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内涵,及其与实施标准战略之间的关系,并针对目前创建活动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标准战略;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企业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1
一、绪论
2001年国家科技部提出了“技术标准,人才和专利”国家三大战略,我们清楚的看到,加入WTO以来,随着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竞争,标准战略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了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性工作。此后,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标准战略实施具体方案,以推动这项工作。
企业是实施标准战略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我们的标准化战略最终是要透过企业提升国力,让全体民众受益。但是,长期以来,标准战略始终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政府层面非常重视,而到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样,严重制约了标准战略在企业的实施与推进。
为了促进标准战略在企业的实施,指导企业加强基础工作,规范标准化管理,2003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组织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活动,目前全国有三批共计455家企业确定为国家级试点单位,此外,各省质监局也纷纷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
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对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是指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与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规范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切实有效运行体系,从而为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不仅仅保证了企业在产品、安全、健康、环保方面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符合性,同时,对企业自身来说,也为企业持续稳定提供合格产品提供了保证。
“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试行)”对创建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标准化工作要求、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持续改进、加分项目6个大项共计59个小项。其中A级:基本分达到280分以上;AA级:基本分达到32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00分以上,总分达到350分;AAA级:基本分达到37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60分以上,总分达到420分以上;AAAA级:基本分达到390分以上,且总分达到45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80分以上,总分达到460分以上。
企业是标准实施的主体,从“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内涵可以看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能够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标准战略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只有提升企业整体的标准化工作水平,才能达到国家标准战略的核心目标: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标准話语权。通过推进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使国内涌现一批能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的优秀企业,对推进实施标准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若干问题思考
1.关于“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定方式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具有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评审具有类似的特征。根据质量管理的理念,它具有检验-控制、预防和保证-改进和创新-卓越几个历史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质量管理中管理中ISO 9000属合格评定,具有“门槛”的特征,而卓越评审是对组织质量管理成熟度的认定。某种意义上说,现行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与卓越评审相似,反应的是组织标准化水平成熟度。而针对我国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水平,还尚未达到进行“成熟度”评审的阶段,这样必然会造成确认企业水平良莠不齐,达不到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的目的,也加大了其推广力度与难度。
笔者认为,目前“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定方式应采用“门槛”方式,对企业进行标准化工作合格评审,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工水平,促进标准化工作在企业的开展。
2.关于创建工作模式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一直以来都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方式进行,但是这种模式下,只对企业进行级别的确认,而缺乏对企业标准化具体工作的指导,这样必然会削弱企业积极性。
另一方面,标准化人才匮乏是企业开展创建工作的最大问题,创建工作本身关键在于初期的体制平台的搭建,这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需要较高标准化专业水平和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才能完成。进入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之后,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企业内部人员就能保证体系的运行。
因此,笔者认为,在标准体系创建初期应借助标准化技术机构的技术力量来指导和协助企业来完成,而后期通过企业人员的培训,企业自身能保证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这样,也减轻了企业负担,让此项工作真正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重点也是难点工作,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正确建立起科学、完善、合理、可行的企业标准体系并非易事,17个技术标准、18个管理标准、11个工作标准中很多内容相互关联,相互协调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于多数企业内部文件来说,大多需要转化才能成为符合要求的企业标准体系文件,而且还可能存在文件内容不完整、与实际不符等,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自我修正过程。
4.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
企业标准体系由于其广泛性,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决定了其必须要求全民参与,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参与到标准体系的实施中,对涉及自身的标准进行执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才能保证体系的健康、有效运行。
关键词:标准战略;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企业标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01
一、绪论
2001年国家科技部提出了“技术标准,人才和专利”国家三大战略,我们清楚的看到,加入WTO以来,随着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参与到国际竞争,标准战略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了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性工作。此后,全国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标准战略实施具体方案,以推动这项工作。
企业是实施标准战略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我们的标准化战略最终是要透过企业提升国力,让全体民众受益。但是,长期以来,标准战略始终存在“上热下冷”的现象,政府层面非常重视,而到企业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这样,严重制约了标准战略在企业的实施与推进。
为了促进标准战略在企业的实施,指导企业加强基础工作,规范标准化管理,2003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组织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活动,目前全国有三批共计455家企业确定为国家级试点单位,此外,各省质监局也纷纷开展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
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对标准化战略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是指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与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规范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切实有效运行体系,从而为企业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不仅仅保证了企业在产品、安全、健康、环保方面与国家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符合性,同时,对企业自身来说,也为企业持续稳定提供合格产品提供了保证。
“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试行)”对创建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包括标准化工作要求、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实施、监督与持续改进、加分项目6个大项共计59个小项。其中A级:基本分达到280分以上;AA级:基本分达到32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00分以上,总分达到350分;AAA级:基本分达到37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60分以上,总分达到420分以上;AAAA级:基本分达到390分以上,且总分达到450分以上或基本分达到380分以上,总分达到460分以上。
企业是标准实施的主体,从“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内涵可以看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能够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战略中的主力军作用,为标准战略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只有提升企业整体的标准化工作水平,才能达到国家标准战略的核心目标: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标准話语权。通过推进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使国内涌现一批能充分认识标准化工作、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的优秀企业,对推进实施标准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若干问题思考
1.关于“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定方式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具有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评审具有类似的特征。根据质量管理的理念,它具有检验-控制、预防和保证-改进和创新-卓越几个历史阶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质量管理中管理中ISO 9000属合格评定,具有“门槛”的特征,而卓越评审是对组织质量管理成熟度的认定。某种意义上说,现行的“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与卓越评审相似,反应的是组织标准化水平成熟度。而针对我国企业的标准化工作水平,还尚未达到进行“成熟度”评审的阶段,这样必然会造成确认企业水平良莠不齐,达不到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的目的,也加大了其推广力度与难度。
笔者认为,目前“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评定方式应采用“门槛”方式,对企业进行标准化工作合格评审,提高企业标准化意识和标准化工水平,促进标准化工作在企业的开展。
2.关于创建工作模式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一直以来都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的方式进行,但是这种模式下,只对企业进行级别的确认,而缺乏对企业标准化具体工作的指导,这样必然会削弱企业积极性。
另一方面,标准化人才匮乏是企业开展创建工作的最大问题,创建工作本身关键在于初期的体制平台的搭建,这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需要较高标准化专业水平和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才能完成。进入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之后,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企业内部人员就能保证体系的运行。
因此,笔者认为,在标准体系创建初期应借助标准化技术机构的技术力量来指导和协助企业来完成,而后期通过企业人员的培训,企业自身能保证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这样,也减轻了企业负担,让此项工作真正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管理,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是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重点也是难点工作,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正确建立起科学、完善、合理、可行的企业标准体系并非易事,17个技术标准、18个管理标准、11个工作标准中很多内容相互关联,相互协调成一个有机整体,对于多数企业内部文件来说,大多需要转化才能成为符合要求的企业标准体系文件,而且还可能存在文件内容不完整、与实际不符等,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自我修正过程。
4.企业标准体系的实施
企业标准体系由于其广泛性,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决定了其必须要求全民参与,企业所有员工都必须参与到标准体系的实施中,对涉及自身的标准进行执行、监督并提出改进意见,这样才能保证体系的健康、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