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笔炼心,圆融并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aga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生习作的目标,仅靠语文教材每学期安排的七八次习作训练远远不够,灵活有效的练笔形式应该成为写作训练的重要补充。对此,我进行了探索,引导学生将练笔的内容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将思考的角度从课本迁移到生活,将习作的感悟从文字迁移到心灵,练笔炼心,圆融并进,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常态练笔——多给生活留个影
  
  “常态练笔”指的是经常性的、有一定规律地对学生进行练笔训练。练笔的目的除了提高写作能力之外,主要是启发学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对于这一方面的训练,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重点从选材上下功夫,从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进行引导。训练中采用教师定题和自由定题两种方式,要求适当放低,以鼓励为主,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同学,只要他写了就表扬。对于写得好、写作上有进步的文章或片断,我坚持在班里交流。通过以上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排除畏难情绪,循序渐进,使其找到写作的乐趣。
  
  二、随文练笔——读写结合助深化
  
  随文练笔是配合教学的需要,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对课文主题进行提炼或拓展。我的主要做法有:
  1.对凝练语句扩展写。在一些文章特别是诗词中,理解含义深刻、描写凝练的语句往往是学习中的难点。有时,只靠口头的表述难以深入理解,借助练笔进行扩展则一举多得。它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对典型片断仿照写。文章中的典型片断往往文质兼美,是学生进行片断练笔的最佳借鉴。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方面,也是深化、迁移学生思维的良好途径。例如,学完《桂林山水》一课,我让学生仿写“漓江的水”这一片断,按“总——分一总”构段模式,写自己亲临过的某一景点。结果,学生从“新疆天池的水”写到“华南植物园的草”;从“香山的红叶”写到“沙面的建筑”;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写到“家门口的水池”;从“天空的白云”写到“海边的石头”……题材极尽变化,既是一次美的熏陶,又是典型段的典型练笔。
  3.对一篇课文延伸写。学完一篇文章,从思维的广度和情感的深度引导学生进行回味、感悟,用练笔的形式进行巩固深化,同样可以成为随文练笔的重要途径。延伸的方面可以多种多样,扩写、缩写、续写、有感而写等等,都是延伸的内涵。深化情感、内化知识、开启思路、锻炼文笔则是延伸的目的和结果。如学完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让学生为这位可怜的小女孩写一首诗。开始,部分同学不敢写,认为自己根本不会写诗。我便鼓励学生:只要你分行写,意思清楚了,就是“诗歌”。显然,只要有真感情,是否成“诗”已不重要,也不是我的真正目的。然后,鼓励学生大胆交流自己的“诗作”,我都给予充分肯定。
  4.对一组课文提炼写。(略)
  
  三、创意练笔——广开思路促升华
  
  “创意练笔”的重点在于有“创意”,目的是锻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想和情感,达到广开思路、升华心灵的效果。
  1.培养观察的灵敏性。学生的观察能力灵敏与否,直接反映了他对社会、生活、学习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思维灵敏性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练笔有意识地对此进行训练,意义深远。
  2.培养观察的习惯性。学生经常性地对社会和人生进行观察和感悟,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必将终生受益。这有赖于老师用心进行引导——对此,创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比如关于心灵陶冶方面的练笔,我和学生共同设计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我最感动的一刻》《做个快乐读书人》《每天都是一场新的战斗》《感受平静》《把懒惰踩扁》等练笔,学生对生活与人生的观察,对心灵的省思和感悟也就形成了一定的习惯性。
  3.培养观察的深刻性。从观察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学生心灵真善美的一个体现,它的培养必然伴随着情感不断趋于真诚的过程。因而,培养观察的深刻性是“创意练笔”的直接目的和重要内容。如2005年寒假,我布置了练笔的新方式:以“美”为主题,拍摄一组照片(六张左右),并给每张照片配上一段文字描述。这一新颖的形式吸引不少同学较好地完成了作业。有的拍摄了婴儿的憨笑,有的拍摄了祖国的山水,有的是冬天滑雪,有的是新年塑像,还有助人为乐图、天安门广场留影、虎门硝烟台、海边风光、青春风采……部分学生给照片的配文也相当生动、精彩,可谓图文并茂。这样的练笔既有新意,又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是陶冶学生心灵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其他文献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必须体现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指导思想。纵观历年的高考试题,每年都有一批创新题。由于试题新颖,无模式可套,高考创新题的得分率相对较低。为此,笔者对近年来的高考创新题的命题特点进行了剖析,供读者参考。  1. 特设新定义,创设新背景  特设新定义,创设新背景,是创新题命题的重要思路之一。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命题的选材往往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往往源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体育有兴趣与否,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会因为在体育活动时需要付出体力、汗水而感到又苦又累又乏味,很容易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反之,如果学生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他必然会积极主动,精神饱满,不是“老师要我练”,而是“我自己要练”。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情形:学生一听说上体育课,大部分人都会“哗”地一声高兴起来,有的甚至手舞足蹈。但真正上课时,
用正交设计的方法选出了制备催化剂草酸亚锡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同 SnO 与美国的 Fascat的活性进行了比较之后,得到了可推广使用的结论。
针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实际,分析专业特点并针对本专业的数据结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数据结构教学进程、教学手段和实验方法。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促进企业与时俱进搞好"两个文明"的重要保证.塑造企业形象,应努力抓好三个着力点:1以人为中心塑造良好的员工形象现代企业管理已扬弃了缺乏人情味、忽
任教以来,本人一直担任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一提起作文就头痛,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往往是咬笔头、望天花板,搔头皱眉,无从下笔;有的学生的作文病句繁多,废话连篇,言之无序。这些都是作文能力差的具体表现。如何克服这些现象,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浅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 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读中学语言”  文章是用语言来表达的,不学好语言,就无法写好文章。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专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知识体系紊乱、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提出通过对接行业需求打造特色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