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人民日报》由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50年初,范长江、邓拓搭档领导《人民日报》,并组成了首届编委会,《人民日报》的面貌焕然一新。
胡乔木对《人民日报》主要领导人选的最初考虑
胡乔木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时间很短暂,从1949年8月起,止于当年12月底。时任毛泽东秘书和中宣部副部长的胡乔木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体现了中央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视,由此加强了《人民日报》对全党思想的引导,这同样是引领国内舆论的意义所在。
出版大型日报的工作十分繁重,以胡乔木当时承担的多项工作,难以处处兼顾。因此,选定《人民日报》的第一负责人,实际上在中共中央进入北平之前,已在考虑之中了。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激战正酣之际,中共中央着手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新闻管理机构,确定由胡乔木总负责。
中宣部于1948年12月10日向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提出占领北平、天津后组建“报纸、通讯社、广播和国际新闻宣传”这四个领导机构的设想草案。从字迹上判断,报告由胡乔木起草。
对这份报告,毛、刘、周、朱均圈阅。圈阅后的文件上,刘少奇的名字被圈去了,确定胡乔木为委员会的书记。周恩来于5月3日在文件上批示,将原拟的中央党报委员会改为中央新闻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同意成立这个委员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胡乔木任国家新闻总署署长兼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
胡乔木在众多职务间难以分身,新闻总署日常工作主要由助手完成。当时为胡乔木配了两名副署长:范长江和萨空了。
10月10日,中宣部和中组部联名致电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通知说,中央决定调范长江到北京工作,请他在接替人恽逸群到达上海后即行交接,返回北京。
范长江的回京使命是出任新闻总署副署长。根据档案记载,当时包括胡乔木在内,新闻总署共有32名工作人员。
范长江返回北京主持《人民日报》
此时的《人民日报》经历了对新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在报纸编辑业务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版面差错频出,工作程序不严密,管理粗放,人员变动非常大。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是,战争年代长期领导《人民日报》工作的张磐石调任他职。
谁来接替张磐石,中央领导肯定考虑过邓拓。然而,自投身革命以来,邓拓长期在晋察冀根据地和华北根据地办报,没有在延安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与中央领导人彼此不熟悉,尤其是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不熟悉。从垂直领导关系来说,由于没有延安的经历,邓拓和胡乔木也不熟悉。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层面,升格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的大部分编辑、记者来自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邓拓对他们也不熟悉。这些干部党内资历也很长,同样也不熟悉邓拓。这给邓拓的组织协调带来一定压力。张磐石离开《人民日报》后,编辑部业务协调上出现一些问题与此有关。
1949年12月初,邓拓致信毛泽东,说明办《人民日报》遇到了不少困难,希望调配得力干部和他一起工作。
12月4日,毛泽东批示胡乔木:“此事应早日解决,不应拖得太久。邓拓意见似乎是好的。”
长期以来,毛泽东就有让范长江领导中国报业的考虑。早在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毛泽东曾当着兼任解放日报社社长的秦邦宪,还有在场记者莫艾提到范长江。他说,党的新闻工作将来还是需要他办的。
范长江早年是《大公报》记者,连续实地报道长征中的红军引起世人瞩目,成为著名记者。他的相关报道汇集出版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引起轰动。他后来进入延安采访了毛泽东,受影响加入中共。抗日战争前期先在大后方,后到新四军根据地办报。抗战胜利后国共谈判,范长江是驻南京的中共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解放战争爆发后,范长江到延安,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又到西柏坡,是毛泽东熟悉的新华社重要领导者。
平津战役中,范长江是接收北平新闻业的“联合编辑部”负责人,进北平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任总编辑,南下参加上海战役后领导《解放日报》,是党内国内新闻界享有盛誉的知名记者,有组织领导能力,又有广泛的社会联系。遴选范长江主持《人民日报》,就在领袖首肯的范围之中了。
毛泽东的批示很快落实。1950年1月起,胡乔木不再兼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但受中央委托继续分管《人民日报》。同月,胡乔木在新闻总署的副手范长江接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为副社长兼总编辑。
范长江和邓拓,是党内两位新闻大家,在中国新闻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他们领导《人民日报》,恰如双星闪烁,将《人民日报》带入了辉煌发展时期。
1950年2月,胡乔木参加由范长江主持的讨论《人民日报》“大转变”座谈会,在会议上首先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报皆可以为《真理》”。他说,有些同志认为《人民日报》不像《真理报》那样,没有一个中央委员在报社任领导工作,或者说,缺少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帮助,所以办不好,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要自己提高自己。
胡乔木这样说,是对范长江的积极支持。
范长江、邓拓、安岗形成“三驾马车”架构
担任总编辑的邓拓主要负责编辑业务。经过一年的熟悉与适应,从1951年起,邓拓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人民日报》社论的撰写和组织撰写工作,胡乔木撰写社论的担子大大减轻了。邓拓也在《人民日报》社论的撰写过程中展现了才华,为他此后全面承担人民日报社的领导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就《人民日报》的领导层而言,只说范长江、邓拓“双星闪烁”还不够,应该加上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安岗。
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之日就担任副总编辑的安岗,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三个发展时期,均担任副总编辑。1949年,30岁的安岗风华正茂,睿智而勤奋,已有多年主持《人民日报》编辑业务的经历。他精力充沛,点子多,思想火花飞溅,大量日常采访由他组织,稿件由他审定刊发。
范长江、邓拓“双星闪烁”,再加上安岗的重要辅助,《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最高领导层——范长江、邓拓、安岗“三驾马车”架构就此形成并稳定下来。他们一起工作到1952年6月,将《人民日报》带入新中国开国年月的辉煌时期。
范长江、邓拓、安岗组成领导核心期间,工作关系融洽,相互支持。通常情况下,三人轮流上夜班。相对而言,年轻的安岗上夜班的时间更多一些。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领导人,胡乔木在这一时期写给《人民日报》的许多指示信件,总是在抬头上写明写给“范、邓、安”。这样的信件,在日后出版的《胡乔木书信集》中有16封。实际上,他们之间的书信和便条往来更多。
1950年初,人民日报社第一届编委会组成
范长江、邓拓、安岗领导层确定之后,1950年初,人民日报社组成第一届编委会,共八名成员,除范长江、邓拓、安岗,还有萧风、李庄、杜波、林淡秋、黎澍,当时有“八大编委”之称。
范长江、邓拓、安岗之外,五名编委都是资深新闻干部。
萧风(1909—2004),出生在江苏吴县一个店员家庭。读私塾九年后,1925年至1927年在上海当学徒。抗战爆发前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到延安,先后在抗大和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9月进入太行山根据地,先后在《胜利日报》和《冀鲁豫日报》任编辑。1942年调任太行区党委研究室研究员。1944年4月任太行《新华日报》副总编辑。1947年2月任邯郸广播电台总编辑。1949年2月调入人民日报社,担任总编室主任。 李庄(1918—2006),出生在河北徐水县一户富裕人家。少年时在家乡求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救亡运动。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9年成为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1940年4月进入太行山根据地参加革命,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任《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编辑。采写过一系列著名报道,成为知名记者。1946年5月,参加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创办。1948年6月参加华北《人民日报》创刊,任采访科科长。1948年12月作为《人民日报》先遣队成员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后负责接收国民党通讯社。新中国成立时,作为《人民日报》特派记者参加开国大典的一系列重要报道,写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著名报道。担任《人民日报》编委时,兼任总编室副主任。后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
杜波(1917—1985),原名谢杜波,湖南宁乡人。1938年2月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大学习。11月入党。12月参加八路军政治部战地记者团,到山西前线采访。随后到一一五师三三四旅宣传科任记者。此后长期在太行山根据地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太南版》记者、《太南日报》编辑、《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解放战争时期,调任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时事版编辑、主编。参加了华北《人民日报》的创刊,担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1950年后,主要负责国际新闻业务,兼任《人民日报》苏联东欧部、东方部主任,以及国际部副主任。1960年赴苏联,担任苏方出版的苏中友好杂志中文专家组组长。同年回国后调中央广播事业局任苏联东欧部主任、对外部副主任。后任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1982年离休。
林淡秋(1906—1981),文学家和翻译家,浙江三门县小蒲村人。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攻读英文。大革命时期接受进步思想,热爱文学创作和翻译。1933年起发表小说、散文与评论。1935年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在夏衍创办的《译报》负责编译,创办《新中国文艺》《奔流》等刊物,与于伶、满涛等主编《文学与戏剧》。1942年春进入皖南新四军根据地,任滨海报社社长,《苏中报》《抗敌报》总编辑。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报》编委兼驻京办事处主任。调入《人民日报》担任编委后,负责文艺方面采编事务。1958年后担任杭州大学副校长、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文革”后被平反并恢复职务。1980年当选为浙江省文联主席。
黎澍(1912—1988),历史学家,湖南醴陵人。1936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先在长沙创办抗日刊物《火线下》(三月刊)。年底参加创办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任总编辑。1940年至1941年间先后在桂林、香港任国新通讯社经理。1943年至1945年9月任成都《华西晚报》主笔。1946年任上海《文萃》周刊主编。1947年至1948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担任新闻总署研究室主任,随即调入人民日报社,主管理论研究事务。在《人民日报》工作不久调入中宣部,先后任秘书室主任、报纸处处长、出版处处长、党史资料室主任等职。他在《人民日报》的工作成为兼职。1955年至1960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历史组组长。1961年任《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文革”中受到冲击,长期没有安排工作。1975年恢复工作,继续担任《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兼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晚年任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
第一届编委会在《人民日报》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第一届编委会成立后,《人民日报》开始构建现代报业组织架构,向现代报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胡乔木对《人民日报》主要领导人选的最初考虑
胡乔木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时间很短暂,从1949年8月起,止于当年12月底。时任毛泽东秘书和中宣部副部长的胡乔木出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体现了中央对《人民日报》工作的重视,由此加强了《人民日报》对全党思想的引导,这同样是引领国内舆论的意义所在。
出版大型日报的工作十分繁重,以胡乔木当时承担的多项工作,难以处处兼顾。因此,选定《人民日报》的第一负责人,实际上在中共中央进入北平之前,已在考虑之中了。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激战正酣之际,中共中央着手筹划建立新中国的新闻管理机构,确定由胡乔木总负责。
中宣部于1948年12月10日向中央书记处提交报告,提出占领北平、天津后组建“报纸、通讯社、广播和国际新闻宣传”这四个领导机构的设想草案。从字迹上判断,报告由胡乔木起草。
对这份报告,毛、刘、周、朱均圈阅。圈阅后的文件上,刘少奇的名字被圈去了,确定胡乔木为委员会的书记。周恩来于5月3日在文件上批示,将原拟的中央党报委员会改为中央新闻工作指导委员会,并同意成立这个委员会。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胡乔木任国家新闻总署署长兼新华社总编辑、人民日报社社长。
胡乔木在众多职务间难以分身,新闻总署日常工作主要由助手完成。当时为胡乔木配了两名副署长:范长江和萨空了。
10月10日,中宣部和中组部联名致电中共华东局和上海市委。通知说,中央决定调范长江到北京工作,请他在接替人恽逸群到达上海后即行交接,返回北京。
范长江的回京使命是出任新闻总署副署长。根据档案记载,当时包括胡乔木在内,新闻总署共有32名工作人员。
范长江返回北京主持《人民日报》
此时的《人民日报》经历了对新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的报道,在报纸编辑业务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版面差错频出,工作程序不严密,管理粗放,人员变动非常大。其中一个重大的变化是,战争年代长期领导《人民日报》工作的张磐石调任他职。
谁来接替张磐石,中央领导肯定考虑过邓拓。然而,自投身革命以来,邓拓长期在晋察冀根据地和华北根据地办报,没有在延安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与中央领导人彼此不熟悉,尤其是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导人不熟悉。从垂直领导关系来说,由于没有延安的经历,邓拓和胡乔木也不熟悉。
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层面,升格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的大部分编辑、记者来自原晋冀鲁豫《人民日报》,邓拓对他们也不熟悉。这些干部党内资历也很长,同样也不熟悉邓拓。这给邓拓的组织协调带来一定压力。张磐石离开《人民日报》后,编辑部业务协调上出现一些问题与此有关。
1949年12月初,邓拓致信毛泽东,说明办《人民日报》遇到了不少困难,希望调配得力干部和他一起工作。
12月4日,毛泽东批示胡乔木:“此事应早日解决,不应拖得太久。邓拓意见似乎是好的。”
长期以来,毛泽东就有让范长江领导中国报业的考虑。早在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毛泽东曾当着兼任解放日报社社长的秦邦宪,还有在场记者莫艾提到范长江。他说,党的新闻工作将来还是需要他办的。
范长江早年是《大公报》记者,连续实地报道长征中的红军引起世人瞩目,成为著名记者。他的相关报道汇集出版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引起轰动。他后来进入延安采访了毛泽东,受影响加入中共。抗日战争前期先在大后方,后到新四军根据地办报。抗战胜利后国共谈判,范长江是驻南京的中共代表团新闻发言人。解放战争爆发后,范长江到延安,跟随毛泽东转战陕北,又到西柏坡,是毛泽东熟悉的新华社重要领导者。
平津战役中,范长江是接收北平新闻业的“联合编辑部”负责人,进北平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任总编辑,南下参加上海战役后领导《解放日报》,是党内国内新闻界享有盛誉的知名记者,有组织领导能力,又有广泛的社会联系。遴选范长江主持《人民日报》,就在领袖首肯的范围之中了。
毛泽东的批示很快落实。1950年1月起,胡乔木不再兼任人民日报社社长,但受中央委托继续分管《人民日报》。同月,胡乔木在新闻总署的副手范长江接任人民日报社社长,邓拓为副社长兼总编辑。
范长江和邓拓,是党内两位新闻大家,在中国新闻史上都有重要地位。他们领导《人民日报》,恰如双星闪烁,将《人民日报》带入了辉煌发展时期。
1950年2月,胡乔木参加由范长江主持的讨论《人民日报》“大转变”座谈会,在会议上首先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报皆可以为《真理》”。他说,有些同志认为《人民日报》不像《真理报》那样,没有一个中央委员在报社任领导工作,或者说,缺少中央领导同志的直接帮助,所以办不好,这种观点是不对的,要自己提高自己。
胡乔木这样说,是对范长江的积极支持。
范长江、邓拓、安岗形成“三驾马车”架构
担任总编辑的邓拓主要负责编辑业务。经过一年的熟悉与适应,从1951年起,邓拓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人民日报》社论的撰写和组织撰写工作,胡乔木撰写社论的担子大大减轻了。邓拓也在《人民日报》社论的撰写过程中展现了才华,为他此后全面承担人民日报社的领导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就《人民日报》的领导层而言,只说范长江、邓拓“双星闪烁”还不够,应该加上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安岗。
从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创刊之日就担任副总编辑的安岗,经历了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和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三个发展时期,均担任副总编辑。1949年,30岁的安岗风华正茂,睿智而勤奋,已有多年主持《人民日报》编辑业务的经历。他精力充沛,点子多,思想火花飞溅,大量日常采访由他组织,稿件由他审定刊发。
范长江、邓拓“双星闪烁”,再加上安岗的重要辅助,《人民日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最高领导层——范长江、邓拓、安岗“三驾马车”架构就此形成并稳定下来。他们一起工作到1952年6月,将《人民日报》带入新中国开国年月的辉煌时期。
范长江、邓拓、安岗组成领导核心期间,工作关系融洽,相互支持。通常情况下,三人轮流上夜班。相对而言,年轻的安岗上夜班的时间更多一些。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领导人,胡乔木在这一时期写给《人民日报》的许多指示信件,总是在抬头上写明写给“范、邓、安”。这样的信件,在日后出版的《胡乔木书信集》中有16封。实际上,他们之间的书信和便条往来更多。
1950年初,人民日报社第一届编委会组成
范长江、邓拓、安岗领导层确定之后,1950年初,人民日报社组成第一届编委会,共八名成员,除范长江、邓拓、安岗,还有萧风、李庄、杜波、林淡秋、黎澍,当时有“八大编委”之称。
范长江、邓拓、安岗之外,五名编委都是资深新闻干部。
萧风(1909—2004),出生在江苏吴县一个店员家庭。读私塾九年后,1925年至1927年在上海当学徒。抗战爆发前投身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到延安,先后在抗大和陕北公学学习。1939年9月进入太行山根据地,先后在《胜利日报》和《冀鲁豫日报》任编辑。1942年调任太行区党委研究室研究员。1944年4月任太行《新华日报》副总编辑。1947年2月任邯郸广播电台总编辑。1949年2月调入人民日报社,担任总编室主任。 李庄(1918—2006),出生在河北徐水县一户富裕人家。少年时在家乡求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救亡运动。1938年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学习。1939年成为民族革命通讯社记者。1940年4月进入太行山根据地参加革命,先在抗日军政大学分校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任《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编辑。采写过一系列著名报道,成为知名记者。1946年5月,参加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的创办。1948年6月参加华北《人民日报》创刊,任采访科科长。1948年12月作为《人民日报》先遣队成员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后负责接收国民党通讯社。新中国成立时,作为《人民日报》特派记者参加开国大典的一系列重要报道,写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等著名报道。担任《人民日报》编委时,兼任总编室副主任。后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总编辑。
杜波(1917—1985),原名谢杜波,湖南宁乡人。1938年2月到延安,先后在陕北公学和抗大学习。11月入党。12月参加八路军政治部战地记者团,到山西前线采访。随后到一一五师三三四旅宣传科任记者。此后长期在太行山根据地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太南版》记者、《太南日报》编辑、《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解放战争时期,调任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时事版编辑、主编。参加了华北《人民日报》的创刊,担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1950年后,主要负责国际新闻业务,兼任《人民日报》苏联东欧部、东方部主任,以及国际部副主任。1960年赴苏联,担任苏方出版的苏中友好杂志中文专家组组长。同年回国后调中央广播事业局任苏联东欧部主任、对外部副主任。后任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1982年离休。
林淡秋(1906—1981),文学家和翻译家,浙江三门县小蒲村人。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攻读英文。大革命时期接受进步思想,热爱文学创作和翻译。1933年起发表小说、散文与评论。1935年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193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在夏衍创办的《译报》负责编译,创办《新中国文艺》《奔流》等刊物,与于伶、满涛等主编《文学与戏剧》。1942年春进入皖南新四军根据地,任滨海报社社长,《苏中报》《抗敌报》总编辑。抗战胜利后,到上海从事地下工作。上海解放后,任《解放日报》编委兼驻京办事处主任。调入《人民日报》担任编委后,负责文艺方面采编事务。1958年后担任杭州大学副校长、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到迫害。“文革”后被平反并恢复职务。1980年当选为浙江省文联主席。
黎澍(1912—1988),历史学家,湖南醴陵人。1936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先在长沙创办抗日刊物《火线下》(三月刊)。年底参加创办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任总编辑。1940年至1941年间先后在桂林、香港任国新通讯社经理。1943年至1945年9月任成都《华西晚报》主笔。1946年任上海《文萃》周刊主编。1947年至1948年任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北京担任新闻总署研究室主任,随即调入人民日报社,主管理论研究事务。在《人民日报》工作不久调入中宣部,先后任秘书室主任、报纸处处长、出版处处长、党史资料室主任等职。他在《人民日报》的工作成为兼职。1955年至1960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历史组组长。1961年任《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和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文革”中受到冲击,长期没有安排工作。1975年恢复工作,继续担任《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兼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任《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晚年任中国现代史学会会长。
第一届编委会在《人民日报》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第一届编委会成立后,《人民日报》开始构建现代报业组织架构,向现代报业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