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儒学意识形态近代变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线索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的伟大转变,构成儒学意识形态近代变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线索。西汉以降,儒学逐步意识形态化,董仲舒等大力表彰儒学,建构具有神学意味的天人宇宙观图景,迎合统治阶层意识形态需要,大大推进儒学的制度化及意识形态建设。唐代佛教中国化及其成功,不能没有佛教儒学化的助推因素。宋明新儒学的兴起,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回应佛教的理论挑战。从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到晚清民初的欧风美雨,西方宗教及科学知识给中国传统的世界图景及价值信念不断带来新冲击。总体上,儒学意识形态随时代变化呈现出保守与创新、延续与断裂的统
其他文献
马来西亚第三代华人作家钟怡雯因其“混血”的特质故而拥有独特的三重地域经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多重的地域经验所带来的必然是身份的暧昧模糊,中华文化与马来意识在她身份建构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拉扯,马来西亚、中国台湾与中国广东都是钟怡雯生命中具有不同意义的“原乡”。钟怡雯怀着原乡情怀穿行于其间,探寻超越原乡迷思而重建文化身份的可能途径。钟怡雯散文的地域书写也为新一代马华作家的创作提供一种有益借鉴: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地域经验的叙事来摆脱原乡的迷思,进而重建自我身份,重写自身未来的发展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