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人学习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教学应该遵循人的认知心理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正确概念,使其同化理解新概念。通过加强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和分析比较,揭示概念本质,以便获得好的效果。
【关键词】认知 心理结构 同化 比较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049-01
当代众多国外的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仅取决于外界的刺激,也不仅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还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密切关联。奥苏伯尔指出: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因素。在折衷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加涅也和认知派一样,十分重视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准备,认为新的学习一定要适合学习者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
大学生实践经验不多,尤其是新入学的大学新生,大脑里知识结构比较简单,同化新概念的能力有限。而且由于各学生经历不同,智力和能力不同,其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调整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加强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完成好由原来的高中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努力使学生在原认知基础上,提取有效成分认识新的知识,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达到优化认知结构的目的呢?通过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借鉴专家学者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通过“引导性材料”,加强新旧知识联系
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这种同化是学生内部积极从事学习的过程,教师无法参与但能影响这一过程。所以,通过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生发生有意义学习的根本保证。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主张的“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是同样道理。
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于60年代就提出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但以学习者易懂的形式呈现,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察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因此,“引导性材料”应比要学习的新知识更一般、更概括、更易于学生搜索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效成分,而且使新学习变得清晰明了,充当新旧知识的“认知桥梁”。
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时,则可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这样的组织者即陈述性组织者。
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往往是先认识事物的一般属性,然后在这种一般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其具体细节。先呈现组织者,以便学生认知结构中形成同化新知识的框架,然后呈现具体材料,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一般到个别,不断深化。
2 通过“比较性材料”,加强分析比较
学生分析和比较新旧知识的本质属性,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也直接影响到对新知识的学习。平时的学习中,相似、相近、相关的概念很多,教师应该创设便于学生比较、分辨、提炼新旧知识相关因素的情境,从横的方面沟通概念、原理乃至章节间的联系,找出它们的异同,以供学生联想和迁移。
所谓比较,是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有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它使学生确切了解事物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有关事物的本质特征更清晰。要教会学生从比较、分析、概括中理解所学内容,抽象出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的东西。
例如,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对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称为比较性组织者,也就是比较性材料。
“比较性材料”用以提高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防止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取代”和“还原”等“先入之见”的影响,养成学生比较和区分新旧知识异同点的学习心向,促进实现向新知识内容的正迁移,并注意横向知识各层次的联系、安排和比较,增加原认知的清晰性。
3 运用变式,揭示概念本质
所谓变式,就是那些用来说明或加工成概念的直观材料或事例,在提供时要变换呈现形式,使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是指利用材料形式的变换去促进理解。通过对同类变式事例的比较,找出各种变式事例中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对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区别不同的本质。没有变式,学生易于产生错误理解,扩大或缩小其内涵,从而缩小或扩大其外延。要引导学生辨析一些貌似相同实有差异,貌似不同实有联系的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变式有实验或实物变式、模象变式、语言变式等。灵活运用多样的变式,如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方面全方位认识事物,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这样围绕若干重点难点或疑点,从不同角度构造问题,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属性,也可提高学生的变通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正确概念,使其同化理解新概念,当新的概念形成时,人的大脑要进行把新概念同已有知识相比较、相联系的过程,为新概念在大脑里已有的认知结构寻找适当位置,新概念就被联结拼合上去成为大脑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被消化吸收。
【关键词】认知 心理结构 同化 比较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049-01
当代众多国外的学习理论认为:一个人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仅取决于外界的刺激,也不仅依赖于自己的主观努力,还与一个人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因素等密切关联。奥苏伯尔指出: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因素。在折衷主义的学习理论中,加涅也和认知派一样,十分重视学习者已有经验的准备,认为新的学习一定要适合学习者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
大学生实践经验不多,尤其是新入学的大学新生,大脑里知识结构比较简单,同化新概念的能力有限。而且由于各学生经历不同,智力和能力不同,其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调整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加强新旧概念间的联系,完成好由原来的高中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过渡,努力使学生在原认知基础上,提取有效成分认识新的知识,提高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达到优化认知结构的目的呢?通过学习国内外教育理论,借鉴专家学者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通过“引导性材料”,加强新旧知识联系
奥苏伯尔的同化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取决于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是否建立了联系;学生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同化,不仅使新知识获得了意义,而且旧知识也因得到了修饰而获得新的意义,这种同化是学生内部积极从事学习的过程,教师无法参与但能影响这一过程。所以,通过教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生发生有意义学习的根本保证。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主张的“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是同样道理。
美国著名教育家奥苏伯尔于60年代就提出先行组织者这一概念。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但以学习者易懂的形式呈现,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察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因此,“引导性材料”应比要学习的新知识更一般、更概括、更易于学生搜索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有效成分,而且使新学习变得清晰明了,充当新旧知识的“认知桥梁”。
先行组织者可分为两类: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时,则可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新材料的组织者,让学生先学习这一组织者,以便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这样的组织者即陈述性组织者。
大多数认知心理学家也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往往是先认识事物的一般属性,然后在这种一般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认识其具体细节。先呈现组织者,以便学生认知结构中形成同化新知识的框架,然后呈现具体材料,使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一般到个别,不断深化。
2 通过“比较性材料”,加强分析比较
学生分析和比较新旧知识的本质属性,辨别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也直接影响到对新知识的学习。平时的学习中,相似、相近、相关的概念很多,教师应该创设便于学生比较、分辨、提炼新旧知识相关因素的情境,从横的方面沟通概念、原理乃至章节间的联系,找出它们的异同,以供学生联想和迁移。
所谓比较,是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有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它使学生确切了解事物和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有关事物的本质特征更清晰。要教会学生从比较、分析、概括中理解所学内容,抽象出本质属性,舍弃非本质的东西。
例如,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对新旧知识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称为比较性组织者,也就是比较性材料。
“比较性材料”用以提高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防止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取代”和“还原”等“先入之见”的影响,养成学生比较和区分新旧知识异同点的学习心向,促进实现向新知识内容的正迁移,并注意横向知识各层次的联系、安排和比较,增加原认知的清晰性。
3 运用变式,揭示概念本质
所谓变式,就是那些用来说明或加工成概念的直观材料或事例,在提供时要变换呈现形式,使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是指利用材料形式的变换去促进理解。通过对同类变式事例的比较,找出各种变式事例中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对不同类事物的比较,区别不同的本质。没有变式,学生易于产生错误理解,扩大或缩小其内涵,从而缩小或扩大其外延。要引导学生辨析一些貌似相同实有差异,貌似不同实有联系的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变式有实验或实物变式、模象变式、语言变式等。灵活运用多样的变式,如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学生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不同方面全方位认识事物,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这样围绕若干重点难点或疑点,从不同角度构造问题,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属性,也可提高学生的变通能力。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利用学生知识结构中的正确概念,使其同化理解新概念,当新的概念形成时,人的大脑要进行把新概念同已有知识相比较、相联系的过程,为新概念在大脑里已有的认知结构寻找适当位置,新概念就被联结拼合上去成为大脑知识结构的一部分,被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