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大学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逃课”现象,笔者对大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学生个体、群体文化、教师教学、课程考勤等方面,并归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关键词:逃课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一、问题
《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一文中指出:大学开销分为5部分,囊括学习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每人每天上课期间的纯消费为132元。读大学还等于放弃了工作收入。一进一出,合计支出18.03万元,除以640天,每天是282元。[1]大学生活需要支付相应经济成本,“逃课”同样承担了一部分成本支出。可大学生的“逃课”却屡见不鲜,无法杜绝。面对此类现象,大学生的“逃课”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二、“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个体方面的原因
1.对课程缺乏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被录取的大学生中,表示真正喜欢该专业的为32.8%;由于受分数限制,无法做更多选择的为36.9%;由家长决定的为8.4%;中学老师影响或其他因素影响的有21.9%。[2]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其对所修课程的热情大受影响。
2.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缺乏对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由于教师不点名、早上睡懒觉、心情不好等理由而“逃课”已不足为奇。
3.学习目的功利性。马和民将学生逃学列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3]学生对所选课程没兴趣,便选择个体自主学习而“逃课”,主要包括考证、考研和校外兼职等。
(二)大学生群体方面的原因
对于学生“逃课”的群体归因分析,主要涉及学生亚文化理论。教育大辞典对亚文化(sub-culture)的定义是:任何群体,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形成具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体现鲜明的集团、群体个性、风格和凝聚力的形态,即是亚文化。[4]学生“逃课”群体是作为亚文化,也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冲击和背离,它显示了学生“逃课”的价值判断、观念伦理、行为模式。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和马丁·特罗的研究认为,在主流文化面前,亚文化有其存在空间,并保留其地位,不受主流文化排斥,学生更愿意进入亚文化群体。[5]由此看来,“逃课”便有其发展的依据和力量源泉。学生“逃课”亚文化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随着主流文化发展而来,是对主流文化的折射。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逃课的关键因素。在教学魅力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吸引力,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听课疲累,师生互动少;或是面对学生,采用倾销式讲述,没有民主氛围,从而使得“隐性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上课时学生人在教室,但是学生在做与讲课内容丝毫无关的事情。[6]
师生关系僵硬,除了受教师本身主观原因的影响,还受到客观原因影响,如学校的考勤点名要求、考试考核标准、作业难度等限制。教学质量也缺乏合理标准进行考核,即使存在“学评教”系统,无法完全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计算的完成性评价。
(四)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1.出勤考核制度松懈。大学课堂的考勤基本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每个学校有对学生课堂考勤的基本规定(如某学校规定: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学期点名两次),但标准不一,因课而异。部分学生抱着侥幸心理,便出现逃课现象。
2.考试考评方式单一。考试方法单一并且方式不科学。例如,高校为了严肃考试纪律和校规,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规定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这直接促使学生不参加常规上课,而将重心转移至课程考试。这样本末倒置,失去了课程本身的教学意义。
3.课程内容不够合理。部分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知识量过大、难度过高、缺乏现实意义等问题。这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愿在课堂上花费时间。
(五)社会方面原因
1.社会舆情——沉默螺旋。从“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来看,刻板印象的舆论意识就会造成社会对事物的评价偏低,甚至造成群体性的意识丧失。“读书无用论”等反映了社会部分期望对待知识价值的态度已经有了偏移。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逐渐从学识本身转为操作能力要求。功利色彩浓重的现实取向和“脑体倒挂”的社会现象,日益影响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进而影响学生的上课表现,使得学生思想功利化,轻知识表现明显。
2.课程设置市场取向原因。大学课程设置上的学术性与目前社会的泛经济化、实用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学生逃课的重要原因。[7]进入大众化时期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社会市场化趋向。新旧课程设置思想相互对立,且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上又出现多元化趋势,使得工具主义的利己化和功利目标倾向明显。在此大环境下,个人接受高等教育趋向实用主义。
三、学生“逃课”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从学生工作方面
学校应抓住先机,对入学新生进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安排辅导员及班主任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合理宣传。在学生选课的时候,教师要加强课程介绍。学校可安排教务处官方编写《学生选课指南》,由各个专业辅导员发放,帮助学生选课。
(二)从教师个体方面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对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加强专业领域的技能,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增进师生课堂互动;勇于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广博丰富的知识充实课堂,增加课堂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活跃性。
(三)从学校管理方面
在教学环境上,学校应加强校园教学文化建设,努力改善教学条件,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有效反馈相关教学问题的渠道。在课程选择上,学校可采用教学竞争机制,公布同课程不同教师的教学评分。学生可根据评分实际情况,自主选修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测评上,学校应严格控制课程的考勤和考试,确定具体的考勤次数。学校还应对考勤定期检查,并推行相应的奖惩。同时,任课教师不可参与期末考试出题,推行教考分离制度。
四、结语
大学生“逃课”的研究开始于1994年。在2003年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得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在逃课的定义上,从精神方面分为显性逃课和隐形逃课。从物理方面就是学生有意识不在上课时出勤。大学生“逃课”应是大学生有目的一种主观意志和行为方式。[8]“逃课”现象概括来看,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目标单一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唯有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共同的着眼点,扩大合作,改变传统的师生行为方式,才能在根本意识上改变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认知,使其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曙峦.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J].教育与职业,2012(34):88.
[2]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8):85.
[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57.
[5][美]克拉克·克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7.
[6]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5.
[7]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6.
[8]陈坤华.正途与歧途之间:普通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现实性[J].媒体高等教育,2013(2):1.
作者简介:
[1]应珂(1989- ),女,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
[2]余斌(1971- ), 男,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逃课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一、问题
《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一文中指出:大学开销分为5部分,囊括学习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每人每天上课期间的纯消费为132元。读大学还等于放弃了工作收入。一进一出,合计支出18.03万元,除以640天,每天是282元。[1]大学生活需要支付相应经济成本,“逃课”同样承担了一部分成本支出。可大学生的“逃课”却屡见不鲜,无法杜绝。面对此类现象,大学生的“逃课”原因值得我们思考。
二、“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个体方面的原因
1.对课程缺乏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被录取的大学生中,表示真正喜欢该专业的为32.8%;由于受分数限制,无法做更多选择的为36.9%;由家长决定的为8.4%;中学老师影响或其他因素影响的有21.9%。[2]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其对所修课程的热情大受影响。
2.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缺乏对自身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由于教师不点名、早上睡懒觉、心情不好等理由而“逃课”已不足为奇。
3.学习目的功利性。马和民将学生逃学列为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3]学生对所选课程没兴趣,便选择个体自主学习而“逃课”,主要包括考证、考研和校外兼职等。
(二)大学生群体方面的原因
对于学生“逃课”的群体归因分析,主要涉及学生亚文化理论。教育大辞典对亚文化(sub-culture)的定义是:任何群体,凡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形成具有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体现鲜明的集团、群体个性、风格和凝聚力的形态,即是亚文化。[4]学生“逃课”群体是作为亚文化,也是对主流文化的一种冲击和背离,它显示了学生“逃课”的价值判断、观念伦理、行为模式。美国学者伯顿·R·克拉克和马丁·特罗的研究认为,在主流文化面前,亚文化有其存在空间,并保留其地位,不受主流文化排斥,学生更愿意进入亚文化群体。[5]由此看来,“逃课”便有其发展的依据和力量源泉。学生“逃课”亚文化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随着主流文化发展而来,是对主流文化的折射。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影响学生逃课的关键因素。在教学魅力方面,部分教师缺乏吸引力,照本宣科,使得学生听课疲累,师生互动少;或是面对学生,采用倾销式讲述,没有民主氛围,从而使得“隐性逃课”现象更加严重。所谓隐性逃课是指教师上课时学生人在教室,但是学生在做与讲课内容丝毫无关的事情。[6]
师生关系僵硬,除了受教师本身主观原因的影响,还受到客观原因影响,如学校的考勤点名要求、考试考核标准、作业难度等限制。教学质量也缺乏合理标准进行考核,即使存在“学评教”系统,无法完全作为课程教学质量计算的完成性评价。
(四)教学管理方面的原因
1.出勤考核制度松懈。大学课堂的考勤基本由任课教师独立完成。每个学校有对学生课堂考勤的基本规定(如某学校规定: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每学期点名两次),但标准不一,因课而异。部分学生抱着侥幸心理,便出现逃课现象。
2.考试考评方式单一。考试方法单一并且方式不科学。例如,高校为了严肃考试纪律和校规,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规定一定比例的不及格率。这直接促使学生不参加常规上课,而将重心转移至课程考试。这样本末倒置,失去了课程本身的教学意义。
3.课程内容不够合理。部分课程普遍存在内容陈旧、知识量过大、难度过高、缺乏现实意义等问题。这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不愿在课堂上花费时间。
(五)社会方面原因
1.社会舆情——沉默螺旋。从“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理论来看,刻板印象的舆论意识就会造成社会对事物的评价偏低,甚至造成群体性的意识丧失。“读书无用论”等反映了社会部分期望对待知识价值的态度已经有了偏移。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逐渐从学识本身转为操作能力要求。功利色彩浓重的现实取向和“脑体倒挂”的社会现象,日益影响大学生对于学习的认知,进而影响学生的上课表现,使得学生思想功利化,轻知识表现明显。
2.课程设置市场取向原因。大学课程设置上的学术性与目前社会的泛经济化、实用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倾向之间的矛盾也是导致学生逃课的重要原因。[7]进入大众化时期后,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社会市场化趋向。新旧课程设置思想相互对立,且我国社会发展在价值上又出现多元化趋势,使得工具主义的利己化和功利目标倾向明显。在此大环境下,个人接受高等教育趋向实用主义。
三、学生“逃课”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从学生工作方面
学校应抓住先机,对入学新生进行教育,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动机;加强新生的适应性教育、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安排辅导员及班主任给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和合理宣传。在学生选课的时候,教师要加强课程介绍。学校可安排教务处官方编写《学生选课指南》,由各个专业辅导员发放,帮助学生选课。
(二)从教师个体方面
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起根本性作用的对策。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加强专业领域的技能,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增进师生课堂互动;勇于创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广博丰富的知识充实课堂,增加课堂感染力,激发了学生的活跃性。
(三)从学校管理方面
在教学环境上,学校应加强校园教学文化建设,努力改善教学条件,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有效反馈相关教学问题的渠道。在课程选择上,学校可采用教学竞争机制,公布同课程不同教师的教学评分。学生可根据评分实际情况,自主选修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测评上,学校应严格控制课程的考勤和考试,确定具体的考勤次数。学校还应对考勤定期检查,并推行相应的奖惩。同时,任课教师不可参与期末考试出题,推行教考分离制度。
四、结语
大学生“逃课”的研究开始于1994年。在2003年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得到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视。在逃课的定义上,从精神方面分为显性逃课和隐形逃课。从物理方面就是学生有意识不在上课时出勤。大学生“逃课”应是大学生有目的一种主观意志和行为方式。[8]“逃课”现象概括来看,主要是由于课堂教学的目标单一性和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唯有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共同的着眼点,扩大合作,改变传统的师生行为方式,才能在根本意识上改变对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认知,使其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孙曙峦.算算大学生逃课的经济账[J].教育与职业,2012(34):88.
[2]陈刚.大学生逃课的心理动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8):85.
[3]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9.
[4]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6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57.
[5][美]克拉克·克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27.
[6]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5.
[7]张二庆.关于大学生逃课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9):96.
[8]陈坤华.正途与歧途之间:普通高校大学生逃课的现实性[J].媒体高等教育,2013(2):1.
作者简介:
[1]应珂(1989- ),女,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研究生,高等教育管理。
[2]余斌(1971- ), 男,汉族,浙江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责编 张翼翔)