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比较阅读教材中的文本,在实践中积累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这样评议“比较”的学习方法:“比较是我们进行一切思维的前提。”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接受并理解所学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他们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引导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比较阅读,深入分析,感受语言的艺术美。烛之武为瓦解“秦晋联盟”,用“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夫晋,何厌之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等来引起秦穆公的注意,让他对晋文公有了忌惮之心。教师可以紧扣“邻”与“晋”两个词来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组织学生将课文改写成课本剧,鼓励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烛之武一开始要用“邻”来代称晋国?后面又直呼“晋”呢?学生通过比较就能发现:在没有消除秦穆公的戒心之前,烛之武如果在秦伯面前直呼“晋”,那么这种挑拨的意味就太明显了,会引起秦伯的怀疑。一个“邻”字巧妙地掩盖了秦晋之间的矛盾。而“邻”字又能给秦伯以明显的暗示,秦晋毗邻,晋国强大对于秦国来讲也不是好事情。在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后,烛之武便站在秦国的立场来述说秦晋之间的矛盾,此时直呼“晋”更能打动秦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比较和品味文中的字词,就能感受到烛之武的聪慧和机敏。
又如,在《雷雨》的第二幕,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公馆重逢,周朴园四次问到侍萍的身份,但问话的内容与语气均不相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归故事情境,分角色试读,比较和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体验、比较周朴园四次问话的语气和心理。他们发现,周朴园首先看到侍萍关窗的背影,感觉似曾相识,所以他的语调还算平静,只是问得有些迟疑。当侍萍点破“梅小姐”的身份和姓名时,周朴园就显得有些意外和吃惊了。接着,侍萍告诉周朴园“梅小姐”和孩子都还“活着”,周朴园就变得非常紧张了。当侍萍说起“梅小姐”的不幸遭遇,说起衬衫上的“梅花”“萍”等刺绣时,周朴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了周朴园的伪善和冷酷。
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除了创设情境外,教师还要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进行比较阅读。开展类比文本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类比来归纳不同文本的相同点;开展对比文本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总结相似文本的不同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进行“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比较。
例如,战国末期,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扫平了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帝国,但它仅存在了短暂的十五年时间。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强秦迅速走向灭亡之路的原因”。关于这一议题,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三篇文章,教师可以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文章内容来看,这三篇文章都涉及秦“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史实,这是学生可以直接从字面感受到的。除此之外,这三篇文章还有其他的相同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表格、自主归纳。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通过初读感知明确:从写作意图来看,这三篇文章都属于借古讽今的作品,借用秦亡的史实来规劝、告诫统治者;從论证方法来看,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论证结构来看,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这三篇文章的文采都非常好,运用了对偶、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这是学生初读文本后的收获。
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帮助他们打开思路,让他们思考这三篇文章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规汉”。西汉初年,战事甫定,经济凋弊,人口稀少,急需休养生息。为此,贾谊写了这篇史论,用以规劝汉文帝,希望他施行仁政。《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诫唐”。唐敬宗大兴土木,起造宫室,杜牧写了这篇赋,劝诫皇帝应当节俭爱民。《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谏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采取以赂求和的退让政策,作者用此文劝谏宋仁宗应该以六国为鉴,不要妥协投降。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这些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在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适时地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让他们将文本读懂、读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这样评议“比较”的学习方法:“比较是我们进行一切思维的前提。”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更强的求知欲,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接受并理解所学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让他们获得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引导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进行比较阅读,深入分析,感受语言的艺术美。烛之武为瓦解“秦晋联盟”,用“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夫晋,何厌之有”“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等来引起秦穆公的注意,让他对晋文公有了忌惮之心。教师可以紧扣“邻”与“晋”两个词来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组织学生将课文改写成课本剧,鼓励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细细品味。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烛之武一开始要用“邻”来代称晋国?后面又直呼“晋”呢?学生通过比较就能发现:在没有消除秦穆公的戒心之前,烛之武如果在秦伯面前直呼“晋”,那么这种挑拨的意味就太明显了,会引起秦伯的怀疑。一个“邻”字巧妙地掩盖了秦晋之间的矛盾。而“邻”字又能给秦伯以明显的暗示,秦晋毗邻,晋国强大对于秦国来讲也不是好事情。在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后,烛之武便站在秦国的立场来述说秦晋之间的矛盾,此时直呼“晋”更能打动秦伯。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通过比较和品味文中的字词,就能感受到烛之武的聪慧和机敏。
又如,在《雷雨》的第二幕,侍萍与周朴园在周公馆重逢,周朴园四次问到侍萍的身份,但问话的内容与语气均不相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回归故事情境,分角色试读,比较和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生通过体验、比较周朴园四次问话的语气和心理。他们发现,周朴园首先看到侍萍关窗的背影,感觉似曾相识,所以他的语调还算平静,只是问得有些迟疑。当侍萍点破“梅小姐”的身份和姓名时,周朴园就显得有些意外和吃惊了。接着,侍萍告诉周朴园“梅小姐”和孩子都还“活着”,周朴园就变得非常紧张了。当侍萍说起“梅小姐”的不幸遭遇,说起衬衫上的“梅花”“萍”等刺绣时,周朴园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学生通过比较感受到了周朴园的伪善和冷酷。
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除了创设情境外,教师还要适时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进行比较阅读。开展类比文本的活动,让学生通过类比来归纳不同文本的相同点;开展对比文本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比来总结相似文本的不同点。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对相关文本进行“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比较。
例如,战国末期,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扫平了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帝国,但它仅存在了短暂的十五年时间。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探讨“强秦迅速走向灭亡之路的原因”。关于这一议题,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过秦论》《阿房宫赋》《六国论》三篇文章,教师可以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从文章内容来看,这三篇文章都涉及秦“扫”六国、统一天下的史实,这是学生可以直接从字面感受到的。除此之外,这三篇文章还有其他的相同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绘制表格、自主归纳。如: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通过初读感知明确:从写作意图来看,这三篇文章都属于借古讽今的作品,借用秦亡的史实来规劝、告诫统治者;從论证方法来看,都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论证结构来看,都采用了逐层推进的论证结构;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看,这三篇文章的文采都非常好,运用了对偶、设问、排比等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这是学生初读文本后的收获。
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帮助他们打开思路,让他们思考这三篇文章有哪些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过秦论》是“因时而作”,意在“规汉”。西汉初年,战事甫定,经济凋弊,人口稀少,急需休养生息。为此,贾谊写了这篇史论,用以规劝汉文帝,希望他施行仁政。《阿房宫赋》是“为帝而作”,意在“诫唐”。唐敬宗大兴土木,起造宫室,杜牧写了这篇赋,劝诫皇帝应当节俭爱民。《六国论》是“缘事而作”,意在“谏宋”。当时北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采取以赂求和的退让政策,作者用此文劝谏宋仁宗应该以六国为鉴,不要妥协投降。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这些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水平。
综上所述,在开展比较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适时地创设情境、开展活动,让他们将文本读懂、读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