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武民,印尼归侨,现年67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建连江县广播电视台。
  1960年,父母亲带着5个孩子,踏上了归家的路。父亲很执着,排除万难,一定要回到福建福清。没想到,如此简单的心愿,在那个年代依然难以企及,不记得走过了多少弯路,才走到今天……
  最后的全家福
  我的出生地是印尼万隆的Gard 4 Djati街道。印象中,父亲每天戴着一顶草帽,骑着自行车一早就出门了。父亲依靠金钱借贷的交易挣钱,那时许多福清人在印尼都做着这门生意,华侨之间的借贷数额都非常庞大,他们要在当地办企业,都离不开这些民间资本的支持。但父親做的是小本买卖,借出去的钱也比较少,常常到各个乡村小埠镇做印尼当地居民的生意。
  父亲挣来的钱正好能养活全家,也能供我们上学。我在万隆清华小学读书,早上学中文,下午学印尼文,而在家里,我们都说家乡话。有趣的是,在福清人聚居的街道上,仅一墙之隔,就有两种家乡话。
  清晨,我一如既往在教室上课。一个人影突然从窗前掠过,原来是大哥,他急匆匆把我叫了出来,拽着我跑向操场。不远处,我看见,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居然都在,向我挥手示意。一家人穿戴整齐,只等着我和他们一起拍照。那天,学校操场上,我们留下了在万隆的最后一张全家福。
  第二天,我们就登上了回国的船。
  茫茫寻家无觅处
  1960年,父亲决意带母亲和5个孩子回老家福清渔溪。其实我们谁也不知道那时家乡的环境,就连父亲也只是在渔溪出生,很小就到万隆谋生。爷爷奶奶已经去世,父亲对渔溪的执着在我们看来很难理解。
  从印尼万隆辗转回到福清,路途整整花了两个月。至今都忘不了到家的第一天。
  那一年,福清发大水,把通往家里的桥冲毁了。一家人呆呆地站在对岸,眼看就要到了,却被这断桥阻隔,环顾四周的景象,山野苍茫,杂草丛生,再加上洪水肆虐过后的狼藉,眼前一片荒凉寂寥。
  父亲带领我们抄小路,拖着行李在山里走了半晌,终于到了父亲印象中的“家”。恐怕连父亲自己也不相信,眼前空空如也,一间屋子也没有。放眼望去只见一个老伯扛着锄头忙农活。上前询问,才得知原来这是我们的亲戚。
  亲戚告诉我们,早在十几年前,房子就被台风刮倒了。
  这对谁来说都是个晴天霹雳。回家第一天就遇到这么大麻烦,那天大概是我第一次尝到窘迫和无助的滋味。
  亲戚问父亲:“你怎么在这个时候回家?”他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拖儿带女来这条件艰苦的地方。幸好那是我们的亲戚,虽然仅仅与父亲同宗同姓,但家乡人淳朴善良,带着我们去他家里歇脚,还热情招待我们吃饭。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家乡吃的第一顿饭,整桌只有一盆包菜,更别提米饭了。那个夜晚,难以入眠。
  一切都指向幸福
  1965年11月,全家响应国家的安排,迁入连江长龙华侨农场,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那时的我已经是15岁的少年。
  在农场的那几年,每天都可以听到连江县电台传来的广播。耳濡目染,将它们记在脑子里,没过多久,就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学会了写汉字,这些都是最有趣的事情。后来我如愿考进连江县电台,当上理想中的播音员,也成为连江县文艺宣传队的一员,下海岛、下农田为村民们表演节目。
  有一天,在县城的马路边,我看见一个小女孩独自站在人群中哭泣。仔细端详,原来是农场里的孩子,看起来还不到10岁,竟孤零零出现在县城。小女孩一眼就认出了我,原来她看过我们文艺队的节目,对小有名气的我还有印象。认真询问,才知道小姑娘只身走了一整天,从长龙徒步到县城找爸爸。不仅爸爸没找到,自己也迷路了。
  我一边说服她听话回家,一边请求一位女老师帮忙送女孩回农场。日复一日,我似乎都忘了曾经帮助过的这个小女孩,而女孩却似乎一直把我记在心里。
  多年过后,身边的朋友同事陆续成家生子,唯独我单身一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让我等待有缘人出现。
  回想起遇见妻子的场景,是在途经长龙的班车上,她出落大方、亭亭玉立,我立刻明白自己的心意——我想娶她。求婚那天,她说起儿时的故事。我一下子想起来,原来,当年在路边哭泣的小女孩,是你啊!原来,你记了我那么久。
  算起来,已经和妻子携手走过近40年。58年前,我踏上归途,家中一贫如洗。如今,我找到归宿,和最爱的人朝夕与共。所有的快乐,现在都化作云淡风轻的描述——家在长龙。如果没有人仔细问起,我都快忘了它。
  几年前,我以游客的身份回到出生地。走在Gard 4 Djati街上,公路更窄了,电影院还在,曾经的学校却没有了。我闭着眼睛都知道上学的路该怎么走,可眼前的景象,已不再是“昨天”的样子。
  比起熙熙攘攘、人声嘈杂的Gard 4 Djati街道,我更喜欢在长龙的家,无处不透露着生机,房子高了,学校多了,马路宽了,环境也更整洁。
  因为时代背景,我们踏上归途;因为物质和精神的富足,我们得以再出去。人生就是一场很长的旅行,兜兜转转,寻找通往幸福的回家路。
  ·来源:《福建侨报》
  ·责任编辑:覃颖敏
其他文献
2010年年初,北海启动了旨在提升城市发展内生力的“三年跨越发展工程”,不断优化北海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等产业发展平台,将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临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作为发展突破口,围绕产业大抓项目建设,“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同时,依托工业的飞速发展,助推“文化软实力”产业进步,真正实现北海产业“软硬兼备”,經济文化齐飞的目标。  电子产业集群效益显
期刊
“一带一路”建设能带来什么影响?对于这个问题,不同身份的人也许就有不同的看法。但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百姓来说,那些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民生发展或许就是他们眼中“一带一路”建设能带来的最直观的积极影响。而普通百姓的认可不仅能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五通”中的民心相通,也能为“一带一路”框架下其他项目的合作奠定良好的社会根基和民意基础。  “2018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
期刊
2018年12月30日,日本主导推动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正式生效,一个人口超过5亿的经济圈正式诞生,相比之前的《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这个经济圈的规模虽然缩水不少,但实力仍不可小觑。尤其是CPTPP抢在中国力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之前亮相,让RCEP的未来面临更多压力与挑战,中国必须加快RCEP的推动进程,否则未来的经贸布局恐将处处受制于人。  
期刊
《电脑迷》五月上文章《去除Kmplayer的“驴头”提示》介绍如何关闭“驴头”提示的方法。其实这个“驴头”提示并非一无是处,它除了有当前播放文件已变化的提醒作用外,还隐藏着几个小秘密哦!
期刊
时光倒流到15年前,2003年10月8日,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在印尼签署《中国一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同一天,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倡议:为促进中国和东盟的商界合作,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一东盟博览会。  在这一宣言及倡议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从此拉开了新序幕。2018年是中国一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
期刊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19年1月3日报道称,近期,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同意,马方愿意缩小东海岸铁路项目的规模,以便继续这项工程。”马哈蒂尔的表态,有望使这个陷入停滞的中资在马最大投资项目重新被激活。而马来西亚态度转变的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利益和战略考量。  中马合作对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哈蒂尔对于中马经贸合作依然保持期待。马哈蒂尔正式执政以后,对中国的
期刊
在因与美国贸易战而寻找新的市场之际,中国正努力推进與印度举行会谈,以缓解各方对其正在大力推进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所表现的担忧。  由16国构成的RCEP已经酝酿筹划了一段时间,中国希望能在2019年年底前完成该协定的签署工作。  一方面,印度担心中国商品借此如潮水般涌入其境内,因此显得较为谨慎。印度的部分行业,包括钢铁、食品加工和金属行业,以及政府部门纷纷表示,降低或免除中国
期刊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会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新技术的出现,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无人机、精准医疗等,已经在改变各个行业的整体格局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没有人能够准确地预测技术的使用到底是会减少还是增加就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工作的性质将会因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发生改变。  联合国对东盟所做的一项预测显示,整个东盟地区的就业适龄人口以每天1.1万人的数量在增长
期刊
1月的中国,许多地方已经迎来了2018年的第一场雪,而千里之外的柬埔寨依旧是炎热如夏,这热度一如柬埔寨欢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柬,以及参加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代表们的热情。  在出席澜湄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访问柬埔寨前夕,李克强总理在柬埔寨柬、英、华文主流媒体《柬埔寨之光》《高棉时报》和《柬华日报》发表了题为《为澜湄合作与中柬友好架桥铺路》的署名文章,引发广泛热议。而柬埔寨各大媒体对此的预
期刊
在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壮族人代代传承着骆越先民的“稻作”饮食文化,以稻米及其延伸而成的米食作为主食(如五色糯米饭、猪笼贡、香馍、粽子、生榨米粉等),以稻米生态体系中的鸡、鸭、鹅,猪、牛、羊等家禽家畜(如白切鸡、柠檬鸭、香鹅掌、土猪肉、香牛肉等),以及山珍、河鲜、野菜野味作为副食(如旱藕、番薯、青竹鲤鱼、鲶鱼、雷公根、艾菜等)。因而有壮族谚语:“稻米养命。”又说:“吃饭不忘稻田,吃鱼不忘溪河。”  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