用政策优势的典范。
三、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存在问题
(一)现有的建设开发模式仍不完善。近年来,大量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案例体现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巨大的市场价值与经济效益,对外界投资主体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但由于建设开发机制的不完善,这也导致了许多问题[6]。在进行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出现了政府管理措施与当前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主要表现:一是投入资金发生失调。一方面,目前政府对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高、创收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短期项目中,对长期性的产业规划缺乏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目前的开发主体以外界资本优势企业为主导,当地企业的竞争力相对较薄弱,导致建设开发利润流出较高,没能体现出足够的社会效益。二是政策不完善。政府在制定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时,缺乏监管制度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导致政策实施成效偏差较大。三是迫切需要规范和完善特色产业运营模式,防止盲目开发与过度开发等现象的频繁出现,保证民族地区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完整性[7]。
(二)特色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德保县的特色产业结构中,单纯的农业产业仍然具有较高的比重,文化产业还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的当地特色产业链建设仍未形成。同时,对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仍较粗放,缺乏对特色资源内涵的深度挖掘觉悟,这导致特色产品在的内容缺乏足够特点、创意表达不明显、同质化泛滥等问题,从而拿不出竞争力强的王牌产品,直接导致了其市场竞争力不足问题[8];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特色农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如何结合民族地区优势向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转变目前仍未能有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其次,现有的文化特色产业多局限于历史文物古迹参观、旅游文化节、民族手工艺品展示等内容,较侧重于文化的展示,无法进一步促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从而使特色产业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
(三)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受限。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是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重要内容。而现阶段文化产业政策导向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文化产业形态单一,大多数特色村寨选择的主导产业是发展文化旅游,但未能把握当地文化与旅游产业最佳的结合形式,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二是未能坚守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满足外界游客需求的同时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一味向经济利益看齐,致使民族文化向庸俗化发展;三是文化产品销售平台滞后,民族文化产品往往具有地域性局限性较强的特点,市场对其接受程度有限,而又缺乏合适的推广销售的公众平台,客观上造成文化产品的滞销[9]。
(四)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建设缺失。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离不开少数民族特色產业的发展,而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少数民族特色人才的支撑。目前,我国大量少数民族特色手工业处于快速衰落阶段,许多少数民族独有的工艺传承出现断层[10],并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所需的不仅需要懂民族文化内涵,还需要懂市场经营的综合型人才是最为缺乏。究其原因,一是与特色产业相关的管理、经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仍不完善,而本地的文化产业人才在专业技能上多为保护方向,对开发所需的市场经济手段和文化特色产业运营模式缺乏系统的知识框架。二是人才引进制度的不健全,外界的人才“引的进,用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依然长期存在。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人才资源长期匮乏,对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造成瓶颈。
四、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明确政府在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确保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高度的参与性,是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在政策制定上,政府应通过合理施政,促进生态、文化等要素的流动,积极吸收外界投资者的进入文化特色资源产业链有利于提高资源产出与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对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作用与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之中,保障相关政策的有效性。此外,应重点打造合理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并根据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的需要对现有的政策法规与监管机制进行加油与完善以规范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在平衡与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及有效开发。 (二)优化特色产业结构。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要紧抓特色二字,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拉动村落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快速提升因此,首先要加快推进村落经济结构改善,大力扩大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并形成农业与旅游业间的区域联动,发展基于农户小型特殊农产品加工,打造亮点、树立特色品牌、充分利用网络电商等渠道扩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其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龙头经营主体,扩大村内从事养殖业的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起帶头作用的主体,鼓励村民参与其产业快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实现为贫困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就业机会,从而能够大大缓解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等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最后是要进一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想要富先修路”,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与路段要投入资金修建道路,使山里的产品能运出来,也使城里的人能便捷的进入乡村,享受乡村的美景美食。
(三)多手段保证民族文化活力。国外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参与式开发项目,使本民族群众投入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之中,有助于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村民凝聚力。在特色民族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中,参与式开发项目不仅是民族群体与民族文化的资源有效开发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自我理解和相互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各民族更加意识到本土文化的价值。为了确保少数民族文化的持久保持活力,就必须正确认识对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知识,让地方性本土文化知识、智慧并且表现形式既可以成为被欣赏的对象,也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价值和意义,使得文化资源能够得到保护、传承和自主发展,进而将各民族文化艺术推介到更大的舞台上,使之成为人们精神的享受产品[11]。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能够让各民族文化资源和系统化的知识得到更有效保护、继承和兴盛,而不是当做展示来物简单地表达,更不应该一味盲目的去淡化其文化的信仰和精神的含义,变成艰难、孤立地谋求生存。
(四)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而人是推动创新产生的第一要素。民族小康示范村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的人才队伍,只有加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才能满足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的各方面需要。为此,首先要根据特色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实际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改善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引进、管理和使用的机制,并最大限度的保持人才队伍活力与创新能力;其次,要注重本土当地人才培养体系的快速建设,长期居住在民族地区的当地群众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这是当地人才在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最关键的优势。最后要重视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定期培训,确保其“愿意传承、能够传承”的认知,以此扩大本土文化人才队伍人员的增加;另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村寨文化人才对本土文化的集体创业,将传统文化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屈大磊.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 (14):38-39.
[2]黄冬如,王孙鸿,罗洪.谈县域林业经济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 (01):32-35.
[3]李学林,郭沛,董晓波.我国高原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9):182-190.
[4]杨海东.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德昂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9,35(01):69-74.
[5]郭凯峰,杨渝,吴先勇.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创新实证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8,30(02):45-51.
[6]生态——产业耦合目标下扶贫搬迁户返贫风险与脱贫长效机制——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01):75- 80.
[7]徐顽强,任勇俊.乡村振兴战略下阿坝州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探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1):58-65.
[8]韦曼莉.南盘江流域文化旅游扶贫路径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4):79-83.
[9]李军,罗永常,李忠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文化政策创新[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8(01):48-53.
[10]孙九霞,张涵.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民族传统手工艺合作社的形成与运作[J].山东社会科学,2019(04):61-68.
[11]黄成华.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建构文化差异化的研究[J].前沿,2017(06):65-69.
作者简介
刘小玮(1998-),女,湖北十堰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胡尔西丹穆·穆克木(1995-),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任然(1995-),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小康示范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加快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强调少数民族村寨特色民居、特色产业、人居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全面保护与发展。而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是当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综合体现,其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多样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结合不同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对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具有突出现实意义。
一、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意义
(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胜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目标即将实现,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代表,具有大量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典型贫困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在各级政府与国家民委的倾力帮扶之下,各乡各县均成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产业之路,如脐橙种植、黑猪养殖、高山桑蚕、特色旅游等,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村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此,以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依托,进一步开展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有利于深化特色产品竞争力,保持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长期健康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基础。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可以作为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基础。建设文明乡风,积极探索出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促进农村优秀文化传承、互鉴与发展,通过政策导向为乡风文明建设设立规矩。同时,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以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为基础,通过发挥民族地区特有资源禀赋,有利于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基础。
(三)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保护中的重中之重。我国聚居在不同地域的少数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有地方特点的民族文化,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生产生活条件迅速改变,传统民族文化的生存土壤出现缺失,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国内民族工作重要内容。从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手段转化为经济资源,并进一步形成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高度融合的联动关系是可持续的民族文化发展方式[1],因此,可以说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有利于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四)促进民族地區的社会认同。目前,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各地区已出现程度不一的社会认同危机,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这一问题尤其具有特殊性。为此,通过建设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使每个村民都能参与到特色产业的发展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增强全体村民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村内凝聚力,另一方面,也可使每个村民个体能在集体产业中实现自身价值,发挥村集体重要作用,并形成村落利益共同体,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认同,加强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
二、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典型模式
根据不同民族地区发展形势与资源分布特点,结合当前政策与发展成果,本文选取以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模式:以湖北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为例
目前,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国贫困地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成果喜人。然而,一些地区出现了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损害了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为促成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石桥村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杨梅种植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合作社+企业”合作模式,发展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积极采用“退耕还林工程”和“天保工程”优良树种[2],保障现有耕地数量与质量的稳定;其次,石桥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自身优势为周边城市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促进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同时积极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建立完善的景区管理制度,保障原生态的旅游体验,结合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促成了发展特色旅游业的优越条件,为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开了好头。
(二)产业形态与当前市场相结合模式:以广西德保县窑庄屯为例
创新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以满足当前市场需要是保持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条件[3]。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农村电商获得“井喷式”发展,在帮助农户实时掌握农产品市场动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和解决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当前农村脱贫、农民奔小康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以德保县窑庄屯为例,该屯早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引导和帮扶下,大力实施“水果强村、科技兴村”战略,积极发展以脐橙、柑橘为主的水果种植产业,推进富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商下乡浪潮的兴起,窑庄屯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抓紧升级产业形态,大力发展电商水果业务,2016年7月,德保县首家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在都安乡都安村成立并正式运营。窑庄屯将电子商务与德保脐橙等特色农业相结合,扩大脐橙等特色产业的辐射范围。2017年,全屯30%脐橙通过农村电商售出,亩均收入高达3-4万元,新时代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资金更为殷实。 (三)突出少数民族群众主体地位模式:以湖北咸丰县蛇盘溪村为例
研究指出,在民族村落的保护开发中应当充分发挥本民族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有序和谐的村落秩序促进民族群众传承和创造本民族文化[4],为此,只有在本民族群众高度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与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咸丰县蛇盘溪村为例,该村位于群山环绕之中,生态环境优越,村内土家寨院等古民居保存完好,民风民俗极其浓郁。近年来,该村在“千年古寨”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修缮土家风雨桥,并建设民俗文化广场,供村民开办“蛇盘溪村节晚会”,同时蛇盘溪村村民自发成立土家方言调子戏表演队,为传承土家文化,致力于民歌民谣发掘活动。由此,蛇盘溪村全体村民凭借依山傍水的优越生态环境与热情浓厚的民族风情,积极开展休闲生态旅游乡村建设,为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创造更优条件。
(四)合理利用政策优势模式:以湖北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为例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政府通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了大量对民族特色形成资金倾斜、人才倾斜、产业倾斜的各种优惠政策,合理利用政策优势是加快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发展的关键[5]。以利川市团堡镇野猫水村为例,由于处于腾龙洞风景区和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节点上,交通条件相对便利。2017年,野猫水村凭借当地极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目录,在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帮助下,获得湖北大美土家生态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2000多万元投资以实施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工程,直接解决当地百名农民就业问题。同时,该村还被列入全省最美乡村建设试点,基于多种政策支撑,野猫水村凭借优美俊秀的湖光山色、塔影民居,自身知名度迅速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是民族地区合理利用政策优势的典范。
三、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存在问题
(一)现有的建设开发模式仍不完善。近年来,大量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案例体现了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与生态资源巨大的市场价值与经济效益,对外界投资主体产生了持续的吸引力,但由于建设开发机制的不完善,这也导致了许多问题[6]。在进行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中,出现了政府管理措施与当前市场需求不匹配的现象。主要表现:一是投入资金发生失调。一方面,目前政府对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经济效益高、创收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短期项目中,对长期性的产业规划缺乏深入研究;另一方面,由于区域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目前的开发主体以外界资本优势企业为主导,当地企业的竞争力相对较薄弱,导致建设开发利润流出较高,没能体现出足够的社会效益。二是政策不完善。政府在制定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时,缺乏监管制度与评价体系的构建,导致政策实施成效偏差较大。三是迫切需要规范和完善特色产业运营模式,防止盲目开发与过度开发等现象的频繁出现,保证民族地区生态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完整性[7]。
(二)特色产业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德保县的特色产业结构中,单纯的农业产业仍然具有较高的比重,文化产业还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的当地特色产业链建设仍未形成。同时,对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仍较粗放,缺乏对特色资源内涵的深度挖掘觉悟,这导致特色产品在的内容缺乏足够特点、创意表达不明显、同质化泛滥等问题,从而拿不出竞争力强的王牌产品,直接导致了其市场竞争力不足问题[8];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特色农业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如何结合民族地区优势向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转变目前仍未能有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其次,现有的文化特色产业多局限于历史文物古迹参观、旅游文化节、民族手工艺品展示等内容,较侧重于文化的展示,无法进一步促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从而使特色产业结构发生本质的变化。
(三)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受限。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是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重要内容。而现阶段文化产业政策导向存在一定问题:一是文化产业形态单一,大多数特色村寨选择的主导产业是发展文化旅游,但未能把握当地文化与旅游产业最佳的结合形式,导致发展速度缓慢;二是未能坚守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在满足外界游客需求的同时没有认识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一味向经济利益看齐,致使民族文化向庸俗化发展;三是文化产品销售平台滞后,民族文化产品往往具有地域性局限性较强的特点,市场对其接受程度有限,而又缺乏合适的推广销售的公众平台,客观上造成文化产品的滞销[9]。
(四)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机制建设缺失。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离不开少数民族特色產业的发展,而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则需要少数民族特色人才的支撑。目前,我国大量少数民族特色手工业处于快速衰落阶段,许多少数民族独有的工艺传承出现断层[10],并且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所需的不仅需要懂民族文化内涵,还需要懂市场经营的综合型人才是最为缺乏。究其原因,一是与特色产业相关的管理、经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仍不完善,而本地的文化产业人才在专业技能上多为保护方向,对开发所需的市场经济手段和文化特色产业运营模式缺乏系统的知识框架。二是人才引进制度的不健全,外界的人才“引的进,用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依然长期存在。由于以上原因,导致人才资源长期匮乏,对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造成瓶颈。
四、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运行机制。明确政府在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确保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高度的参与性,是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在政策制定上,政府应通过合理施政,促进生态、文化等要素的流动,积极吸收外界投资者的进入文化特色资源产业链有利于提高资源产出与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对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之间的衔接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的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作用与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之中,保障相关政策的有效性。此外,应重点打造合理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并根据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的需要对现有的政策法规与监管机制进行加油与完善以规范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在平衡与协调各方利益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旅游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及有效开发。 (二)优化特色产业结构。民族特色小康示范村要紧抓特色二字,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拉动村落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快速提升因此,首先要加快推进村落经济结构改善,大力扩大特色农业、特色旅游,并形成农业与旅游业间的区域联动,发展基于农户小型特殊农产品加工,打造亮点、树立特色品牌、充分利用网络电商等渠道扩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其次,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龙头经营主体,扩大村内从事养殖业的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起帶头作用的主体,鼓励村民参与其产业快速发展的全过程,同时实现为贫困户提供相应的服务和就业机会,从而能够大大缓解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等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最后是要进一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想要富先修路”,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与路段要投入资金修建道路,使山里的产品能运出来,也使城里的人能便捷的进入乡村,享受乡村的美景美食。
(三)多手段保证民族文化活力。国外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参与式开发项目,使本民族群众投入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之中,有助于挖掘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村民凝聚力。在特色民族小康示范村的建设中,参与式开发项目不仅是民族群体与民族文化的资源有效开发过程,也是一个文化自我理解和相互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各民族更加意识到本土文化的价值。为了确保少数民族文化的持久保持活力,就必须正确认识对少数民族本土文化知识,让地方性本土文化知识、智慧并且表现形式既可以成为被欣赏的对象,也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价值和意义,使得文化资源能够得到保护、传承和自主发展,进而将各民族文化艺术推介到更大的舞台上,使之成为人们精神的享受产品[11]。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能够让各民族文化资源和系统化的知识得到更有效保护、继承和兴盛,而不是当做展示来物简单地表达,更不应该一味盲目的去淡化其文化的信仰和精神的含义,变成艰难、孤立地谋求生存。
(四)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创新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而人是推动创新产生的第一要素。民族小康示范村的建设离不开优质的人才队伍,只有加油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才能满足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的各方面需要。为此,首先要根据特色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实际管理要求,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培养和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改善人才培养的有效实施、引进、管理和使用的机制,并最大限度的保持人才队伍活力与创新能力;其次,要注重本土当地人才培养体系的快速建设,长期居住在民族地区的当地群众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这是当地人才在民族小康示范村建设中的最关键的优势。最后要重视对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与定期培训,确保其“愿意传承、能够传承”的认知,以此扩大本土文化人才队伍人员的增加;另一方面,要支持和鼓励村寨文化人才对本土文化的集体创业,将传统文化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发展优势。
参考文献
[1]屈大磊.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 (14):38-39.
[2]黄冬如,王孙鸿,罗洪.谈县域林业经济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19,51 (01):32-35.
[3]李学林,郭沛,董晓波.我国高原地区农业转型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9):182-190.
[4]杨海东.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德昂族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9,35(01):69-74.
[5]郭凯峰,杨渝,吴先勇.新时期城乡规划管理创新实证研究——以云南省昭通市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8,30(02):45-51.
[6]生态——产业耦合目标下扶贫搬迁户返贫风险与脱贫长效机制——以武陵山民族地区为例[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01):75- 80.
[7]徐顽强,任勇俊.乡村振兴战略下阿坝州旅游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探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1):58-65.
[8]韦曼莉.南盘江流域文化旅游扶贫路径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4):79-83.
[9]李军,罗永常,李忠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文化政策创新[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8(01):48-53.
[10]孙九霞,张涵.行动者网络视角下民族传统手工艺合作社的形成与运作[J].山东社会科学,2019(04):61-68.
[11]黄成华.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建构文化差异化的研究[J].前沿,2017(06):65-69.
作者简介
刘小玮(1998-),女,湖北十堰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胡尔西丹穆·穆克木(1995-),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任然(1995-),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