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医患关系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s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纽约眼耳鼻喉医院门诊参观,感触最深的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罗伯特医生是美国著名青光眼专家,不管是新患者还是老患者,进入诊室的时候他都会亲切地和患者握手寒暄,结束的时候还会给患者一个礼节性的擁抱。门诊虽然繁忙,但是始终在一种温暖的气氛中进行。
  我记得曾经医治过的一位女患者,我是她的主管医生。她的职业是演员,性格开朗热情。手术很成功,她很高兴。当我走进病房时,她非常热情地拥抱了我,并说了很多感谢的话,这令我相当不适应,甚至有些躲避她的拥抱。
  很多年之后,当我想起这个片段,时常感到愧疚。刚工作的时候,我认为医学是技术工作,但随着从医时间增加,越发感觉到医学其实是有技术因素的人文科学。对医生来说,从医与其说是一种工作,不如说是一种修行。医生本人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会因为从医过程中经历的各种事件而发生改变。刚开始做医生时候,心态会很急,而且越是心里没谱就越是想从气势上压住阵脚,所以那时候偶尔会和患者争吵,患者很生气,我也很生气。最近几年,心态日趋平和,正因为心态变得平和,和患者相处愈发融洽,出诊过程是充满快乐的。
  心态平和,首先能够心平气和地听患者诉说。我以前对于主诉一大堆但查不出疾病的患者很无奈,现在我即使没办法让患者的痛苦得到完全缓解,但我首先会理解患者的苦痛。理解本身对患者来说就是很大的安慰。
  心态平和,也意味着尊重患者的想法,患者有决定自己身体的权利。有很多患者因为自身对疾病有一些想法或因为经济、信任、信仰、习惯等原因,并不会按医生的建议去做。以前我会生气,现在我会非常平和地把自己的建议详细地写在病历上,至于患者何时在何医院去执行这些建议取决于患者自己的安排,当然我也会记下患者不采取建议的原因,比如顾虑风险或者经济因素等。不管何种情况最终决定权在患者,只有患者能决定他自己的生命。

  心态平和与做到问候和拥抱还有很远的距离。心态平和只是医生做到了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不会因为患者的某句话感到不悦,也不会因为患者的某些选择而感到权威受到挑战。但是问候和拥抱,则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医生要意识到患者是人,不是处理的对象。患者和医生身边的朋友一样,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有喜悦有烦恼。世界很小,也许他们就是医生朋友的朋友或者亲戚的邻居。每次面对患者,当我想到患者有自己的事业、家庭和情感,想到患者是一个经历丰富、情感丰富的人,我对患者的同情心和亲近感就油然而生。我的很多患者因为看病成为朋友,患者朋友中有公司职员、学术泰斗、大学教授、翻译家、果农、技术工人、艺术家等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当他们后来告诉我,手术帮助他们重获阅读文稿的能力或者劳动的技能,我才深刻地了解到,医生虽然治的是病,但实质上是改变了患者的生活。当生动地想到患者生活的情景,我想任何医生都不会认为医学是简单的技术。当医生意识到患者是情感丰富的人,就能够发自内心地给患者一个温暖的问候。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再遇到那位喜欢拥抱的患者朋友,我会很坦然地接受她的拥抱,并对她的感谢有所回应。此外,我想,在患者绝望无助的时候,给患者鼓励和安慰,也应该是治疗的一部分。
  虽然医生应该去理解患者的喜怒哀乐,但是我想任何尊重都是相互的。患者也应该充分意识到医生是有丰富情感、有家庭、有孩子的人,看病只是医生的工作,不是医生生活的全部。只有患者想到医生的生活,出门诊、做手术、下班做饭、看孩子写作业、照顾老人等,才不会在医生下班后还要求加号,才不会在夜晚随便给医生打电话咨询。相互尊重和理解,是我理想的医患关系。
其他文献
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不仅发病率高,而且防治困难。目前所用的化学农药多数要求在盛花期施用,这就意味着农民要钻进密密匝匝的油菜地里打药,劳动强度之大自不必说,有时挽回的损失还没有新造成的损失多。  然而,这一状况有望得到改善。3月26日,记者从在湖北武汉召开的行业科研专项滚动项目“油料作物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研讨会上获悉,经过3年多的研究示范,该项目初步建立了利用生防菌盾壳
自己的早餐摊竟这样受欢迎,这是老人不曾预料到的;而这早餐摊摆了23年,而且还在摆下去,这是众人没有预料到的。  以不变的低廉价格为匆匆上学的孩子们提供早餐,这一关爱之举,八旬老人毛师花已经坚持了整整23年,而且还在做下去。动力是什么?是中国传统的义卖品德,是她善良、勤劳的秉性。老人开心地说,每次卖早餐的短短两三小时,是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从孩子们的欢笑中,她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小小的转角,我们
我国是个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办事找熟人,办难事更要找熟人,仿佛不由自主地形成一种观念:不少事不找熟人就办不好了。看病也是如此,不少患者不管大病小病,去医院之前的第一想法依然是“先找找那里有没有认识的熟人”。看病找熟人的现象不仅仅是人情社会的表现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医生的职业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如果你有个在医院工作的熟人,恭喜你,你以后去看病就通过他的关系“加塞挂号”了,如果你在医院工作,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