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所处的地球环境是三维世界,而在绘画中,特别是在素描基础中,我们需要将三维世界在二维平面进行准确展现。这就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对物体在三维世界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进行精准把握。但是仅凭学生观察,教师进行理论教授,学生还是很难做到百分之百的掌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在教授学生素描基础时,要通过有效、科学手段培养学生对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观念的培养和理性认识
关键词:素描基础;教学训练;“立体感”;“空间感”;理性认识
一、引言
素描基础作为美术教育的入门课程和基础教育课程,不仅为学生打通了学习美术的通道,更为学生培养发现美、提升美、创造美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夯实了基础。作为最基础的教育课程,素描基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塑造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二维平面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三维世界,以正确掌握物体在这个三维世界的各项位置关系,并与周围环境的相关位置关系。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对物体进行观察,自我想象,通过教师讲述的形式让学生刻意明白物体在空间中的形象和位置,这样的方法,只能让学生被动理解,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具备美术天赋,可以很快理解到教师所讲述的素描课程内容,进而有效的了解到美术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而有的学生不具备以上天赋,或者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对素描学习还不得其法,仅是通过自我观察,教师讲授无法进行完善的空间思维,不能有效的建立素描基础课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认知逻辑。因此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思考能力,逐步搭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思维,攻破这一美术入门教学中最大的门槛和难点。[1]因此,在美术入门教学中的素描基础教育,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立体感”和“空间感”观念,让学生告别认知感性,理性地认识它们,才能在美术学习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清晰了解物体的体积概念并将体积概念转化为空间感观念
我们身处的地球环境是三维环境,在这样的三维世界里,物体是立体存在的,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体积,这也是每个物体客观存在最基础的属性。这就是我们在中学数学中提到的“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每个真实存在的物体都有它独特的“立体感”,都有它的长、宽、高存在。
而我们常说的“空间感”,是跳脱出物体本身的“立体感”,还包括了这个物体在所处的环境的位置,在这个环境中与其他物体的相对距离,这就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否準确把握物体与物体的相对关系,这是素描教学、美术基础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想要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得到长足的进步,就需要在平日培养“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掌握物体的空间关系,受光情况,体型结构等方面,明白如何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刻画物体空间,如何运用光影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立体结构,这些方法都是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对“立体感”和“空间感”观念的培养建立理性认识,夯实美术基础。[2]
三、素描基础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三维物体的“立体感”
我们在学习几何时,最先接触的都是二维的形状,也就是只有长和宽,这在刚开始学习美术时,进行的素描绘画也是一样的,先通过描绘最简单的长、宽形状,展示物体形象。但要在二维平面把三维图形展现出来,加入了深度这一概念,就会增加相当大的难度。这个原因就在于学习者很难把握透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人的眼球是三维的,看到的三维世界的任何物体都是三维的,在三维的世界里,所有物体均是横平竖直,但是在二维平面要将三维物体、三维世界呈现出来,就要运用透视关系,运用透视就难免要将本来平直的线条进行位移或者缩形。所以我们在二维平面呈现三维物体时,都会经过缩形或者位移处理,这样才能展现出这个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这才符合人眼在二维平面寻找三维世界的视觉规律。要将这种二维平面上的位移和缩形准确表现出来,就需要学生准确把握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关系和对物体的观察规律,以便准确掌握透视原理在二维平面的运用。
光影是塑造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最好的“刻刀”。这就需要在培养“立体感”和“空间感”思维时掌握好明暗规律。因为光具有单向性原则,所以在三维世界中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便会产生视觉效果明显的明暗关系。[3]由于光的照射具有特定性和规律性,物体受光情况也呈现出相应的规律性。这样的规律主要反映在物体在光照时所呈现出的三个部位:受光部位、过度部位和背光部位;三个面即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不同部位呈现出的受光情况,在受光部位呈现为亮面,过度部位呈现为灰面,在背光部位呈现为暗面;同时又在这三大部位细分为五大调性,即受光部根据受光强弱分为亮部、中间亮度及背光部位的明暗交界线,反光面和投影。在素描基础学习过程中,如能准确把握这三个部位、三个面、五个调子的使用规律,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素描基础学习的认识。[4]
四、素描基础提升的关键是把握物体“空间感”及其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关系
在素描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从物体的整体布局的视角出发,严格观察物体的三个部位、三个面、五个调子,这样就能使所作的画作与实物达到高度统一,无论让作者还是受众都达到视觉统一,这是素描基础教学,乃至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个理性认知一定要从素描基础学习阶段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初级阶段便培养"立体感"及"空间感"的思维。
学生在素描过程中,可通过两个方面提升“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理性认识,第一,在同一视角下,运用统一的标准和比例尺,进行透视绘画,将处于同一空间不同位置的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呈现。这被称为形体空间,主要是运用线条来展现物体结构进行“空间感”和“立体感”观念的训练,在空间感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物体的形态、体态及空间的关系原理,这样就能有效的进行“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理念培养;第二在素描写生中,除了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外,还一定要注意实际存在的空气感,人们在实际观察事物时,因受视力和视野范围限制,观察到的结果一定是近处清楚,而远处模糊,这就是所说的物体空间的“空气感”,这是因为受光线照射,空气中的水汽和沙尘阻挡了远处的物体,光线在空气中发生折射所产生的效应,因此远处的物体在观察时常常长线出模糊和低饱和度的状态。合理有效的应用本文上述的这些素描绘画原理,长期坚持,便可以形成肌肉记忆,在实践中可有效培养素描基础练习中的"立体感"及"空间感"的观念培养和理性认识,学生的美术理论会越来越扎实,日后的学术成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贾小杰.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8):197.
[2]汪龙.关于高中美术的素描教学研究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9(6):252.
[3]谢新劳,安平辉.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创新对策探讨[J].明日,2019(40):1.
[4]胡筱.试析高中美术特长生素描教学方法与技巧[J].科幻画报,2019(8):263-264.
作者简介:吕欣蓓(1990.12-),女,汉,四川南充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素描、油画。
关键词:素描基础;教学训练;“立体感”;“空间感”;理性认识
一、引言
素描基础作为美术教育的入门课程和基础教育课程,不仅为学生打通了学习美术的通道,更为学生培养发现美、提升美、创造美的生活态度和价值理念夯实了基础。作为最基础的教育课程,素描基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塑造能力,让学生在有限的二维平面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三维世界,以正确掌握物体在这个三维世界的各项位置关系,并与周围环境的相关位置关系。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对物体进行观察,自我想象,通过教师讲述的形式让学生刻意明白物体在空间中的形象和位置,这样的方法,只能让学生被动理解,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具备美术天赋,可以很快理解到教师所讲述的素描课程内容,进而有效的了解到美术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而有的学生不具备以上天赋,或者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对素描学习还不得其法,仅是通过自我观察,教师讲授无法进行完善的空间思维,不能有效的建立素描基础课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认知逻辑。因此在素描基础教学中,美术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维思考能力,逐步搭建“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思维,攻破这一美术入门教学中最大的门槛和难点。[1]因此,在美术入门教学中的素描基础教育,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立体感”和“空间感”观念,让学生告别认知感性,理性地认识它们,才能在美术学习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二、清晰了解物体的体积概念并将体积概念转化为空间感观念
我们身处的地球环境是三维环境,在这样的三维世界里,物体是立体存在的,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体积,这也是每个物体客观存在最基础的属性。这就是我们在中学数学中提到的“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每个真实存在的物体都有它独特的“立体感”,都有它的长、宽、高存在。
而我们常说的“空间感”,是跳脱出物体本身的“立体感”,还包括了这个物体在所处的环境的位置,在这个环境中与其他物体的相对距离,这就考验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否準确把握物体与物体的相对关系,这是素描教学、美术基础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想要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得到长足的进步,就需要在平日培养“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掌握物体的空间关系,受光情况,体型结构等方面,明白如何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刻画物体空间,如何运用光影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立体结构,这些方法都是有规律可循,可以通过对“立体感”和“空间感”观念的培养建立理性认识,夯实美术基础。[2]
三、素描基础学习的根本任务就是塑造三维物体的“立体感”
我们在学习几何时,最先接触的都是二维的形状,也就是只有长和宽,这在刚开始学习美术时,进行的素描绘画也是一样的,先通过描绘最简单的长、宽形状,展示物体形象。但要在二维平面把三维图形展现出来,加入了深度这一概念,就会增加相当大的难度。这个原因就在于学习者很难把握透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人的眼球是三维的,看到的三维世界的任何物体都是三维的,在三维的世界里,所有物体均是横平竖直,但是在二维平面要将三维物体、三维世界呈现出来,就要运用透视关系,运用透视就难免要将本来平直的线条进行位移或者缩形。所以我们在二维平面呈现三维物体时,都会经过缩形或者位移处理,这样才能展现出这个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这才符合人眼在二维平面寻找三维世界的视觉规律。要将这种二维平面上的位移和缩形准确表现出来,就需要学生准确把握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关系和对物体的观察规律,以便准确掌握透视原理在二维平面的运用。
光影是塑造物体“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最好的“刻刀”。这就需要在培养“立体感”和“空间感”思维时掌握好明暗规律。因为光具有单向性原则,所以在三维世界中的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便会产生视觉效果明显的明暗关系。[3]由于光的照射具有特定性和规律性,物体受光情况也呈现出相应的规律性。这样的规律主要反映在物体在光照时所呈现出的三个部位:受光部位、过度部位和背光部位;三个面即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不同部位呈现出的受光情况,在受光部位呈现为亮面,过度部位呈现为灰面,在背光部位呈现为暗面;同时又在这三大部位细分为五大调性,即受光部根据受光强弱分为亮部、中间亮度及背光部位的明暗交界线,反光面和投影。在素描基础学习过程中,如能准确把握这三个部位、三个面、五个调子的使用规律,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素描基础学习的认识。[4]
四、素描基础提升的关键是把握物体“空间感”及其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关系
在素描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从物体的整体布局的视角出发,严格观察物体的三个部位、三个面、五个调子,这样就能使所作的画作与实物达到高度统一,无论让作者还是受众都达到视觉统一,这是素描基础教学,乃至美术教学的终极目标。这个理性认知一定要从素描基础学习阶段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初级阶段便培养"立体感"及"空间感"的思维。
学生在素描过程中,可通过两个方面提升“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理性认识,第一,在同一视角下,运用统一的标准和比例尺,进行透视绘画,将处于同一空间不同位置的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呈现。这被称为形体空间,主要是运用线条来展现物体结构进行“空间感”和“立体感”观念的训练,在空间感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物体的形态、体态及空间的关系原理,这样就能有效的进行“空间感”和“立体感”的理念培养;第二在素描写生中,除了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外,还一定要注意实际存在的空气感,人们在实际观察事物时,因受视力和视野范围限制,观察到的结果一定是近处清楚,而远处模糊,这就是所说的物体空间的“空气感”,这是因为受光线照射,空气中的水汽和沙尘阻挡了远处的物体,光线在空气中发生折射所产生的效应,因此远处的物体在观察时常常长线出模糊和低饱和度的状态。合理有效的应用本文上述的这些素描绘画原理,长期坚持,便可以形成肌肉记忆,在实践中可有效培养素描基础练习中的"立体感"及"空间感"的观念培养和理性认识,学生的美术理论会越来越扎实,日后的学术成果也会越来越显著。
参考文献
[1]贾小杰.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8):197.
[2]汪龙.关于高中美术的素描教学研究策略[J].数码设计(上),2019(6):252.
[3]谢新劳,安平辉.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的创新对策探讨[J].明日,2019(40):1.
[4]胡筱.试析高中美术特长生素描教学方法与技巧[J].科幻画报,2019(8):263-264.
作者简介:吕欣蓓(1990.12-),女,汉,四川南充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素描、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