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的所有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的所有特征。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在学好母语打上本民族烙印的同时,也应该在英语学习中积极汲取其中的精髓,营养儿童的身心,开阔他们的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从这几点切入。
一、在“Thank you!”中学会感恩
在当今中国社会,很多家庭属于4+2+1的模式,独生子女集四个老人及父母宠爱于一身,习惯了长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认为这是应该的,大部分孩子从不知道感恩。反观英语国家公民,他们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也许就是Thank you,不但用在与其他人交往时,而且更多地用在家人之间。拉把椅子,倒杯水,一句问候,一句夸奖,在我们看来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方总是报以一句真诚的Thank you! Father’s Day、Thanksgiving Day 这些节日无不洋溢着感恩教育的色彩。一位老师在教学My family一课的family单词时,没有机械的指导学生读认,而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家庭成员的读音后,让学生拿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引导孩子在实物展示台上,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This is me .接着尝试引导学生说话: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让这句话中的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跳出来,组成了family一词,F和M 一开始比较高大,为I撑起一片天,慢慢的I长高长壮,F 、M背驮了,矮了,I 为他们遮风挡雨。这样的单词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单词family的认读,拼写,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对父母的感恩,并由此扩展延伸,感恩于帮助过自己的所有的人。
二、在“How nice!”中学会赞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出,每个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己的努力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赏的手势、目光、语言,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满足的体验,赞赏能激发出学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每个孩子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需要。而赏识文化在英语交际中体现尤为明显,我们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恰如其分的赞赏别人,并且大方接受别人的赏识。笔者在3A《Look at me》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看着同学的衣帽,用It’s nice.\How nice!\It’s great.\Great!进行赞美,学生只是获得了低层次的心理满足感。后來在3A《Would you like a pie?》一课教学时我创设了班级野炊时分享食物的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Would you like.…?What about …?Yes,please.No,thanks.等句型编对话进行表演,要求其他学生用It’s great./Great!作评价,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如竖起大拇指等。第一组的表演很平淡,句型的使用仅局限于本课,缺乏表情等配合,其余同学给出了It’s great.的评价。这激发其他小组的竞争意识,后上来表演的同学尽其所能的添加句型,动作表情也越来越到位,一组比一组精彩。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赞叹;Great!受称赞的同学也大方的回以Thank you.在赞赏中,他们语言技能得到了提升,发展了交际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培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在“Excuse me.”中学会尊重
我们经常可以在外国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在人多的马路上,穿越别人时,总是说声Excuse me, could I get past?有人中途退场时,总是说 Excuse me, I’ll be back in a minute. 透过这一声声Excuse me,我们感受到英语文化中对他人的尊重。我们经常在英语课上能听到师生这样的对话:What’s your name? I’m…殊不知,这样的对话饱含着审视的意味,显得对受问者很不尊重,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在英语国家习俗中,人们想询问对方姓名时,总是先自我介绍:Hi, I’m….对方一般也礼貌地回以Hi,I’m…有时询问者委婉的说:May I know your name? Your name ,please. 另外,英语文化中充满了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例如: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尽量避免如年龄、职业、收入、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再如中国人习惯打招呼时说“干什么去?”(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和“你在干什么呢?”(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别人的话语,会使对方感到很反感甚至恼怒,注意到这一点才符合现代交际观。
我们只有让孩子在英语文化的浸染中,学会感恩、赞赏、尊重,心灵世界才能得到日益丰润,才能让爱的鲜花开满心田,才能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升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一、在“Thank you!”中学会感恩
在当今中国社会,很多家庭属于4+2+1的模式,独生子女集四个老人及父母宠爱于一身,习惯了长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认为这是应该的,大部分孩子从不知道感恩。反观英语国家公民,他们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也许就是Thank you,不但用在与其他人交往时,而且更多地用在家人之间。拉把椅子,倒杯水,一句问候,一句夸奖,在我们看来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方总是报以一句真诚的Thank you! Father’s Day、Thanksgiving Day 这些节日无不洋溢着感恩教育的色彩。一位老师在教学My family一课的family单词时,没有机械的指导学生读认,而是在学生初步学会了家庭成员的读音后,让学生拿出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照片,引导孩子在实物展示台上,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This is me .接着尝试引导学生说话: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让这句话中的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跳出来,组成了family一词,F和M 一开始比较高大,为I撑起一片天,慢慢的I长高长壮,F 、M背驮了,矮了,I 为他们遮风挡雨。这样的单词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单词family的认读,拼写,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对父母的感恩,并由此扩展延伸,感恩于帮助过自己的所有的人。
二、在“How nice!”中学会赞赏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出,每个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己的努力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赏的手势、目光、语言,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满足的体验,赞赏能激发出学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每个孩子都有这样根深蒂固的需要。而赏识文化在英语交际中体现尤为明显,我们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恰如其分的赞赏别人,并且大方接受别人的赏识。笔者在3A《Look at me》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看着同学的衣帽,用It’s nice.\How nice!\It’s great.\Great!进行赞美,学生只是获得了低层次的心理满足感。后來在3A《Would you like a pie?》一课教学时我创设了班级野炊时分享食物的情境,让学生用所学的Would you like.…?What about …?Yes,please.No,thanks.等句型编对话进行表演,要求其他学生用It’s great./Great!作评价,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 ,如竖起大拇指等。第一组的表演很平淡,句型的使用仅局限于本课,缺乏表情等配合,其余同学给出了It’s great.的评价。这激发其他小组的竞争意识,后上来表演的同学尽其所能的添加句型,动作表情也越来越到位,一组比一组精彩。同学们情不自禁的赞叹;Great!受称赞的同学也大方的回以Thank you.在赞赏中,他们语言技能得到了提升,发展了交际能力,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培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三、在“Excuse me.”中学会尊重
我们经常可以在外国电影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在人多的马路上,穿越别人时,总是说声Excuse me, could I get past?有人中途退场时,总是说 Excuse me, I’ll be back in a minute. 透过这一声声Excuse me,我们感受到英语文化中对他人的尊重。我们经常在英语课上能听到师生这样的对话:What’s your name? I’m…殊不知,这样的对话饱含着审视的意味,显得对受问者很不尊重,这是典型的中国式英语。在英语国家习俗中,人们想询问对方姓名时,总是先自我介绍:Hi, I’m….对方一般也礼貌地回以Hi,I’m…有时询问者委婉的说:May I know your name? Your name ,please. 另外,英语文化中充满了对个人隐私的尊重。例如:同讲英语的外国人谈话时,应尽量避免如年龄、职业、收入、宗教信仰、婚姻状况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再如中国人习惯打招呼时说“干什么去?”(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和“你在干什么呢?”(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别人的话语,会使对方感到很反感甚至恼怒,注意到这一点才符合现代交际观。
我们只有让孩子在英语文化的浸染中,学会感恩、赞赏、尊重,心灵世界才能得到日益丰润,才能让爱的鲜花开满心田,才能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升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