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氮条件下硫氮互作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及氮、硫吸收利用的影响

来源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ml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硫水平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氮、硫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供氮水平下,在0.15~2.40 mmol/L供硫水平范围内,小麦幼苗根系活力随供硫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在4 mmol/L供氮水平下提高供硫水平,小麦幼苗植株地上部含硫量和含氮量均增加,叶片光合速率提高,对叶片和次生根的发育均有促进作用,增加了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量,但硫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在8 mmol/L供氮水平下,随供硫水平的提高,小麦幼苗地上部含硫量增加,含氮量无显著变化;供硫水平过高则导致幼苗叶片光合同化能力降低,对幼苗发育、地上部和根部干物质及氮、硫素积累不利,氮、硫利用效率降低。在0.15 mmol/L供硫水平下提高供氮水平有利于增加小麦幼苗地上部和根系含氮量,在2.40 mmol/L供硫水平下提高供氮水平对小麦幼苗地上部和根系含氮量无显著影响。说明在一定的氮、硫供应水平下,氮素和硫素之间存在互促效应;供应水平过高,则相互抑制,不利于小麦对氮、硫的吸收和利用。不同品种对氮、硫供应水平的反应不同,与鲁麦21和烟农19相比,在4 mmol/L供氮水平下,较高的供硫水平更有利于豫麦34和淄麦12各器官硫素和氮素的积累;在8mmol/L供氮水平下,豫麦34和淄麦12对过高供硫水平的耐受能力较强。
其他文献
2016年以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以110减负专项治理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注重部门联动、突出科技创新,推动警情分流源头化、警情接处智能化、纠纷调处多元化,着力破解长期困扰基
报纸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式。而农机科技的发展决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效果及效率。该文从自主创新的角度出发,对农机科技自主创新策略进行讨论,并提出发
通过建立并联原型机构的微分雅克比矩阵方程,实现平面整体式三自由度全柔顺并联机构与并联原型机构之间的矢量同构映射。在此基础上,建立平面整体式3-PRR型全柔顺并联机构SIM
最近,美国科学家探测到引力波在中国引发了另一场意外的波动:对“民间科学家”现象的探讨。5年前,有位初中毕业的下岗工人,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提到引力波,受到各种质疑甚至嘲笑。最
报纸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学、做”一体化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本文阐述了对一体化教学的认识及如何进行系统设计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