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黄石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

来源 :天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long2006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文创产品既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带动区域文化交流,还可以给游客带来身心愉悦的体验.黄石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矿冶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源远流长.以丰富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为载体,可以有效带动黄石旅游产业和文创产业的双向发展.首先分析黄石旅游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进而对黄石旅游文创产品的创新进行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黄石旅游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的策略与途径,最后开展设计实践.
其他文献
根据对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文化生态的调研,从侗族银饰非遗技艺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现代发展的视角,研究侗族银饰非遗技艺的造型艺术、品种的多样性、锻制工艺等内容,并分析侗族区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索三江侗族银饰非遗技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石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石油行业的具体体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对石油精神的内在逻辑、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深刻研究,是历史之需、实践之需、时代之需.基于石油精神的实践、理论、历史三位一体的内在逻辑,需要从根基、主题、精髓、道德四重维度对其丰富内涵进行展开,从而准确把握石油精神在新时代为石油企业健康发展、文化建设、形象树立的时代价值.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石油精神,对于理解党的光辉历程、优良传统、典型模范,激励我们继续走向辉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装配式结构在施工中的推广,向其中引入了BIM技术,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促进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更为广泛应用,让装配式结构的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结合工程实际案例,研究BIM技术消除危险源管理的核心方法和理论基础.实践表明,融入BIM技术的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和应急预案可行.
改革开放以来,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经历了恢复探索、建构规范、创新发展、完善深化四个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明确了德才兼备的选拔原则,并构建了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按照德才原则严把选人用人关,不断增强素质能力本领,健全干部管理制度,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宝庆竹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竹工艺中的一个特殊种类,传统制簧工艺作为宝庆竹刻的源起之一,是宝庆竹刻发展史上的一大创造.宝庆竹刻曾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地方产业化发展模式,但因制作时间长、效率低而导致产业没落.因此,根据宝庆竹刻传统制簧工艺的现存问题,提出在不改变原有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利用机械生产方式替代传统手工制作竹簧的途径与方法,运用现代竹加工机械设备进行传统制簧工艺的创新设想,将传承与创新并举,通过发展来促进保护,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传承文化的目的.
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得到有效传播.活化传承优秀传统艺术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如何更好地将非遗汉绣技术和现代设计进行良性融合,营造良好的汉绣发展新生态;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挖掘出更深层的数字汉绣;如何结合各学龄层的美育工作,提高全民对汉绣的认识,加强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这些都是我们对有效推广非遗汉绣艺术途径的思考.
文化基因是地域文化最核心的特质,文化基因可以根据不同物质载体的特征及需求进行不同形式的符号转化,从而实现与物质载体更好地融合,赋予物质载体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地域性文创产品是一种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创产品,近年来,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地域性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赋予文创产品独有的地域性特征,基于此,首先对文化基因以及地域性文创产品相关内容进行概述,进而具体探究文化基因视域下地域性文创产品设计策略.
河南淮阳泥泥狗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图腾艺术的遗存,也是民俗信仰的“活态文化”典型.对泥泥狗的装饰纹样特征进行个案梳理,分析其地域性、象征性、符号性、情感性特性,理解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总结出艺术创作原则,以展现泥泥狗装饰纹样蕴含的文化、审美、情感等价值元素.
近现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且开始对其进行抢救和传承.发展创意产业现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传承的重要渠道之一,将非遗资源和创意产业结合起来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进而成为一种活态的传承方式.草木染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种,如何对其进行活态传承是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立足非遗视域,深入研究草木染艺术活态传承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草木染的活态传承提供借鉴和参考.
唐代皖南地区作为南北往来的交通枢纽,有大量诗人来往此间,留下了丰厚的唐诗文化遗产.据考证:顾况曾于贞元十年(794)秋与贞元十六年(800)年初两次行经皖南,孟迟也曾于开成三年(839)、会昌五年(845)两次游历皖南,许浑于大和五年(831)秋寄居宣州开元寺,三人在游历皖南过程中也均有相关诗作传世.这些人文资源是当代“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可资利用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