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te514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中100例健康体检者,每人均采集10ml静脉血,分别置入5ml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进行溶血处理为研究组,另一支按常规送检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血糖(GLU)、酸性磷酸酶(ALP)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酸(UA) 、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及总蛋白(T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极明显差异,(P<0.01)。两组尿素氮(BUN)、肌酐(Cre)、血钙(Ca)数据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带来显著影响,工作人员在生化检验中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出现溶血,保证检验结准确可靠。
  【关键词】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 影响研究
  目前确诊一些疾病均需参考血液标本检查结果,而采集血液标本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关键,标本质量的好坏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溶血就是一大因素[1]。溶血指的是红细胞破裂,凝处血红蛋白[2-3]。以下几种情况均可引起溶血现象:机械性强力振荡、低渗溶液、皂碱、酒精、及突然化冻等。为进一步确定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我院现分析了100例健康体检者检验情况,现将检测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中10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56名,女性44名,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45.6±4.7)岁。研究组患者均无急性代谢紊乱或感染,无肾、肝功能明显异常,无呼吸疾病、糖尿病,无可致溶血疾病。
  1.2 方法
  每人均采集10ml静脉血,分别置入5ml于两支肝素抗凝试管中,一支进行溶血处理,冷冻半个小时送检为研究组,另一支按常规送检为对照组。选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血液标本血清中血糖、酸性磷酸酶、尿酸、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蛋白、尿素氮、肌酐及血钙等生化指标值[4]。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比较
  研究组GLU、ALP测定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UA、DBIL、TBIL、AST、ALT及TP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BUN、Cre、Ca数据间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比较
  表2 两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比较
  表3 两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比较
  3 讨论
  准确可靠的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能够客观反应检验人员的血清情况,直接影响医生诊治方案的确定。影响生化检验结果中溶血是比较主要的一个因素,溶血后红细胞里面成分将会进入血清,影响血清生化指标检验结果。溶血分为两种,体内溶血与体外溶血。溶血后,钾离子、血红蛋白、钾离子等酶会混入血清中,使血清中钾离子、血红蛋白含量大大提高。而且这些物质进入血清后将明显增加血清体积,使原有物质浓度下降。红细胞内某些物质进入血清后,将同血清内物质产生化学效应,破坏内环境稳定性,上述这些原因均可影响临床生化检验结果。
  在检验标本时若发生溶血现象,应该立即重新采集血样进行补救。如何减少溶血发生率,提高检验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在采集血样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不能用酒精消毒抽血针头,反复穿刺次数保持在3次之内,避免对血管组织造成损害;抽血时压脉带不宜扎过紧;选择一次性抽血器,采血工具应干净、干燥;抽血时不应过猛、过快注入血管,以免血液出现大量泡沫,造成血细胞破裂;采集血样后不应立即送于冷冻室储存,避免血样取出融化造成溶血。标本采集后要在2小时内尽快送检。离心机速度不宜太快,控制1000~20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左右。另外,要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熟练掌握采血操作过程,每个季度评选最佳采血能手,给予奖励,并优先外出进修学习。
  由此可知,溶血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造成明显影响,实际操作时要谨慎小心,规范操作,严格把关血样标本运送、分离及检测过程,最大限度提高检验准确可靠性。相关人员要尽量避免造成溶血情况的因素,保证更准确的生化检验结果,有利于更客观的反馈患者实际病情,使得临床医生制定更有效合理的诊治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然. 探讨血清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14): 51-52.
  [2] 张苏,唐先平,沈朝辉.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 中外医疗,2010,29( 18) : 187.
  [3] 杨振东,姚文思. 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11,06( 26) : 4-5.
  [4] 于贵新,张海春. 溶血样本对国产试剂与进口试剂测定肌酐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12,09(01):84-85.
其他文献
采用1961—2012年竹溪县气象台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地区雷电日数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了解竹溪县雷暴活动发生和变化的规律,有利于有理有据的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形成机理与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在渗入路表水的冲刷、溶蚀作用下出现板底脱空,加速路面产生各种病害,影响路面使用寿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需求的不断加大,为保障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国家加大了对基础性建设的投入,近几年来,我国电网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
在工程地质上,我国技术开发力度越来越大,其中,工程物探是一个研究的热门技术。由于物探技术对探测对象不造成损伤,经济效益较高,检测速率较快同时监测效果显著,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
随着我国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电厂任务也日益艰巨。火力发电作为我国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锅炉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之一,如何做到节能降耗已经成为火电厂工作中的重
建筑节能技术指的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手段,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最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为代价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工程技术。现在,在建筑行业最
BT(Build-Trallsfer)模式是在BOT模式上演变而来,但是却更加适应现代化建设需求。本文主要介绍了BT项目建设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并论述BT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