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学生的焦虑:糟心医疗、医院、医生的形象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把魏则西的新闻发给朋友看的时候,跟他聊了很多。末了,他说了一句:“我从你身上,看到了一个医学生的焦虑。” 我想了想,没有否认。
  果壳网的文章《免疫疗法,你需要知道的真相》里,一名生物医药行业的从业者提到,现在看到的癌症免疫治疗宣传极有可能是骗局,但真正的免疫疗法是一个颇有前途的癌症治疗方向。
  十多年来,一些关于黑心医生的报道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在舆论的放大作用下,医生的声誉摇摇欲坠。而如今他们以“免疫疗法”为名行骗,又让公众对一个新生的技术失去了信任。
  我们无法改变亲友对整个行业乃至自己的既定印象。甚至,面对同样无辜的患者,我们都得学会提防。
  治疗,本应是患者把信任寄托在医生的过程,现在却像是大家无奈之下的选择。
  被妖魔化的医生
  当我报出我的医学专业时,很多人对我说:“医生好啊,赚钱啊。”
  其实这种观念折射出的,是他们对医生的一种既定印象,医生是一种高收入的职业。甚至,许多人会认为,出于赚钱的目的,他们会对患者进行不利的治疗。
  每次,当我提起带我妈去做个身体检查之类的想法时,她总是强烈反对。在她的思维里面,医生就是“赚钱赚到疯了”。在我学医之前,长辈们聊天也常常直言不讳说:“那些医生为了赚钱,没病都会说有病。”
  我另一个朋友告诉我,他奶奶几个月前需要动手术。他们的家人就在讨论红包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不塞红包医生就不会认真做手术。而我和朋友们在平日的生活里,也常常会因为医生给我们的“小病”开了三四百块钱的药而嘀咕。
  而关于这个职业的现实是,收入属于中高水平的医生只是少数。不少医生拿到的薪资,和他们读医、实习的十多年的积累以及日常工作量是不对称的。然而,患者对医生的质疑不仅体现在其目的和动机之上,还有医生的能力。
  香港某传媒的一篇《四个关键词帮你理清中国医疗问题》提到中国的“小病大医”的现象:大型三甲医院人满为患,尤其是“专家号”等一号难求,而基层社区医院却是门可罗雀。因为,不少患者对基层医生和医院的能力充满不信任。
  其实,比如外科很多小手术是可以交给住院医师甚至实习生做的,但患者都想让主任医师级别或以上的医生主持。师兄A告诉我,他们实习的医院里,有老师曾经在病人麻醉时让实习生动手,患者术后其实也恢复良好。
  但后来不知道怎的,患者知道了医生的做法,仍是告了医生。
  我在医院见习时,还时不时能见到:用百度上的治疗方法来和医生的治疗方法对比甚至对峙的患者;同一个病要看过三四家医院的专家号才安心的患者;在输液室大骂“这什么破医院,发个烧吊了三天针都还没好”的患者……
  患者的看病过程像是博弈般,要和医生斗智斗勇。
  小心翼翼的医生
  在这种不被信任的氛围底下,行医的人自然是小心翼翼的。
  在我们的课堂上,很多老师都会讲一些自己临床的经历。除了讲病例,几乎每个科室的老师都会教我们:如何避免风险。他们一般先说一句:“同学们都知道,现在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所以……”
  比方说,在以前,一些可能性很小的排查,医生们会想让病人省点钱,也没必要做。但现在一来为了更加严谨,二来也为了避免到时出现矛盾,他们也会让病人去做检查。当然了,这反过来又让病人花了更多钱,又积攒了一份怨言。
  并且,现在部分医生,或多或少会因为这样的氛围,而采取更加保守的治疗方法。毕竟让病人花多点时间或金钱,总比去冒险要好。
  这种小心现象其实在儿科尤甚,毕竟孩子都是父母的宝。
  我的另一位师姐在医院里第一次和患者家属发生了肢体纠纷便是在儿科。当时她给小孩做检查,手上戴了饰品。家长或许是怕扎到自己的孩子,竟是硬生生把她的手拽了过去,用了很大力。
  这个师姐脾气本来也是有些小急躁,现场别的医护人员赶紧把她拉开,跟她说千万不能跟家属闹,这对她的实习、保研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医院里,发生过医闹的科室当月往往都会有相应惩罚。
  医生没有安全感,要想方设法为自己留后路。这是第二个糟心的现实。
  很多医生仍是值得信任的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生了病一进到医院,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忧虑,那就是:“医生会不会不好好给我看?”
  不能否认,医疗群体中有骗子唯利是图甚至草菅人命。但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医生和医学生,大多都是有着自己的原则的人。而能力方面,至少对于能够拿到行医资格证的医生,我会选择信任他们。
  我记得五年前,我爸就曾经因为心血管问题住进了市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需要动手术。当时,我爸的主治医生一看就挺年轻的。
  我家里人其实有些许不敢把我爸的手术交给这位年轻医生,私底下偷偷找了主任想让他亲自动手。可是,主任医生当时跟我妈说:“你要相信这位医生,能进我们医院的医生肯定都是有能力的。”
  我妈自然是半信半疑,心里想到可能是没有准备红包。后来又偷偷地给主任塞红包,主任拒绝了。
  当我妈又想把红包给年轻医生时,他只是对我妈说:“那是我应该做的。” 又把红包推回给我妈。
  后来还是年轻医生主刀做的手术,无惊无险。我妈每次回忆起这位医生都停不下夸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他会想办法为我们省钱。术前术后也都给我爸和我们耐心地做了很多科普或安抚的工作。
  当然,在一个大环境底下,依仗个体的自觉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
  以前确实是有“不塞红包就对你不上心”、“故意多开药品以便多挣点钱”等情况。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在现实环境的不断改变下,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了。
  或者可以这样说,那时会发生那样的现象,是因为那时医生相对病人还处于一种强势地位。但是现在的医生呢,恐怕比病人要弱势多了。
  这个假期,朋友去医院陪床,发现医院的走廊里、病房里、甚至一进科室医生的照片介绍下,全部明晃晃地贴着医院的举报海报。上面清晰地表明了在什么情况下,病人可以拨打这个电话进行举报,其中,受贿索贿、乱开药品就位居前二。
  前面提到的朋友家里人给医生塞红包时,对方也没敢收,他很生气却坦诚地告诉他们一家:“你们干什么?这里有摄像头,你们这是什么意思?”
  在当前医患矛盾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医生,其实比病人自己还要怕病治不好。只要医闹一出马,即使错不在医生,医生也得背黑锅。更别说,倘若医生不认真给你治疗,惹得你在医院闹了起来。那样,他绝对要吃不了兜着走。
  或许这是一篇带有主观色彩的文章。但本应彼此信任的医患双方,现在的关系更像是互相博弈。我们该谴责谁导致了这个糟心的事实呢,莆田医吗?票贩子吗?亦或是医闹呢?
  我不得而知。
  但我不想,有一天我和我的同学走向岗位的时候,会遭受到患者的万般诘难乃至暴力相向。当然,这是在我们都有相应的医术和医德的前提下。
  我更希望,有一天,所有人都不会成为下一个魏则西,都能得到最好的医治。他们不必顾虑面前的医生,是否会为了赚钱而多开药,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治疗自己的疾病。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摘 要:对10年来,档案界“长尾理论”在档案工作中的适用范围与适用方面、运用思路、实现途径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长尾理论”遇冷的原因分析与思考,认为:档案并不是商品;档案被利用(档案的使用价值)与商品售卖给消费者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档案工作行为不同于商业行为。总之,“长尾理论”并不适用于档案工作。  关键词:档案;档案工作;长尾理论;思考  与任何一个新理论出现后,档案界都会出现相
遍地霜迹  迷路在遍地霜迹中  看起来像家谱  土黄的光线无法陈述  被钉在墙壁上的声音  我们对自己不说话,像哑巴那样  泳  水中的人鱼。旋即消失  从泳池里上来  身体明显感觉下坠般沉重,仿佛刚刚  结束了一场主题不明的辩论  重又返回到  一所冰冷昏暗的房子里  水的浮力和生活的重力同样强大?  亲爱的你能不能告诉我  那些发自内心的惬意和轻松去了哪里  水中的人鱼  去了哪里  她放她出
做规矩  2015年4月13日,硕士生小秦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离系里的毕业审核不到两个月,她的科研论文终于被SCI期刊接收了。  而在此之前,我始终没给她好日子过。我不但为小秦没及时整理出论文的事情焦急,而且言语之间似乎有点推卸责任:“我们组别的研究生都能发出论文,为什么你就发不出?”有一次我不经意地看到小秦桌上的A4纸上写着一句带有脏字的赌气的话,便特地把她叫过来训了一顿。  我对学生要
实习期间,多提问,多跑腿,这些已经成为基本常识。有很多实习生憧憬着能遇到一个愿意手把手教自己的师傅,跟在师傅身后耳濡目染,不会也会了。事实证明,很多时候,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想象。不信来听听实习生和师傅们的现身说法。  实习生:被老板骂了三个小时  上个星期,我和前公司的同事吃饭,他说上个月,公司里新来了几个编辑实习生,这几个竟然在私底下吐槽他。  情况是这样的,同事是我们的师兄,那几个实习生说他虽然
走近诗人孙启放,你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身上包含了诸多的对立与分歧。比如:他是学数学出身的,却一生与诗结缘,而在我看来,诗与数学的距离,就像两个星系一样遥远;再如他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写作,十年后中断,过了几近二十年又再续诗缘,而在我看来,二十年漫长得就像前世与今生。他气场强大又温文尔雅,激情满怀又老成持重,品味精细又不拘小节,趣味古典又观念现代……更奇妙的是,他能够很自然地把这一切融合到
我,职场小鲜肉一枚,每月小米略有富裕。毕业一年,就在同龄人还在愁找工作时,我已经在一家省会城市的杂志社做起了编辑。看到这些,你一定会觉得我肯定有什么背景,我承认有“后门”,这在单位所有人都知道。可是,你们知道我这道“后门”也是有自己的故事的。  生活巧克力  2015年3月,临近大学毕业,我们都纷纷开始为自己寻找一个好“娘家”。对于我们这种“素人”来说,生路只有一条——自食其力。没有颜值、没有经验
面对国内医院物资紧缺的情况,我了解到的德国华人团体里反应最快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校友会和武汉大学校友会,在医院物资紧缺信息公示一小时内就成立募捐小组,这两所高校的附属医院——协和医院、中南医院和人民医院等,都是最早收治病人的一批医院。  境外采购困难重重,最大问题的有三个:资金、货源、物流。虽然我们的捐款通道已经打开,但是从资金筹集、到账到提现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为了抢时间买物资,几乎每一单境外采购都
诗歌——经由语言文字结构组织起来的文体之一,不同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文本样态。在我的语境中,文本样态是指文本呈现出的综合形象。其中包括意象的形态结构、语言的表述形态、主旨的呈现方式、形式的安排组织……总之.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形象即是文本样态。作为创作行为的诗歌样态,不能被简化成一种缺乏丰富性和包容性的规则和模式,而应该是多样化的。在多样化中.有没有主导性的因素存在?这是一个值得勘探的学术问题。这
1.安德伍德一号被认为第一台现代打字机,这是因为这台打字机与以往的型号不同,它在打字时,结果是所见即所得。它确立了打字机的标准以及风范。  2.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出现在17世纪晚期,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发明。  费尽思量寻藏品  谈到楼前的“美女”小火车时,机电学院2016级辅导员李直老师滔滔不绝地介绍起了她的前世今生。与“美女”的相遇,源于
对全世界的大学生而言,泡图书馆几乎是日常功课,温暖舒适还有WiFi的图书馆简直是第二个家。但谁能想到,如今以“拼命读书,疯狂玩乐”为宣言的普林斯顿大学,从前也只做到了宣言的后半句,前半句因为图书馆太low而没法做到。书少、地儿小,还常遭火烤——这就是普林斯顿最早的图书馆的全部。不过,靠着几代人的努力,普林斯顿的图书馆从一个小小的阅览室,发展到现在多达15座的分馆,甚至建立起了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