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武民,印尼归侨,现年67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建连江县广播电视台。
1960年,父母亲带着5个孩子,踏上了归家的路。父亲很执着,排除万难,一定要回到福建福清。没想到,如此简单的心愿,在那个年代依然难以企及,不记得走过了多少弯路,才走到今天……
最后的全家福
我的出生地是印尼万隆的Gard 4 Djati街道。印象中,父亲每天戴着一顶草帽,骑着自行车一早就出门了。父亲依靠金钱借贷的交易挣钱,那时许多福清人在印尼都做着这门生意,华侨之间的借贷数额都非常庞大,他们要在当地办企业,都离不开这些民间资本的支持。但父親做的是小本买卖,借出去的钱也比较少,常常到各个乡村小埠镇做印尼当地居民的生意。
父亲挣来的钱正好能养活全家,也能供我们上学。我在万隆清华小学读书,早上学中文,下午学印尼文,而在家里,我们都说家乡话。有趣的是,在福清人聚居的街道上,仅一墙之隔,就有两种家乡话。
清晨,我一如既往在教室上课。一个人影突然从窗前掠过,原来是大哥,他急匆匆把我叫了出来,拽着我跑向操场。不远处,我看见,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居然都在,向我挥手示意。一家人穿戴整齐,只等着我和他们一起拍照。那天,学校操场上,我们留下了在万隆的最后一张全家福。
第二天,我们就登上了回国的船。
茫茫寻家无觅处
1960年,父亲决意带母亲和5个孩子回老家福清渔溪。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那时家乡的环境,就连父亲也只是在渔溪出生,很小就到万隆谋生。爷爷奶奶已经去世,父亲对渔溪的执着在我们看来很难理解。
从印尼万隆辗转回到福清,路途整整花了两个月。至今都忘不了到家的第一天。
那一年,福清发大水,把通往家里的桥冲毁了。一家人呆呆地站在对岸,眼看就要到了,却被这断桥阻隔,环顾四周的景象,山野苍茫,杂草丛生,再加上洪水肆虐过后的狼藉,眼前一片荒凉寂寥。
父亲带领我们抄小路,拖着行李在山里走了半晌,终于到了父亲印象中的“家”。恐怕连父亲自己也不相信,眼前空空如也,一间屋子也没有。放眼望去只见一个老伯扛着锄头忙农活。上前询问,才得知原来这是我们的亲戚。
亲戚告诉我们,早在十几年前,房子就被台风刮倒了。
这对谁来说都是个晴天霹雳。回家第一天就遇到这么大麻烦,那天大概是我第一次尝到窘迫和无助的滋味。
亲戚问父亲:“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家?”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拖儿带女来这条件艰苦的地方。幸好那是我们的亲戚,虽然仅仅与父亲同宗同姓,但家乡人淳朴善良,带着我们去他家里歇脚,还热情招待我们吃饭。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家乡吃的第一顿饭,整桌只有一盆包菜,更别提米饭了。那个夜晚,难以入眠。
一切都指向幸福
1965年11月,全家响应国家的安排,迁入连江长龙华侨农场,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那时的我已经是15岁的少年。
在农场的那几年,每天都可以听到连江县电台传来的广播。耳濡目染,将它们记在脑子里,没过多久,就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学会了写汉字,这些都是最有趣的事情。后来我如愿考进连江县电台,当上理想中的播音员,也成为连江县文艺宣传队的一员,下海岛、下农田为村民们表演节目。
有一天,在县城的马路边,我看见一个小女孩独自站在人群中哭泣。仔细端详,原来是农场里的孩子,看起来还不到10岁,竟孤零零出现在县城。小女孩一眼就认出了我,原来她看过我们文艺队的节目,对小有名气的我还有印象。认真询问,才知道小姑娘只身走了一整天,从长龙徒步到县城找爸爸。不仅爸爸没找到,自己也迷路了。
我一边说服她听话回家,一边请求一位女老师帮忙送女孩回农场。日复一日,我似乎都忘了曾经帮助过的这个小女孩,而女孩却似乎一直把我记在心里。
多年过后,身边的朋友同事陆续成家生子,唯独我单身一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让我等待有缘人出现。
回想起遇见妻子的场景,是在途经长龙的班车上,她出落大方、亭亭玉立,我立刻明白自己的心意——我想娶她。求婚那天,她说起儿时的故事。我一下子想起来,原来,当年在路边哭泣的小女孩,是你啊!原来,你记了我那么久。
算起来,已经和妻子携手走过近40年。58年前,我踏上归途,家中一贫如洗。如今,我找到归宿,和最爱的人朝夕与共。所有的快乐,现在都化作云淡风轻的描述——家在长龙。如果没有人仔细问起,我都快忘了它。
几年前,我以游客的身份回到出生地。走在Gard 4 Djati街上,公路更窄了,电影院还在,曾经的学校却没有了。我闭着眼睛都知道上学的路该怎么走,可眼前的景象,已不再是“昨天”的样子。
比起熙熙攘攘、人声嘈杂的Gard 4 Djati街道,我更喜欢在长龙的家,无处不透露着生机,房子高了,学校多了,马路宽了,环境也更整洁。
因为时代背景,我们踏上归途;因为物质和精神的富足,我们得以再出去。人生就是一场很长的旅行,兜兜转转,寻找通往幸福的回家路。
·来源:《福建侨报》
·责任编辑:覃颖敏
1960年,父母亲带着5个孩子,踏上了归家的路。父亲很执着,排除万难,一定要回到福建福清。没想到,如此简单的心愿,在那个年代依然难以企及,不记得走过了多少弯路,才走到今天……
最后的全家福
我的出生地是印尼万隆的Gard 4 Djati街道。印象中,父亲每天戴着一顶草帽,骑着自行车一早就出门了。父亲依靠金钱借贷的交易挣钱,那时许多福清人在印尼都做着这门生意,华侨之间的借贷数额都非常庞大,他们要在当地办企业,都离不开这些民间资本的支持。但父親做的是小本买卖,借出去的钱也比较少,常常到各个乡村小埠镇做印尼当地居民的生意。
父亲挣来的钱正好能养活全家,也能供我们上学。我在万隆清华小学读书,早上学中文,下午学印尼文,而在家里,我们都说家乡话。有趣的是,在福清人聚居的街道上,仅一墙之隔,就有两种家乡话。
清晨,我一如既往在教室上课。一个人影突然从窗前掠过,原来是大哥,他急匆匆把我叫了出来,拽着我跑向操场。不远处,我看见,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居然都在,向我挥手示意。一家人穿戴整齐,只等着我和他们一起拍照。那天,学校操场上,我们留下了在万隆的最后一张全家福。
第二天,我们就登上了回国的船。
茫茫寻家无觅处
1960年,父亲决意带母亲和5个孩子回老家福清渔溪。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那时家乡的环境,就连父亲也只是在渔溪出生,很小就到万隆谋生。爷爷奶奶已经去世,父亲对渔溪的执着在我们看来很难理解。
从印尼万隆辗转回到福清,路途整整花了两个月。至今都忘不了到家的第一天。
那一年,福清发大水,把通往家里的桥冲毁了。一家人呆呆地站在对岸,眼看就要到了,却被这断桥阻隔,环顾四周的景象,山野苍茫,杂草丛生,再加上洪水肆虐过后的狼藉,眼前一片荒凉寂寥。
父亲带领我们抄小路,拖着行李在山里走了半晌,终于到了父亲印象中的“家”。恐怕连父亲自己也不相信,眼前空空如也,一间屋子也没有。放眼望去只见一个老伯扛着锄头忙农活。上前询问,才得知原来这是我们的亲戚。
亲戚告诉我们,早在十几年前,房子就被台风刮倒了。
这对谁来说都是个晴天霹雳。回家第一天就遇到这么大麻烦,那天大概是我第一次尝到窘迫和无助的滋味。
亲戚问父亲:“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家?”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拖儿带女来这条件艰苦的地方。幸好那是我们的亲戚,虽然仅仅与父亲同宗同姓,但家乡人淳朴善良,带着我们去他家里歇脚,还热情招待我们吃饭。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家乡吃的第一顿饭,整桌只有一盆包菜,更别提米饭了。那个夜晚,难以入眠。
一切都指向幸福
1965年11月,全家响应国家的安排,迁入连江长龙华侨农场,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那时的我已经是15岁的少年。
在农场的那几年,每天都可以听到连江县电台传来的广播。耳濡目染,将它们记在脑子里,没过多久,就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学会了写汉字,这些都是最有趣的事情。后来我如愿考进连江县电台,当上理想中的播音员,也成为连江县文艺宣传队的一员,下海岛、下农田为村民们表演节目。
有一天,在县城的马路边,我看见一个小女孩独自站在人群中哭泣。仔细端详,原来是农场里的孩子,看起来还不到10岁,竟孤零零出现在县城。小女孩一眼就认出了我,原来她看过我们文艺队的节目,对小有名气的我还有印象。认真询问,才知道小姑娘只身走了一整天,从长龙徒步到县城找爸爸。不仅爸爸没找到,自己也迷路了。
我一边说服她听话回家,一边请求一位女老师帮忙送女孩回农场。日复一日,我似乎都忘了曾经帮助过的这个小女孩,而女孩却似乎一直把我记在心里。
多年过后,身边的朋友同事陆续成家生子,唯独我单身一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让我等待有缘人出现。
回想起遇见妻子的场景,是在途经长龙的班车上,她出落大方、亭亭玉立,我立刻明白自己的心意——我想娶她。求婚那天,她说起儿时的故事。我一下子想起来,原来,当年在路边哭泣的小女孩,是你啊!原来,你记了我那么久。
算起来,已经和妻子携手走过近40年。58年前,我踏上归途,家中一贫如洗。如今,我找到归宿,和最爱的人朝夕与共。所有的快乐,现在都化作云淡风轻的描述——家在长龙。如果没有人仔细问起,我都快忘了它。
几年前,我以游客的身份回到出生地。走在Gard 4 Djati街上,公路更窄了,电影院还在,曾经的学校却没有了。我闭着眼睛都知道上学的路该怎么走,可眼前的景象,已不再是“昨天”的样子。
比起熙熙攘攘、人声嘈杂的Gard 4 Djati街道,我更喜欢在长龙的家,无处不透露着生机,房子高了,学校多了,马路宽了,环境也更整洁。
因为时代背景,我们踏上归途;因为物质和精神的富足,我们得以再出去。人生就是一场很长的旅行,兜兜转转,寻找通往幸福的回家路。
·来源:《福建侨报》
·责任编辑:覃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