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高考已经结束,各省市的语文试题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总体来看,湖北卷的命题的确体现了《湖北省2009年高考考试大纲语文科补充说明》中的“指导思想”:“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本文仅选取第六大题中的语言运用各小题细加分析。
[第20题简析]这道题笔者暂且称之为“回归教材”题,应该说此题已成为湖北语文试卷的特色题。湖北卷此前已连续三年出现这种题型,虽具体题目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共同的特点:命题紧密勾联课本,在适当考查课本内容的同时,又考查了语言运用能力,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推行传统的读书方法,引导中学教学重视文本,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2009年湖北卷在秉承这一特点的同时,又体现了创新,简述如下:
(1)在联系课本内容、突出能力立意的同时,
[注]:此文的例题与前一篇相同,故省。考查侧重点有所不同。如2006年湖北卷第21题,要求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长亭送别》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这题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情节的概括。2007湖北卷21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这题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概括。2008年湖北卷20题提供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考生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这在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作用或效果的分析。至此,情节、人物、环境都已考查。但2009年在继续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它不同于2007年21题对人物形象的简单概括,也不是靠平时的死记硬背就能应付的。本题要求用课文中人物自己的话来解说“幸福”,表达考生对作品中特定人物“幸福观”的理解。题目虽然不是很难,但考生如果对课本不熟悉,特别是对相应篇目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不熟悉,也会无从下手。
(2)巧妙涉及到句式仿写的考查。本题的考点还可归入语言运用中的仿写,但试题设计却超越了常规的仿写题,角度相当巧妙。因为本题需要考生熟悉相应篇目中的人物形象,能准确理解该人物形象的价值观、幸福观,并用简明、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若对相应篇目人物的思想性格不熟悉,就会无从下手;但若只熟悉相应篇目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不能根据题目的诸多要求进行仿写,得分肯定也会打折扣。
(3)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试题涉及到的两种“幸福观”,一正一反,一褒一贬,暗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富有深意。
[第21题简析]这道题也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它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涉及到修辞手法(如排比)。选材是有关王羲之的书法,与高中教材的联系很紧密,现行教材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综合性学习中也有介绍王羲之书法的短文。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能看出这段话是总分结构,并且注意到后半部分的几个分号,基本上就能抓住“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关键词,再结合题目要求“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应该就会得出答案。
第21题前三年相继出现了创新,分别考查了旅游广告(2005年)、为八艺节写对联(2007年)、要求把诗句改写成电影镜头(2008年),相对而言,今年本题显得更稳妥,它立足于对考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更加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因而也进一步突出了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这些也应该是命题者为我省高中课改所做的铺垫和引导工作。
[第22题简析]这道题关于两个备选书名的选择及其理由说明,答题情境的创造可谓颇具匠心。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诗歌征文集的语言素材鲜活灵动,充满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的气息,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活的含义。
这道题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还很有特色。第22题,近三年一般直接考查考生能否按照给定的情景,直接运用某种或若干种修辞手法的能力。如2006年的报纸版面宗旨设计,2007年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2008年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考生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等等,莫不如此。但今年却不同,它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题目提供了简约的语言(备选书名),要求考生写下自己“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这就暗示考生,必须分析其中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出该修辞手法的好处。考生若能做到这些,就一定能说出自己喜欢某书名的理由。这种分析在平时讨论课中一般都会用到,进行过相关训练的考生做这道题时应该不会觉得很难。
[第20题简析]这道题笔者暂且称之为“回归教材”题,应该说此题已成为湖北语文试卷的特色题。湖北卷此前已连续三年出现这种题型,虽具体题目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共同的特点:命题紧密勾联课本,在适当考查课本内容的同时,又考查了语言运用能力,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推行传统的读书方法,引导中学教学重视文本,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
2009年湖北卷在秉承这一特点的同时,又体现了创新,简述如下:
(1)在联系课本内容、突出能力立意的同时,
[注]:此文的例题与前一篇相同,故省。考查侧重点有所不同。如2006年湖北卷第21题,要求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长亭送别》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这题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情节的概括。2007湖北卷21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分别刻画了林冲和杜十娘两个人物形象,请各用一个单句对这两个形象作简要概括。这题在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概括。2008年湖北卷20题提供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考生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这在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作用或效果的分析。至此,情节、人物、环境都已考查。但2009年在继续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它不同于2007年21题对人物形象的简单概括,也不是靠平时的死记硬背就能应付的。本题要求用课文中人物自己的话来解说“幸福”,表达考生对作品中特定人物“幸福观”的理解。题目虽然不是很难,但考生如果对课本不熟悉,特别是对相应篇目中人物的思想性格不熟悉,也会无从下手。
(2)巧妙涉及到句式仿写的考查。本题的考点还可归入语言运用中的仿写,但试题设计却超越了常规的仿写题,角度相当巧妙。因为本题需要考生熟悉相应篇目中的人物形象,能准确理解该人物形象的价值观、幸福观,并用简明、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若对相应篇目人物的思想性格不熟悉,就会无从下手;但若只熟悉相应篇目人物的思想性格,而不能根据题目的诸多要求进行仿写,得分肯定也会打折扣。
(3)在考查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如试题涉及到的两种“幸福观”,一正一反,一褒一贬,暗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富有深意。
[第21题简析]这道题也有一定的综合性与创新性,它既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又涉及到修辞手法(如排比)。选材是有关王羲之的书法,与高中教材的联系很紧密,现行教材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综合性学习中也有介绍王羲之书法的短文。考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如能看出这段话是总分结构,并且注意到后半部分的几个分号,基本上就能抓住“楷书”“草书”“行书”等几个关键词,再结合题目要求“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应该就会得出答案。
第21题前三年相继出现了创新,分别考查了旅游广告(2005年)、为八艺节写对联(2007年)、要求把诗句改写成电影镜头(2008年),相对而言,今年本题显得更稳妥,它立足于对考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更加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因而也进一步突出了命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确保考试的公平和公正。这些也应该是命题者为我省高中课改所做的铺垫和引导工作。
[第22题简析]这道题关于两个备选书名的选择及其理由说明,答题情境的创造可谓颇具匠心。新中国成立60周年诗歌征文集的语言素材鲜活灵动,充满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生活的气息,有助于学生理解“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句活的含义。
这道题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还很有特色。第22题,近三年一般直接考查考生能否按照给定的情景,直接运用某种或若干种修辞手法的能力。如2006年的报纸版面宗旨设计,2007年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请以“这是一个欢乐的世界”开头,续写一段歌词,2008年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考生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等等,莫不如此。但今年却不同,它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题目提供了简约的语言(备选书名),要求考生写下自己“喜欢的书名并说明理由”。这就暗示考生,必须分析其中運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说出该修辞手法的好处。考生若能做到这些,就一定能说出自己喜欢某书名的理由。这种分析在平时讨论课中一般都会用到,进行过相关训练的考生做这道题时应该不会觉得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