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贫困劳动力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在贫困地区,当地群众受限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本地适合就业岗位较少,很难靠劳动致富。近年来,南通市认真贯彻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就业扶贫各项工作任务,与对口协作城市陕西汉中共同推动劳务协作,并取得积极成效。2019年,在深化东西部对口扶贫劳务协作机制下,南通汉中两地全年举办劳务协作招聘会3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0456个,帮助1344名贫困人口来南通转移就业、952名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超额完成了协议目标。今年以来,双方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劳务协作工作继续有序有力开展。
把脉症结,找准劳务协作突破口
汉中是苏陕东西协作中南通对口协作城市,南通对口帮扶工作组在汉中走访时发现,一些贫困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存在无法外出打工、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尴尬。于是,工作组提出以劳务输出与引进相结合的劳务协作,一方面,组织南通当地企业赴陕举办专场招聘会,招募陕籍务工人员来通就业,另一方面,引进南通企业到当地建设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创造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并帮助开展了劳务输出型技能培训、订单定向式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技能培训。
如今,南通汉中两市探索出的一手抓贫困劳动力来苏就业、一手抓家门口就业脱贫的劳务协作扶贫模式获苏陕两地认可,现已被全面推广。基本实现了江苏企业劳动用工信息与陕西本地劳动力就业需求信息精准对接,通过县、乡结对方式将苏企岗位送到劳动者身边,重点组织陕西贫困劳动力向江苏对口县(市、区)劳务输出。
主动出击,加大交流互访频次层次
积极助推南通汉中两地加强交流互访,多领域、全方位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机制。
主要领导亲自抓。把劳务协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都把劳务协作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着力推动“两个扩大”,即服务群体从贫困劳动力扩大到有外出务工意愿的所有劳动力,协作方式从单一的有组织输入、扶贫工厂就地安置扩大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推动更高质量劳务协作,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信息推送精准化。深化区县、镇街间的劳务协作关系,做大做强“通汉就业直通车”劳务输出品牌,利用网站、微信、手机短信、宣传手册等方式,将南通用工信息精准推送至贫困户家中。
工作交流常态化。2019年两地人社部门共组织交流互访25次,从人社局长到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交流、用工考察、人员回访等活动,推动对口就业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用心用情,构建人文关怀长效机制
招人贵在诚心,留人重在暖心。南通市积极为转移就业的汉中务工人员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得到当地百姓广泛认可,“外出务工、首选南通”的口号在汉中广为流传。
热忱帮扶助脱贫。每年“春风行动”期间,南通人社部门坚持好中选优原则,精心挑选优质企业前往汉中招聘。在引人关口把控上,一方面鼓励企业提供优质岗位吸纳青年才俊,另一方面将招聘岗位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帮助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四年来,全市先后组织459家次企业赴汉中开展招聘活动8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8511个,有组织输入29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850人。
暖心政策稳就业。为鼓励汉中贫困劳动力在南通企业稳岗就业,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同等享受南通本地就业困难人員的社保补贴、就业补贴政策共计32.26万元,调动务工人员稳岗留通积极性。目前汉中在南通就业人员稳定性提高了30%。
人文关怀献爱心。针对贫困地区来南通务工人员的生活习惯,从饮食、工作强度、作息时间等方面多关心,充分体现南通人民的厚爱。将招聘岗位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深度贫困地区来南通务工人员实行保底工资,指导企业腾出一些辅助性岗位,放宽用工条件,帮助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
携手联动,超常举措助力返岗复工
疫情趋稳后,南通第一时间与汉中进行劳务对接,两地协同对来通务工人员实行体检、护送、接站、入职“一条龙”服务,让务工人员实现零成本就业、放心就业。
包机接工跑出“加速度”。针对疫情期间人员组织难、出行难、就业难叠加局面,南通汉中两地人社部门紧密协作,即时开通返岗复工“绿色通道”,仅用3天时间就快速摸清岗位需求、整合劳动力资源、安排包车包机接运等一系列工作。疫情期间,两地包机3架次、接运汉中籍务工人员546人,包车37辆接运758人。
逆行招聘按下“快进键”。今年3月初,充分把握外地劳动力“出不去、走不远”的有限窗口期,下好企业招工“先手棋”,坚持市、县(市、区)、部门联动,组织6支专门招聘队伍,克服交通管控、酒店歇业等困难,深入汉中区县、乡镇开展招聘活动,成功接回142人来通就业。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打造平台,提升智能化劳务协作水平
想方设法打通与汉中劳务协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的宏观引领和业务经办的协调衔接。
在技术支撑上“提速”。打造信息化、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2019年4月,两地协作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汉中正式揭牌,南通伯乐人力资源公司为汉中量身定制智慧就业速聘一体机。该一体机除显示用工条件、薪资待遇等信息外,还通过图片形式展示地理位置、工作场景等内容,信息录入后可直接与企业洽谈,全面提升了两地劳务协作信息化水平。
在服务保障上“加力”。扶持民办非企业单位“城固之家”,为汉中来通人员提供贴心服务。2019年,“城固之家”推荐岗位938人次,提供就业、生活服务2828人次,调剂岗位997人次,周转生活服务893人次,开展慰问活动30场,提供法律咨询158人次,真正成为了务工人员的“服务之家”。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南通将进一步提高劳务协作、就业脱贫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努力为精准帮扶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何乐
把脉症结,找准劳务协作突破口
汉中是苏陕东西协作中南通对口协作城市,南通对口帮扶工作组在汉中走访时发现,一些贫困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存在无法外出打工、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尴尬。于是,工作组提出以劳务输出与引进相结合的劳务协作,一方面,组织南通当地企业赴陕举办专场招聘会,招募陕籍务工人员来通就业,另一方面,引进南通企业到当地建设社区工厂、扶贫车间,创造就业岗位,让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并帮助开展了劳务输出型技能培训、订单定向式技能培训,以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技能培训。
如今,南通汉中两市探索出的一手抓贫困劳动力来苏就业、一手抓家门口就业脱贫的劳务协作扶贫模式获苏陕两地认可,现已被全面推广。基本实现了江苏企业劳动用工信息与陕西本地劳动力就业需求信息精准对接,通过县、乡结对方式将苏企岗位送到劳动者身边,重点组织陕西贫困劳动力向江苏对口县(市、区)劳务输出。
主动出击,加大交流互访频次层次
积极助推南通汉中两地加强交流互访,多领域、全方位建立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机制。
主要领导亲自抓。把劳务协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都把劳务协作作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着力推动“两个扩大”,即服务群体从贫困劳动力扩大到有外出务工意愿的所有劳动力,协作方式从单一的有组织输入、扶贫工厂就地安置扩大到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推动更高质量劳务协作,努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信息推送精准化。深化区县、镇街间的劳务协作关系,做大做强“通汉就业直通车”劳务输出品牌,利用网站、微信、手机短信、宣传手册等方式,将南通用工信息精准推送至贫困户家中。
工作交流常态化。2019年两地人社部门共组织交流互访25次,从人社局长到基层工作人员,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交流、用工考察、人员回访等活动,推动对口就业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用心用情,构建人文关怀长效机制
招人贵在诚心,留人重在暖心。南通市积极为转移就业的汉中务工人员建立人文关怀机制,得到当地百姓广泛认可,“外出务工、首选南通”的口号在汉中广为流传。
热忱帮扶助脱贫。每年“春风行动”期间,南通人社部门坚持好中选优原则,精心挑选优质企业前往汉中招聘。在引人关口把控上,一方面鼓励企业提供优质岗位吸纳青年才俊,另一方面将招聘岗位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帮助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四年来,全市先后组织459家次企业赴汉中开展招聘活动82场次,提供就业岗位38511个,有组织输入29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850人。
暖心政策稳就业。为鼓励汉中贫困劳动力在南通企业稳岗就业,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同等享受南通本地就业困难人員的社保补贴、就业补贴政策共计32.26万元,调动务工人员稳岗留通积极性。目前汉中在南通就业人员稳定性提高了30%。
人文关怀献爱心。针对贫困地区来南通务工人员的生活习惯,从饮食、工作强度、作息时间等方面多关心,充分体现南通人民的厚爱。将招聘岗位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对深度贫困地区来南通务工人员实行保底工资,指导企业腾出一些辅助性岗位,放宽用工条件,帮助年龄偏大、技能偏低的贫困人员实现转移就业。
携手联动,超常举措助力返岗复工
疫情趋稳后,南通第一时间与汉中进行劳务对接,两地协同对来通务工人员实行体检、护送、接站、入职“一条龙”服务,让务工人员实现零成本就业、放心就业。
包机接工跑出“加速度”。针对疫情期间人员组织难、出行难、就业难叠加局面,南通汉中两地人社部门紧密协作,即时开通返岗复工“绿色通道”,仅用3天时间就快速摸清岗位需求、整合劳动力资源、安排包车包机接运等一系列工作。疫情期间,两地包机3架次、接运汉中籍务工人员546人,包车37辆接运758人。
逆行招聘按下“快进键”。今年3月初,充分把握外地劳动力“出不去、走不远”的有限窗口期,下好企业招工“先手棋”,坚持市、县(市、区)、部门联动,组织6支专门招聘队伍,克服交通管控、酒店歇业等困难,深入汉中区县、乡镇开展招聘活动,成功接回142人来通就业。新华社、人民网、中国劳动保障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打造平台,提升智能化劳务协作水平
想方设法打通与汉中劳务协作的各个环节,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的宏观引领和业务经办的协调衔接。
在技术支撑上“提速”。打造信息化、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2019年4月,两地协作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在汉中正式揭牌,南通伯乐人力资源公司为汉中量身定制智慧就业速聘一体机。该一体机除显示用工条件、薪资待遇等信息外,还通过图片形式展示地理位置、工作场景等内容,信息录入后可直接与企业洽谈,全面提升了两地劳务协作信息化水平。
在服务保障上“加力”。扶持民办非企业单位“城固之家”,为汉中来通人员提供贴心服务。2019年,“城固之家”推荐岗位938人次,提供就业、生活服务2828人次,调剂岗位997人次,周转生活服务893人次,开展慰问活动30场,提供法律咨询158人次,真正成为了务工人员的“服务之家”。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南通将进一步提高劳务协作、就业脱贫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努力为精准帮扶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单位: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何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